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492:運輸市場火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492:運輸市場火爆

492:運輸市場火爆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09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熱門、、

位于開封的運通運輸公司內,劉大力正拿著一沓厚厚的資料皺著眉頭,他跟隨著孫浩晟從洛陽回來也有三天的時間了,在這三天里,劉大力唯一的工作就是了解公司的情況。

具體的情況跟他預料的差不太多,或者要比他預料的稍微好一些,但也沒能好到哪去。雖然孫浩晟已經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計劃提前做出了布局,但是在劉大力看來,這種布局卻是破綻百出。

孫浩晟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沿著兩條國道在中京交匯這一交通便利,展開十字形運輸策略,目前暫時只開通省內的業務,偶爾的也可以單獨跑一趟省外,但是核心路線就是沿著國道通行,這樣可以保證最快的速度,耗油量最低。

而這也是劉大力離開部隊,離開工廠之后的第一份工作,甚至,他已經感覺到自己似乎是有些脫節了。

不,應該說是思想過于超前了。

在軍隊里,他已經習慣了擁有無線電的日子,隨時隨地,只需要一封電報過去,就能夠及時的了解到最新的情況,并且提前做出應對。但是現在,就連有線電報都貴的要死,公司里自然不可能去花費巨大的資金使用電報,所以基本上都是定期的派人送一封信回來,將情況進行匯總,光是時效方面就比軍隊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不過劉大力也很清楚,那畢竟是軍隊,各種高科技都在那里展現他們的作用,而目前那些科技還屬于絕密,是絕對不可能開放民間版本的。

而另一個,就是燃油的問題,這年頭可沒有什么加油站,也不像軍隊,跑長途運輸的時候會配備相應的加油車,這時候在民間購買燃油只有一種途徑,就是由公司出面,到政府去購買,而且用途也必須要講清楚,如果是去跑長途的話,他們就需要配備一臺卡車單獨的運輸油料,否則這些卡車絕對回不來。

光是這兩方面的問題,就很讓劉大力頭疼,但是又沒有辦法,現在他是私人公司性質,又不是軍隊,所以在軍隊里的許多待遇,此時都無法繼續享受。

在民間搞運輸行業,在目前這個環境中到算是個不錯的嘗試,但是所存在的問題也同樣的很多,而且這些問題又不是一時半會兒的能夠解決的,所以,他們只能想辦法的去解決。

“劉主任,趙老板剛剛派人通知說,他們有一批貨要運往開封,化肥五十噸,種子十五噸,讓我們盡快安排車子到他們廠里,爭取盡早出發。”一名職員走進劉大力的辦公室,匯報說道,這是運輸公司的第一筆單子,雖然是公司股東自己的單子,但是趙老板也是要付錢的。

至于趙老板付多少錢,這個劉大力就懶得去管了,談生意的事情不歸他管,這個幾位股東自有安排,他只負責安排運輸。

“好的,我知道了,你去通知一到六號車先過去,我去找一下孫老板,待會我也會到。”劉大力點了點頭,六十五噸的貨物,六臺車肯定是不夠用的,但是七臺車的話就會有五噸的空余載量,而且一來一回的也要跑空車,這無疑會增加不少的成本。

所以,劉大力的想法是,盡可能的避免跑空車,而生意方面他不懂,但是他知道孫浩晟在開封也有兩家店鋪,所以,劉大力便把主意打在了孫浩晟的身上,看能不能從孫浩晟身上找來五噸的貨物給補上。

孫浩晟最近也一直在公司里,他的那些店鋪的總部也同樣的搬到了這里,與運輸公司何為一處,同時,未來這里也將會成為孫浩晟公司的倉儲基地,這也算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吧,只要有需要,他的貨物立刻就可以裝車離開。

劉大力找到了孫浩晟,將意圖告訴了孫浩晟,而孫浩晟也覺得他說的有道理,然后吩咐手下賬房查了下開封店鋪的存貨量,然后便同意了劉大力的提議,并且讓人準備了五噸的貨物,跟趙老板的六十五噸拼成七十噸,這樣等于算是填滿了這個空缺。

“孫老板,目前這個運營模式是不行的,我們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一直這樣下去的話,我怕會賠本。”解決了拼貨的問題,劉大力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前期賠錢是肯定的,等到后期生意上來了以后,估計就不會賠錢了吧?再說,火車運輸雖然便宜,但是現在火車運力明顯不足,而且又是以軍用運輸為主,民間運輸大多數還是靠著老舊的畜力運輸方式,所以我們的生意肯定會越來越好的。”孫浩晟微微一笑,解釋道,這個問題他考慮過,即使賠錢,前期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孫老板,我想你沒有明白我的意思,這么說吧,我們送過去的時候,是有收入的,但是回來的時候就只能是空車,但是空車也是需要耗油的,近一些的還好,稍微遠一些的,這一來一回就等于是把單程的利潤給吞了進去。在部隊的時候,我們往前線送物資,一般返程的時候是會捎帶一些東西的,只有實在沒東西可捎,或者軍情緊急的時候才會空車返回。”劉大力說道。

孫浩晟點了點頭,這個道理他懂,他也做出了相應的措施,分布在各地的分部,并不僅僅只是散貨那么簡單的,孫浩晟還打算將他們打造成收貨地,如果數量實在太多,他們甚至可以安排車子直接去廠里接貨,但是目前公司的影響力并不大,知道的人也并不多,所以生意肯定不會特別好。

“我明白你的意思,要不這樣,這次安排出去的車子就先不要回來了,我想想辦法,在報紙上打個廣告試試,盡可能讓咱們公司的名字被人記住。”

說干就干,兩天后,省內的報紙上便出現了運通運輸公司的廣告信息,廣告很直白,讓人看起來有些赤果果的感覺,但是這種明碼標價的方式,也很容易讓人接受。

一噸貨物一百公里的運費為2元,每多一百公里,則增加2元,如果滿載的話,一百公里一臺卡車的費用為1元,這個是將車損,油耗,人工等費用計算進去之后的價格,也就是說,一噸貨物一百公里,他們賺九毛錢,十噸貨物就賺九塊錢,雖然利潤不高,如果除去倉儲等其他費用,其實一百公里只賺五毛錢左右。

而且這個價格也并不是唯一的,比如一些質量較輕,又占據較大位置的貨物,特別是棉花之類的,這個價格就要另說了,因為你就是超高幾米,他也不可能運載十噸的重量。

而此時火車的運費為一噸一百公里5元,費用要比卡車運輸便宜一些,但是相應的,火車的運載量卻很大,而且運行成本也要比卡車稍微低一些,當然,你不要將鋪設鐵路的費用也給計算進去,那樣的話,鐵路永遠都是賠錢的。

除了固定線路以外,也接受專線服務,這個需要按照不同地區,不同地況以及貨物的情況來制定價格,在百姓們眼中,這也就是圖個熱鬧,但是在一些工廠看來,情況可就不一般了。

以往的運輸方式,一噸貨物基本上需要三臺馬車運輸,如果運輸一百公里的話,平均每臺馬車大約需要八毛錢左右的費用,算下來的話,反而要比卡車運輸還多四毛錢,而馬車又怎么比得上卡車的速度?加上馬車牛車什么的也并不多,很多時候都只能去等。

所以,當報紙廣告刊登出去之后,省內各地的工廠更是紛紛上門詢問價格。

短短一周的時間,運通運輸公司的一百臺卡車便有些難以吃消了,而卡車運輸的便捷性也讓工廠看到了巨大的發展潛力,雖然依舊在為運力擔憂,但是卻沒有之前那么麻煩了。

而在最開始跑了兩天空車之后,一百臺卡車便開始滿負荷的運載,并且在劉大力的調度下,基本上不會出現空車返程的情況。

但是沒有無線電,就意味著信息無法及時的同步,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劉大力也不得不采取了另外一種笨一些的方法,那就是如果一個點沒有貨物需要運回的話,那么就在那里等,同時派人到附近的線路去詢問是否有貨,如果有,則貨車跑過去運載。

雖然時間上會多用一些,但是利潤卻能夠保證,所以,短短一周的時間,除了前三天生意慘淡以外,從第四天開始,后面僅僅只用了四天的時間,一百臺卡車便為運通公司帶來了將近一萬塊的純利潤。

而一時間,運通公司的生意更是火爆到爆,甚至很多工廠都只能排隊等候運輸。

而這個時候,孫浩晟再一次的展現了自己的魄力,第一批一百臺卡車用去了七十八萬元,而當時從銀行貸款了二百萬,隨后吳老板又注資了三十萬,開辦公司,租用各地倉庫,招收人員等花費了大約三萬塊,所以此時公司的賬戶上還有149萬元,孫浩晟很快便說服了其他的四位股東,然后,從剩余的149萬元中拿出了117萬元購買了150臺卡車。

如果一直這么算下去的話,一周的純利潤大約會在兩萬元左右,一個月就是八萬元,一年就是96萬元,買車的錢只需要不到十個月就能回本,這種暴利行業,還有什么不敢放手一搏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