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崛起第370章 青銅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原始崛起 >>原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0章 青銅器

第370章 青銅器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3日  作者:屋頭有飯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屋頭有飯 | 原始崛起 

回過頭來,對于鼓風機他還沒搞定,也是醉了。本以為這東西很簡單,當年還見到過風箱,然而真正做起來并非那么回事。

弄了這么多天,好不容易搞出一個可以轉動的螺旋葉,打算用手搖動來提供風力,相當于那種手槍型的鼓風機,可惜限于軸不是金屬,這個威力不夠啊,力氣稍微大點就壞掉了。

不過這個思路沒錯,以后可以延伸成風車,只是現在要換一種方法了。

時間緊迫,馬上改為制作皮囊鼓風機,通過一拉一壓來鼓風,其結構就跟現代家用排氣管差不多,二十厘米能拉出三米長。

他用獸皮縫制,中間用竹子編制的圓圈來支撐,并把這個皮囊風機給吊起來,人只要站著拉動伸縮就能完成鼓風。

甚至蘇陽還突發奇想,如果把操作的人換成風車其實也可以,連人力都可以省了。

理論上可行,奈何風車比風機更麻煩,這附近沒有河流,所以暫時先算了。

齊頭并進,一方面加緊修建完善銅爐,一方面制造風機,另外需要用到的陶器也抓緊燒出來。

同時,已經冶煉出了一些錫,露天冶煉就可以用,扇子就當作是風機,

大半籮筐的天然銅礦已經準備好了,因為銅的密度大,差不多是水的九倍,已經找到的這些銅怎么著也有一千多斤重。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逝,冬天過后第一次月圓來臨,來不及親自去趕墟,只好把箬笠叫來,反正箬笠喜歡以有熊氏長老的身份在外面打交道,去年就帶隊去趕墟多次。

除此之外,冶煉這件事他想找一個長期負責人,他自己是不可能長期耗在這里的,至于人選還要好生考慮考慮。

隨著箬笠的到來,他這邊終于開始冶煉銅礦,用石灰的好處也體現了出來,銅爐已經穩固了,可以用。

“看好了,一層木炭,一層銅礦。”

他把木炭鋪得比較厚,防止中途火力不夠,而這次不用加溶劑,都已經是純銅了。

“點火,呃,先等等,祭祀一下的。”

這很可能是原始時期第一次冶煉銅礦,意義非凡,即便不信也應該祭祀,就當是祭天地。

準備獵物是標配,篝火也少不了,鄭重的由幾個長老對天禱告之后,終于點火了。

他不知道時間要多久,但應該不會短,冒煙了,周圍沒有漏煙的地方,爐子合格。

幾十個壯漢輪流拉動皮囊風機,片刻都不能停下,因為留有投柴口,打開之后可以看見里面火紅的情況,應該能成功。

他這邊也沒閑著,正在搭建引流,同時準備了一個熔煉錫的地方。

也就是說,當銅汁流出來后,他隨著把錫給熔煉進去,直接就給混合了,然后繼續引流進模具里面,冷卻后就是胚胎,經過淬煉捶打,最后就是成品青銅器。

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了二次、三次熔煉。但也只能用在純銅上面,一般要看熔煉出的冰銅含量而定。

他建好的模具著實不少,其中包括了矛頭與箭鏃,估摸著這批天然銅礦熔煉成的體積,大概有一百五十瓶礦泉水那么多,已經非常可觀,消耗了希夷人全族的人品。加上錫礦,體積還能擴充一部分。

模具引流采用了從高到低的辦法,所謂水往低處流,堵不如疏,他設計得非常精巧,但同時也不允許出任何差錯,尤其是安全上面,嚴令任何人不得靠近,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首先排出來的煙霧就有毒,等到銅汁流出來后,溫度高得嚇人,碰一下手指就沒了。

交代完后,他就在附近躺著休息會,最近神情高度緊張,用腦過度,沒想這么一躺就睡著了,等到被叫醒后,銅水已經開始往外流。

“好,很好。”

不出所料,真的把銅礦給溶化了,看看天色,也就過去幾個小時吧,比想象中要快很多,不過溶化的速度并不快。

銅水滴進準備的半圓大陶罐中,不是很深,在靠近上面邊緣的地方有一個缺口,這個是用來排出礦渣的,如果有的話,礦渣會上浮,到了一定高度,自然就會流出去。

而銅會往下沉淀,所以在底部側面有一個開口,用來把銅水引流出去。

“加快鼓風!”眾人受到他的情緒感染,更加賣力。

隨著流出的銅水越來越多,半圓槽子快滿了,上面只漂浮了淡淡的不同物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看來天然銅塊與純銅沒什么分別了。

馬上實施下一步,這邊的錫準備好,按照比例流進了事先準備的陶罐中,同時銅水也引進其中。

錫所占的比例大概百分之十幾,不超過二十,都是事先計算好了的。

不多時,大概能裝下十升的陶罐快滿了,在這過程中,銅水與錫水開始融合,伴隨著冒煙,黑轉黃在轉青,不知道這煙霧是否有毒啊,以后這種一線工作還是少干為妙。

另外他覺得這樣直接融合可能有點不妥,應該配好之后進行二次熔煉,不過實在等不了了。

不管那么多,連忙把銅水引到另外一個銅礦,這邊調配好的汁水再次進行引流,開始進入事先準備好的模具中,十升的體積相當于二十瓶礦泉水,那就先造二十柄斧頭吧,每個斧頭大概重八斤多,這還不算斧柄。

這種青銅斧大概相當于現代兩塊磚頭重,而板磚是現代干架的神器,原始人身體速度好,臂力很強,重量多出一倍的斧頭,剛好差不多。

當然,如帕布用的隕鐵盤古斧重十幾斤,另當別論,對于臂力好的,以后在單獨制一批,目前來說,算上斧柄接近十斤的斧頭,比較適合普及,也不會浪費太多的青銅。

因為事先可以根據青銅的密度來推斷重量體積,所以他讓人做出來的模具都很標準,且事先已經用黏土進行過模擬,不會有問題的。

這邊他引流了三個斧頭,就把剩下的工作交給了畢博與野子,沒準野子以后會出名,比如歐冶子。

跟著去調制第二個陶罐,銅與錫的比例與之前差不多,事實上,比例不同會導致青銅器的硬度不一樣,如果他現在想要制造一面銅鏡,銅與錫可以各占一半。

當然這些都是推斷,真正硬度如何,等造出來后還要經過試驗才行,這會開始制造刀具了,他個人來說比較喜歡廓爾喀刀,也就是尼泊爾反曲刀。(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原始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