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1067章 世子加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67章 世子加冠

第1067章 世子加冠


更新時間:2017年03月25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歷史軍事


忙了大半年,到了年根底下,李翊終于也能喘口氣,偷得浮生半日閑了。

這一天正午時分,冬日正暖,略帶昏黃的陽光照在皚皚白雪之上,冰涼的空氣中浮動起了絲絲白色的霧氣,使得整個院落都有了種夢幻般的色彩。

眼見此景,李翊不由詩興大發,一首千古名句吟哦而出:“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他優哉游哉了一年,渾身都在發癢,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這一年過得很充實,北疆的各項事務,他都是全程參與了的,但李翊還是覺得閑得發慌。

自己是個為了戰爭而生的男人,眼見亂世烽煙正烈,自己卻只能作壁上觀。雖然從戰略角度上考慮,這也算是保存實力,積蓄力量,效仿當年橫掃八荒的大秦帝國,但不能親身參與的感覺,就是很難受。

因此,李翊最后那惘然二字,念誦得既有感觸,令得聞者嬌嗔不已。

“姐姐,你看夫君,雖然有你我姐妹陪伴,卻猶有不足呢。你聽聽,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夫君此刻心中念著的,是哪家女子呢?是哪位將門虎女吧?若非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又怎會有如此深刻的感觸呢?”貂嬋故作哀怨的嘆息道。

李翊發現,女人婚前和婚后確實會有所不同,特別是后宅成員比較多,關系比較復雜的情況下。

“咳咳,”李翊輕咳兩聲,故意板著臉道,“嬋兒,不要亂說,小心我打你的板子哦。”

“大王若真的要打妾身,妾身自當從命。”貂嬋哪里會怕這個?

王府上下都知道大王李翊隨和,只要不犯錯,他就不會展示雷霆霹靂那一面。在后宅中,李翊更是從來都沒瞪過眼睛,雖然見識過李翊馳騁沙場,縱橫捭闔的雄姿,貂嬋還是時常有種錯覺,自己嫁的不是名震天下的驃騎將軍,而是某個溫文儒雅的書生。

遍數天下群雄,又有幾人會在政務繁忙之余,陪著自家妻妾在后院曬太陽?

李翊這邊正跟夫人們怡然自樂呢,就有女官前來稟報,說是太子太傅曹操前來求見。

曹操是唐王府世子李炎如今的老師,李翊之所以讓曹操來當李炎的老師,主要是因為以前李炎接受的都是蔡邕、鄭玄這些人的教導,為人行事顯得太過方正。而他將來肯定是要繼承自己的位置,成為一國之君的,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在曹操投降來到北疆后,李翊就借著當初晉封唐王的機會,讓曹操這個夠腹黑夠奸詐的家伙當李炎的老師,讓他多學一些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

李翊聽說曹操求見,有些意外。因為自從投降以來,他基本上是沒有單獨來求見過自己的,今天是怎么回事?難道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這么想著,李翊就讓蔡琰和貂蟬她們離開,然后吩咐女官帶曹操進來。

等曹操行完禮后,李翊笑著問道:“孟德兄前來見孤,不知所為何事?”

曹操說道:“大王,過完年后,世子就十六歲了。”

李翊一愣,心說我兒子的生日,我自然知道啊,還用你來提醒?

李翊的長子李炎,如今不過是剛過了十四周歲不久,但是按照這東漢時候的說法,過完年也的確是十六歲了。

曹操見李翊疑惑不解的樣子,馬上就說道:“操是想提醒大王,過完年世子應該行觀禮了。”

“行觀禮不是要二十歲嗎?”李翊問道。

冠禮,是華夏民族嘉禮的一種,是古代中國漢族男性的成年禮。冠禮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齡,性已經成熟,可以婚嫁,并從此作為氏族的一個成年人,參加各項活動。成年禮由氏族長輩依據傳統為青年人舉行一定的儀式,才能獲得承認。

漢朝是實行的周制,男子二十歲行觀禮,這點李翊還是知道的。

曹操點頭道:“大王所言的確不錯,但那是對普通人家的孩子而言。天子諸侯為早日執掌國政,多提早行禮。傳說周文王十二歲而冠,成王十五歲而冠。大王如今執掌天下,世子豈能與尋常人家一樣。若是能夠早加冠禮,大王身邊也早有臂助。”

李翊點點頭,說道:“既如此,明日孤王便與文武商議一番,定下吉日加冠。之后就讓李炎那小子去軍機處,跟著諸位軍師學習天下大事。”

李翊是從后世來的,那個時代思想開放,二十歲功成名就的多了去了。事實上,在李翊前世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十八歲就成年了。而且,對于這東漢時期來說,十五六歲功成名就的,也不在少數。別的不說,馬超和孫策二人就是最好的代表,這二人在十五六歲的時候,都已經跟隨他們的父親縱橫沙場了。

來日,王宮大殿,李翊面南高坐,匯聚唐國文武百官。

李翊朗聲道:“昨日太子太傅向孤王提起,世子李炎即將滿十六歲,當行冠禮,孤王深以為然,決定于年后挑一個吉日,早日完成冠禮。”

百官聞言,都沒有表示反對。因為對于這個時代而言,很多普通人十五六歲都已經撐起一個家了,更別說李炎是世子了,十六歲行冠禮很正常。

冠禮后才能理事,便是天子也不例外。這便是少年天子太后掌權的由來。

看來唐王的意思,是要讓世子早日走上前臺理事的。這對唐國來說也是一個利好的消息,那一天若是唐王掛了,也就搞不出太后掌權的事情來了。呸呸,百官想到這里,大罵自己烏鴉嘴,大王長命百歲,國運才能昌隆。

那么事情到了這里,一切就順理成章起來。

世子加冠可是國家大事,不能草率。軍機處諸位軍師又是翻黃歷,又是找易術大師算日子,道觀寺廟也跑了許多次,算出十二月十八是個大好日子,可行冠禮。

于是整個朝廷忙活起來,有任務的跑任務,沒任務的準備禮物,到時候東宮建成,往里面一送,也好在世子心里掛個號。

這一日,十二月初一,李翊又召集軍機處軍師商議冠禮的具體流程和參加的人員。

觀禮者不用選,文武百官在薊城的都是要到的。

擔任加冠的正賓要慎重選擇。

“那么,誰來為我兒加冠呢”李翊問道。

加冠者必須符合德高望重的要求,才可作為及冠者的人生引導者和模范。一般來說,家族中有威嚴威望的祖父、父親等男性長輩是最合適的人選。

李翊作為主人,是不能再去擔當加冠者的。而李翊的父親、爺爺又早早的去世,就連伯父李瓚都在前兩年去世了,而堂兄李宣,雖然在北疆有一定的名望,但是作為加冠者,卻是有些份量不夠。所以荀彧出班奏道:“國丈蔡邕老大人實乃天下文人師表,德高望重,老大人為士子加冠再好不過了。”

這人選十分符合李翊的心思,這就確定了下來。

接下來要確定的就是正賓加冠的助手“贊者”一人。

荀彧又道:“可選師長,康成先生當此人選。”

鄭玄是李炎懂事以來的第一位老師,再加上他的名氣夠大,是跟蔡邕齊名的大家,由他出面,非常合適。

可以說,在如今這個時代,蔡邕和鄭玄便是天下士人心目中的泰山北斗,神一般的人物,由他們二人主持李炎的冠禮,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于是,李翊就說道:“既如此,康成公便為贊者。”

接下來就是“有司”,有司在冠禮儀式上的職責就是托盤準備所加之冠的人。因為東漢加冠為三加,三加的意思就是三中不同場合所帶的帽子,所以需要三個人。一般由兄弟姐妹或好友來擔任,這個好選擇,李翊的二、三、四子可以擔任,出席這樣莊重的場合也能歷練一番。

如此一來,人員齊備,剩下的準備工作,軍機處自行定奪就是了。

時間轉眼就到了建安十年的十二月十八。

這一天,莊重的禮樂聲中,唐王李翊率文武百官來到唐王宮內的宗廟。

這樣的冠禮,沒有女性參加。同時,女子的笄禮,也沒男人參加。這叫內外分名。

李翊冕服冕冠,先進入宗廟高坐堂上,四周帝王儀仗一應俱全彰顯帝王威儀。

隨后,外面鼓聲大作,三通震天鼓畢之后,文武百官這才進入殿中,分列兩旁。

蔡邕、鄭玄等賓贊就位后,樂聲又起。

李翊就在王座上手指堂下,一旁的親衛大將典韋躬身而出,將加冠的王詔遞給侍儀,侍儀跪地接住,起來后轉身呼道:“世子冠,百官行禮,四拜興。”

文武百官十分激動,心說世子加冠,唐室后繼有人了。

于是,文官以徐茂公為首、武將岳飛為首,百官一起拜倒在地,四拜四聲齊呼道:“唐室興!”

呼聲中,李翊遙望殿外蔚藍高遠的蒼穹,面露從未有過的笑意。而文武百官,仿佛已經能夠看到,天下即將在唐室一脈的引領下興起。(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