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1056章:皇帝與儲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56章:皇帝與儲君

第1056章:皇帝與儲君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13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小說:、、、、、、、、、

選秀辦得非常盛大和隆重,也算是當前緊張局勢下一件與戰爭無關的事情。

參與選秀的秀女來源非常復雜,有勛貴的后輩,有敵國的公主,有來自富庶的美女,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大多數都會是大家閨秀,反正不會存在什么鄉野民女。

對于這一場突然發生的選秀,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解讀。

崔婉的理解是天子在進行某種反擊,其中崔氏必然是會遭受到一輪打壓。畢竟崔氏對劉慎一事太過熱心了。

劉慎首先是劉彥的兒子,再來是漢帝國的儲君,然后才是崔婉的兒子。

作為有崔氏血脈的儲君,崔氏對于劉慎成為儲君熱心一些,是一件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只是理解歸能理解,事情卻不是那么一回事,使人……尤其使劉彥會擔憂劉慎的屁股能不能坐正,日后的崔氏又會是成為一個什么樣的存在。

諸夏對于記載歷史很是執著,由于史官的認真和固執,先秦到兩漢和西晉,大多數史書都能夠相信。

不管是先秦還是兩漢,沒有少過外戚干政的事情,某些歷史時間段甚至可以說國家是被外戚集團所統治。

例如漢初的后族呂氏和漢景帝時期、漢武帝初期的竇氏就是明顯的例子,差別是呂氏做得太明顯和霸道被清算,竇氏還懂得拉起遮羞布被皇室用平和手段清除。

到后面的東漢,漢和帝時期外戚集團又再一次興起,此后東漢就接連發生外戚把持朝政的事情,到最后東漢的江山更是由于愚蠢的外戚而被葬送。

只要是理智的皇帝,絕對不會愿意看到外戚做大做強,手段最為鐵血和被人詬病的是漢武帝劉徹的選擇,他不但殺母存子,還為了剪除李廣利葬送了三萬精銳大軍,導致漢匈戰爭走向了另一個拐點。

劉彥有細細地想過,要是劉慎將屁股擺到崔氏那一邊,漢帝國必定是會上演皇后娘家被一再打擊走向滅亡的戲碼,甚至會發生廢黜的事件。

“太子最近在做什么?”

“回圣上,太子除向您和皇后請安問候,已經有一月未出含丙殿,閉門往來于畫堂與甲觀,修文練武。”

“誰教他的?”

“這……。臣……不知。”

劉慎會有那樣的行為是察覺到了什么在避嫌,是不是有人教導并不重要,應對非常的合適。

皇帝是孤獨的,不能容忍任何人對自己的權力有所窺探,哪怕那個人是自己的兒子都不行。

漢室的太子其實要比其他朝代幸福非常多,只是在成為儲君的一段時間內要懂得低調,尤其是皇后娘家有些高調的時候。

兒子成了儲君,娘家要歷經一連串的被刁難和打擊算是漢室的特色了,西漢和東漢的無數次例子早就說明了這一點。

在這個階段,是皇帝最為喜怒無常的時刻,他們需要進行忍耐,只要這段時間過去,該獲得的補償是一點都不會少,甚至可以說皇后娘家還會獲得諸多的好處,其中包括產生不止一個侯爵。

那是皇帝在冷靜下來之后,哪怕自己不愿意干,也要做出來讓天下人認為自己不是薄涼之輩的做法,與真實想法和感情一點關系都沒有。

劉彥是感覺自己的權力遭受窺視了嗎?講真話是多多少少有那么一點點,但也僅僅是一點點罷了。他在干的無法就是一名皇帝在做的事情,就算是最為昏庸的皇帝,只要是諸夏的皇帝,這么一道程序是絕對少不了的。

“國丈和兩位國舅的賞賜,可備妥了?”

“回陛下,已經備妥。”

“擇日頒詔罷!”

“諾!”

那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對國丈進行封侯,食邑還不會低于三千戶。

要是吝嗇一些的皇帝卻不會對國舅封侯,一般就只是封君,意思意思給個五百戶左右的食邑。

劉彥只是按照傳統,給了該給的爵位和待遇,算是酬謝崔氏培養了崔婉,然后崔婉為漢帝國生育了一名繼承人,還是與真實想法不會有半點關系,只是做給天下人看的。

朝臣或許會對皇帝做出什么樣的事情有思考,百姓卻只會觀看皇后娘家是什么待遇,一旦皇帝對皇后娘家吝嗇,百姓就會覺得皇帝都能對皇后的娘家吝嗇對別人很難大方。

付出了努力就希望能夠得到匹配的回報,沒人會愿意給吝嗇的人干活,尤其那個人是皇帝。

“封侯之后,兩位國舅皆會前往西線戰場,陛下是否要先行接見?”

“見。”

蔡優感覺近一段時間的日子著實是有些不好過,不是來自于皇帝的壓力,是身為侍中本身的壓力。

在漢室,侍中是皇帝的近臣,既要擔負起政務,也要處理好皇帝的私事,通常還要作為對外的門面。

所謂的門面,無非就是侍中擔任皇帝的“傳聲筒”,可不是那種有什么事就瞎叫嚷的那種,是用一些作為和日常表情向外傳達信號,那么就牽扯到一些演技問題,成了不但要有能力還要有演帝的本領,才能當好這個侍中的本事。

要是有正兒八經的大長秋,侍中的壓力會被分散一些,關鍵是現在的漢帝國沒有任用宦官,就是有大長秋也只是處理后宮事務,基本沒有向外臣傳達意圖的機會。

三大侍中,王猛外派成了遠征艦隊的隨軍長史,算是極度幸運的一件事情,不但是有建功立業的機會,還躲過了近一段時期的紛亂。

另一位侍中謝艾則是得了前往安西都護府的差遣,代表天子前往西線了解戰爭發展進程。

好嘛,另外的兩位侍中都不在長安,只剩下那么一位肯定是要得到最集中的注視,要是沒發生什么事情的話,得到注視其實一個很難得的裝逼時間,有心或許還能更進一步地擴展權利范圍。

蔡優并不是沒歷經過大風大浪的人,他一直都是漢帝國權力階層中的一員,不是以前沒什么權的突然獲得高位。像他這樣的人早就有了自己的交際圈子,甚至是交際圈子多少是被固定了下來,不會去貿貿然地擴大自己的交友圈,也不會沒有休止地去擴展利益范圍。

“他們到哪了?”

“……?遠征艦隊該是已經過了夷洲海峽,不日將會抵達馬六甲。”

劉彥已經不在室內,先是在辦公的宮城范圍溜達了一圈,然后過了月樓進入后宮。

冬季的長安是被一層白雪所覆蓋,今天的雪要比往年更大一些。

屋頂以及樹梢之上白色斑斑,風吹動樹木的時候樹枝因為被壓得太沉基本不再擺動,只會有一些細微雪毛子隨風飛舞。

在這種氣候下,能夠欣賞到的也只有雪景,不過一般壓根不會有人去看雪景,尤其是在艷陽高照的日子里。

一場選秀過后的后宮多了很多的人氣,便是在一片雪白之下都會有人走動。

“那是……”王琳用手捂住嘴巴,不確認地問:“圣上吧?”

王琳是瑯邪王氏女,而瑯邪王氏自然是王羲之所在的那個王氏。她被選中入宮,得了一個榮華的階位,算是南方那一批秀女中階位相對高的其中之一。

當前的漢帝國后宮階位有十七階,榮華是排在第十三。

在后宮只要是有品階,基本上就會有隨身的宮女,就是需要到高品階才會有屬于自己的隨身女官。

宮女要不是有人干涉的話,基本上就是隨機分配,一般是被分配到某位嬪妃身邊,那么接下來除非是到了年齡或是辦錯了事,要不然就是一直跟著了。

“是圣上。”小燕就是王琳的隨身宮女,這個名字是一個花名。她拉了拉王琳,低聲說:“回避吧?”

所謂花名,那么就跟姓名沒什么關系,除非是得到寵幸有了身孕被納為嬪妃之一,要不然在宮中工作就是一直使用花名。

漢帝國的宮女并不是進宮之后就待到老死,她們不管是從什么途徑成為宮女,只要不是太敏感的工作崗位,要不然到了二十二歲就會迎來新的選擇,可以選擇回家還是繼續待在宮城。

王琳小雞一般地點頭,轉身要離去卻是看到迎面而來的王嫻。

王嫻是倭列島總督王基的嫡女,他們來自山東王氏。

王琳行了一個福禮,口呼:“王少使。”

“王榮華?”王嫻剛才真的沒有看到王琳:“出來欣賞雪景嗎?”

兩人是同一批選秀出身,被教導禮儀的時候相處過一段日子,只是并不那么熟悉。

“啊?”王琳猶豫著要不要離開,被小燕一再拉袖子,應了聲“嗯”,尷尬地笑了笑:“有點冷,要回去了。”

王嫻目光并不在王琳身上。她本身也沒有和王琳交流的意思,是判斷劉彥會從這邊走過去,才事先過來。

劉彥自然是看到了前方的四個人,能從穿著分辨出兩個是有品階的嬪妃,另外兩人是宮女,就是沒想起都是誰。

“陛下。”蔡優還是費了一番功夫將被選中的都是誰給記住:“前面的少使是山東王氏族女嫻,后面要離去的是瑯邪王氏族女琳。”

劉彥點了點頭,腳步卻是沒停,直接從她們身前走過。

一直在劉彥走了很遠,王嫻才低低嘆了一聲。

“是我不夠漂亮嗎?”王嫻見隨身宮女沉默,強笑了一下,說道:“回去罷。”

劉彥還是很清楚后宮是個什么情況,里面每天都會上演著無數的戲碼,而那些戲碼必定是以自己為主角。

漢室的后宮制度其實還是很人性化的。自漢文帝首創遣退首例之后,除非是有生下孩子的嬪妃,要不然是會每幾年就放歸一批,并且還會給予一些財貨作為她們的嫁妝。

娶從宮城被遣退的嬪妃在當時是一種民間的追求。他們倒不是追求什么,是那批女子既然在皇宮待過,肯定是被教導了相關的禮儀,再則是有了遠比普通女子更高的見識,是一位能夠振興家族的持家好人選。

只要不是有誰特別作死,比如嚷嚷著自己給皇帝戴了頂帽子,漢室的天子絕對不會因為某些人娶了被遣退的嬪妃而有什么報復,就算是知道誰接納了也會是笑笑就算過去了。這在歷朝歷代是極度罕見的事情,要不是大慫也有相關的遣退制度,都能算是獨一份。

劉彥在早年前并不重視有多少女人,選秀什么的是壓根就沒有辦過,后面是成為皇后的崔婉辦了幾次,不過他真沒有去過多注意。

算一算時間的話,再有兩年也到了第一次遣退的時間,那些沒有被劉彥寵幸過的女子,到時候就能自主選擇要不要歸鄉。

劉彥是知道有那么一個制度的,本著沒有碰就別耽誤人的理念,再來也是演帝劉恒給天子打下的一面“招牌”,差不多是成為是不是圣天子的基準,有心改一改也沒有那個臉。

天子帶頭這樣干影響非常大,其中就包括勛貴階層再怎么不愿意,每幾年就要放歸家養的美姬,有一些開明的勛貴甚至是會外嫁一些沒孩子的小妾,給予很多女人有了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機會。

當然了,以現代人來看,吃不著也輪到別人去吃才是正確。

劉彥本來是考慮要去葉娜或是海琳娜那邊,走著走著臨時改變主意來了含丙殿。

“儲君,圣上往這邊來了。”崔所是太子先馬(既太子洗馬,秦漢是先馬)。他跑進了甲觀:“已經到了宮門。”

手持長戟正在練舞的劉慎將長戟拋出去,接過濕毛巾擦了擦臉:“隨本宮前往迎接!”

成了太子,自然就不是普通的殿下,漢室對于太子的稱呼非常嚴格,要么是稱呼儲君,要么就是稱呼郎君,需要看是什么樣的場合。

要是稱呼“太子殿下”的話,不但太子要懵圈之后莫名其妙,甚至是會覺得受到侮辱。

因為“太子”就是“太子”,“殿下”就是“殿下”,可沒有什么“太子殿下”這樣的稱呼。

劉彥并沒有直接進入含丙殿,他刻意放慢速度讓劉慎有迎接的時間,這個與以前是不同的。

成為儲君之后,皇帝與儲君除非是關起門來,要不然一切都有了規矩和法度,劉彥是特立獨行了一些,但并沒有打算破壞這些。

相關、、、、、、、、、

__穿越小說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