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唐第三百二十九章 學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文科大唐 >>文科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九章 學位

第三百二十九章 學位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6日  作者:包大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包大海 | 文科大唐 

時不凡很快模仿那個航海學院的制度設立了這個新式的留學生學院的學制,尤其是學分制和可以自己選擇教師的制度,那這樣肯定是非常符合那些留學生的胃口的。甚至這個學分制的彈性學習制度,可以有效的讓他們放慢速度來游學。這些外國人來到了中國,可以打著游學的名義來旅游,這樣放慢速度來學習,其實有助于他們在大唐到處游山玩水。

當然時不凡也都娿認為這樣比較可以,與其專心去讀書,不如在讀書的時候出去看看。到大唐各地去看一下各地情況,真正了解中原文化。而不是只是從書本上看東西,書本上的東西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個是非常應該的。真正的了解社會結構,真正的了解這個國家文明是怎么樣的才是根本。

不然來到了中國專心讀書,然后什么也都不顧了,這樣其實本質上一點意思都沒有。何況把他們留在中國的時間拉長,更有助于他們適應中國的生活。一旦適應了中國的生活方式,那他們回到了國內之后必然會反而不適應了,他們反而會想著去模仿。

別看這個只是日常生活習慣,生活習慣可是足以改變人的,改變人的思維可是非常巨大的。也許只是潛意識,可是潛意識更可怕,一旦潛意識里面認為應該改變,那會帶動他更多的傾向于中國,讓他們國內都會按照中國的方式不由自主的被改造。

“皇上,我認為將來在成立這個留學生學院的時候,不如可以給予那些外國留學生一些學位。通過授予學位,增加他們對于我們大唐的感情,增加他們對于我們打聽那個的歸屬感,有助于提高他們對于我們大唐的真誠和認同。”

“我認為不如在這個將來留學生學院里面設立一些比較特殊的優待,比如說凡是正式兩年到五年畢業,那成績達到了畢業要求之后,其中六成合格的人,我們可以授予舉人學位。在排列在前面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的人,我們授予孝廉學位。至于最后百分之十里面,其中百分之八可以授予秀才學位,最后百分之二授予同進士學位。”

時不凡提出了建議,這個設立學位制度了。這個學位制度時不凡并沒有照抄后世的什么學士碩士博士,而是采用了古代的詞語舉人、孝廉、秀才、同進士的稱呼。

舉人本意是被舉薦的人才,是起源于漢朝的察舉制,由地方州刺史舉薦人才到中央安排官職。舉人是一個統稱,它包括了孝廉和秀才。所以時不凡利用這個舉人作為最低等的,因為他是一個通用稱呼。不過到了學習成績達到了一定的優秀程度,那可以授予更高級的學位,這個學位被命名為孝廉。更高級的也就是秀才和同進士了。

時不凡這個學位和后世那種分層次的學位不一樣,這個學位其實本質上是同一個“學歷”,不過是因為學習成績和考試成績的不同才授予了不同的“學位”。不過這個也是因為古代知識層面比較扁平,沒有后世那么高深的只是層級體系,所以一個層次的“學歷”已經足夠了。

教育體系要慢慢搭建,不可能一次把所有層級的教育體系都給完善了,那這樣其實也沒有用。

“皇上,怎么能用孝廉呢?孝廉乃是孝順父母行為清廉之稱呼,那些留學生我們又不知道他們是否是真的孝敬父母行為清廉,如何能夠輕易授予孝廉之稱呼?”作為“逢時必反”的陳康,趕緊出來反對。

不過時不凡卻反問:“陳康御史,你學藝不精啊!難道尚書省就是應該去管理書籍嗎?

“這個……”陳康無語。

這個其實也就是古今異義了,同一個詞語不同時代的意思是不同的。古代的秘書其實是秘藏書籍,后來演變成為了一個政府部門的稱呼。可是再過一千多年,秘書反而成了一種職業,一種輔助性的職位,當然也不乏一些秘書變得不再單純,成了所謂的”小蜜“了。不過古今異義都是如此的,用古代的詞語字面意思來直接衡量,這樣不是自己暴露學識淺薄嗎?

“皇上,臣以為授予學位還不行,理應按照過去的習俗,進行分配朝廷職位。凡是那些留學生成功的畢業之后,我們除了可以授予學位頒發證書之外,還可以對于那些獲得相應學位的人予以優待。比如說凡是通過畢業的舉人,并且愿意留在國內繼續體會生活繼續深造的,我們可以授予朝廷底層書吏作為起步之職,然后可以予以逐步升遷。”

“而獲得孝廉之學位,我們可以考慮授予流外五等左右的職位,可以尋求機會通過各種渠道正式入仕。至于那些獲得秀才學位的人,可以授予從九品下之職,不過必須跟著實習一年合格之后才能夠正式授予。獲得同進士的身份,這個顧名思義也就是等同于進士的身份,按照進士一樣的待遇,凡是愿意留在我們大唐的可以授予從九品上的官職。”

時不凡這個“同進士”和宋朝以后的“同進士”意思并不一樣,宋朝之后的“同進士”其實是“不同”的意思,不過在時不凡這里正好相反,是“等同”的意思。按照進士一樣的待遇來給那些外國留學生留在中國任職,擔任文官官職。

這個其實也是一種所謂的畢業包分配制度,其實是通過包分配來吸引那些外國人來留學,來通過包分配讓他們獲得更好的前途,這樣可以吸引大家來讀書。

“嘿嘿,現在我給外國人如此優待,到時候本國人一定會看不過去。我在后面煽動一下,這樣那些文人同樣會發現這條入仕渠道,我等于是開辟了一條新的入仕渠道,通過讀書直接畢業之后包分配任職。雖然起點低了一些,可是至少比起那些到處都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的文人好多了。”時不凡想。

時不凡其實這個也是希望打開另一條入仕渠道,目前雖然是給外國人的,可是以后可以通過煽動一些本國文人去鬧事,然后可以逼迫朝廷同樣對本國人開放曾入仕渠道。

房玄齡聽了這話,下意識的好像感覺有些不太正常,可是房玄齡卻不知道哪里不正常。以房玄齡古代人的思維,感覺好像有些不正常,可是具體會有什么后果,房玄齡這個哪怕是擅長謀劃的人,也都無法推測出來了,畢竟信息量不足啊,時不凡的信息量比起房玄齡多了不知帶多少個“TB”。

“皇上,臣以為可以,這樣可以讓那些番邦更加感受到我們大唐的恩義,有助于他們回去之后努力的幫助我大唐宣揚。吸收外國人為官,這樣那是我大唐海納百川的胸懷,我認為可以!”禮部尚書李孝恭說。

接下來一些文人官員也都不反對,在這個教育方面那些學術性的官員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對于擴大出去影響對于他們有好處。這個對于外國人授予官職和包分配制度,其實是一種有助于吸收別的人來學習,主動去讀書的。

時不凡認為在唐朝采用包分配制度有助于吸收學子進入到這個文科和理工科的學院里面讀書,讓他們看到了學習這些東西可以入仕,那這樣也算是一個新的入仕渠道,雖然起點比較低可是好過沒有!

這個是時不凡學習自后世的大學包分配制度,在大學包分配制度的末世之下,無數人削尖了腦袋往大學里面擠,甚至很多人都認為上了大學就能改變命運。

不過后來取消了包分配制度,這樣被很多新一代的人罵死了,認為大學包分配是好事。不過時不凡真正的觀察了一下,這個是否包分配制度并不是單純的就業問題了,而是社會制度的問題了。包分配的制度是建立在社會流動性很差,限制社會流動的時代。因為國家對于各個單位都是采用了嚴加控制的計劃經濟,這樣包分配才有生存的空間。可是一旦市場經濟了,人才也都成為了一種資源,那反而有助于人才成長。至于說包分配非常的僵化,不管是你是否愿意,你都要去那里任職。而一旦不合心意,你也無法能夠自由跳槽離開去選擇自己滿意的崗位。

是否包分配已經不是單純的就業問題,而是關系到社會體系的問題。這個世界上的是沒有絕對孤立的,在包分配的時代的社會體系和不包分配的社會體系完全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包分配可以解決就業,可是卻同樣扼殺了很多人向上的空間。以為你包分配時代的社會體系不容許人才隨便跳槽自己選擇自己的人生發展,所以你哪怕看到了更合適的崗位,你也無法去。相反不包分配的社會體系,可以自己選擇合適的,你對老板不滿意你可以去炒老板。可是在包分配時代,你沒有資格去炒老板,整個社會體系都不容許。

時不凡堅持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個大學包分配制度既然已經嚴重的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取消是會必然的,并非是所謂為了就業也就是好的。不適應整個社會基礎,那你勉強弄上去,不但不會有好處,反而會壞處遠多過好處。難道能夠因為姐姐大學生就業,就整體去開歷史的倒車,去回到那個沒有和自由沒有任何個人自主權,幾乎一切都被“組織”操控人生的時代嗎?這個不是扯淡啊!

甚至如果還繼續包分配,那時不凡的“爹”也都無法去安心寫小說,還不知道去哪一個窮山溝里面去當苦苦逼,這輩子毫無上升的空間了!

所以時不凡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政策,只有最合適的,最合適目前的社會體系的。社會不可能為了解決某一個細節問題也就整體開歷史的倒車,畢竟和整個人類社會進步,那大學生就業那也不過是一個小問題罷了。為了解決一個小問題去開歷史的倒車,沒有人會這么蠢吧?

當然,在唐朝時期,唐朝的科技和通信交通能力有限制,這種包分配的制度反而有好處。古代人如此熱衷于當官,其實并非全部都是因為官僚的身份地位高和官本位。那是因為古代改變命運的渠道太少了,如果改變命運的渠道能增加一些,那選擇也都多了很多。

在信息溝通、交通能力差,科技差的時代,這種包分配制度反而有助于讓人有一個集中的向心力去主動的發展。不同時代采用不同的策略,這樣才是真正的核心,沒有一個政策能永世用下去的。在信息溝通不通暢和交通能力差的時代,豎立一個讓全社會都向往的目標,反而有助于百姓去努力為了這個目標而拼搏,豎立一個人生目標有助于社會穩定。這個是時代的需要,并不能夠單純用某正陋習能夠解釋的。也許在后世是一坨屎,可是在古代卻非常需要這種制度。

“皇上,既然如此,那臣以為可以。給予外國人一些優待,那這樣也是正常的啊!就按照時不凡所說,可以采用不同學位授予朝廷一些低層次職位,有助于外國對于我們大唐增加向心力。”房玄齡說。

時不凡心里偷笑,想:“老房啊,這次你可是自己挖坑自己跳啊!你同意給外國人優待,到時我去煽動一下文人,去讓他們要求對本國人也都開放這條渠道。如果不開放,那直接給你扣上一個吃里扒外甚至是各種難聽的帽子,你如何受得了?那個時候,等于又是給百姓撕開了一條入仕渠道,那個時候你一定會哭暈在廁所的!有些時候,一旦被撕開了一個口子,那接下來想要堵住也都難了啊!我借用外國留學生為由撕開了一個口子,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涌入這個口子,足以把你們士族設立的大壩給沖垮了。”

“何況,我撕開的可不只是一個口子,可是很多個口子,你們大壩被沖垮那一天,不遠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文科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