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嘿嘿!”
對于蔡邕當眾戳破他的借口,高珣只能訕訕的笑了兩聲。無彈窗如果他不找一個借口,怎么能回揚州?不找這個借口,那么,此時的他已經前往了交州的路上。
“哎!”
蔡邕突然嘆息一聲。對于高珣不去交州上任的心思,他這個久經官場的人,已經能完全猜出。他既然作為高珣的老師,那就有責任教導他處世之道。
只是,高珣在拜他為師之后,就一直忙著各種各樣的事,根本就沒有時間來讓他教導。
此時,蔡邕本想借著高珣辭官一事,好好給高珣訓斥一番,但是,高珣如今貴為列侯,在當著眾多小師弟面前,他也必須為高珣留點臉面。
當他看到黑板上的文字后,雙眼頓時一亮,道:“云軒,你來的正好,老夫今日正在為這些幼童講這篇文章。你來為眾師弟說說,這文章出自何處?又是什么意思?”
“回老師,這是出自于《孝經》第五篇士章。”
高珣立即回應道。對于孝經這這書,高珣讀過兩次,對此有很深的印象。于是,高珣面向一眾童子,朗聲道:“各位師弟,這《孝經》士章篇,用通俗一點的話解析就是,用奉事父親的心情去奉事母親,愛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親的心情去奉事國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
“所以奉事母親是用愛心,奉事國君是用尊敬之心,兩者兼而有之的是對待父親。因此用孝道來奉事國君就忠誠。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級則順從。能做到忠誠順從地奉事國君和上級,然后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祿和職位,并能守住自己對祖先的祭祀。這就是古賢人對我等,所要求的孝道!”
“同時,《詩經·小雅·小宛》里有言∶“孝道,要早起晚睡地去做,不要辱及生養你們的父母。”
“多謝師兄為我等解惑!”隨著高珣的話剛落,學堂中的一眾童子,頓時齊齊的向高珣躬身拜謝。
而蔡邕對于高珣的解析,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道:“諸位,這篇士章篇,就是告訴我等,不管你們此時是幼童,還是今后長大加冠成人,都要對生我,養我的父母,都要早晚盡孝道。”
“同時,也是告訴你們,在你們今后長大成人,出仕進入官場之后。不僅要對你們的上司要尊重,也要忠誠于國君。在你們今后,如果有機會出任地方官長,不管是這地方,是路途遙遠,還是環境惡劣。既然是朝廷的命令,那就要好好的遵循。”
“畢竟你們還年輕。正是需要大量的從政經驗來豐富自己的時候。而環境惡劣,正好能磨練出你們的能力。這樣,既能對得起自己,也能不辜負百姓。更能不枉朝廷對你們的信任。明白了嗎?”蔡邕說道最后,雙眼就直直的看著高珣。
“諾。謹遵老師的教誨。”
高珣與一眾童子,齊齊的躬身行禮。高珣知道,蔡邕最后的那些話,明顯是針對他來說的。蔡邕就是想借著這孝道經意,來告訴他,趁著自己還年輕,就應該好好的打磨從政經驗。
高珣也知道蔡邕是對他好,但是,此時的環境卻不同。如果是在太平盛世,即使他就任的官職在怎么遙遠,環境在怎么惡劣。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去赴任。這也正如蔡邕所說的,越是環境惡劣,就越能鍛煉人。
只是以如今大漢的局勢,根本就容不得高珣,慢慢的從那些偏遠的山區去起步。
蔡邕揮手,讓童子繼續朗讀后,他就帶著高珣出了學堂。把高珣帶進,高家為他所安排的住宿府邸后。蔡邕又是語氣心長的對高珣進行了一翻教導。告誡高珣,不要因為年輕地處高位,就開始驕傲自滿。
同時,蔡邕又把他以前在地方,以及朝廷上任職時的經驗,仔細的向高珣傳授一翻。
高珣在蔡邕這待了好幾個時辰,其中,高珣又在學堂中,找到高瑀,交代他好好的跟著蔡邕學習后,才帶著典韋一眾親衛,回到高家塢堡。
高珣剛回到他的書房,他的父親就后腳找了過來。
待高父落座后,高珣就問道:“阿翁,恁找孩兒是?”
對于高父的到來,高珣心中有點意外。這幾年,哪怕高家一年比一年過的好,可高父還一直保留著老農的秉性。一直在他開墾出來的田地中忙活。
也因為高父不懂的經營家族,所以,也一直對高珣的事,不曾手。
如今,高父這么急切的來找他,肯定是有要事。
“五郎,今年已經是中平二年。按你的出生年輪算。今年你也該加冠了。”高父沒有任何的廢話,直接問道。如果要是換做往常,高家還依舊是那個為了一日生計,而奔波的時期。高父也不會關系高珣的加冠。畢竟那時,像他們的這些貧苦之家,根本就不可能來關心這些。
現在高珣已經是海鹽侯。他高家也算是新興崛起的貴族。那高珣此時的加冠,就必須重視起來。
“孩兒是延熹九年生人,按時間算,正好今年加冠。”高珣頓時恍然大悟。
“那好。難得你回來。如今,高家的宗廟也已經修建完成。你就趁著有時間,把這加冠禮給完成吧。”高父自打聽到高珣要回揚州后,他就把高珣這加冠的事,牢記在身上。為了這,他還不惜親自上蔡邕的門,前去請教加冠禮儀。
“行。孩兒聽阿翁的。”高珣點頭道。
對于加冠禮儀,高珣多少知道一些。
這是在遠古氏族社會時代,就開始流行的一種“成丁禮“。在經歷過夏,商,周三朝后,就把這“成丁禮”進一步完善。《禮記·冠義》有言:“成人之者,將責成人禮焉也。責成人禮焉者,將責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行焉。將責四者之行于人,其禮可不重歟?“
所以,舉行這一儀式,是要提示行冠禮者:從此將由家庭中毫無責任的“孺子“轉變為正式跨入社會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踐孝、悌、忠、順的德行,才能成為合格的兒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輩,成為各種合格的社會角色。
惟其如此,才可以稱得上是人,也才有資格去治理別人。因此,冠禮就是“以成人之禮來要求人的禮儀“。
于是,在春秋時期,還專門在《禮儀》,《禮記》中記載。然而,也正是春秋,戰國時期長達好幾百年的戰亂,這加冠成人禮,越來越被人忽視。即使是到了秦朝,西漢前期也同樣如此。
后隨著儒家在朝廷,在地方的掌權。這加冠禮,被儒家士子所重視。也才開始漸漸流行起來。哪怕這禮儀,到了民國時期也一樣重視。
“那好。那明日開始,為父就開始為你準備了。”高父見高珣答應,立即欣喜的道。
高父在高珣房間沒有呆多久,在高珣的送走中離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