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1980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國潮1980 >>國潮198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22日  作者:鑲黃旗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鑲黃旗 | 國潮1980 


寧衛民的話引發了大家更深入的思考,而且越琢磨就越覺得他這個會員制度設計的有道理。

雖然說幫助同胞,為大家服務,是一件高尚的行為,并不是一種經濟投入。

但每個人都得吃飯,誰都不可否認,如果光憑覺悟和道德,是沒辦法長期維系大家的心氣兒。

如果沒有寧衛民的這個制度設計,大家即排不上名又獲不了利,純粹是白白付出,時間一長,就像“三個和尚沒水吃”的道理一樣,人心必然渙散。

他們內部就會矛盾重重,彼此變得斤斤計較起來。

到那個時候,互相瞅不順眼才是大概率的,哪兒還談得上什么團結?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因為有了寧衛民提出的章程,大家的付出可以通過積分算的明明白白的,最終體現在會員等級和會員特權上。

即便是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得到任何回報的人,哪怕他們的確只是想力所能及的默默無聞的付出,那他們所付出的一切,從此也不會有人忘記。

他們就像擁有了軍功章一樣,憑著積分就能在華夏同胞的小團體里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就是沒有錢拿,做好事能落個好名聲,也不算是白忙和一場。

如果他們自己真有困難時,肯定也容易獲得別人的幫助,就像把人情提前儲存了一樣。

而且這個制度設計最絕妙的地方是沒有強制性,完全不怕個人暗中算計自己的小九九。

你愿意來就來,不愿意來就不來,全憑個人意愿,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來做出選擇和安排。

既能有個團體可以依靠,還能享受這樣的自由度,這是在場每個人都沒有想到的,那大家還有什么后顧之憂呢?

于是乎,從這一刻起,會場的氣氛再度上了一個臺階。

興奮的神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現在大家是真的看到了希望,開始相信這件事是有可能成功的了。

以至于有些人還想更多的打聽有關會員制度的細節,紛紛提出更多自己想了解的問題。

“寧總,如果一段時間我特別忙,我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為互助會出力,那我的積分要是始終沒有增長,我的會員資格會被取銷嗎?”

“寧哥,如果我為長期在互助會打工,為大家服務,那隨著時間的增加,我的會員特權和積分會有提高嗎?”

“寧經理,你這個會員的積分和等級特權的設計,能不能再具體跟大家伙說說,到底需要多少積分才能升級,每個會員等級的權益又有什么不同?”……

就這樣,類似于這樣的問題不一而足。

于是為了滿足大家的探究心理,寧衛民便又做了進一步更詳細的解釋。

“我先說說這個會員資格啊,這和會員積分是兩回事。你只要是在日本工作或生活的大陸人,那通過正式申請,如實填寫資料就可以成為我們互助會的會員。入會之后,哪怕是零積分,也同樣可以享受信息分享,物資交換,甚至是危機救助,法律援助等基本的會員福利。”

“我初步的想法是,我們先出一本小冊子,把互助會的聯系方式,所能為大家提供的服務內容,還有大家在日學習,工作,購物,租房,交通出行,保險醫療,再留資格各方各面的經驗匯總,都刊印出來免費發給我們的同胞。有可能同時再出一份內部刊物,介紹大家在日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當然,這也是免費發放,以便于大家避免踩坑嘛。畢竟為全體在日同胞提供福利,盡可能改善大家的生存處境,才是我們的初衷嘛。”

“至于會員資格只有兩種可能會被取消。第一種是你主動放棄了共和國的國籍,加入了日本籍,那你就不再是我們的同胞了。最后一種就是有人做了對不起祖國事情,坑害算計自己的同胞,嚴重傷害了大家的感情,那這樣的行為是我們不能容忍的。這樣的人也壓根不配再做我們的同胞。理應清除出我們的隊伍……“

這些話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沒有人聽不明白的。

不少人都跟著點頭,“哦,明白了,這個好這個好,大家匯總經驗出個冊子太有必要了。我要是剛來時候,就能有這樣的冊子,我也不至于吃那么多虧啊……”

這句話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陣哄笑,引起了更多的共鳴,有人就說了,“大家還不是都一樣,都是來了之后,被撞得滿頭包呀。”

只是每個人的想法終究不會完全一樣,這不,王艷似乎頗有抬杠的潛質,這又開始公然唱反調了。

“坑害同胞的人被清除出去,這個我理解。可加入日本籍就一定要被取消會員資格嗎?是不是有點太苛刻了?畢竟在哪個山頭就要唱哪兒的歌,在人家的地盤上,真入了日本籍有利于大家擁有一個更好的前途。這又不違法,純屬個人選擇問題。何況我們的家人還都在國內呢。即便改變了國籍,可我們對家鄉,對祖國還是有感情的嘛”

這是典型的“既要且要”啊,看來哪個年代都有這種自私自利不以為恥,反引以為榮的人。

不過好在這個問題,根本不用寧衛民親自解釋,別人就有看不過的了,主動迎戰。

“哎,我說這位同胞,拜托你先搞搞清楚好伐。連國籍都換了,那還算什么同胞啊。嚴格說,那連華僑都不算了。要說的再粗俗點,換國籍的人就等于給自己換爹媽,既然你都成了別人家的孩子了,原先的爹媽都不認了,那怎么還好意思天天回家蹭飯呢?更何談感情?真有感情誰會換父母啊。哎,而且別忘了,我們這個互助會的成立基礎,就是幫助來自大陸內地擁有共和國身份的同胞啊。那么多需要幫助的人還照顧不過來呢,誰還顧得上去攀高枝兒的人呢?”

這一席話,當場就把王艷給臊得臉紅了。

不過,既然是杠精體質,她就不可能這么容易認輸。

馬上也反唇相譏,“哎喲,瞧你這話說的,是不是也太狹隘了點?有點格局好不好。人家放棄國籍怎么了?身在曹營心在漢行不行?不也一樣能為祖國做貢獻?我就不信,到時候人家把錢拍在你面前,要給互助會捐款,你能不要?切,別人不說,就是寧經理他不也是娶了日本人,早晚要變成日本身份嘛……”

這話就完全屬于混淆視聽,在強詞奪理了。

尤其還點名道姓把矛頭指向了寧衛民,他是要多冤枉有多冤枉。

所以寧衛民本人也不能不做些澄清了,“別別,可別拿我說事,我自己提出的章程,我自己怎么會違反呢?我在這兒對大伙兒聲明一下,我寧衛民,永遠也不會變成日本人。我只是永居身份,方便我在這里賺錢而已。而且我還要聲明一點,我的孩子也是共和國的國籍。”

跟著寧衛民斬釘截鐵的說,“改變國籍就取消會員資格,這事兒在情在理。雖然個人有選擇國籍的權利,但每個人也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大家都很清楚,我看就沒必要爭執什么了。至于說我個人對改變國籍的態度,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對,充分尊重個人意愿。但我也要說清楚,一旦有人邁出這一步,也不能再奢望別人把他視為自己的同胞。如果說他今后還愿意為互助會捐款,我們當然歡迎,而且還要感謝。不過還是那句話,這件事的性質也變了。我們曾經的同胞變成了國際友好人士,這就不能再視為同胞之間的互助行為了。”

這一席話,有理有據,合情合理,說的大家無不點頭稱是。

本來還想爭辯的王艷也一時沒了詞兒,反而還被李小江好一頓埋怨。

如此一來,寧衛民便又重新控場,繼續介紹了下去。

“說完了會員資格,咱們再說說會員積分好了。咱們的積分應該如何定義?我的想法是以一比一的比率,比照日元貨幣的價值來定義。也就是說,咱們每位會員對互助會做出的貢獻,都會按照工時和工種的不同,對照日本社會的實際價格來做出相應記錄。”

“打個比方,咱們如果需要十個人一起到街頭發傳單,那就是六百日元時薪,我們誰工作了一個小時,就會有六百的積分。兩個小時就一千二,因為在東京,打工就是個價格。但如果我們之中有誰參與了傳單設計,甚至是負責印刷監督的工作,那么他的報酬也會按照相關行業的時薪來計算,比如一千二,或者一千五百日元。”

“至于說到積分具體能有什么用?也很簡單,就是能當錢用。我在東京開餐廳的事情,大家應該都清楚。但我在東京還開了一個書店和一個廢品回收公司,有許多人應該還不知道。所以我的想法是,只要是我開的店鋪,大家都能用積分來抵消費用。”

“當然,或許在壇宮用餐和在書店喝咖啡,買書,買音像制品,大家或許覺得用處不大,這種消費有點華而不實。不過,要是把積分花在我的廢品回收公司,那我保證,你們一定會覺得物有所值。”

“因為目前為止,我的這個廢品公司已經積攢了不少貨物。能為大家提供幾乎所有的家用電器,小型家具,還有自行車、和不少服裝、鞋帽、箱包,甚至是被褥和體育用品。而這些東西的有不少都是八九成新的,有些服裝和鞋帽,根本就是全新的,我給大家的價格基本是正規商店的一半。而且不用大家花現金,只要名下有足夠的積分,用積分就可以兌換。大家有空的話,可以隨時去我的公司庫房挑選。”

“啊,對了,甚至還不僅如此,如果大家的積分不夠,手頭也不寬裕。對于有些常用的東西或者是應急的東西還可以租用。比如自行車,一天的租金是二百日元到五百日元,這個根據車況不同,價格也不同。一套西裝,領帶,加皮鞋。租金大概是一天五百日元到一千日元。因為服裝還需要熨燙的嘛,用過一次是必然要清理一遍的。還有手提包,手表,也可以租借。當然了,租用和購買一樣,同樣無需付現錢,用積分兌換就好。”

“所以說,大家的積分是有實際用途的。并不是賺到手就完了,然后在每個人的手里越攢越多。大家積分也是可以通過消費和兌換消耗掉的。這樣的話,即便是有人把積分攢到了一定數額,提高了會員等級,但只要他把積分換了東西,等級還是會隨著積分的消耗下降的。仍然有可能回到原點。也就會激勵大家不斷為咱們互助會進行服務。”

“除此之外,會員等級所代表的特權,還包括折扣和優先權,以及透支和擔保的功能。我打個比方,假如誰的積分到了十萬整,這就算提高了一個等級,黑鐵會員。那么黑鐵會員用積分購買東西,或者是租用東西,都會有九折優惠。此外還能透支十萬積分的消費額度。”

“黑鐵之上是青銅,五十萬積分上升青銅會員,這個等級,除了積分消費可以打八折,還有應聘長期職位或者挑選義務工作的優先權。一百萬積分是白銀會員,買東西七折,優先權優于青銅,而且還能請互助會出面為他租房做擔保人。這就算是比較自資深的會員了。再往上還有黃金、白金、紫金、鉆石更多的等級,特權當然也就更多了。”

“總之,會員的積分和等級都是與大家的貢獻度和勞動價值掛鉤的。其實本質上就是等于大家的勞動報酬。只不過因為我們團體具有公益的屬性,尤其初創手里資金有限,才沒有直接支付給大家現金,用這個方法暫時給大家掛賬的。”

“所以鑒于這個屬性,我認為,那些為互助會長期工作能領薪水的人,當然就不能在工作的同時獲得積分獎勵了。他們想要積分的話,還得在工作之外的時間,額外付出勞動或者金錢才行。我不知道以上這些問題我說清楚了沒有?大家理解不理解?還有什么疑問沒有?”


上一章  |  國潮1980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