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619:這是要全面開戰了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619:這是要全面開戰了么?

619:這是要全面開戰了么?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06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正文

雖然昨夜三人是喝的一攤爛醉,但是次日一早,三人還是早早的便清醒了過來,腦袋中也沒有任何醉酒后的不適,要么怎么說這是皇室用酒呢?雖然皇帝并不喝酒

6月2日,也就是馮國璋抵達中京的第二天早上,便得到了皇帝的召見。

這次的述職跟以往不同,以往的述職當中,最少也要有兩個大臣在一旁旁聽,并且記錄在案。但是這次卻只有王思銳和馮國璋兩人以及兩個負責記錄宮廷內史。

談話的內容外界不得而知,而記錄了談話內容的文件檔案他們又不敢亂翻,所以這件事情一直到馮國璋去世以后才得到公布,但是在最終的結果出來之后,卻是給所有的帝國人都敲響了警鐘。

當然,說是警鐘或許有些不太合適,說是一個善意的提醒或許更為靠譜一些。

兩個人在書房內商談了將近兩個斜的時間,6月2日上午十一點鐘,帝**部正式對外通電,馮國璋不再擔任第四集團軍總司令一職,改任帝國皇家陸軍預備役總司令。

在這條通電發出之后,帝**部再一次發出通電,不過這份通電卻是內部通電,第四集團軍一分為二,二十軍繼續駐守臺灣,組成駐臺部隊。十九軍,二十一軍和二十四軍被劃歸為駐日軍管轄。

現在駐日軍的編制內包含了第一集團軍的三個軍,第二集團軍的兩個軍,第三集團軍的四個軍以及第四集團軍的三個軍,共十二個軍,六十個師,兩百余萬的總兵力。但這并不是結束,而僅僅只不過是開始而已。

這只不過是之前許諾給曹錕的兵力的一半而已,接下來要在兩年內將駐日軍的總兵力擴充至五百萬,甚至更多。

內部通電外界自然是不得而知,但是關于之前的那份通電,除了在第四集團軍以外,其他的地方也并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畢竟馮國璋的年紀在那里放著,將其調入預備役似乎也只是時間問題。

在解決了臺灣的問題之后,部隊將會到日本那邊去進行一初日持久的大戰,一旦在這期間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那么馮國璋將會在這個位置上一直擔任到身體出現了問題,亦或者戰爭結束為止。

但是在此之前,又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駐日軍當中聚集了四個集團軍當中的大部分精銳部隊,可是原本的四個集團軍的總司令,卻沒有一個進入到駐日軍司令部的。

這些部隊全部都歸駐日軍司令部管轄,但是卻并不需要各自集團軍的人員來協調,也就是說,這些事情他們打算自己去負責。

這樣做有好處,那就是可以更加便于指揮部隊的作戰,方便了指揮,但是也有壞處,就是指揮的時候,駐日軍司令部可能會對某些軍隊的特性不太了解,以至于無法充分的利用他們的能力。

關于這個問題,其實駐日軍司令部內已經有了從各個集團軍司令部中抽調的優秀軍官來負責,而這些軍官的隸屬關系也不再屬于各個集團軍,而是駐日軍,等于四個集團軍這些年來的努力,最終還是為駐日軍做了嫁妝。

在這份通電發出后不久,第四集團軍便接到了一份調令,駐日軍司令部從第四集團軍司令部內抽調了三十余名參謀官加入到駐日軍司令部內。

而在此之前,第四集團軍司令部也已經接到了軍部的電報,等待駐日軍司令部的抽調,抽調之后余下的人員,將返回國內原駐地,準備重新組建第四集團軍。

而對于這個結果,第四集團軍那邊也是一臉大寫的懵逼,第四集團軍就這么完了?四個軍的兵力被人給拆走了,只留下了一個殘疾的司令部,連個司令官也沒有,然后就這么回國重新組建一個新的第四集團軍?這他喵的到底是要干嘛?

而在第四集團軍那邊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這個時候軍部卻再一次的發了一份新的通電,而通電的內容既讓人興奮,又讓人無語。

第一集團軍總司令王樹起在中俄戰爭中屢立戰功,慧眼識人,帶領第一集團軍以最小的代價取得了勝利,故被晉升為帝國陸軍元帥。

第二集團軍總司令武自詡在收復蒙古,以及中俄戰爭中故被晉升為帝國陸軍元帥。

第三集團軍總司令武羊在穩固內部,為帝國訓練大量精銳士兵,并且在中俄戰爭中屢立奇功,故被晉升為帝國陸軍元帥。

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馮國璋,在收復帝國南疆,西藏,臺灣等地方屢立奇功,故被晉升為帝國陸軍元帥。

駐日軍總司令曹錕,在中俄戰爭中指揮部隊屢建奇功,被晉升為帝國陸軍元帥。

帝國皇家狐總司令葉祖因建設狐,使狐重新崛起有功,故被晉升為帝國狐元帥。

帝國皇家狐副總司令薩鎮冰因率軍擊敗日本聯合狐,并將其重創,故被晉升為帝國狐元帥。

軍部一口氣連發兩封三封)通電,而最后一封更是一口氣宣布了七個人被晉升為元帥,元帥,那是什么?那是代表著軍人最高級別的軍銜,帝國從建立到現在,一共七年多的時間了,將軍級別的一共有三百多人,上將級別的也有二十多人,但是元帥卻始終沒有一個。

很多人在中俄戰爭結束的時候就猜測到了,全程參與了戰爭的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很有可能要出現兩個元帥,而第三集團軍雖然參戰比較晚,但是貢獻也很突出,所以也有出現元帥的可能性。

但是后來這件事情卻沒了音訊,上面壓根就沒提過要晉升元帥的事情。但是在收復臺灣之后,卻一口氣晉升了七個元帥。

如今再將這份通電名單擺在一起看一看,似乎有那么一丟丟的奇怪,比如,所有人的立功時間都很早,被晉升為元帥似乎也很正常,但為什么要拖到現在?而且單從這上面來看的話,他們似乎都是在等馮國璋。

收復南疆,收復西藏,這些功勞雖說也足夠被晉升為元帥,但是跟其他人比起來,這點功勞總感覺有些不太夠,但是在加上收復臺灣,那就沒話說了。

恩,轉眼再一看,除了駐日軍總司令曹錕和狐總司令以及副總司令這三個人以外,其他的四個元帥好像都快成光桿司令了好像。

不對,馮國璋的實力最強,好歹人家手中也有幾百萬的預備役部隊。再看看其他三人,實力最強的可能就只剩下了第三集團軍的武羊,西部防線目前主要是由武羊在負責,雖然抽調了大量的精銳部隊,但是那邊至少也有三分之一的部隊還是參與了中俄戰爭的部隊。

而且經過幾年的訓練,新補充過去的軍隊其實也并不弱,只是缺乏實戰檢驗而已,真打起來的話,幾個月后就會是一支不弱于他們前輩的強軍。武羊手中現在大約有五十多萬的部隊。

而第二集團軍武自詡手中有將近四十萬的部隊,其中主要以新兵為主,同樣的也被部署在西部防線。

第一集團軍可就慘了,主力部隊被抽調的只剩下了一個第二軍,第二軍的軍齡是中華帝國陸軍當中除了第一軍以外最古老的一支部隊,而第一軍又擔負著首都的安全,并不在外征戰,所以第二軍的名聲要遠遠的超過了第一軍。

除了第二軍以外,手中也只剩下了三個預備役軍,這些是在主力被抽走之后重新調過來補充的。

而算來算去,似乎也只有第四集團軍最悲劇,所有的部隊都被抽走了,旗下現在連個骨干軍都沒有了,現在的局面,要比當初組建第四集團軍的時候更悲劇。

然而還沒等人反應過來,軍隊內部卻又是接連接到了幾封通電,首先是武羊被改任為第四集團軍司令官,并且從第三集團軍中抽調一個軍作為骨干,對第四集團軍進行重建。

然后就是由第三集團軍副總司令中將唐獅擔任第三集團軍總司令,授上將銜。

一系列的人事調動與晉升,忽然間毫無征兆的席卷全國,就連對軍隊不太了解的民間,一時間也是紛紛攘攘。

當然了,主要的功勞要歸于那些媒體,他們的文化程度相對較高,而且經的事情也比較多,加上有文采,所以在將這一番人事調動擺在一起進行對比之后,在聯想到國家并未宣布,但是卻讓軍部給透漏出來的臺灣問題。

瞬間的讓人意識到,國家這是要跟日本全面開戰了。

好吧,事實上早就全面開戰了,都打到人家本土了,而且還差點拿下了北海道,這還不叫全面開戰嗎?

其實這些媒體判斷的也不錯,這一次的確算是全面開戰,因為跟這一次的戰爭規模相比,之前的北海道只能算是局部戰爭。

這次可是要在九州島進行登陸的,如果情況允許的話,甚至會直接登陸本州島,如果運氣再好一些的話,興許一個意外就拿下日本也不是不可能。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