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蘇北第四軍駐地,保衛干事將幾份標著絕密字樣的文件遞了出去:“司令員,這些是電訊科的人員檔案。”
“說說大概情況。”司令員接過檔案邊看邊說道。
保衛干事聞言微微挺身:“電訊科現有人員14名,除了房子成,還有報務員六名,譯電員兩名,機要員和通訊參謀各一名,技術員三名。”
“其中譯電員、機要員、通訊參謀是南方留守部隊的老同志,技術員和報務員則是抗大華中總分校分配的學員。”
聽到抗大華中總分校這幾個字,司令員翻看文件的動作一頓,目光中流露出些許憂色。
根據山城代表處提供的情報,社會部認為策反房子成的日諜很可能藏身在電訊科。
要是日諜真的出自抗大華中總分校,后果比電訊科被滲透還危險。
抗大華中總分校有學員1500人,學員畢業后有的成為了基層部隊的指揮員,有的成為了指導員,有的從事技術工作,人員遍及第四軍和周邊幾個根據地。
如果這些學員出了問題,整個華中的抗日組織都將面臨威脅,必須盡快找出電訊科的鼴鼠,再順藤摸瓜一舉掃清潛伏己方隊伍的日諜。
想到這里,司令員連檔案都不看了,直接問保衛干事:“以你的經驗,日諜有機會對抗大分校下手嗎?”
保衛干事沉思片刻給出了回答,抗大華中總分校有4個大隊,即第一軍事大隊,第二政治大隊,第三知識青年大隊,第四女生大隊。
其中,軍事大隊和政治大隊的學員均是各部隊推薦、選拔的尖子,經過多次政審,被日本人滲透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知識青年大隊、女生大隊,人員背景較為復雜。既有從海外、滬上、蘇北及皖東地區招來的青年學生,愛國華僑;也有已經暴露身份的地下黨和進步青年。
而第四軍電訊科的報務員、技術員恰恰是第三、第四大隊的學員,所以確實有被滲透的風險。
司令員的表情更加嚴肅,他找出報務員、技術員的檔案細細查看,發現保衛部門已經對這幾人進行了詳細調查。
報務員湯若敏,女,28歲,滬上人,左派報社記者,家人在淞滬會戰時遇難,后經當地地下黨組織推薦入學
報務員邱芳,女,25歲,淡馬錫華人,教會學校學生,家中在馬來亞經營橡膠種植園,目前家人去向不明,由海外華僑推薦入學
報務員范宏,男,26歲,皖省第四高等中學畢業,商人家庭出身,全家被日本人殺害,獨自前往江北投奔第四軍
技術員伍九安,男,20歲,菲律賓華人,大學肄業,父親是美國商行襄理,日軍進攻菲律賓后與家人失散,接受了華僑組織的資助來華參加第四軍
技術員雷勇,男,17歲,滬上電材商店伙計,孤兒,因目睹日本人殺害店主憤而投軍
一共五個人,家庭背景,出生地,參軍理由各有不同。
司令員一時間有些頭大,光憑第四軍的能力無法對這些人進行進一步的甄別,像是來自海外的邱芳和伍九安,第四軍就鞭長莫及。
想了想,他決定分兩步走,一面是基于現有資料,由保衛部門調查電訊科所有成員的經歷、近期活動情況,一面請求上級支援。
當然,求援電文肯定不能從電訊科發出,甚至不能用華中根據地的電臺發出,司令員對保衛干事下達了一條命令。
“我記得倉庫里還有一部繳獲的果黨電臺吧,請江南地下黨的同志派報務員來根據地,啟用備用密碼本,與西北建立秘密聯絡。”
又過了幾日,位于山城的薛正約見左重,兩人在老地方碰了頭。
剛一見面,薛正就提出了請求:“左先生,聽聞FIRC在海外頗有門路,貴局能否外調這兩人的家庭近況?”
說完,他把邱芳和伍九安的資料推了過去,里面只有兩人的基本信息,沒有敏感內容。
左重用一根手指掀開資料,瞥了幾眼后對薛正點點頭:“沒問題,三天后給你答復,別覺得慢,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估計還要找英國人幫忙。”
對于薛正知道FIRC這件事,左重一點都不意外,果黨就沒有秘密可言,特別是非軍事機密,地下黨用不了半天就能收到風。
對面,薛正笑了笑:“左先生哪里的話,三天時間已經很快了,感謝。”
“言重了,請。”左重舉起茶杯,笑著跟對方客氣了一句。
幾分鐘后,薛正匆匆走出茶館,而左重依舊坐在椅子上沒有起身,目光望著窗外不知在想什么,不一會宋明浩走過來低聲匯報。
“副座,總部近一年的新人檔案已經整理完畢,您看要不要抓人?”
“抓個P,先嚴密監視,這次要是再出問題,老宋啊,你就要準備去東北或者鬼子本土嘍。”
宋明浩掏出手帕猛擦冷汗,腦袋點得飛快,心里把日諜罵了個狗血淋頭。
左重懶得看這家伙演戲,手指敲敲桌面上的資料:“聯絡英國人,讓他們查查這個叫邱芳的,另一個人交給FIRC菲律賓站處理。”
“是,副座。”宋明浩回令,繼而又好奇道:“查到什么程度?”
“什么程度?”左重回頭驚訝地看著他:“老宋你是不是睡糊涂了,自然是一查到底,目標干過什么,說過什么,我都要知道,給你兩天時間。”
宋明浩暗暗叫苦,一查到底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何況時間還這么緊,但表面上他還是昂首挺胸回了句是。
公門之中,能不能辦到不重要,態度很重要。
淡馬錫。
瑪格麗特獨自行走在街道上,與一隊巡邏的日本兵擦肩而過,鬼子倒沒準備對她做什么,因為此時還敢在淡馬錫自由行動的女人,沒一個是簡單人物,特別是一個漂亮女人。
在街巷內轉了幾圈,確定身后安全的瑪格麗特來到了一片民宅附近,這里的住戶多為華人,所以受到的戰爭破壞也最大。
走進一家華餐廳,她在靠近窗邊的座位坐下,叫來伙計隨意點了幾個菜,然后自顧自倒了杯茶。
看著窗外人來人往的馬路,瑪格麗特心情復雜,被調到淡馬錫已經快兩個月了,她仍然有點不適應。
危機四伏的叢林固然危險,卻可以跟信任的戰友并肩作戰,而秘密情報工作更加孤獨。
獨自品嘗著略有些苦澀的茶水,瑪格麗特轉頭看向馬路對面的一座小樓,動作頗為自然,就像在發呆。
小樓兩邊坐落著幾家北貨店,雜貨店,涼茶鋪,尤其是涼茶鋪,客人進進出出,生意非常紅火。
瑪格麗特一邊觀察店鋪,一邊默默思索此次任務的由來。
9400部隊事件后,倫敦和山城的合作越發頻繁,數天前倫敦收到軍統/FIRC求助,希望SOE幫忙尋找一個女人的家人,于是他們立刻進行了相關調查。
通過線人打探,那個叫邱芳的女人,其家人便住在這座小樓里。
要不要找機會摸進去看看?
瑪格麗特想到這有些遲疑,不過提起軍統,她的腦海里突然冒出了某個光頭的形象,嘴角也不自覺地露出幾分笑意。
就在她思考之時,涼茶鋪里走出一個年輕人,由于天氣炎熱,此人撩起袖子擦了擦汗,衣擺下的一件東西隨之暴露在陽光下。
看到那件東西,瑪格麗特眼神一凝,是槍,而且是日本人的南部手槍。
達軍游擊隊曾繳獲過這種不穩定的武器,故而她非常熟悉。
一個攜帶日本手槍的便衣出現在目標家人住所附近,這意味著什么,答案顯而易見。
發現了敵人,瑪格麗特沒有馬上將頭轉回來,而是繼續發了會呆,這才低頭專心吃飯。
當晚,她在目標家人住所附近的樓頂建立了監視點,并利用袖珍望遠鏡觀察涼茶鋪內的情況。
沾滿灰塵的透氣窗后,幾個東亞樣貌的人正坐在桌邊喝酒,瑪格麗特盯著桌上的清酒瓶思考片刻,轉身快步離去。
而那名叫伍九安的菲律賓華人,FIRC菲律賓站也找到了對方的家人,經過監視一切正常,伍九安被排除了日諜嫌疑。
隨著一份電文從淡馬錫發往山城,又經由山城發往西北,隱藏在第四軍內部的日諜已然浮出水面。
收到上級的回復,第四軍司令員在第一時間下達了抓捕命令,秘密逮捕邱芳以及房子成!
保衛部門嚴格執行了司令員的命令,用借口將兩名嫌疑人分別引出司令部,經過一番不算激烈的搏斗,成功控制了二人。
一間土房內,房子成坐在椅子上,手腳被手銬腳鐐束縛,腦袋低垂。
“房子成!將頭抬起來!”
椅子對面的審訊席上,保衛干事沉聲喝道,看向對方的眼神充滿了憤怒。
無數同志沒有死在與敵人的戰斗中,卻倒在了叛徒的槍口下,保衛干事當然不會對房子成有好臉色。
房子成木然的抬起頭,看到了墻上的一行大字:立功贖罪,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