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第495章 宗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閥閱漢末 >>閥閱漢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5章 宗廟

第495章 宗廟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22日  作者:司空云鷹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司空云鷹 | 閥閱漢末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不過,高珣雖然知道像他這樣的諸侯,是有五個宗廟,但是具體是那些,高珣就不得而知了。無彈窗

“是的,高家的宗廟。”高粱點點頭,指著最中間,也是最大的那一座廟,道:“按照蔡公的指導,這座廟為高家,高氏的始祖廟。”

“始祖廟?”高珣頓時反問道:“那梁叔可知道,我高氏的始祖是誰?”

高珣最后一句話不敢大聲說出來,只能小聲的問高粱。高珣也確實不知道高氏這姓氏的起源。

“據蔡公講,高氏出自于姜姓。春秋時期,齊國姜太公六世孫,文公呂赤的兒子受封于高邑,稱為公子高。公子高之孫奚和齊襄公的胞弟公子小白是好友。因齊國公孫無知叛亂,殺了齊襄公。奚聯合齊國諸大臣平定內亂,誅殺了公孫無知后,迎立公子小白為君,就是后來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

“而奚因為平亂迎君有功,被齊桓公封為上卿,并賜他以祖父公子高的名為姓,稱為高氏。高姓就因此誕生。所以,高奚是高姓的始祖。如今這廟宇**奉的就是高奚的牌位。”

強悍!

高珣聽到高粱對高氏起源的敘說,頓時心中對蔡邕充滿了佩服。蔡邕不愧是大漢赫赫有名的文學大師。連這只種不常見的東西也能知道。

“粱叔,如果珣沒有記錯的話,高邑這個古地名是在豫州,也就是在如今大漢的潁川郡。而高氏的祖籍是在并州的定襄郡。這兩個也相隔太遠了點吧?”

“仆也問過才公這樣的話。不過,蔡公說,高氏一姓,自春秋之后,就以青州居多。秦國與先漢兩朝時,高姓就青州與幽州居多。而并州定襄郡與幽州,也就隔了一個雁門郡。從幽州遷徙過去也很正常。”

高珣頓時聳聳肩。既然蔡邕已經把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他已經是無話可說。

“這這兩座廟宇,是家主的高祖廟、曾祖廟。供奉的是家主的高祖與曾祖。”高粱又指著高氏始祖廟左,右兩邊的那各兩座廟宇道:“而右邊的這兩座,則是祖廟、父廟。”

“等等,梁叔。祖廟供奉我祖父我理解。可這父廟,我阿翁還健在呢!”高珣不由的看了眼身邊的高父。對于這些禮儀,高珣確實是有點懵。

“是啊。正是老家主健在。所以,這廟建成之后,廟門就不曾打開過。只有在老家主百年之后才開啟。”高粱理所應當的道。

得嘞。是我高珣想多了。

“對了,家主。因為家主封為海鹽侯。所以,朝廷讓海鹽令晏令君,在幾個月前,也組織了上千人,在海鹽城中,為家主修建了一座五進庭院的海鹽侯府。在海鹽侯府建成之后,仆為了不使侯府空著,已經派了一些侍女與護衛進駐了。家主要不要去看看。”

朝廷為諸位修建候府,是最基本的規章制度。當然,如果這個諸侯自己有錢,也可以自己出資。在他所在的封地,圈上一塊基地當府邸。

而對于高珣的海鹽侯,既然高家沒有自己出資的意愿。那就只能是官府來。于是,這事就落到了海鹽縣頭上。海鹽令晏僑在得到朝廷的圣旨后,立即就在城中劃出了一塊土地,專們為高珣來修建侯府。

高粱見高珣要進高家塢堡,又立即說道。此時的高家塢堡,已經是高家的老宅。如果高珣繼續住在老宅中,這有點有失高珣的身份。

“算了。現在我已經回到了海鹽縣。有的是時間去看。”高珣渾不在意的揮揮手,立即率先走進了高家塢堡。

對于高珣來說,住在哪里都沒有關系。只要舒服就行了。

高粱頓時無耐的搖了搖頭。高珣不聽,他這個做下人的也不好強求。于是,高粱回頭指揮著高珣帶回來的兵馬,進入高家塢堡。

而高珣在高家塢堡歇息不到半個時辰,再問了高粱有關學堂一些事情后,又立即帶著典韋親衛,出了塢堡大門,趕往幾里外的高家莊園。

高珣等人進了莊園后,直接來到莊園的學堂。

還未等高珣靠近,就從學堂中傳出了聲聲清脆童子的朗讀。

“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高珣慢慢的靠近學堂,等他的身影出現在過道上的窗口旁,見看到好幾十個十來歲的童子,正端正的跪坐在席墊上,看著以前高珣發明的黑板上面的字,陣陣朗讀。

這幾十個童子中,卻有一個十來歲左右童子,根本就沒有把心思放在朗讀上,還是在席墊上左顧右盼。當他看到高珣的身影出現后,先是一愣,后是大喜。猛的從席墊上站了起來。

這童子是高家子弟,也就是高珣的叔父唯一的兒子,高瑀。

在外面的高珣見狀,立即手指指著高高瑀,又指了指黑板上的字。示意高高瑀不要開小差。

高瑀的異常,不僅把一眾童子的朗讀打斷,也把正在前臺的案幾上看竹簡的蔡邕給驚動。

根據高珣從高粱那了解,這些正在朗讀的幾十個童子,大部分都是高家徒附民子弟。其余的,是在蔡邕來到高家莊園后,一些仰慕蔡邕名聲,從揚州各地而來的學生。

慕名而來的學生,遠不止眼前這些。還有一些因為修課,此時不在。

而眼前的這些童子,特別是那些附附民子弟。他們知道,如今他們能在這學堂中,接受大漢鼎鼎有名的蔡公教學,都是因為高珣。他們有的人是見過高珣本人的。于是,當他們看到高珣出現后,頓時就激動了起來。

蔡邕呵斥了高高瑀兩聲后,他又順著高瑀的目光,看見了窗臺前的高珣。蔡邕臉上頓時一喜,又很快板起。

外面的高珣頓時心中苦笑。不得不在一眾童子的驚詫以及激動中走進學堂。

“學生高珣見過老師。”高珣向蔡邕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高珣在塢堡來不及多做休息,就快速的趕來這邊,就是想拜見蔡邕。既然他已經回家了,也已經拜見了父母,那蔡邕這個老師,他不管是按禮節,還是感激,都必須第一時間過來。

天地君親師,發端于戰國時期的《國語》,形成于《荀子》。后從西漢開始,民間大肆流行。

敬天法祖、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高珣處在東漢,也必須要嚴格執行。

蔡邕悶哼一聲,向高珣回了一禮。

在蔡邕示意高珣起身后,道:“老夫聽聞,你是因為舊傷復發,辭去了蒼梧郡都尉一職,才回揚州來的?”

“是的,老師。”

“鬼話。”蔡邕呵斥一聲,道:“看你如今生龍活虎的模樣,你是個舊傷復發的人嗎?”

(本章完)


上一章  |  閥閱漢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