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弟一百七十六章 隱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最新章節列表 >> 弟一百七十六章 隱患

弟一百七十六章 隱患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04日  作者:米糕羊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米糕羊 | 逆水行周 

湞陽城東南,湞水峽口處,大都督王猛正在巡視防務,為了守住湞陽他已經把能想的辦法都用上,一番準備之后湞陽雖然不敢說固若金湯,但守上月余還是有信心的。

然而世上沒有堅不可摧的城池,湞陽也不例外,完善的城防之下依舊有隱患。

先是位置,湞陽位于湞水北岸,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湞陽城最初修建時選址有特別考慮,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防備南面方向的敵人。

說白了,湞陽和曲江一般,是中原朝廷在嶺南的駐軍要地,要防范叛亂的南方俚、僚,即便局勢一片糜爛,也得堅守大庾嶺南麓的一塊地盤,為官軍主力平叛守住重要的立足點。

曲江所在的東衡州以及西南側的西衡州,原本是從衡州之中劃分出來,而衡州這一行政區劃的設置,就是要和南面的廣州南北呼應。

廣州州治番禹瀕海,官軍從建康走海路可直達番禹;曲江位于大庾嶺南麓,是橫浦水和瀧水匯成溱水的匯合點,有水、6之便利,是官軍前往嶺南的6路上一個重要據點。

而湞陽則是曲江的南方門戶,一旦廣州有難,曲江駐軍乘船經溱水順流而下過湞陽可增援番禹,若番禹淪陷,北上的俚、僚亂軍必須向攻克湞陽,才能進犯曲江。

所以從城南流過的湞水是湞陽的天然護城河,這也是城池建于湞水北岸的一個原因。

結果如今形勢逆轉,曲江淪陷之后,敵人從北面來了,雖然王猛立刻讓人掘溝引水弄出了應急的護城河,但那始終比不上湞水。

這只是第一個隱患,而第二個隱患則是容易受到水攻。

不是湞陽城容易受到水攻,而是城南對岸的南岸容易受到水攻,湞水從湞陽東南方向的峽口流出,隨即折向西北入溱水,敵軍只要在湞水上游筑壩蓄水,之后再掘壩放水,洶涌而來的大水會直接橫掃峽口西側的湞水南岸。

屆時,駐扎在南岸的俚、僚兵營寨就完蛋了。

這是湞陽附近地勢決定的,按說不該在南岸立寨,但湞陽城容不下這么多兵,如果其中官軍居多,王猛倒是很有信心在城北郊外立寨,以其為城池的屏障借以抵抗周軍。

可這些俚、僚兵中的大多數隊伍戰斗力太差,野地浪戰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一旦崩潰往后跑,不開城門不行,開城門也不行,所以只能讓這些兵在城南也就是湞水南岸立寨,通過浮橋入湞陽協助守城。

這樣一來,就得提防周軍故技重施用水攻,而湞水上游是清遠郡,其郡治翁源和安遠郡郡治始興不過一山之隔,如今已被周軍攻占,所以對方用水攻的幾率過九成。

既然被人用水攻的幾率很高,王猛當然不能坐以待斃,南岸營寨選址都在地勢較高之處,是歷年湞水泛濫時都淹不到的地方。

如今尚未進入雨季,所以周軍即便利用湞水來進行水攻,陳軍只要注意地勢就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失,而王猛汲取了經驗教訓,在峽口處也立了寨子,讓人每日不分晝夜都要測量水位,持續了許多日子。

每天每個時辰都要測量水位,一旦現水位明顯下降,就說明上游在蓄水,這就是周軍施展水攻的前奏,必須馬上采取措施,讓南岸營寨做好準備以防范大水。

這也是王猛最關心的地方,有空就要來這里轉一下,以免有人偷懶,最后害得官軍大敗。

湞水岸邊立著一個木樁,在水面的位置有一道痕跡,那是王猛親手用佩刀砍出來的,這就是湞水的水位標線,他每次過來時都要親眼看一下,免得有人敷衍誤事。

親眼看見湞水水位沒有明顯變化,王猛放了心,交代守將幾句之后騎馬往回走,他要到南岸營寨巡視,看看有沒有新的隱患。

南岸營寨里駐扎著各地趕來助戰的俚、僚兵,他們所屬的俚帥、洞主自然是各不隸屬,若在平日這么多人聚在一起,肯定會大小矛盾不斷,不過如今營寨里有說話算數的人坐鎮,亂不起來。

王猛要坐鎮湞陽,當然沒空管南岸營寨的破事,如今管著南寨的是兩個人:西衡州刺史陳佛智、高涼太守馮暄。

嶺南有三大豪族,是為瀧州陳氏、南路馮氏以及安州寧氏,這三大豪族最初都是從中原南遷的家族,在嶺南定居下來之后,歷經數代與當地俚、僚融合,成了一方豪強。

陳佛智出身瀧州陳氏,郡望是潁川郡鄢陵,而馮暄出身南路馮氏,祖上是南下避禍的南燕皇族,他們都是各自家族的手握實權者,領著各自家族精銳部曲駐扎于此。

有威望有強兵,說殺誰就殺誰,各地俚帥、洞主哪里敢造次。

還有安州寧氏,因為安州距離東衡州距離太遠,所以未能派人領兵前來助陣,當然,寧氏所在的安州,和周國山南安州只是同名但沒任何關系。

寧氏代表、安州刺史寧猛力雖然沒能趕到湞陽,但有陳、馮二人在,王猛已經松一了口氣,尤其馮暄的到來,能讓他徹底放心。

“北虜勢大,官軍大敗之后損失慘重,有勞二位領兵前來協助本官守湞陽。”

“王都督請放心,我等領兵到此助戰,定要齊心協力,將北虜趕出嶺南!”

擲地有聲的話語,是從年輕的馮暄口中說出來的,如果換做他人,王猛不會輕易相信,但既然是馮暄說的,那就絕對沒問題,因為這個年輕人所說,便是太夫人的意思。

南路馮氏,身邊站著另一個豪族,那就是高涼冼氏。

高涼冼氏本就是嶺南當地大族,世為南越領,跨踞山峒,部落十余萬家,早在秦末趙佗建立南越國時,冼氏領便帶著禮物到番禹覲見趙佗。

到嶺南避禍的南路馮氏,實力雖強,卻總是差了那么一點,直到馮暄的祖父馮寶娶了冼氏女為妻,強強聯姻,成就嶺南第一豪族:馮冼氏。

馮冼氏的當家人可不是馮家男兒,而是馮暄的祖母冼氏,也就是被大家稱為冼夫人的那位女中豪杰,嶺南的定海神針,威望無人可及,陳國封其為石龍太夫人,所以大家又尊稱冼夫人為太夫人。

馮暄為太夫人之孫,領兵趕來湞陽協助王猛守城,這件事本身就說明了太夫人的態度,嶺南各地俚帥、洞主,都會以太夫人馬是瞻,所以王猛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信心大增。

更別說陳、馮兩家素來交好,陳佛智和馮暄本就是好友,有他們兩個坐鎮,王猛就不用擔心聚集南寨的俚、僚兵不聽話。

“陳使君、馮府君,此次北虜勢大,其主帥用兵狡詐多變,切不可掉以輕心,本官坐鎮湞陽,南岸大寨就有勞二位了!”

王猛說話很客氣,但陳佛智和馮暄不敢托大怠慢,連聲說“下官愿為國效力”。

場面話多說無益,談正事要緊,陳佛智和馮暄事先便統一了意見,直接把擔心說了出來:

“大都督,我軍為據守湞陽已做好萬全準備,北虜急切間肯定攻不下來,但是這么多兵馬聚集于此,糧草消耗頗大,這樣耗下去,我軍恐怕也吃不消。”

“兩位的意思?”

“自家事自家知,如要出城和北虜對攻,肯定不行,但對方不攻過來就這么干耗著也不好,不如,想辦法讓他們攻過來?”8


上一章  |  逆水行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