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279章 學術之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79章 學術之爭

第0279章 學術之爭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楊彪第一個跳了出來。

楊氏門閥由號稱“關西夫子”的楊震開始,就是名聞天下的經學大家,他們家族尊崇的就是今經文一派。

“先生此言差矣。本朝確立經學的目的,本不專為學術,而是樹立大漢國的政教大綱,因此,五經等典籍的文本是否與圣人的原著接近甚至一字不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對經典的解釋和靈活運用。大漢國所立的官學,皆有一套能夠活學活用的治國之術,比如用《禹貢》治理黃河,用《洪范》察知天變,用《春秋》判決案件,用《詩三百》當作諫書。這些辦法雖然死板僵硬,但在大漢國撥亂反正、創設文教的過程中,卻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反觀古文經典,則完全缺乏這種功能。先生如今坐在這里,對今文經學大放厥詞,是不是有失偏頗?”

伏無忌乃大漢名臣伏湛之后,其博學多識,乃當代大儒,其家傳也是今文經學。

伏無忌大聲補充道:“世祖皇帝本人出身士族,他有喜好古文經的傾向,肅宗孝明皇帝同樣如此。因此,自世祖皇帝朝,就有人要求立古文經為學官。不過,他們都沒有成功。孝章皇帝朝曾以扶植微學的名義,詔選天下名士進京學習古文經,但古文經依舊未能爭得學官。”

“到底能不能把古文經也定為大漢國的學官,先輩們先后討論了數次,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孝章皇帝朝建初四年的白虎觀大會。當時今古文的重要派別都有代表參加,爭吵的結果,仍以今文為主流。看看本朝,可有一個古文經學的博士講學于太學?”

“先生再看看太學內由蔡伯喈書寫的石經,它不也是今文經嗎?今先生妄言今文經學已經過時,應該尊崇古文經學,是不是太過偏激?”

許劭笑道:“古文經的文字是東周時期的六國書體,認識的人很少,所以過去古文經的文本并沒有得到系統的整理和研究。www.u8xs`再加上古文經也沒有多少老師傳授。因此它不被定為學官很正常。”

“如今,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許多士子都開始在民間整理和傳授古文經,解釋古文經。甚至編出了識別和解釋古文經的字典,古文經學已經得到了巨大的展。古文經學雖然未立學官,但它卻是本朝私學的主流。本朝一代,古文經學的大師輩出,如桓譚、班固、王充、賈逵、張衡、許慎、馬融、鄭玄等人。在古文經學的訓詁和注釋方面。成就最大者當數許慎、馬融、鄭玄三人。

“今天的古文經學簡單明了,思想犀利,不太注重從經典中揮出實用的微言大義,而是更加注重學術化的考訂文獻、訓詁章句。同時,今天的古文經學派更加復古了,他們特別注重掘五經典籍中屬于商周朝代的宗法和禮樂文化。這一點尤其具有特別的實用價值。”

“因為本朝的皇權漸趨薄弱,雖然由奸閹和外戚輪流執掌國柄,但士族官僚們靠著世代傳習經學充當本朝公卿,勢力龐大。門閥士族們依靠祖宗的庇蔭,依靠自己的巨大財富。逐漸成為左右地方的世族豪強。”

“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大漢國的國政和地位漸漸低于儒學的理想和宗族門第,本朝征辟和察舉的選才辦法也因為受到這種觀點的影響而日趨顯露弊病。因此,本朝的黨錮事件,盡管是大是大非之爭,但未嘗不暗含了一點皇權和地方士族勢力之間的爭斗。”

“尊崇古文經學,也就是維護皇權正統,也就是革新我大漢國政,重建一個威武而強盛的大漢。”

許劭緩緩站起來,高舉雙手。縱聲喊道:“我今天可以這么說,今文經學很快將不容于世,古文經學已經穩居上風。&&www.u8xs`”

“轟……”許劭這一聲驚世駭俗的狂呼,就象一記春雷突然炸響在太學府。頓時引爆了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的劇烈爭論,分別兩派的士子學士各不相讓,只爭得天昏地暗。

大漢立國之初,五經典籍多從秦代存活下來,從能背誦和傳授全文的學者口中搶救出來。因為秦帝國的挾書令至為嚴厲,簡冊早就化為飛灰了。由于各種原因。記錄下來的文本多有出入。因此一部經典,因文本的不同,要并立數家博士,俱為學官。到了漢宣帝時期,五經各有三家博士,這些博士所傳經典,皆用帝國通行的隸書寫成,故稱今文經學。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漢朝就以今文經學為官方經學。到了武帝末年,魯共王擴建孔子宅,偶爾挖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等數十篇用古代文字記錄的經文。從此后,便有了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之分。

古文經學家提供了闡釋學的一種經典模式,便是“我注六經”,以文字訓詁、名物考釋等為手段來闡釋文本的意義,偏重學術問題不注重政治的考據。

今文經學家也提供了闡釋學的一種經典模式,便是“六經注我”,借助經文典籍來闡述時代精種或者揮自已的新見解。

自大漢立國以來就開始了的今古經學兩派的論爭,在整個王朝幾百年的時間內始終沒有停止過。

這場大辯論自初十下午一直延續到十一下午,其激烈的程度和規模開創了大漢國之最。

東漢今文經學是官方學術的主體,從洛陽的太學到州郡縣所設立的官學,教授的經學都是今文經學。

但東漢展到現在,尊崇和研習古文經者越來越多,許多人雖然還在教授或者學習今文經,但純粹是為了混口飯吃,拿點朝廷的秩俸養家糊口。到了討論學術的關鍵時刻,這些人立刻就原形畢露了,一個個都成了堅決捍衛古文經學的斗士。

當今之世,最有名的今文經學三大家就是天下第一門閥的楊家,還有杜家和伏家。杜家的代表人物是杜撫,其家族門生子弟眾多。伏家的代表人物是伏無忌,他們家是皇親國戚。今文經學人才凋零,勢力日微,到現今已經是事實,今日太學府的爭論,不過就是預告世人,天下士子,將來都要漸漸統一到古文經學派了。

正月十一。

大將軍站在書房門外,親自迎接何颙歸來。

“恭喜大將軍,賀喜大將軍。”何颙拱手笑道,“洛陽城的門閥士族馬上就要望風而歸,鼎力支持大將軍,實在是可喜可賀啊。”

何進微微一笑,將何颙讓進書房,笑道:“這趟請來子將先生,辛苦伯求了。”

“子將先生太厲害了。”何颙笑道,“他還沒有走進洛陽城,就點評鴻都門為污濁之地。這下子,鴻都門聲譽大損,估計支撐不了多久就要關門了。鴻都門學士日漸稀少,其實也就絕了奸閹的財路,重重打擊了他們的門生子弟。現在我倒要看看,這些鴻都門的無恥之徒在洛陽和各地州郡還怎么立足?”

何進笑道:“子將先生是快活了,但陛下非常惱火,聽說他在宮里大雷霆。”

“那陛下還有邀請許先生進宮見駕的意思嗎?”何颙關切地問道。

“明天。”何進得意地笑道,“陛下今天已經傳旨,讓我明天邀請許先生進宮。”

“好,大事可成也。”何颙輕拍案幾,笑道,“奸閹們大概還在慶幸自己奸計得逞,陛下會帶大皇子同去冀州,哈哈,過了明天,我看他們要哭了。”

“現在,他們也許已經在哭了。”大將軍笑道,“他們絕對沒有想到,子將先生的幾句話,可以改變整個大漢國士子的學術觀念。洛陽的太學學士們和大批的士族官僚們因為古文經學而走到一起,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這股力量在關鍵的時候,他們要維護皇統,要堅決地站在我們一邊,支持我們。”

何颙笑著點頭說道:“是啊,年前,洛陽的楊閥、張溫、崔烈、盧植、朱俊他們都一個鼻孔出氣,擔心大將軍鏟除奸閹后獨掌國家權柄,形成外戚專權的局面,所以都明確排斥大將軍,在是否支持大將軍鏟除奸閹一事上存有分歧。”

“但現在不一樣了。許先生的講學,導致士子們在學術觀點上迅走向統一,使得洛陽的士子們彼此之間更加信任和走得更近。一旦大將軍起事,在大將軍府各級掾史的游說下,他們會迅聚集在大將軍的旗下,擁護大將軍鏟除奸閹,重立皇統。”

“本朝的士子們歷經奸閹和外戚之禍,他們深受其苦,所以不管是在野還是在朝的士子,都希望大將軍不是一個外戚大將軍,而是一個士大夫大將軍。”何颙看著何進鄭重地說道,“大將軍恰好符合這一點,所以現在形勢對我們越來越有利了。”

“洛陽城中的奸閹勢力,在我們連番打擊之下,已經無力還手,但許司空還沒有明確表示支持我們,所以及早拉攏許相,離間許相和奸閹的關系,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以許相和樊陵這種人來說,其門閥家族勢力龐大,有他們在宮外支持奸閹,有些事情處理起來非常棘手。他們如果反目成仇,奸閹們就沒有了可以利用的士子,勢力勢必大減,我們成功的機會要成倍增加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