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371:兩件大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371:兩件大事

371:兩件大事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9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陛下,您可算是回來了。閱讀”王士珍一臉幽怨的看向王思銳,這段時間里,王士珍差點沒被人圍攻致死,可是身為帝國總理,這個時候他也只能強忍著,如果不然,他還能有什么辦法呢?

王思銳就這么丟下一句話之后,便一個人帶著王林悄悄的微服私訪去了,所有大小事務,全部丟給了王士珍去處理。

一些職責范圍之內的事情倒也好說,可是一些職責范圍之外的呢?這些事情王士珍可不敢私自去替王思銳做決定,搞不好是要出人命的。

雖說王思銳為人比較大度,在眾官面前也沒有太過嚴肅,更是沒有讓他們感覺到那種伴君如伴虎的感覺。可越是這樣,對于這群百官的約束就更是強大,大家都是聰明人,有些時候,王思銳不說,并不代表大家心里不知道,而且以王思銳的性格,等他張口的時候,那問題可就大了。

在一個,暫且不管王思銳為君這個問題,就是他這次微服私訪,簡直就是腦子一熱就決定的,事先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準備,這次幸好是沒有出事,萬一要是出了事,這個國家豈不是要亂了?

中華帝國好不容易才剛剛有了點起色,一旦群龍無首,后果不堪設想。

一想到這里,王士珍也不由得打了個冷顫,暗暗決定,無論如何,待會回去之后一定要下令加緊選妃進度,盡可能一個月內選出二十個適合的妃子來,這皇帝都二十六歲了,竟然連個妃子都沒有,說出去還真是千古絕談,那可是華夏幾千年歷史以來從未發生過的奇葩事件。

“帝國這不有你們這些人頂著呢嗎?況且朕又不是出去游山玩水去了,這次微服私訪,朕還是有很深的感觸的。”王思銳稍稍有些不好意思道,其實他也感覺到了,這次自己微服私訪的確是有些不太靠譜。

也一直到回來之后,王思銳才知道,電視里演的那些皇帝沒事就喜歡微服私訪,那根本就是扯淡,國家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事情等著他們去處理,哪有時間去微服私訪?

現在又不是后世,飛機滿天飛,就算要去最遠的地方,頂多兩天的時間就足夠了,回來之后擠壓的公務也不多。

“陛下,以后您可千萬別再打聲招呼就微服私訪去了,我們這幫老家伙會被搞瘋掉的。而且這個月也發生了不少事情,每一件都需要您來做決定,這您不回來,事情也只能拖著,洋人那邊現在可是有意見了。”王士珍小聲的嘟囔著?

“哦?都發生什么事情了?說來聽聽。”王思銳饒有興趣的問道。

“主要是兩件事情,第一件,我們與日本人的談判已經達成了一致,最終的賠款總額被定為了2.1億兩白銀,這筆賠款由美國花旗銀行,英國匯豐銀行,德國德意志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四行轉交給我們,每家銀行將在半年內支付給我們五千零二百五十萬兩白銀,也可以用美元或者英鎊,馬克以及法郎來支付。

據說是四國共同施壓,*迫日本方面以海關作為抵押,四國銀行才同意貸款給他們的。

另一件事是關于帝國銀行的,喬行長近期身體突感不適,醫生們都建議喬行長停止一切工作,好生休養,雖說喬行長有些不太愿意,但是近半個月以來,喬行長連去銀行工作都需要人抬著,隨行的醫生也片刻不離,所以臣想懇請陛下下令喬行長告官還鄉,畢竟還是身體重要。”王士珍將近期發生的兩件大事說了出來。

而這兩件事情也算是一頂一的大事了,王士珍跟著談談,給點建議還行,但真讓他做主去下決定,他還是不敢的。

2.1億兩白銀,這個要比王思銳給出的預期稍微低一些,甚至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能夠從日本人身上多扣一些下來,那么他們就能多建幾座工廠,帝國的硬實力將會更強一些。

但日本人顯然是拿不出這么多錢的,細水長流的一點點繳納,這個可不是個保險的辦法,況且,現在中華帝國最缺的就是錢,如果能夠立即拿到十兩銀子,和一年后拿十二兩銀子的話,那么中華帝國無疑將會選擇第一種方案,因為拿了銀子之后,一年后他們所能夠創造的利益,將會遠超十二兩銀子。

而喬致庸則是因為身體原因,但又放不下帝國正在籌劃的貨幣改革,所以才不肯請辭。

喬致庸早年間就在搞銀票這種輕便的東西了,而且獲得了不錯的成就,現在王思銳將整個帝國的貨幣改革任務交給了他,喬致庸又怎會輕易的放棄?

“我們只要銀子,現在要那些外匯沒有用,另外,你去轉告洋人,兩個月內,先期的一億兩白銀必須交給我們。”王思銳點了點頭,半年內交付,其實也就等于是立即交付了。

畢竟兩個億的白銀不是小數目,他們也需要時間去籌措,給個半年的期限倒也合理,但現在國內到處都是需要用錢的地方,王思銳可等不起。

“陛下,四國代表已經找我磋商過了,他們的意思是,如果我們肯用這筆賠款來發展國內工業的話,他們會給予我們最大優惠的。”王士珍說道。

“呵呵,用我們的賠款幫他們拉動內需嗎?他們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王思銳呵呵一笑,不得不說,四國打的算盤可真是一點也不錯。

即拿了日本的海關,還將這筆貸款留在了他們國內,直接拉動了各國的內需。雖然對于中華帝國而言,能夠以最大優惠價格拿到工業設備,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現在,帝國不可能將所有的錢都用在工業上面。

特別是這次微服私訪過后,一個比發展工業更加嚴峻的問題已經暴露在了王思銳的眼前。

再說了,工業設備,帝國不是跟四國貸款購買了一批設備嗎?那批設備都還沒有交付呢,現在又去買?

說句不好聽的,帝國成立前后發展這幾年以來,從美國以及其他國家購買的那些工業設備,雖然不是多么的完善,但是論起產能的話,恐怕早就已經超越了法國,正是因為帝國國土龐大,大量的工業設施被分散在全國各處,所以才造成一種帝國工業依舊很薄弱的假象。

而等到貸款購買的這批設備回來之后,帝國的工業產能,在理論上可以瞬間超越英德,只需要消化個幾年的時間,便可以做到真正的超越。

帝國現在唯一所缺的,就是真正的高端人才,這也就造成了現在這種局面,即便是帝國有一臺工業母機,但依舊無法生產出質量可以媲美國外的工業設備。

這些工業設施,只有自己能夠制造了,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強國。而現在,王思銳給帝國的定位是,一個二流的工業偽強國。

不要問為什么定位這么低,只有定位低了,才能夠去刺激他不得不卯足了力氣的去發展。

但是很顯然,列強既然提出了這個要求,如果帝國不多多少少的滿足他們一下的話,恐怕這筆賠款他們不會那么輕易的移交過來。

“這樣,兩個月內移交一億兩白銀計劃不變,這筆錢朕有大用,余下的一點一億可以在各國購買工業設備。但是切記,兩個月內若是見不到這筆錢,那剩下的錢就不會留給他們了。”再三思索之后,王思銳改變了先前的主意。

一億兩白銀雖然未必夠,但是省著點的話,基本上也能夠用上一段時間的。

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吶!

“好,我今天就照會各國代表,將情況轉告給他們。”王士珍點了點頭,雖然不知道這筆錢王思銳要干嘛,但既然王思銳開口了,他就的留下來。

當然,至于國內各部門為了這筆錢的分配已經吵的不可開交的事情,王士珍自然沒有告訴王思銳。因為他有種預感,這筆錢似乎誰也拿不到。

“喬行長如今年紀也大了,的確到了該享福的時候了,帝國銀行的接手人有預案嗎?”王思銳繼續問道。

記憶中,喬致庸好像也就是這幾年去世的,而如今已經八十六歲高齡的喬致庸,如今卻還在工作崗位上辛苦著,就是王思銳,也隱隱的有些心疼。

尼瑪這個年紀在后世應該是倚老賣老的大好年華啊,誰還沒日沒夜的去工作呢?

“臣以為閻維藩可以接手帝國銀行行長之職,此人早年跟隨喬行長打拼,且帝國銀行成立之初便是喬行長的左膀右臂,深知銀行運作,而貨幣改革一事,也是閻維藩在具體的作,眼下由他來負責帝國銀行,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王士珍說道。

王思銳暗暗想了下,閻維藩這個人能力的確是有,且人品也還算可以,至少在王思銳看來,他沒有什么惡跡可循,且資歷也夠,是帝國銀行的創始人之一。

“這樣,你去跟喬老說一聲,晚上我過去跟他見一面,另外抽個時間,你去跟閻維藩談一談。”(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