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278章 京洛風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78章 京洛風云

第0278章 京洛風云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快捷翻頁→鍵



熱門、、、、、、、、、

天子如果非常生氣,往往會跑到永樂宮,向自己的母親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

今天,他實在氣憤不過,匆匆趕到永樂宮,在母親面前大叫大喊了一番,就差沒有派人到太學把許劭抓起來了。

皇太后很耐心地聽完他的叫罵,然后問道:“許先生就是天下第一評”

天子diandian頭,恨恨地罵道:“這個許相,不就是兒子娶親嘛,他為什么要把許劭請到洛陽來”

皇太后笑了起來,她慢慢說道:“皇上,許司空請他來,無非就是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我看這位許劭許先生來了也好,你那個什么鴻都門,散了也就散了,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本來也就是花錢的窟窿,沒了更好。過去,我記得有人罵鴻都門是野雞學府,許先生說它是污濁之地,已經算是口下留情,很客氣了。”

天子不屑地冷笑了一下。

“我聽說趙忠和張讓勸你把北軍調走一部分,把小史侯也一同帶到冀州去祭祖,是嗎”太后不緊不慢地問道。

天子diandian頭,說道:“朕正在考慮。”

“這些中官們又在打什么主意皇上走了,大皇子也走了,北軍南軍也都隨我們到冀州了,這洛陽不就是一座空城既然是空城,那中官們要求陛下把董卓的部隊調到河東郡干什么他們是不是有什么陰謀啊”

天子奇怪地看了一眼太后,問道:“這都是條侯董重對母后說的”

“是啊。”太后說道,“大將軍雖然居心叵測,但中官們一向只手遮天,皇上也不能不防啊。”

天子沉吟不語。

太后又說道:“條侯是我娘家侄兒,雖然很恨中官們害死了他父親,總想報仇,但他忠心耿耿為了陛下和小董侯。這是勿庸置疑的。他在外面裝瘋賣傻,和大將軍府的人整日混在一起,得到了不少消息,皇上應該重重賞賜他。自家人不用,將來如何讓小董侯繼承皇統啊”

“母后是什么意思”天子問道。

太后笑道:dingdian小說,..o“他可以做驃騎將軍嘛。驃騎將軍置府,條侯可以趁機蓄積力量,為將來小董侯繼承皇統做準備。”

“這事不能急,要找恰當的機會,免得條侯成為眾矢之的。”天子說道,“舅舅的死。母后難道忘了嗎”

太后神色一黯,沒有說話。

天子又問道:“母后不想帶小史侯一起走”

“大皇子要留在洛陽。”太后緩緩說道,“我不相信中官,尤其不相信趙忠和張讓,他們勸皇上這么做,一定另有目的。”

天子召見宗正劉虞,問道:“愛卿聽說了許劭先生的dian評嗎”

劉虞小心地看了一眼天子,謹慎地說道:“洛陽城都傳遍了。”

“你看,這是鴻都門的十幾位博士送來的奏疏。他們要走了。”天子指著案幾上的一堆書簡說道,“朕說了好幾年的話,還比不上許先生的一句話”

他連連搖頭,一臉的無奈。問道:“他說的話真有這么靈驗嗎”

劉虞想了一下,說道:“許先生不過說了真話而已。”

天子瞅了他一眼,負手在書房內來回走了兩趟,臉上陰晴不定。顯得非常猶豫,問道:“愛卿,你說。朕要是請他進宮,讓他dian評一下朕的兩位皇子,他會不會答應”

“絕不可以。”劉虞駭然心驚,脫口而出。

太學講堂的東側,矗立著四十八塊高一丈、寬四尺的石碑,石碑的正反兩面都刻有用古文、篆、隸三種字體寫就的經書。這就是聞名天下的石經。

太學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由于師承不同,所授經書難免章句有誤,同時時太學中的個別博士為了能讓弟子在試場中拿到好成績,竟然賄賂皇家的寫經手,改動官本簡冊上的文字,讓經文吻合他們的私家傳本。為此,本朝天子在熹平四年詔令當代名儒蔡邕、馬日磾、盧植等正定五經文字。校勘完畢后,由議郎蔡邕親自用古文、篆、隸三種字體寫定經文,然后刊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太學,計有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五經和春秋公羊傳、論語。

“許先生是第幾次觀摩石經了”馬日磾問許劭道。

“這是第二次了。”許劭捋須笑道,“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三月,蔡伯喈碑文初起之時,曾經專程來看過一次。那時,京師和從外地趕來觀看、摹寫的士子有數萬人之多,其時人流熙攘,車馬相繼,填塞街陌,場面蔚為壯觀啊。”

“蔡議郎一手好字,端莊渾厚中不乏清逸之氣。”許劭贊道,“不知蔡伯喈如今何在”

馬日磾嘆道:“他女兒蔡琰嫁給了衛將軍李翊,他也搬去幽州兩年有余了。”

許劭聞言,臉色就變了。

對于李翊,許劭怎么可能不清楚,這位最近幾年來大漢朝最有知名度的將軍,因為接連的勝利,他已經被認為是當朝的霍驃騎,是大漢的守護神。

許劭很清楚,別看自己在士子們中間的影響力超強,但是要論到在整個大漢朝的影響力,自己跟李翊壓根兒沒法兒比。

可是,自己跟這個當朝霍驃騎的關系可不太好,在自己主持的月旦評上,自己也沒少說李翊以及幽州的壞話。而目的自然是打壓李翊的名聲,保證許氏門閥在豫州乃至是整個大漢朝的地位。

可現在,自己最敬重的人卻去了幽州,這消息要是傳了出去,許劭非常清楚,自己這幾年來的一切作為,都將成為鏡中花水中月。因為要論到影響力,自己同樣沒法兒跟蔡邕比,這些年之所以自己成為大漢士人中名氣最高的人,不過是因為像蔡邕這樣的士林元老都因為各種原因隱匿民間,沒有發出自己的聲音罷了。

許劭暗自搖搖頭,看來,李翊以及李氏的崛起,自己是沒辦法阻攔了。

或許,自己要改變一下策略

孔融從人群中滿頭大汗地擠過來,興奮地說道:“先生,太學的講堂已經準備好了,諸位大人也已經趕到,就等先生登堂講經了。”

許氏門閥以研讀易經名聞當世,而許劭又是其家族中的佼佼者,所以參加今日盛會的大儒名士幾乎囊括了在京的所有名家,比如楊閥的楊彪、楊奇,袁閥的袁逢、袁隗,太尉張溫,司徒崔烈,少府樊陵,尚書盧植,太學祭酒侍中馬日磾,趙岐,皇甫嵩等等,大約一百多人圍坐于講堂前排。其后乃京中王公貴族世家子弟,再后就是太學諸生和各地聞風而來的士子。整個太學府講堂四周被二三萬人團團圍住,水泄不通。

許劭高坐于講堂之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講經一個時辰。

許劭聲音不大,低沉而富有磁性,委婉動聽。他把經書中的論dian剖析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講堂中的所有人都聽得津津有味,或若有所思,或恍然大悟,或喜笑顏開。

除了坐在近處的公卿名士,其他人自然是聽不到許劭的講話,但太學的學子們自有其解決之道。

幾十個太學學士圍坐于講壇四周,伏案疾書,生怕錯漏了一個字,他們是專門負責記錄先生講話的。

每當許劭講完一段,立即就有負責傳送的學士把記錄好的書簡送到人群中,隨即就有許多嗓門大的學士在各處登高誦讀。每到精彩地方,人群中的歡呼叫好聲此起彼伏,響徹太學府。

許劭講完,太學祭酒馬日磾馬上上臺稍做總結,然后就是論辨時間。

在太學中,博士中相互論難蔚然成風,受其影響學生中亦有濃郁的學術氣氛,學生可和負有盛名的學者論辯。服虔在為太學生時就曾以左傳駁當時著名的春秋公羊學大師何休。由于當時學生中研讀風氣甚濃,很多學生都思維敏捷,尤其擅長辯論。

到了黨錮時期,由于政治極端,太學學士們把論辨的方向逐漸轉向了時政,當時以賈彪、郭泰為首的三萬多諸生,他們以品核供卿,裁量執政,形成強大輿論,被當時人稱為“清議”,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貶議,致使“三公九卿皆折節下之,三府辟召常出其口”,充分顯示出了太學諸生的輿論威力。

今天,太學的輿論威力再次發揮了巨大作用。

馬日磾話音剛落,孔融就站了出來。

“先生所闡述的許多新觀dian,都是依據古經文,那么,先生是不是也以為當今之世,以古經文治典,更能有助于治國呢”

許劭笑著dian頭道:“文舉此言甚為正確。自從世祖光武皇帝光復漢室以來,今文經學的門派分得更細,因而各種觀dian的爭斗也愈發激烈。雖然它有許多優dian,但作為官學,它的治國之論已經漸漸不能適應現今的國家與朝政之間的變化。今文經學最大的弱dian,一個是妖妄,一個是繁瑣。今文經學派用讖緯說經,充斥著荒誕不經的鬼怪邪論。今文經學使得許多士子的頭腦開始僵化,今日大漢國的衰落和它有著直接的關系。”

一語激起千層浪。許劭的直言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整個太學府陷入了一片爭論之中。未完待續。

ps:本月最后三天了,雪戀向大家求月票了,有月票的兄弟姐妹都投了吧,別藏著掖著了,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