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之重開的蘇神2186章 跑!拿下冠軍!和08年一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體育>> 體壇之重開的蘇神 >>體壇之重開的蘇神最新章節列表 >> 2186章 跑!拿下冠軍!和08年一樣!

2186章 跑!拿下冠軍!和08年一樣!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07日  作者:紫鋒01  分類: 體育 | 體育賽事 | 紫鋒01 | 體壇之重開的蘇神 
正文卷

正文卷

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

“牙買加隊已經到了最前面!!!”

第三棒的彎道賽道上。

博爾特的左腳剛以標準的外側腳掌扣住地面,膝蓋順著彎道弧度往里收了收,

上半身保持著穩定的傾斜角度,

腰腹肌肉像繃緊的鋼索,每一次蹬地都讓身體順著彎道弧線往前送。

蘇神雖然在全力追趕,但是還是被越拉越開。

博爾特完全不受影響,他現在只享受拉開蘇神的快感。

第四棒的阿薩法·鮑威爾早已站在交棒區的起點附近,他微微屈膝,身體前傾,雙眼緊緊盯著博爾特的身影。

作為牙買加接力隊的老將,他對博爾特的跑姿和節奏有著極深的了解。

博爾特的左腳剛碾過彎道末端的橡膠顆粒,鞋釘在賽道上蹭出細微聲,他的左手始終貼在腰側,接力棒被食指與中指的第二關節穩穩扣住,棒身與地面保持著30°的傾斜,這是米爾斯訓練中反復敲定的“預遞角度”。

他現在已經領先蘇神很多,但他沒有絲毫急躁,反而刻意將步頻壓了半拍。

每一步蹬地時都讓前腳掌在地面多停留0.1秒。

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交接“踩實”節奏。

“交接只要做得好,會比你們純跑動跑得快更有力!”

這一句米爾斯的原話已經印在了博爾特的腦海中。

他現在已經越來越明白尼爾斯為什么要這么說,在這個世界上不僅僅自己能跑得更快,牙買加對整體的容錯率也會提高。

甚至不需要在純跑動上把自己逼得那么厲害。

他的視線越過前方的交棒區標記,落在鮑威爾的起跑器旁——

那里有一道他和鮑威爾私下約定的“啟動線”。

當自己的右腳踏上那道若隱若現的啟動點,鮑威爾就該開始預跑。

這個細節是他們在訓練中磨了整整三周的結果,之前鮑威爾總愛提前半秒啟動,導致兩人節奏脫節,如今靠著這道“隱形標記”,他們的啟動誤差終于控制在了0.1秒以內。

這對于別的隊伍來說,其實依然算是很大的誤差,但是對于牙買加隊來說卻已經足夠好了,因為他們以前交接足夠爛,那現在只要提高一點點都算是好。

跑到交接前20米,博爾特的腰腹突然微微一收——

不是為了加速,而是借著這股勁調整骨盆角度。他的右肩往下沉了1厘米,左臂自然向后伸展了5厘米,這個動作看似隨意,卻是為遞棒做的“預擺準備”。

以往他總愛到最后一刻才突然伸臂,導致鮑威爾接棒時手臂過度拉伸,現在提前20米就開始緩慢調整,讓整個遞棒動作像流水般連貫。

他能感覺到掌心的接力棒隨著奔跑的節奏微微發燙,棒身的防滑紋路已被汗水浸得有些濕潤,但手指的力度始終沒變,像是焊在了棒身上。

交接前15米,博爾特的左腳落地時特意往內側扣了半寸,這個細微的轉向讓他的身體與鮑威爾的預跑路線形成了一條直線。

他的余光瞥見鮑威爾已經屈膝準備啟動,膝蓋的角度與自己的膝蓋幾乎一致。

這是他們在訓練中對著鏡子反復比對的“同步角度”,確保預跑時兩人的發力軌跡完全重合。

呼呼呼——

有風。

還不小。

博爾特下意識地將左臂后伸的速度放慢了0.02秒,抵消了側風可能帶來的動作偏移。

第三棒因為是在彎道。

因此更多的是側風的問題。

也因為這樣目前為止對于彎道上的風向利用并不可控,即便是蘇神也沒辦法。

不然的話,借助方式理應也不會落后這么多。

仿佛老天今天都站在了牙買加這邊。

鮑威爾的雙腳早已踩在交棒區起點的白色虛線上,右腳在前,左腳在后,膝蓋彎曲的角度正好是135°。

這個角度能讓他在啟動時瞬間爆發出最大推力,同時又不會因為過度彎曲導致重心不穩。

他的右手自然垂在身后,掌心向上,手指微微張開,拇指與食指形成一個“C”形,

這個姿勢能讓他在接棒時第一時間鎖住接力棒。以往他總愛把手指繃得太緊,導致接棒時容易打滑,現在刻意放松手指,只靠掌心的摩擦力先穩住棒身,再用手指后續發力。

天知道。

老鮑居然在做預跑校準。

這真是。

神奇的一幕。

和以往牙買加隊的交接隨意,簡直是判若兩人。

當博爾特的右腳踏上那道“隱形標記”時,鮑威爾的左腳突然蹬地——不是猛地發力,而是像彈簧般輕輕一彈。

他的預跑第一步步幅嚴格控制在80厘米,這個比例是他們根據兩人的身高差算出來的,確保預跑時不會因為步幅不匹配導致節奏混亂。

他的身體前傾角度漸漸進入15°,與博爾特的身體傾斜角度完全一致,這樣兩人在交接時上半身的相對位置始終不變,避免了因角度偏差導致的接棒失誤。

預跑第二步,鮑威爾的右手開始緩慢向后伸展,手臂與身體的夾角保持在45°。他的眼睛緊緊盯著博爾特的左臂,視線的焦點不是接力棒,而是博爾特的肘關節。

以往他總愛盯著棒身,導致接棒時容易因為視線偏差錯過時機,現在盯著肘關節,能通過肘關節的運動軌跡提前預判遞棒時機。

他能感覺到手臂的肌肉在慢慢繃緊,肱三頭肌的收縮節奏與博爾特的步頻完全同步,每一次肌肉的顫動都對應著博爾特的一次蹬地。

預跑第三步,鮑威爾的右腳落地時特意往外側挪了1厘米,這個調整讓他的身體與博爾特的身體之間保持了20厘米的安全距離。

既不會太遠導致接不到棒,也不會太近發生碰撞。他的左手自然擺動,幅度比平時小了一半,避免了多余動作消耗體力,同時也防止擺動時碰到博爾特的手臂。

此時他能模糊地聽到博爾特的腳步聲,那聲音沉穩而有節奏,每一步都像踩在他的心跳上,兩人的步頻在這一刻完美重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雙頻共振”。

米爾斯讓他根據這個聲音來確定自己的預跑節奏。

這整套流程下來,簡直和以往的牙買加完全不同。

反而是說今年也練了練接力的美國隊跑得一塌糊涂。

看見博爾特漸漸靠近。

交接前5米,鮑威爾的右手突然停止后伸,保持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這個位置是他們在訓練中用卷尺量出來的,距離博爾特的左手遞棒點正好25厘米。

比一般的交接要稍微長一點,這是因為博爾特身高高臂展足夠鮑威爾的身高也足夠高,臂展也足夠長。

米爾斯也是根據他們的身高進行了特殊的設計。

所以你還真不能說。

尼爾斯對于這個沒有下決心,沒有好好幫他們進行規劃。

他也是做了很多準備的。

砰砰砰砰砰。

當博爾特的左腳踏入交棒區的那一刻,他的左臂突然加速后伸。

不是爆發式的,而是勻速的,速度正好與鮑威爾的手臂運動速度完全匹配。

這和他之前的爆發是往前推完全不同。

博爾特開始伸手。

鮑威爾也開始漸漸往后揚手。

接力棒從博爾特的掌心滑出。

棒身始終保持著30°的傾斜角。

沒有絲毫晃動。

以往他遞棒時總愛用力過猛,導致棒身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現在刻意控制力度,讓接力棒像沿著軌道滑行般平穩遞出。

跑動過程中。

鮑威爾的右手在接力棒接觸掌心的瞬間。

拇指與食指立刻收緊。

不是猛地攥住。

而是像夾子般緩緩發力。

他能清晰地感覺到接力棒的防滑紋路劃過掌心,那種粗糙的觸感讓他瞬間確認棒身已經到位。

以往他接棒時總愛過早發力,導致棒身從掌心滑脫,現在等棒身完全進入掌心后再發力,確保接棒的穩定性。

他的手臂保持著45°的夾角,沒有因為接棒而突然改變角度,避免了因動作變形導致的速度損失。

在這博爾特的左臂沒有立刻收回,而是保持后伸姿勢跟著鮑威爾跑了半步,這個“跟隨動作”能避免因突然收臂導致的身體失衡,同時也能給鮑威爾一個短暫的助力。

鮑威爾在握住接力棒的瞬間,左腳突然蹬地發力——不是單獨的腿部發力,而是全身協同,腰腹、大腿、小腿同時發力,將接棒時的慣性完美轉化為沖刺的動力。

以往他接棒后總愛停頓半秒再加速,導致速度損失,現在接棒與加速幾乎同步,中間沒有絲毫間隔。他的身體前傾角度從15°增加到20°,步幅從80厘米擴大到100厘米。

每一個動作都銜接得恰到好處。

交接瞬間。

其實有更多玄機。

更多細節。

都是米爾斯的親自參與。

就是這些細節提高了牙買加對如今的上限。

博爾特的左腳尖剛觸到交棒區內側的橡膠線,鞋釘在賽道上留下一道幾乎看不見的淺痕——這是他與鮑威爾約定的“最后校準點”。

他的左臂已從腰側緩慢后伸到45°,接力棒被食指、中指與無名指的第二關節牢牢鉗住,棒身與地面保持著30°的傾斜。

鮑威爾的右手懸在身后15厘米處,掌心向上,拇指與食指呈“C”形張開,其余三指自然微屈。

博爾特的肘關節,那里的肌肉正以細微的幅度顫動——

這是遞棒前的最后信號。

他的左腿已蓄力完畢,膝蓋彎曲的角度保持在135°,腳掌緊緊貼在地面,仿佛下一秒就要化作離弦之箭。

此時兩人之間的距離恰好是25厘米,既不會因過近碰撞,也不會因過遠脫節,這是他們在訓練中用卷尺量了無數次的“安全距離”。

也最符合他們的臂展。

鮑威爾的右手在接力棒接觸掌心的剎那,他能清晰感覺到接力棒的圓柱形輪廓嵌入掌心,第3道防滑紋路正好卡在他的掌紋中央,這種熟悉的觸感讓他瞬間確認棒身已完全到位。

他的手臂沒有因接棒而改變45°的夾角,肘關節保持著穩定的彎曲度,像是被固定在軌道上的機械臂。

接力棒在兩人手中重迭的瞬間,時間仿佛被拉長。博爾特的食指最后一次輕壓棒身,給了鮑威爾一個“確認傳遞”的信號。

鮑威爾的無名指同步向上微抬,回應著這個只有他們懂的默契。

此時兩人的步點幾乎同步,左腳同時落地,右腳同時抬起,身體的傾斜角度都是15°,像是鏡子里的倒影。

這對比之前真的是進步斐然。

難怪今年能跑出這樣的效果。

博爾特的左臂沒有立刻收回,而是保持后伸姿勢跟著鮑威爾跑了半步,這個“跟隨動作”讓接力棒在兩人手中的傳遞時間延長到0.05秒——不多不少,正好是他們訓練中定下的“黃金交接時間”。

鮑威爾在握住接力棒的瞬間,左腳突然蹬地發力。

不是單獨的腿部發力,而是腰腹帶動大腿,大腿帶動小腿,小腿帶動腳掌,全身肌肉像鏈條般依次發力。

不像之前一樣恐怖爆發,而是有節奏的逐步提升。

這么做更加配合博爾特遞過來的接力棒,兩個人的速度對齊更加完整。

說白了就是不會出現速度的脫節。

博爾特在遞出接力棒的0.1秒后,左臂慢慢收回,右手自然擺動,身體的傾斜角度逐漸從15°恢復到10°。

左腳落地時特意減輕了蹬地力度,開始為減速做緩沖,但視線始終沒有離開鮑威爾的背影。

他能看到鮑威爾手中的接力棒穩定得像焊在掌心,步頻越來越快,每一步都踩在節奏上。

他的掌心還殘留著接力棒的防滑紋路印記,那種粗糙的觸感讓他想起訓練時的無數個瞬間,那么多次無聊而枯燥的接力訓練,以前從沒有過的訓練……此刻終于化作了賽場上的傳遞。

而且第一次就有了如此效果。

博爾特在這里就像是08年的鳥巢一樣。

喊出了熟悉的聲音。

巨大的聲音,即便是在體育場里都能夠鉆入鮑威爾的耳朵。

宛如讓他一下子回到了五年前。

整個人也頓時熱血激發。

牙買加丟掉了冠軍,丟掉了世界紀錄,讓他也感覺到自己這一刻是這么想要……幫牙買加拿下冠軍。

就像。

08年一樣。


上一章  |  體壇之重開的蘇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