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自作聰明了吧。哎,反省,女人總愛在后宅的事情上頭打轉,眼光要高遠啊,要高遠啊。
“那……那是什么?”海棠有些不好意思。
“黃河起了秋汛,來勢洶洶,只怕是難免要成災了。欽天監說,要有龍族血脈的欽差前往治河,才能鎮得住今年的特大秋汛,太子和慶王都不愿前往,為了此事,今日在父皇面前起了爭執,甚至大打出手……”
海棠也是無語。
這兩人斗來斗去,看似熱鬧非凡,可在她看來,完全就是徒勞,無論現在誰風生水起、誰惶惶不安,都只是暫時的。最終笑到最后的,只有秦琰。
“殿下想問我,誰會打贏?我可沒見到過太子殿下和慶王殿下,看不出來哦。”海棠假裝天真。
“他們打完了,應該誰都沒贏。”秦琰望望海棠,“但是,今日不分勝負,往后總是要分出高下的。后天的宴席,是為桑諾而設,你是肯定要出席的,怎么樣,有沒有興趣看一看到底是誰去接那苦差事?”
海棠卻對那兩位皇子沒什么興趣,聽說了黃河的秋汛,她已經開始翻撿記憶了。
“殿下莫非想知道,最終是誰要去治河?”
“看看你這回還能不能說中。”
海棠暗暗嘆息,說什么說啊,上輩子就是你去的好不好。他們倆個,誰都沒份。
“我不想說他們兩個,倒想問問,殿下是不是動了心思想去治河?”
秦琰一震,這心思對誰都沒說過,連楚白川還蒙在鼓里,倒讓海棠給看出來了。
“那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我若有這想法,是不是太傻了?”
海棠搖搖頭:“不傻。若殿下這么想,那是最大的智慧。”
秦琰挑眉:“哦,這話新鮮。有人卻勸我,萬萬去不得。這河,祖祖輩輩治了多少年,依舊是年年治理年年成災,往里面投入的人力物力,達驚人之數。我若前去,非但不會領到功勞,還會將我皇子的那點兒體面給蹭個精光,你說,我該不該聽?”
“該聽,說得非常對。”海棠不假思索。
“方才說我想去是對的,現在又說人家勸我別去也是對的,你可真是矛盾啊。”
海棠望著秦琰,他滿臉寫的都是興趣興趣興趣,顯然很想聽聽海棠的解釋。
“治河,有猛治,也有巧治。要看殿下要什么。若要百姓的口碑,那就放下功勞;若要皇上的認同,那就放下糾結。眼下,只要有人愿意去,皇上就會覺得解脫,他在皇后和貴妃中間左右為難,所以才會氣成這樣。若領到皇上的授權旨意,那蹭的是皇上的面子,不需要殿下去求人呢。”
秦琰真是嘆服,這女人總是四兩撥千金,說什么都輕輕巧巧,可仔細一想,還真是有那么點道理。
德妃只看到秦琰的實力還不足以于震懾那些地方官員和豪紳,卻沒想過背后其實是皇帝,完全可以借力打力。她是被忽視慣了的,少受寵愛的滋味,所以想不到這一層,若是林貴妃,必定就吊在皇帝大腿上絕不撒手了。
“那要是治不好呢?豈不是苦了百姓?”
海棠平靜地道:“我相信殿下,不可能治不好。雖說很難長治久安,可眼下的困境,卻總是有法子解決的。你的目標比河道更高遠,若連這關都過不了,后面的困難重重,就更別談了。”
如此坦率,真叫秦琰聽了又愛又敬,點頭道:“不放手一搏,永遠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海棠鼓勵他:“殿下言之有理。年初徽省一案,又有誰能想得到,殿下會處理得如此漂亮。”
不得不承認,若沒有在徽省雪災案中的精彩表現,今日就是太子和慶王雙雙掐死在殿前,只怕正衡帝也想不到要這個三皇子進宮。畢竟正衡帝看待兒子們,只分三類:太子、慶王、以及其他兒子。
“他們都不愿意離開京城,看來的確,只有我主動去向父皇請纓了。”
“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在他們眼里,河道比京城更危……”
“可在我眼里,河道卻比京城少了那么些心眼兒。奔則嘯,枯則靜,倒是比人好對付。”
海棠垂下眼睛:“可是,殿下身雖遠行,京城里總也得有照應……”
秦琰心中一動,隨即便知道,她在說顧綺影。顧綺影的父親任兵部尚書,顧綺影的大哥駐在京郊大營,這兩人是牽一發動全身的關系,萬一京中有變故,京郊大營一定是入京勤王的第一撥人。
“明白,都明白。還有禁軍,還有內閣,我唯一不放心的,倒是你。”
海棠啞然失笑:“我在王府里頭錦衣玉食的,閑來摘摘花抄抄經,有啥不放心的啊。倒要給殿下一個有趣的消息呢。”
“嗯?”
“你那禁軍的兄弟,似乎撩動了瀠兒的心啊。”
“啊……呃……上次的確聽說請瀠兒去給聶老夫人看病,后來倒不知下文,竟然有這等事。瀠兒真是苦了,那聶長風,哪里是個能安心成家的人啊,哪怕是楚白川的女兒,也不能叫他改了心思啊。”
“那是他的家還不夠大,宅子再大點兒,人事再雜點兒,我看他還憋得住不找個女主人。”
“就他那窮樣兒,眼下的宅子還是賒了錢給置的,當時為了安置他娘,差點兒把大刀都給押到當鋪去。再讓他換大宅子,只怕得把他自己押去了。”
就是那時候,穆王伸出了援手,才得了聶長風這個得力的助手。
海棠道:“就他?識貨者萬金難求,但是押到當鋪去嘛……人家還嫌他胃口大,不好養活呢。”
“哈哈,有理。”秦琰被他逗笑了,轉念一想,倒明白過來,“如此說來,左衛這個位置,的確低了點兒,養個大宅子是有些困難。看來,在我去河南之前,得把聶長風這事兒給辦了。”
三言兩語的,又解決了一樁。聶長風啊,你若知道這些,一定會慶幸自己當初在西冷園對這位崔夫人的尊敬。人就是這樣,常常在不經意間種下善因,而后結出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