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娛超新星第一百四十三章 要是有一天我讓你失望了的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韓娛超新星 >>韓娛超新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三章 要是有一天我讓你失望了的話

第一百四十三章 要是有一天我讓你失望了的話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1日  作者:舊夢御歌  分類: 都市 | 職場 | 娛樂明星 | 舊夢御歌 | 韓娛超新星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1者,吾得執2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3殺。夫代司殺者④殺,是謂代大匠斫⑤,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譯文]

人民不畏懼死亡,為什么用死來嚇唬他們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懼死亡的話,對于為非作歹的人,我們就把他抓來殺掉。誰還敢為非作歹?經常有專管殺人的人去執行殺人的任務,代替專管殺人的人去殺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頭,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的人,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指頭的。

[注釋]

1、為奇:奇,奇詭、詭異。為奇指為邪作惡的人。

2、執:拘押。

3、司殺者:指專管殺人的人。

4、代司殺者:代替專管殺人的人。

5、斫:砍、削。

[引語]

這一章講老子的政治主張。他以為當時統治者施行苛政和酷刑,濫殺百姓,壓制民眾,其結果是,一旦人民不忍受了,就不會畏懼死亡。人的自然死亡,是從“司殺者殺”的天道掌管的,但人間的君主殘暴無道,把人民推向死亡線上,這從根本上悖逆了自然法則。因此,從本章內容看,它是老子對于當時嚴刑峻法、逼使人民走向死途的情形,提出自己的批評與抗議。

[評析]

有的學者在研究本章時這樣寫道:“老子經常講退守、柔順、不敢為天下先,這是他的手法。他對待起來造反的人民可是不客氣,是敢于動刀殺人的。只是他看到用死來嚇唬人沒有用,所以才說出一句真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過去有些人為了掩蓋老子敵視人民的兇惡形象,故意說老子是不主張殺人的,這是斷章取義。”(《老子新譯》)我們的想法是:在本章里,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經被殘暴的統治者壓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還用死來恐嚇他們?如果不對人民使用嚴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樂世,就會畏懼死亡。在那種情形下,對于為非作歹之人,把他抓起來殺掉,還有誰再敢作壞事呢?他認為,應該把主觀與客觀兩方面的情況考慮周全,并且采取寬容的政策,不按天道自然辦事,草菅人命,就會帶來無盡的禍患。仔細理解老子的本意,他并不是要用殘酷的手段隨意殺人。盡管在本章里我們見到好幾個“殺”字,但并不是要殺害老百姓,這一點還是有必要分辨清楚的。

[原文]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1,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2,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3者,是賢④于貴生⑤。

[譯文]

人民所以遭受饑荒,就是由于統治者吞吃賦稅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饑餓。人民之所以難于統治,是由于統治者政令繁苛、喜歡有所作為,所以人民就難于統治。人民之所以輕生冒死,是由于統治者為了奉養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凈了,所以人民覺得死了不算什么。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過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注釋]

1、有為:繁苛的政治,統治者強作妄為。

2、以其上求生之厚:由于統治者奉養過于豐厚奢侈。

3、無以生為:不要使生活上的奉養過分奢侈豐厚。

4、賢:勝過的、過的意思。

5、貴生:厚養生命。

[引語]

上一章里,老子對嚴苛的政治壓迫給予了抨擊,要求統治者善待民眾。這一章里,老子又對繁重的經濟剝削進行指責。在《道德經》里的七十二章、七十四章、本章和七十七章,內容基本上都是對統治者進行無情揭露和嚴正警告。他認為,寬容的政治,比暴虐的政治要高明得多。因為,一旦人民不畏懼死亡而進行反抗,為求生存而暴動,那樣,統治者的日子就不好過下去。

[評析]

老子在這一章里揭示了老百姓與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對抗。從政治上講,人民的反抗是由統治者的苛政和沉重的租稅所引起來的,這是說,剝削與高壓是政治禍亂的最實際的原因。老百姓在這種情況面前,只有鋌而走險,毫不畏懼死亡。張松如先生說:“本章文顯義明,無須詮釋。而有的論者,卻硬說這是為統治者出謀劃策,是騙人的。是的,‘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也’。確實是代統治者設想的說法。可是古代的從事生產的廣大民眾,如果不是寄希望于其理想中的所謂‘圣人’,難道在復雜的尖銳的階級斗爭的舞臺上,還能扮演為獨立的主角嗎?前述的那些引論者,在這里說老子是為統治者出謀劃策,在另一些地方又說老子是新興的封建制度的對抗者,是勢不兩立的。這種隨心所欲的評價,豈不是自相矛盾嗎?”所以,張松如先生說:“本章揭示了勞動人民與封建統治者之間階級矛盾的實質:人民的饑荒,是統治者沉重的租稅造成的;人民的輕生,是統治者無厭的聚斂造成的。這種說法,當然同貫穿《老子》書中的‘無為’思想相通著,可是它豈不也反映了被壓迫的人民群眾的要求嗎?豈不正是作為人民群眾主體的廣大農民階級思想的流露嗎?”(《老子校讀》第4o4頁)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1,其死也堅強2。草木3之生也柔脆④,其死也枯槁⑤。故堅強者死之徒6,柔弱者生之徒⑦。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⑧。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譯文]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后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后就變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于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于生長的一類。因此,用兵逞強就會遭到滅亡,樹木強大了就會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強大的,總是處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注釋]

1、柔弱:指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

2、堅強:指人死了以后身體就變成僵硬的了。

3、草木:一本在此之前有“萬物”二字。

4、柔脆:指草木形質的柔軟脆弱。

5、枯槁:用以形容草木的干枯。

6、死之徒:徒,類的意思,屬于死亡的一類。

7、生之徒:屬于生存的一類。

8、兵強則滅,木強則折:一本作“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引語]

這一章以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反復說明這樣一種觀點:柔弱勝剛強。老子向來主張貴柔、處弱,他從直觀的認識角度,看到了人初生之時,身體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變得堅硬了,草木初生之時也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變得枯槁。這種直觀的、經驗的認識,可以說是老子處弱、貴柔思想的認識論之根源。

[評析]

老子對于社會與人生有著深刻的洞察,他認為世界上的東西,凡是屬于堅強者都是死的一類,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類。因此,老子認為,人生在世,不可逞強斗勝,而應柔順謙虛,有良好的處世修養。我們感到,這一章又一次表達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這種思想來源于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觀察和總結。這里,無論柔弱還是堅強,也無論“生之徒”還是“死之徒”,都是事物變化展的內在因素在揮作用。這個結論還蘊含著堅強的東西已經失去了生機,柔弱的東西則充滿著生機。老子在這一章里所表達的思想是極富智慧的,他以自然和社會現象形象地向人們提出奉告,希望人們不要處處顯露突出,不要時時爭強好勝。事實上,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不少這樣的人,這種例子不勝枚舉。當然,這也符合老子一貫的思想主張。

[原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1,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2。

[譯文]

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余的人。那么,誰能夠減少有余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注釋]

1、人之道:指人類社會的一般法則、律例。

2、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陳鼓應先生認為這三句與上文不連貫疑為錯簡復出。此處仍予保留。

[引語]

本章文字透露出一種朦朧的、模糊的平等與均衡思想。這是他的社會思想。他以“天之道”來與“人之道”作對比,主張“人之道”應該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態平衡的現象歸之于“損有余而補不足”,因此他要求人類社會也應當改變“損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現象,效法自然界的“損有余而補不足”,“損有余以奉天下”,體現了他的社會財富平均化和人類平等的觀念。因而,這一章是七十四章、七十五章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這一思想的繼續和展,表達了老子對統治者推行苛政的痛恨,對老百姓生活艱難困苦的同情。所以,這是《道德經》所有的人民性一面,是其精粹。

[評析]

本章主旨的是論述“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老子出于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觀察,認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對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張松如指出,“老子把他從自然界得來的這種直觀的認識,運用到人類社會,面對當時社會的貧富對立,階級壓迫的不合理現實,他認為‘人之道’也應該像好比張弓的‘天之道’那樣,‘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這是他的主張,他的愿望。可是,現實怎么樣呢?現實是‘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老子校讀》第414頁)楊興順說:“在老子看來,損有余而補不足,這是自然界最初的自然法則——‘天之道’。但人們早已忘卻‘天之道’,代之而建立了人們自己的法則——‘人之道’,有利于富人而有損于貧者,‘天之道’,有利于貧者,給他們帶來寧靜與和平,而‘人之道’則相反,它是富人手中的工具,使貧者瀕于‘民不畏死’的絕境。”胡寄窗說:“老子所以產生這種分配觀念,由于他們認為自然規律總是‘損有余而補不足’,因此應該使貧富平均,大家有利。天之道雖主損有余以補不足,但損有余的結果會更增加被損者的利益,因為‘物或損之而益’。由于現實社會是‘損不足以奉有余’,存在領主貴族對勞動人民的壓榨,也存在新興地主階級與富商大賈的剝削,所以,老子企圖以‘天之道’警誡他們,使他們本著自己的利益以遵行天道。他們要求富者能夠作到‘常善救人,故人無棄人;常善救物,則物無棄物’。從均富和使人與物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一點看來,老子的愿望是好的,但在考慮如何實現這一愿望時,他們并沒有提出任何積極的斗爭綱領,而是向剝削者說教,妄想他們善心,這又充分暴露了他們的在解決社會現實問題上的軟弱無能。”(《中國經濟思想史》上,第212頁)以上諸位學者的觀點,基本上找到老子在均貧富問題上的合理之處和癥結所在。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1。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2,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3,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④。

[譯文]

遍天下再沒有什么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所以有道的圣人這樣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注釋]

1、無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為沒有什么能夠代替它。

2、受國之垢:垢,屈辱。意為承擔全國的屈辱。

3、受國不祥:不祥,災難,禍害。意為承擔全國的禍難。

4、正言若反:正面的話好像反話一樣。

[引語]

本章以水為例,說明弱可以勝強、柔可以勝剛的道理。八章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本章可與八章的內容聯系起來閱讀。老子所舉水的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最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堅硬的巖石。水表面上軟弱無力,卻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擋的力量。這就清楚地說明,老子所講的軟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們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此處,由于水性趨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闡揚卑下屈辱的觀念,實際上反而能夠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堅強的力量。本章后面有一句話:“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辯證法思想,其含義十分深刻、豐富。

[評析]

本章內容主要包括兩點:一是對水的贊美;二是“正言若反”。張松如說:“在世界上,弱能勝強,柔能制剛的事例是不乏見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親身經歷了這個時代的許多大變化,看到了曾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變,這不能不對他的思想生重大影響;同時,在這個時期,隨著鐵器的廣泛使用,人類在征服自然界的斗爭中,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也在不斷展。”“在更遠的時代,水的特點還沒有為人們所了解,保留《山海經》中禹治洪水的傳說,和老子書中對于水的柔性和作用的認識,是很不相同的。”老子認為,水雖然表面上看來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毀舍,任何堅強的東西都阻止不了它戰勝不了它;因此,老子堅信柔弱的東西必能勝過剛強的東西。這里,老子所說的柔弱,是柔中帶剛、弱中有強,堅韌無比。所以,對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張,應該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認為,體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樣,甘愿處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對國家和人民實行“無為而治”。

再說“正言若反”。老子所說“正言若反”是老子對全書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論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等等。孫中原說:“這里連句子的結構都是類似的。……他們本來是彼此相異的、互相排斥的、對立的,但在某種條件下,某種意義上,表示某種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對方具有了統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滲透,彼此同一、一致。這樣,在同一個判斷中,就包含了對立概念的流動、轉化,體現了概念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是有條件的,老子中的話也只在一定條件下才有意義。”

[原文]

道可道也1,非恒道也2。名可名也3,非恒名也。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6。故恒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12。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上一章  |  韓娛超新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