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618:非是離去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618:非是離去時

618:非是離去時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06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馮國璋是隨著第一批渡海的部隊返回的大陸,雖說表面上表現的比較鎮定,但是內心深處卻仍舊是坦蕩不已,在蔣百里的提醒下,眾人這才意識到馮國璋如今已經六十二歲的高齡了。

是的,六十二歲在如今這個年代,的確屬于高齡,一個半截身子已經入土的老家伙,誰也不會放心的去使用的。

政府那邊倒還好說,人員眾多,無論哪個位置少了人,都可以立即提拔起來一個。但是軍隊這邊的情況可就不一樣了,和平時期的確可以這么做,可是戰爭時期,卻沒有人敢冒這個險。

司令一級的軍官是不需要上戰場的,但是他們每日里的忙碌卻不比任何人要少,如果身體不行,那損失的可就不是丟掉一塊陣地,而是整個集團軍都要遭受到巨大的影響,指揮混亂的結果是什么?看看北海道那邊的日軍就知道了。

人果真是不服老不行吶,直到這個時候,馮國璋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已經六十二歲了,就連皇帝也從那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成長到了而立之年的年紀。

帝國發展的是很快,可是這時間過的也很快。

上了岸,那邊已經有汽車在那里等候著了,身位司令官,馮國璋的座駕自然不可能是普通的軍用卡車,而是加強版的中華牌小轎車,其實就是用福特e型車作為基礎,換個名字和標志的汽車,搖身一變成為了國產汽車。

幾臺小汽車,加上十幾臺滿載著士兵的卡車快速的朝著廣州前進著,先是在泥濘的路面上行駛了差不多半天的時間,車隊開始轉向了一條平整的水泥路面,車隊的速度也再一次的提了起來。

此時的水泥路面,基本上都是國道,上面走的大部分都是步行的百姓,或是趕著牛車馬車的百姓,路上跑的汽車,不是軍隊的就是運輸公司的,只有當然,也有很多是工廠和富商的。

普通的百姓們大老遠的看到汽車,就會不由自主的朝著路的兩側移去,然后等汽車經過之后再去胡亂的行進。

看著車窗外飛速倒退的行人,那滿是羨慕的目光,馮國璋的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曾幾何時,他們又何曾幻想過自己的國家有朝一日也會發展到這種地步?被列強甩了那么遠的工業,愣是在幾年之內硬生生的拉了上來。其工業能力更是遠超歐洲各國,雖然在局部方面還差的遠,但那是因為國土太大,人口太多的緣故。

如果將這些工業設施全部集中在一座省份,如果全世界的國家都是一個省份那么大小,那么現在,中華帝國已經擁有了完全碾壓全世界的能力。

雖然中華帝國在工業總產值方面已經名列前茅,但是在人均產值方面卻只能排在列強之中的末尾。加上這些年來諸多產業均是以軍工為主,雖然引入了大量的民間資本,但是這些民間資本基本上只是小打小鬧,很少有大規模的企業。

用了一整天的時間,車隊終于是來到了廣州火車站,這時候的廣州火車站一點也不宏偉,而且普通的很,但是在現代人看來,即便只是這樣的車站,也依舊很偉大了。

登上了早已等候在此的專用車廂,這趟本該在半個小時前出發的火車,這才在一聲鳴叫之下緩緩的使出了車站。

高速行駛的火車,飛速倒退的農田,農田內正在忙著耕種的農民,正在忙著修路鋪橋的工人,正在扛著鋼槍在鐵路兩側來回巡視的鐵路警衛軍的士兵們,以及那在車站不遠處,冒著弄弄黑煙的工廠。

這個時代,黑煙并不代表著污染,也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在這個時代,黑煙代表著的是工業的強大,代表著的是經濟的強大,代表著的是人們的虛榮心,是他們臉上的面子,是他們心中的驕傲。

火車途經廣東密林,湖南深山,進入湖北的水路交錯,跨過了剛剛修成通車三個月的長江大橋,這座長江大橋的修建時三年七個月,耗費鋼材無數,所花費的資金也遠超常人所想象。但是長江大橋的修成通車,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有著較深的意義。

在第四集團軍跨過長江的時候,他們還需要先乘坐火車抵達漢口,然后在換乘渡船前往武昌,最后繼續乘坐火車前往廣州。

大規模軍隊的行軍,光是在這里耽誤的時間,就足夠先頭部隊抵達廣州了,因為軍隊行軍還有大量的物資,那些卡車渡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前一個軍想要渡過長江,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但是現在,如果火車能夠拉動更多的車廂,足夠裝下一個軍的車廂,那么一個軍渡過長江只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

火車通過了湖北,進入到了河南境內,先是信陽地區的高山環抱,緊接著步入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區,到處都是農作物,到處都是冒著濃濃黑煙的工廠。

作為首都所在的省份,這里的工業和經濟能力也遠超國內其他的省份,特別是鐵路沿線,更是自由的形成了一片片的經濟區。

經過四十四個小時的路程,馮國璋一行順利的抵達了中京站,差四個小時不到兩天,就能夠從祖國的南疆來到中部地區,這若是放在以前,起碼也的需要二十天的時間才行。不過據說現在還有速度更快的飛機,這么點距離最多只需要十個小時的時間就能趕回來。

不過馮國璋卻并沒有見過飛機到底長什么樣子,所以也就只能在心中想想而已。

“華符兄!”馮國璋剛一下火車,便迎來了早早在此等候的段祺瑞的深情擁抱。

早些年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北洋三杰之間的關系并不融洽,但是在投靠王思銳之后,三人被分到了不同的系統之中,沒有了直接的利益碰撞,三人之間的矛盾也就漸漸的化解開了,加上三人又同出北洋,所以也就變的惺惺相惜了起來。

對于這種抱團,王思銳并不反感,只要不去觸碰底線就可以了。

“芝泉老弟,百忙之中,何必要耽擱時間來接我呢?”馮國璋雖然嘴上說著段祺瑞,但心中卻早已是樂開了花,如今故人相見,他怎能不興奮?甚至有那么一刻,馮國璋都已經忘記了自己此行回京述職的目的。

“華符兄你在臺灣那邊打了那么漂亮的一場仗,老弟我就算是在忙,也要親自來接你的。聘卿兄那邊實在是抽不開身,不過華符兄你也別在意,今晚咱們兄弟倆就去聘卿兄那邊打一次土豪。”段祺瑞悄悄的附在馮國璋的耳旁,低聲的壞笑道:“上次陛下可是賞了聘卿兄一壇美酒,今晚我想辦法把它弄出來。”

“如此甚好!甚好!”馮國璋笑著回應道。

前方吃緊,后方緊吃,這在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避免的情況,畢竟后方沒有戰事,各項經濟又比較穩定,商品種類也比較繁華,人家能掙來錢,只要這錢是干凈的,還能不讓人家緊吃不成?

再說了,即便是前線的將士,如果有機會回來的話,哪一個又不是緊吃的?這錢不花留在身上干什么?等著光榮了被敵人給拿走不成?

所以,對于打土豪這種事情,馮國璋是一點也不反對的。

一行人在護衛的保護之下,浩浩蕩蕩的離開了中京車站。當然,兩人都是帝國的高層,出現在火車站沒有戒嚴就算是不錯的了,身邊不帶些兵出來那是不可能的。

離開了車站,鉆進了段祺瑞帶來的車隊里面,看著中京現在的模樣,馮國璋又是一陣感嘆。

這一路上他已經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場景,可是現在又看到了中京的發展,卻仍是無法保持冷靜。中京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遠超其他地方兩倍也不止。

“那里是帝國工程,皇上親自下令建設的項目,長寬各一千米的超大型廣場,正中央是烈士紀念堂,凡是在冊登記的烈士,等這里建成之后他們的牌位以及個人簡介都會被安置在內,往后的每年清明節,皇室以及大臣會前來祭奠。”發現馮國璋正對著右側的工地發呆,段祺瑞出聲解釋道。

這個工地規模之大,任何第一次來到這里的人都會為之一驚,而工地是在半年前才開工的,那時馮國璋已經離開京城差不多一個多月的時間,所以不知道這件事情也很正常。

“陛下如此賢明,國家又何愁不強?”馮國璋暗暗的喃喃自語道。

當天夜里,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三人就在王士珍的府邸喝的一壇爛醉,王士珍最終還是沒有能夠躲過段祺瑞的威逼利誘,提前將那壇酒給拿了出來。

當天夜里,三個兄弟也是暢所欲言,馮國璋更是將戰場上的不少事情都講了出來,而王士珍則講一些政府內的趣事。段祺瑞則是對他的炮兵部隊抱有濃烈的期待,據說最多半年,炮兵就會大變樣,到時候鳥槍換炮,下也能嚇死敵人。(未完待續。。)u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