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珣等人在吳郡丹徒縣水寨碼頭下了船。因為手下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不習慣坐船。在這半日的航行中,都出現了暈船現象。有的甚至還開始了嘔吐。
于是,高珣不得不在丹徒縣逗留一天。
經過這連日的趕路,即使是高珣也是一樣車馬勞頓。本想好好的歇息一晚。可丹徒縣的縣長,縣尉,縣丞朱逸等官府官吏,以及丹徒縣的那些士族,在得知高珣已經抵達了丹徒縣后,立即絡繹不絕的上門拜訪。
為了不給人留下一封侯就看不起人的印象,也為了更好的結交好這些官員與士族,高珣又不得不強打精神應酬。
當然,期間,高珣又專門見了一下凌c。
凌c在水軍的c練上,高珣已經沒有什么好交代的。何況,對水軍的c練他也不懂。
高珣主要是交代凌c,讓他地方一下吳郡的其他士族。丹徒縣一支三千多人的精銳水軍,一定會讓許多人眼紅或者眼眼饞。
高珣生怕凌c剛進入官府中,會被人下了套。一個不小心,就會把手中的兵馬丟失。
至于凌c他本人的忠誠,高珣到是一點也不擔心。一個能在他高家還沒有正是發跡,就投靠于他。并在一次押送食鹽時,所在人員全部損命,而他卻殺出重圍,跑回來向他報信的人。是沒有什么理由來背叛他。
第二日大早,高珣等人,在丹徒縣一眾人士的相送中,踏上了回海鹽縣的路。
三日后。
高珣一眾人回到海鹽縣。
在高珣還距離高家塢堡有十里路程的時候,高珣的父親,母親高氏,還有他的大伯,幺叔,管家高粱。以及已經從冀州早回來的黃忠,陳到,程普,韓當,徐晃等人,帶著高家上千的徒附民,密密麻麻的在道路兩旁迎接。
甚至在這迎接的人群中,還有其他得到消息的普通百姓。
看著他們都發自內心的真誠迎接,以及那些普通百姓的羨慕眼神,高珣頓時認可了項羽的一句話。衣錦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
此時的他,在吳郡,甚至是在揚州,也算的上是一個身份比較尊貴的幾個人之一。如果不拿著身份,好好的在鄉親們面前顯擺一下,怎么對得起他在戰場上的出身入死。
于是,高珣一臉言笑晏晏,又一直保持著嘴上謙虛的話,應對著不斷向他祝賀的人。
片刻后,高珣來到高父,高氏面前,撩起長袍,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向兩位老人磕了三個響頭。同時,口中又道:“不肖子珣,拜見阿翁,阿母。不能盡孝于二老面前,反而讓二老整日擔憂,此乃不肖子只過也。”
高珣在長江船上的時候,就從高安的口中知道,自打他領兵出了揚州后,高父與高氏兩人,整日都是提心吊膽。他們不僅大兒子高珣出征在外,小兒子也一樣從了軍。萬一這兩個兒子,在戰場上有個什么好歹,那他們兩個豈不是就要絕后了。那時,他們怎么還有臉面,死后去見高家的列祖列宗。
特別是當他們知道,高珣因為受傷,還把到手的兩千石官職給辭了的時候,二老的心就更是七上八下。以為是高珣因為受傷甚是嚴重,根本就走不動路,才不得不辭官。
“好。好。出息了。”高父仔細的打量了一眼高珣,見高珣生龍活虎,根本就不像是受傷的樣子,心中頓時就放心了。高父一雙整日與土地打交道的手,立即又激動的把高珣扶了起來。
他以前,與他的大兄,小弟,帶著一眾家人從并州遷移揚州來避難的時候,他那時最大的希望,就是能通過他的雙手,能給自己的妻子、子女一份安定,又能豐衣足食的日子。
不曾想,在揚州的這幾年,他高家在大兒子的帶領下,從一介最底層的貧苦之家,一舉成為大漢最最貴的家族之一。這幾年的高家的境況,每當他回想起來,就好像是一場夢一樣。
可是,每當他拿著鋤具,出現在自家的農田,碰到其他高家的徒附民對他的那種發自內心的尊重時,他就知道,這不是夢。這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場景。
待高父與高珣說玩話后,母親高氏,立即一把把高珣給拽了過去,雙手也不停,直接就扯高珣的衣服,一臉著急的道:“兒呀。娘聽說你受了重傷。快,讓娘給看看,傷到哪了?”
“阿娘。現在這么多人呢。”高珣立即阻止道。
“你小時光著p股的時候,為娘都見過。現在又有什么好害羞的?”高氏毫不在意的道。現在的她,只擔心她的兒子哪里受傷了。
高氏的話一說出口,那些聽到高氏話的人,頓時噗嗤笑出聲來。
“孩兒現在的傷已經好了。阿娘不用擔心了。”高珣臉色頓時一紅,也有點難堪。不過,高氏是他的母親,他又不能對高氏使臉色。畢竟,高氏也是出于關心。
何況,大漢以仁孝治天下。對仁義與孝道看的很重。如果高珣此時給高氏臉色看,那高珣今后的仕途,也會因此而結束。
“好了,五郎難得回來,你就不要在這添亂了。”
高氏還想在說什么。就被高父給阻止。當著這么多人的面,高氏說這種話。這不是給高珣難堪嗎。
有了高父的解圍,高珣立即趁機向他的伯父,叔父等親人見禮。
待高珣見完禮后,又把高珙叫了過來行禮。
一番禮節后,高珣才與高父等一眾親人,以及黃忠,戲忠等人回高氏塢堡。
當高珣來到高氏塢堡前,看著塢堡正門左邊那五座,每座都占地兩畝以上,又每座兩層,而且還修建的十分莊嚴的房子,頓時目瞪口呆。
高家什么時候,修建了這五座,而且還耗費人力物力的房子?
“家主。我高家修建這五座廟宇,是朝廷規定的禮儀。家主如今已經被封為海鹽侯,那今后這五座廟宇,就是我高家的宗廟了。為了這,我還特意去請教了家主的老師蔡公。這些都是在蔡公的指導下,耗費兩千民力,用三個月才修建完成的。”
管家高粱見高珣停住,雙眼不停的掃視著眼前的這五座廟宇,立即來到高珣的眼前解析道。
同時,高粱看著這五座宗廟,心中頓時有種有幸容焉的感覺。
高珣被封為海鹽侯的消息傳回揚州高家后,整個高家都沸騰了起來。高家歷代都是貧苦百姓。甚至還并州的時候,因為鮮卑族的屢犯邊境。使得高家在并州生存不下去。
沒有想到,高家遷移到揚州后,后輩子弟高珣,既然通過戰功,把高家從一介平民之家,提升到了大漢的胄貴之家。
所以,在高珣封侯后,在揚州的高家,為了表示慶祝,在高家塢堡,大擺了三日的流水宴席。
“宗廟?”
高珣楞了一下后,馬上反應了過來。
按照《禮記·王制》中規定:天子宗廟為七廟,諸侯為五廟,大夫為三廟,士為一廟,庶人不準設廟。
高珣如今是海鹽侯,是大漢除了宗室王、侯等諸侯外,新崛起的諸侯。他高珣要建宗廟的話,那就必須是五座。而且宗廟的位置,也有嚴格的要求。
天子、諸侯設于門中左側,而此時高氏的五座宗廟正好立于塢堡正門的左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