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第兩千九十章 必須拆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天唐錦繡 >>天唐錦繡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千九十章 必須拆掉

第兩千九十章 必須拆掉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0日  作者:公子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公子許 | 天唐錦繡 

蘇我赤兄以為耳朵出現幻覺,驚愕不敢置信:“……啊?”

拆……拆掉天王寺?!

取木料建材用以建造王宮?!

那怎么行!

天王寺的存在意味著蘇我氏在與物部氏斗爭之中獲取勝利,承載著蘇我氏最為榮光之歲月,豈能拆掉!

他摸不準房俊是真的這么想還是開玩笑,結結巴巴道:“這這這……這不好吧?”

房俊轉過身,風雪在其身后,籠罩整座寺院,面上笑容淺淡:“一座寺廟而已,能夠為王宮建造添磚加瓦難道不是得其所哉?便是這里供奉的天王佛像也應深感榮幸。”

蘇我赤兄已經不知說什么好了,整個人有點懵。

房俊似笑非笑。

一旁物步足利自是不會放過此等良機,插言道:“魏王殿下身上流淌著大唐‘天可汗’之血脈尊貴無比,如今蒞臨‘扶桑’封邦建國、庇佑倭人,所有倭人都應感恩戴德,竭盡全力為魏王殿下營建一座奢華無比的王宮,為此即便獻上血肉之軀亦在所不惜,更遑論區區一座寺院!難道你認為這幾個陶塑泥胎,比不得大唐魏王殿下尊貴?”

“絕無此想!”

蘇我赤兄慌了:“我之今日成就,全憑大唐扶持,心中早已將大唐視如天上神佛、無可褻瀆,縱使獻上生命亦毫無猶豫,怎會舍不得一座寺院?魏王殿下、太尉,還請二位放心,王宮營造之任務我愿承擔起來,所需一切建材、錢帛皆有蘇我氏供應,如若王宮建成之后不能使魏王殿下滿意,甘愿受罰!”

他最怕的便是大唐將支持他的力度轉移到物部氏那邊。

由于歷史原因,蘇我氏與物部氏可謂不死不休,只因物部氏見勢不妙遠離飛鳥京跑去伊予島發展,這才使得蘇我氏鞭長莫及,不得不暫時將仇怨擱置。

反之,物部氏一旦得到大唐之全力支持,豈能放過蘇我氏?

房俊笑著指了指這座大殿:“足下可得想好了,此處雖然效仿中土風格建制,實際上與魏王殿下平常所居之處天壤之別,想要在難波津修建一座令殿下滿意之王宮,殊為不易,所耗費之錢帛不是小數字,足下千萬別為難。”

“不為難!”

蘇我赤兄咬著牙根,一臉慷慨激昂:“能夠為殿下盡一份心、出一份力,實是蘇我氏之榮光,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天王寺對于蘇我氏來說太過重要,其象征意義無與倫比,一旦拆除就意味著蘇我氏在倭國的聲威一落千丈。唐人之所以選擇扶持蘇我氏,看中的不就是蘇我氏的聲威嗎?沒了這種聲威,蘇我氏又有什么利用的價值?

畢竟對于富裕、強盛的大唐來說,無論選擇扶持哪一股倭國勢力,局面都不會有太大不同……

又覺得房俊這人過于陰險、下手狠毒,趕緊轉向李泰:“殿下放心,在下說到做到,絕對不讓殿下失望!”

天王寺矗立在這里,相當于蘇我氏的聲望屹立不倒,即便改朝換代、淪為大唐藩屬,蘇我氏還是這片土地上的頂級門閥。

天王寺拆除,則蘇我氏的聲望徹底崩塌,任誰都知道唐人對蘇我氏再不重視,豈不群起而攻之?

李泰淡然頷首:“孤拭目以待。”

心里有些好笑,房俊這廝在長安的時候也只能評以“恣意”,可是一旦出了國境、身入番邦,則必須以“狠毒”來評價。

他在前來倭國之前,對于倭國境內之大致局勢都有所了解,畢竟兵部衙門那里有關于倭國的各種信息自數年之前便不擇手段予以收集,可謂車載斗量足足裝滿了兩個屋子,上至倭王傳承、神祗類別,下至民生狀況、田土貧沃,世家門閥之具體情況更是細致入微。

蘇我氏雖然號稱除去倭王之外的第一門閥,但其本身與大唐門閥之實力便相距甚遠、不可同日而語,加之倭王權力斗爭之中損失慘重,想要在難波津修建一座王宮幾乎要傾家蕩產。

但在房俊以“拆除天王寺”的威脅之下,卻不得不砸鍋賣鐵承諾修建王宮。

等到王宮建成,蘇我氏必將元氣大傷,意欲恢復往昔實力依舊具備與物部氏、大伴氏等等倭國門閥競爭之實力,只能愈發緊密的向大唐靠攏,借用大唐的資源壯大己身。

李泰明白房俊這是在向他“傳經布道”,教會他要如何治理倭國,如何調教倭國門閥。

“壞人”房俊自去做了,他將來只需“施恩”即可。

等岑長倩一行人抵達,早已備好的酒菜便送到偏殿,諸人分餐而食,席間對“扶桑國”之治理展開討論。

岑長倩被李泰“欽點”為國相,不僅說的最多,亦是提綱契領。

當他說到“扶桑國”土地貧瘠、物產匱乏,應當大力發展漁業以及商貿,吸引更多唐人來此安置作坊、并且于賦稅之上予以優惠甚至減免,從南洋購買稻米……在座幾位倭人面色非常精彩。

這位看上去尚未而立之年的大唐年輕官員,坐在國主、太尉這等大人物旁邊言之有物、侃侃而談,那份自信光芒籠罩全場,令所有倭人自慚形穢。

物步足利扭頭看著自己身邊“安靜如雞”的兒子,搖頭暗嘆。

物部麿本就是倭人之中的青年才俊,去往大唐“留學”之后更是見多識廣、才具出色,稍有人及。然而此刻與大唐真正的俊彥相比,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或許國勢高低,其根本便是人才之高下。

大唐如今蒸蒸日上、盛世煌煌,便是因為有了一代杰出之人杰。

而這般盛世又能夠反哺向下,締造出新一代見聞廣博、文韜武略之人才,彼此相輔相成、生生不息……

李泰聽聞,擊節贊嘆,對房俊道:“素問岑長倩乃書院學子之中的佼佼者,才具出色、胸有錦繡,此番將他要來擔任國相,我可高枕無憂矣!”

房俊卻是哼了一聲,臉色不大好看:“如此人才屈居倭島一隅,實在暴殄天物!若非殿下苦苦相求,我豈能同意讓他來‘扶桑國’擔任國相?最多也就在此地三兩年,輔佐殿下捋清政務、搭建官署、制定政策,之后便回去長安,我另有安排。”

無論一國亦或一地,最常見便是“人走茶涼、人亡政息”,任何一個官員想要將自己的政見、理念延續下去,唯一的道路便是培養接班人。

而在房俊影響之下,書院當中的后期之秀岑長倩、狄仁杰、薛元超等學子,便是在未來繼承他“新政”的接班人……

故此,豈能讓岑長倩困囿于倭島一隅,耽擱成長?

倭國太小,人口稀少、土地貧瘠,拿來練練手還算將就,可一旦久居于此必然影響胸襟眼界,日后再想回歸長安成為大唐宰相幾乎不可能。

李泰不搭理房俊,對岑長倩、閻莊、劉審禮、柴令武等人道:“休要聽這廝胡謅八扯,在‘扶桑國’這一畝三分地,孤與諸位共富貴!無論心胸之中有何理想、抱負,只需能夠說服于孤,自可大膽施行,縱使有錯,亦有孤一肩擔之!”

為了獲取這些青年俊彥之衷心擁戴,他算是豁出去了,打定主意任由他們折騰。

畢竟他來倭國是享福的,封邦建國、傳承血嗣,放著現成的人才不用難道非得“夙興夜寐”“宵衣旰食”?

而后又感嘆著對長孫潤道:“以往種種,不必介懷,既然陛下已經準許你來‘扶桑國’為官,自是既往不咎。往后便安心的待在這里,踏踏實實為人、勤勤懇懇做事,我這個表哥自然不會虧待于你。”

長孫潤起身,一揖及地:“多謝殿下……”

長久以來,此等溫煦關懷已經許久不曾感受,如今在這遠離家鄉的倭國之上再度感受,自是感激涕零、熱淚盈眶。

“誒,十二郎乃長孫家之俊彥,父祖皆英雄蓋世,豈可做出這般小兒女之態?既已出仕,自當挺胸抬頭、昂揚向上!”

“諾!多謝殿下教誨。”

酒過三巡,房俊指著蘇我赤兄對岑長倩道:“這位兄臺自請領受建造王宮之重任,由你召集大唐工匠設計繪畫王宮圖紙,并監督他來建造……若是規制不夠、以次充好,你就拆了這天王寺,磚瓦木料一并運走用以建造王宮。”

岑長倩抬頭瞄了一眼這寺院偏殿,又回想一下剛才入寺之時所見,頓時明白了房俊的意思:“太尉放心,學生定不竭余力、完成王宮之建造。”

身為書院學生,自然早已接受房俊所宣揚“欲滅其國、先滅其歷史”的理念,想要將倭國真真正正變成“扶桑國”,成為大唐之藩籬、鎮守一方,自然要將倭人的歷史一并鏟除、消滅得干干凈凈。

而這座寺廟不僅建制恢弘、聞名遐邇,更來自于倭人的某一段燦爛歷史,無論蘇我赤兄是否足夠供應王宮建設所需之建材,這座寺廟都一定要徹徹底底的拆掉……

至于會否影響大唐佛門在倭國的傳經誦佛、吸納信眾……那些老和尚最是有錢,讓他們自己出錢修建寺院便是了。

小說屋


上一章  |  天唐錦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