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娛超新星第一百四十一章 總之,你不能這么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韓娛超新星 >>韓娛超新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總之,你不能這么干

第一百四十一章 總之,你不能這么干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1日  作者:舊夢御歌  分類: 都市 | 職場 | 娛樂明星 | 舊夢御歌 | 韓娛超新星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1,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2;九層之臺,起于累土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④。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⑤。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6,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⑦。

[譯文]

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事變沒有出現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做準備。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有所作為的將會招致失敗,有所執著的將會遭受損害。因此圣人無所作為所以也不會招致失敗,無所執著所以也不遭受損害。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貨物,學習別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經常犯的過錯。這樣遵循萬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會妄加干預。

[注釋]

1、其脆易泮:泮,散,解。物品脆弱就容易消解。

2、毫末:細小的萌芽。

3、累土:堆土。

4、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一說是二十九章錯簡于此。

5、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此句仍疑為二十九章錯簡于本章。

6、學:這里指辦事有錯的教訓。

7、而不敢為:此句也疑為錯簡。

[引語]

這一章從內容上講與前一章相接續,仍然是談事物展變化的辯證法。由于與上一章聯系起來讀,也可以說又返回到“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的道理。老子認為,大的事物總是始于小的東西而展起來的,任何事物的出現,總有自身生成、變化和展的過程,人們應該了解這個過程,對于在這個過程中事物有可能生禍患的環節給予特別注意,杜絕它的的出現。從“大生于小”的觀點出,老子進一步闡述事物展變化的規律,說明“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的遠大事情,都是從“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為開端的,形象地證明了大的東西無不從細小的東西展而來的。同時也告誡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

[評析]

老子依據他對人生的體驗和對萬物的洞察,指出“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許多人不能持之以恒,總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老子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將成之時,人們不夠謹慎,開始懈怠,沒有保持事情初始時的那種熱情,缺乏韌性,如果能夠做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認為,一個人應揮智能或技能的最佳狀態,只有在心理平靜的自然狀態下才能做到。總之,在最后關頭要像一開始的時候那樣謹慎從事,就不會出現失敗的事情了。

在本章的第二個部分中,老子運用三個排比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此,再看一下荀子《勸學篇》中所寫的這幾句話:“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可見,他們在思想觀點上有某些相同或承繼關系,或者說,荀子吸取了老子的這一觀點。但接下來的結論,荀子與老子不同,他說“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人要像蚯蚓那樣“用心一也”,雖然“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也要“上食埃土,下飲黃金”;提出積極進取的主張;而老子則主張“無為”、“無執”,實際上是讓人們依照自然規律辦事,樹立必勝的信心和堅強的毅力,耐心地一點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會造成前功盡棄、功虧一簣的結局。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1民,將以愚之2。民之難治,以其智多3。故以智治國,國之賊④;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⑤,亦稽式6。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⑦,然后乃至大順⑧。

[譯文]

古代善于為道的人,不是教導人民知曉智巧偽詐,而是教導人民淳厚樸實。人們之所以難于統治,乃是因為他們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機。所以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就必然會危害國家,不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幸福。了解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就是一個法則,經常了解這個法則,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遠,和具體的事物復歸到真樸,然后才能極大地順乎于自然。

[注釋]

1、明民:明,知曉巧詐。明民,意為讓人民知曉巧詐。

2、將以愚之:愚,敦厚、樸實,沒有巧詐之心。不是愚弄、蒙昧。此句意為使老百姓無巧詐之心,敦厚樸實、善良忠厚。

3、智多:智,巧詐、奸詐,而非為智慧、知識。

4、賊:傷害的意思。

5、兩者:指上文“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6、稽式:法式、法則,一本作“楷式”。

7、與物反矣:反,通返。此句意為‘德’和事物復歸于真樸。

8、大順:自然。

[引語]

本章主要講為政的原則。有一種觀點認為,從本章和下一章的內容看,老子這部書的性質,一言以蔽之,是謂“君人南面之術”。也就是說,不外乎為統治階級出謀劃策,而且謀劃的都是陰險狡詐之術。對于這種觀點,我們不敢茍同,我們的看法將在本章評析中詳述。

[評析]

本章有“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數句,從文字的表面意思上去看,很容易得出“為統治階級出謀劃策,而且謀劃的都是陰險狡詐之術”的結論。自古及后的封建統治者對人民群眾實行“愚民政策”,與老子“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不能說毫無干系,但并不能得出直接的結論。因為就老子的本意來講,他絕對不是為迎合統治者的需要而提出一套愚民之術的。有的學者說:“他是愿人與我同愚,泯除世上一切階級,做到物我兼我的大平等,這樣自可減少人間的許多齟齠紛爭。”(張默生《老子》第6o頁)也有學者認為,老子的愚民思想,后來被法家所吸取,成為越來越荒謬的愚民政策;而且一脈相承下來,要對形成以阿Q精神和不怒、不爭為特點的國民性負責。對于這種論點,我們不能同意。正如陳鼓應所說,“老子認為政治的好環,常系于統治者的處心和做法。統治者若是真誠樸質,才能導出良好的政風,有良好的政風,社會才能趨于安寧;如果統治者機巧黠滑,就會產生敗壞的政風。政風敗壞,人們就相互偽詐,彼此賊害,而社會將無寧日了。居于這個觀點,所以老子期望統治者導民以‘愚’。老子生當亂世,感于世亂的根源莫過于大家攻心斗智,競相偽飾,因此呼吁人們揚棄世俗價值的糾紛,而返樸歸真。老子針對時弊,而作為這種憤世矯枉的言論。”(《老子注譯及評價》第315頁)對老子“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的主張,陳鼓應先生有深入切實的評價,這個評價極為中肯。老子希望人們不要被智巧、爭奪搞得心迷神亂,不要泯滅原始的質樸、淳厚的人性,要因順自然,而本章所講的“愚”,其實就是質樸、自然的另一表述詞句。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1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2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3,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

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匯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處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領導人民,必須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導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雖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負擔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感到厭倦。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注釋]

1、百谷王:百川狹谷所歸附。

2、圣人:一本無此二字。

3、重:累、不堪重負。

[引語]

本章講的是“不爭”的政治哲學。老子通過大國與小國的關系,講了“大者宜為下”的道理,也講了“圣人”也要“為下”。他認為,統治者應該處下、居后,這樣才能對百姓寬厚、包容,就好像居處于下游的江海可以包容百川之水那樣。究竟這一章是否向統治者獻計獻策呢?我們還是要在本章評析中加以研究。本章開頭用江海作比喻,這和三十二章“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的意思相同。老子喜歡用江海來比喻人的處下居后,同時也以江海象征人的包容大度。

[評析]

如上一章所說,在老子研究中有一些注釋家認為,這一章表達了老子的一套利用人民、統治人民的權術。例如,張松如先生說“這是向統治者獻言,頗有點像班固所說的‘君人南面之術’。”(《老子校讀》第365頁)不過,張先生的觀點并不完全等同于有些學者關于老子是為統治者出謀劃策的觀點,而是認為老子的主張反映了農民小生產者的愿望。他說:“‘圣人’要想統治人民,就得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導人民,就得把自身放置在人民后面。最后,要做到‘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難道這不正是當時處于水深火熱的廣大農業小生產者的迫切愿望嗎?事實上,封建統治者當中誰個能做到這一點呢?以不爭爭,以無為為,這是合乎辯證法的,這也是農業小生產者的經濟特點及其階級利益決定的一種社會思想。當然,他只能把這種思想作為建議進獻給他所理想中的體‘道’的‘圣人’。為什么一定會是這樣呢?因為‘他們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別人來代表他們。他們的代表一定要同時是他們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們上面的權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權力,這種權力保護他們不受其他階級侵犯,并從上面賜給我們雨水和陽光。’從來的農民階級都是皇權主義者,這在他們剛剛走上歷史舞臺的古時,更是如此。天真幻想誠有之,貶曰滑頭,作為陰險,未免過界了吧。”(同上)對于張松如先生的這番論述,我們基本上表示贊同。如果說老子是在為統治者獻計獻策,那也是站在勞動者的立場上,是為國家和百姓的利益而吶喊。這種立場和觀點,我們感到與孔孟和儒家所講的“君末民本”的思想或多或少有些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因為“君末民本”的仍是在為封建統治者做長遠打算。然而這種主張在今天的學術研究中已基本得到學者們的肯定,那么我們覺得老子的這些主張,是不是也應當得到肯定呢?我們想,答案應當是肯定的。

[原文]

天下皆謂我“道“大1,似不肖2。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3!我有三寶④,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⑤,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6;儉故能廣⑦;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⑧。今舍慈且⑨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⑩,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譯文]

天下人能說“我道”偉大,不像任何具體事物的樣子。正因為它偉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體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那么“道”也就顯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寶執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儉嗇,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為萬物的長。現在丟棄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丟棄了嗇儉而追求大方;舍棄退讓而求爭先,結果是走向死亡。慈愛,用來征戰,就能夠勝利,用來守衛就能鞏固。天要援助誰,就用柔慈來保護他。

[注釋]

1、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我”不是老子用作自稱之詞。

2、似不肖:肖,相似之意。意為不像具體的事物。一說,沒有任何東西和我相似。

3、若肖,久矣其細也夫:以上這一段,有學者認為是它章錯簡。

4、三寶:三件法寶,或三條原則。

5、儉:嗇,保守,有而不盡用。

6、慈故能勇:仁慈所以能勇武。

7、儉故能廣:儉嗇所以能大方。

8、器長:器,指萬物。萬物的長。

9、且:取。

1o、以戰則勝:一本作“以陣則亡”。

[引語]

這一章是“道”的自述,講的是“道”的原則在政治、軍事方面的具體運用。老子說,“道”的原則有三條(即三寶),這就是:“慈”,即愛心加上同情感;“儉”,即含藏培蓄,不奢侈,不肆為;“不敢為天下先”,是“謙讓”、“不爭”的思想。有“道”的人運用這三條原則,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否則,便會自取滅亡。本章實際是對《德經》三十八章以來的一個小結。

[評析]

本章包括兩層內容:一是講“道”的偉大;二是**寶的妙用。有學者認為這二者之間沒有聯系,毫不相應,顯然是它章錯簡,認為可以移到三十四章,“故能成其大”句下。我們的看法與這種主張有些區別,認為這兩層次前后呼應,有內在聯系。例如,第一句和第二句說,天下人都說我道偉大,不像任何具體事物的樣子,……我這個偉大的“道”有什么護身的法寶呢?這就是“慈”、“儉”、“不敢為天下先”。這難道不是兩層意思的內在聯系嗎?“慈”,包含有柔和、愛惜之意。四十章講“弱者道之用”;四十三章講“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五十二章講“守柔曰強”;四十五章講“清靜為天下正”,五十五章的“和”,六十一章的“牝常以靜勝牡”等內容,都可以包括在“慈”的范圍之內。“無為”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最高概括,而“慈”的另一個名詞則是“無為”。“慈”是三寶的要原則,用慈進攻可以得勝,退守則可以堅固。如果上天要救護誰,就用慈來保衛他。

“儉”的內涵有二層,一是節儉、吝惜;二是收斂、克制。五十九章講“治人事天,莫若嗇”,與這里的“儉”是相同的含義。儉即是嗇。他要求人們不僅要節約人力物力,還要聚斂精神,積蓄能量,等待時機。“不敢為天下先”,也有二層涵義,一是不爭,謙讓;二是退守、居下。六十一章講“大邦者下流”;六十六章講江海“善下”,都指不為天下先的意思。這符合于“道”的原則。總之,“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等“三寶”,是老子對于“道”和“德”的社會實踐意義上的總結。老子身處戰亂,目擊了太多的暴力殘酷場面,深深地感覺到治國安邦離不開這三寶,因而才極力加以闡揚。


上一章  |  韓娛超新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