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子騰的拉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子騰的拉攏

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子騰的拉攏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24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西寧堡,確認在金江軍手中?”

忠順王的聲音中,滿是不可置信,還有一絲的氣憤。

“雖然沒有打出旗幟,也自稱是北鎮軍,但是經過探查,的確是金江軍的士兵駐守。”

程之信肯定的回復。

聞言。

忠順王瞇起了眼睛。

金江鎮的平遼侯入朝鮮,和朝鮮談論的事情,他雖然不知道,但是猜也猜得到。

肯定是關于聯合出軍對付蠻族的軍事行動。

金江軍各部頻繁調動,如此大的動靜瞞不了人。

“李長松安敢如此。”

李長松雖然抵達北鎮,但是無兵無糧,所有軍需都由山海關出,經過遼西走廊。

其中大半的物資,被忠順王扣下。

換做其他人不敢如此肆意妄為,但是忠順王敢,也這么做了。

“李帥急于光復家族實力,不以國事為重,估計他早已派人和平遼侯聯絡過。

而且他的妹妹,嫁給了平遼侯的結拜義弟,現在金江鎮的總兵劉承敏。

兩家關系本就非同一般,對于北鎮節度使,我們不可不防。”

圖門沉聲說道。

他原來是長安原守備,因為賈府王熙鳳的出手,導致其子的婚事被廢,獨子不甘受辱自殺。

賈府勢大,沒有把圖門這位小小的守備放在眼里,可是圖門卻一直記得。

為了復仇,他思來想去,認為唯一的機會就是忠順王,因此投靠了當初還被太上皇提防的忠順王。

結果他賭對了。

可惜,賈府勢力太大,哪怕忠順王已經攬權,也無法輕動賈府。

所以圖門一直暗中等待機會。

而平遼侯,是賈府的姑爺。

圖門雖然嘴上沒說,卻對忠順王對付平遼侯之事,出謀劃策出了大力。

忠順王敵視平遼侯,采取了強硬的手段,圖門的警示,也占了部分的原因。

“京城中,平遼侯拉攏了賈府,史府,王府等勛貴,地方上,又拉攏了錦鄉侯府。

平遼侯心機叵測,布局深遠,所圖必當盛大。”

圖門的話,讓一旁的程之信側目。

程之信投靠了忠順王,卻不像圖門,在對于平遼侯之事上,如此的激烈。

金江軍的強大,是擺在眼前的事實,真的逼反了平遼侯,朝廷能不能應付還真難說。

忠順王知道圖門的仇恨。

皺眉沉思起來。

要如何壓制金江鎮。

自己前番學平遼侯的手段,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勢力,想以此困絕對方。

計劃中和蠻族停戰,甚至結盟,拉攏草原部落,出使朝鮮等等。

可惜棋差一著。

自己在京城敗,處處跟著敗。

和蠻族的結盟以失敗告終,草原部落雖然答應互保,卻不同意出兵對付金江鎮。

出使朝鮮的使者,也被朝鮮恭恭敬敬的送回,認為上朝不應該苛刻功臣。

圖門說的沒有錯。

金江鎮是很強大,可再強大,也頂多和當初的蠻族一般勢大,而且目前還不如當初的蠻族軍威。

當初的蠻族全占遼東,周圍大敵皆歸順,林丹汗也遠遁而去,周邊只有遼西守軍一個敵人。

現在的金江鎮,周邊還有蠻族大敵,還有草原部落的中立云云。

寧愿讓金江鎮成為當初的蠻族,糜爛遼東,而且遼東本不在朝廷的手中。

也不可繼續讓其和國內緊密聯系,獲得源源不斷的利益,促使其越發的壯大。

這才是忠順王接納圖門之策的原因。

想法雖好。

可惜人心不古,太多人的心中不以國事為重,只想著自家的權勢。

“程之信,你替我去告訴李如松,西寧堡他如果不收回來,就別怪我對他不客氣。”

圖門雖然是自己的親信,在遼西不顯,程之信是本地將領,適合此事。

“金江軍動作頻頻,大戰將起,而蠻族勢弱,不可不幫,我大軍出西寧堡,威脅海州,以此讓平遼侯不敢出軍。”

西寧堡在北鎮,還是金江軍手中,兩者造成的形勢完全不同。

程之信領命而去。

帶上幾名親衛,騎上馬匹,從錦州城出,一路快馬加鞭抵達北鎮。

前明設北鎮,大周承襲后,設北鎮節度府,成為遼西的前頭堡,是當時東北地區最高的軍政機關。

百年后,物是人非。

勢頭超過北鎮,新設的遼東都司,隨著賈雨村的行為,也名存實亡。

取代北鎮和遼東都司的,分別是忠順王還有平遼侯。

李長松在破敗的城墻上,看著城內盡是斷壁殘垣,大火焚燒過后的殘跡,心中悲痛萬分。

遼西光復后,因為物資有限,忠順王主要修葺錦州,廣寧右屯衛城,以及大凌河堡等。

北鎮因此而荒蕪。

“李帥,程之信來了。”

“他來干什么?”

“說奉忠順王之命前來。”

“既然是公事,那就公事公辦吧。”

李如松冷漠的說道。

北鎮未覆滅前,京城的錦鄉侯府,每到年節時分,遼西將領送的禮物絡繹不絕。

猶如甄家,粵海將軍等,年節也會送禮到賈府。

雖然他沒有見過程之信,卻知道此人。

因為此人也是送禮名單中的一員。

作為嫡長子,錦鄉侯府的繼承人,李如松對名單中的人,記得清清楚楚。

如果是私事,哪怕不滿忠順王,李如松也會熱情的迎接,但既然是公事,則另當別論。

“李帥。”

程之信被人迎入大堂,見到上方端坐的年輕人,立馬猜到對方就是久聞大名的李長松。

“程游擊請坐。”

李長松笑道。

落座后,程之信把忠順王的吩咐詳細的告知。

程之信投靠了忠順王,當然以忠順王要辦的事情為先,不會因為舊誼而影響。

讓出西寧堡之事,被忠順王發現,李長松面色不變。

他就是故意這么做的。

忠順王卡他的兵,卡他的補給,他不能反抗忠順王,卻可以挾金江鎮自重。

“我初到北鎮,朝廷為我募的新兵,因為遼西薄弱,留在了當地,北鎮地廣,無力皆守。

所以金江軍幫助協守,以免蠻族侵擾,忠順王應該能理解我的苦心。”

程之信看向李長松,欲言又止。

作為本地將領,哪怕他是遼西一系,也和當年的北鎮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自家的祖上,就曾在北鎮效力。

“程兄,你當年送給我的那匹寶馬,我很喜歡。”

李長松突然改口。

“哈哈,公子喜歡就好。”

程之信笑道。

“公子既然選擇親**遼侯,當小心忠順王的彈劾。”

離開前,程之信提醒了一嘴。

送走了程之信,李長松嘆了一聲。

如果忠順王愿意幫他恢復北鎮的實力,他又如何會不顧形勢,支持平遼侯呢。

錦鄉侯府為國效力百年,他也不愿如此。

錦鄉侯府,必然要在自己的手中光復,不然自己有何顏面存于世間,對得起祖宗呢。

忠順王阻攔自己,那忠順王就是自己的敵人。

“去告訴平遼侯,忠順王敵意之深,必當會影響平遼軍出征之事,當小心防備。”

程之信還未離開北鎮,李長松就派人了去通知唐清安。

金州。

軍司謝友成,徐輝等,在節度府和將軍商議,排兵布陣。

“朝鮮軍經歷多年的戰事,又有金江軍的訓練,其衛所軍不提,三部義軍的實力今非昔比,可以獨當一面。”

謝友成在輿圖前,向眾人說道。

“鳳城到連山關一帶,山道經過修葺,可以提供朝鮮軍行軍。朝鮮軍軍備少,輕步兵多,適合此山道,以免長途繞道。

從連山關出平頂山,強攻本溪城,威脅奉集堡,配合我軍主力光復沈陽。”

以往的戰事,朝鮮軍大部都淪為民夫之用。

上一回的戰爭,雖然沒有建立軍功,卻一路行軍到安平山,為金江鎮出了大力。

因為這件事,謝友成認為朝鮮軍,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各位怎么看?”

唐清安覺得可行,不過沒有表態。

“可行。”

徐輝同意謝友成所言。

朝鮮三部義軍,心向金江鎮,不會出人不出力,從而影響軍國大事,雙方多年的磨合,信任充足。

而且三部義軍的士兵,大多家中姐妹嫁入金江鎮。

不論是三部義軍的將領,還是士兵,除了旗號還是朝鮮軍,實際上已經唯金江軍軍令為重。

眾人都認可朝鮮的三部義軍,佩服將軍下了一步好棋。

當年。

正是將軍把朝鮮國內旮沓角落,殘破不堪的義軍拉了出來,誰也沒有想到,會脫變到如此的地步。

不論是戰斗力,以及軍心所向,都讓金江軍如虎添翼。

“那就讓陳凱武負責此事。”

唐清安說道。

陳凱武雖然調離了鎮江,但是當初駐守鎮江多年,和朝鮮的軍隊聯系非凡。

他的軍事才能,已經淪為金江軍將領的第二梯隊,卻最適合擔任此事。

三部義軍終歸還是外軍,需要一個伶俐的人來居中調和。

“何時發動進攻?”

謝友成問出了眾人都關心的問題。

各軍調動頻繁,朝鮮國已經萬事俱備只欠將軍的軍令,就可以開動大軍。

唐清安沒有很快的答復。

和當初的形勢不一樣,雖然金江軍強大了,需要顧慮的事情也多了,政治上的考慮更多。

如果不是忠順王的牽制,戰事早已進行。

而因為能從國內獲得更高利益的金江鎮,卻無法對忠順王發動進攻,陷入被動的局面。

保持現狀獲得的利益,高于打破現狀,和忠順王翻臉的利益。

“發動進攻的時間,不在于我金江鎮,而在于朝廷。”

唐清安笑道。

“可是大軍云集,等待的時間過久,憑白浪費物資,且恐怕不利于軍心穩定。”

右司馬王宣擔憂道。

濟州島一年幾百萬兩銀子的海貿,還有今年只嘗試的接納貧苦之民,就高達兩萬人,來年更是不知道會多少。

還有旅順的商貿等等。

比起大軍云集消耗的物資,又只是短時間,兩相對比下來,實乃小巫見大巫。

唯獨王宣所言影響軍心,是值得重視的。

“在等三日,當陳德言傳來京城的消息,我們做出針對性的措施后,即發動攻勢。”

唐清安做出了決定。

根據李如松所言,忠順王送了秘疏去朝廷,秘疏的類容不用猜也能清楚。

皇帝的反應,還有國內的形勢,唐清安要做到詳細的了解,避免被打個措手不及。

蠻族雖然陷于頹勢,可是老兵老將還在。

其剩余的數萬精兵,加上又是衛國之戰,肯定會抽調本族所有的青壯,投入到本地的防御之中。

仍然是金江軍需要全力以赴的對手,如果大意之下,說不得就會翻船,從而導致大好形勢中斷。

只有把所有的意外因素都抹去,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不只是唐清安看到了這點,皇臺吉也看到了,忠順王也看到了,所有人都在努力盤外招。

皇臺吉如何頻繁派使者聯系草原眾部落不提。

忠順王的秘疏,到底是他的親叔叔,多年為他保駕護航,讓皇帝猶豫了。

“忠順王讓朕看三國演義,他是變相的指責朕呢。”

皇帝笑著看向劉一儒。

“可笑可笑,朝廷在遼西如何是吳國,平遼侯又如何是魏國,還說蠻族是蜀國。

蜀國劉皇叔乃是大漢宗室,要是聽到忠順王的話,要氣得從墳墓中爬出來。”

劉一儒開了一番玩笑。

忠順王的比喻,說如果朝廷坐視金江軍滅了蠻族,要不了多久,朝廷也會失去遼西。

皇帝心情不錯,所以對于忠順王的指責,并沒有生氣。

劉一儒心情也不錯。

他不顧非議,提拔自己的門生周世豐擔任陜西巡撫,在招安的旗號下。

陜西無數的義軍,大多主動投降了朝廷。

哪怕還有一些頑抗的義軍,也無力應對,陷入了朝廷大軍的圍剿之中。

當初入遼參加作戰的國內援軍,一半發還原地,一半投入到陜西,打得義軍連連敗退。

如此情形下。

京城的壓抑氣氛一掃而空,人人都認為民亂不久就會平息。

皇帝又如何不開心呢。

自己從太上皇手中接過的爛攤子,民亂被平息,蠻族也被平息,相信到了明年,國勢在自己的手中,將超過太上皇。

數年來的辛苦,終于還是迎來了太平。

朗朗乾坤,自己就是明君,對比之下,太上皇就是昏君。

史書定然如此記載。

“平遼侯此人太過復雜,朕不信任他,前番顧忌他抗拒朝廷的旨意,讓朝廷顏面掃地,所以沒有要求他歸京敘職。

如果朕下旨,命他歸京敘職,愛卿認為他會遵旨嗎?”

皇帝疑問道。

平遼侯是忠臣,平遼侯是國家冠軍侯,平遼侯是奸臣,平遼侯是獨夫……

京城中。

關于平遼侯的言論數不勝數,各種說法都有,讓人無法分辨。

但是平遼侯實力強大,有割據之勢,是無可爭議的。

皇帝又不傻。

對于叔叔的擔憂,他放在了心上。

隨著蠻族的求和,民亂的平息,他的底氣漸足,有了精力看向金江鎮,正視起金州的問題。

“民亂雖平息,但是國家暫沒有積蓄,當緩緩圖之,充足國庫,整治軍隊。

如此,就算平遼侯有不軌之心。

當我國家興盛后,他如何敢以一隅之地對抗全國。

百年前北鎮勢大,規模不下今日之金江鎮,不也乖乖聽命于朝廷的旨意。

只要我國勢上升,將不戰而屈人之兵,方位上策。”

劉一儒自信的說道。

當年朝廷敗于安南,導致安南脫離而出。

因為安南山林沼澤之多,且后勤線太長,十成物資運到前線不足一成。

又安南自立太久,民心變化,如此種種,大周難以收復。

但是遼東不同。

奴兒干司地勢艱難,遼東卻是熟地,且離京師不遠,又有遼西之地利。

而遼民是大周百姓。

只要國家積弊盡除,國勢興旺,平遼侯想以遼東對抗全國,實乃癡心妄想。

劉一儒是文臣,更喜歡通過政治手段,來解決平遼侯。

皇帝點了點頭,認可劉一儒之言。

兵事乃最后的手段,不可輕動,不到萬不得已時,應以其他手段除之。

兩人都認為大周當興。

劉一儒自信自己的才能,皇帝自信自己的賢明。

陜西民亂漸平。

賈府恐慌。

賈政,賈赦,賈珍,都知道平遼侯的憑仗。

多年前,唐清安就說過,民亂勢大,朝廷顧不上他,不會出手對付金江鎮。

這些年的確如此。

可是眾人沒有料到,民亂就這么被平息了。

“這……這……,唐清安失算了呀。”賈政語無倫次。

“我女兒都嫁了過去,萬一日后朝廷對付唐清安,我們賈府如何脫得了干系。”

賈政來來回回這幾句話,卻沒有一句該如何應對。

心中不禁埋怨起賈敬。

他的女兒不嫁,卻偏偏嫁了自己的女兒,把自己陷于不利的地步,不禁懷疑起賈敬。

賈敬一向算無遺策。

他是不是有料到了風險,所以才讓自己嫁女兒,萬一不好的時候,也影響不到寧國府。

賈珍是賈政的晚輩,雖然是族長,卻底氣不足。

但是賈政話里話外的埋怨,令賈珍不高興了。

自己的父親才過世。

“當初安哥兒勢大的時候,可不是這般的態度。”

賈政面色不愉。

賈赦看在眼里,雖然同樣憂慮,卻想著萬一的那天,以自己和不少節度使的關系,應該能保住大房吧。

“沒有發生的事,何必自亂陣腳呢。”

在場的三人中,倒是賈赦最為鎮定。

“要不要去問問安哥兒的計劃?”

賈珍提議道。

賈政立馬搖頭,猶如撥浪鼓似的。

“我看還是少聯系的好,最好現在劃清界限,避免日后真的牽扯到我們頭上。

不然事到臨頭時,我們再來劃清,恐怕為時已晚。”

賈珍本來就不是堅持的人,連安哥兒的岳丈都是如此態度,他也心灰意冷,懶得費心在理此事。

反正是榮國府的事,又不是他寧國府的事,何必熱臉貼冷屁股。

賈政才能不堪啊。

當陳德言送去賈府的名帖,被遞還后,陳德言搖了搖頭,為自己前方憂慮感到好笑。

桂勇空手而歸,雖然不知道三爺在笑什么,他卻面色沉靜。

他的性格就是如此。

三爺讓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從來不會多問。

陳德言重新坐回搖椅,不在把賈府放在心上。

當年大哥的婚約,他還顧慮賈府勢大,其女又是大哥的嫡妻,未來有了嫡子,恐怕賈府不可制。

現在想來,自己真是杞人憂天。

賈敬死了。

賈府就在沒有人放在他的眼里。

賈璉色心太重,眼光短淺,不堪大任,賈寶玉養于溫柔鄉中,文不成武不就,只愿呆在后院。

賈環倒是個狠辣的,可是年歲太小,出生又低,造不成多大的威脅。

思來想去,大哥借助國內勛貴,使用賈府的旗幟,拉攏勛貴,真是一步妙旗啊。

民亂漸平,很多人都改變了態度,陳德言卻毫無變色。

既然連賈府都推諉他,索性就關起門來,過一段愜意的時光。

不想。

王府的管家,遞上了請帖,王子騰約見他。

“王子騰。”

陳德言看著手中的請帖,情不自禁的喃喃自語。

“此人是什么樣的人。”

他看不透王子騰。

小人?梟雄?

王府。

王子騰的弟弟王子勝,王熙鳳的哥哥王仁。

“大哥,賈府都改變了態度,難道我們真的不改嗎?”

王子勝露出擔憂的神情。

陜西的民亂還未蔓延前,所有人都不關心,無視它,任由其民不聊生。

當民亂擴大后,人人才開始關心起來。

關心會不會影響自家的利益。

人們都不傻。

民亂不除,金江鎮則一直安穩,加上有賈府擋在前面,各家當然愿意借助金江鎮。

猶如金江鎮借助勛貴獲得利益。

現在民亂除了,皇帝的想法,眾人又如何預料不到呢。

“誰說民亂會平?”

王子騰反問道。

聽到此言,王子勝和王仁都驚訝起來。

“京城各家都這么說的。”

“哼。”

王子騰冷笑一聲。

“不過人云亦云的蠢物罷了。”

“詔安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糧食,朝廷往陜西派了糧食嗎?國庫有糧食往陜西派嗎?”

王子騰出任過九邊,本就不是愚人,不然也不可能輕易的吸收賈府的根基,壯大了王府,壓下了史家。

同為四大家族,消息互通有無。

平遼侯重視民亂,他因此也投入了關注,發現了平遼侯為何沒有著急,更沒有上疏自辯的底氣。

現在主動投降的不可計數的義軍,有多大的期望,未來就會有多大的失望。

那時。

義軍將徹底對朝廷失去信任。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