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娛超新星第一百三十四章 也許我們都要等到下輩子去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韓娛超新星 >>韓娛超新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也許我們都要等到下輩子去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也許我們都要等到下輩子去了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1日  作者:舊夢御歌  分類: 都市 | 職場 | 娛樂明星 | 舊夢御歌 | 韓娛超新星 


[引語]

本章是《道德經》中“道經”的最后一章,老子把第一章提出的“道”的概念,落實到他理想的社會和政治——自然無為。在老子看來,統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則來為政,順任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們將會自由自在,自我展。在二十五章提到“道法自然”,自然是無為的,所以“道”也無為。“靜”、“樸”、“不欲”都是無為的內涵。統治者如果可以依照“道”的法則為政,不危害百姓,不胡作非為,老百姓就不會滋生更多的貪欲,他們的生活就會自然、平靜。

[評析]

“無為”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經》中多次闡述、解釋。本章開頭第一句即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道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則是非人格化的,它創造萬物,但又不主宰萬物,順任自然萬物的繁衍、展、淘汰、新生,所以“無為”實際上是不妄為、不強為。這樣做的結果,當然是無不為了。第二句便引入人類社會,談到“道”的法則在人類社會的運用。老子根據自然界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要求“侯王若能守之”,即在社會政治方面,也要按照“無為而無不為”的法則來實行,從而導引出“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的結論。老子認為,理想的執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則,就會達到“天下將自定”這樣的理想社會。這里所說的“鎮”,有人解釋為“鎮壓”,并據此認為老子在這章的說明中露出了**人民的面目:誰要敢一鬧事,那就要嚴厲加以鎮壓。這種解釋,我們感到有悖于老子的原意,“鎮壓”應當是“鎮服”、“鎮定”,絕非是武力手段的“鎮壓”。由此,我們也認為,老子并不是代表奴隸主統治階級的要求,而是從人類社會展進步的角度考慮問題,并不是僅僅代表某一個階級或階層的利益和意愿。這表現出老子內心深沉的歷史責任感。因而這是進步的、積極的。

[譯文]

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為卻沒有回應他,于是就揚著胳膊強引別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后才有禮。“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由此愚昧開始產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澆薄;存心樸實,不居于虛華。所以要舍棄澆薄虛華而采取樸實敦厚。

[注釋]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為,具備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離開德。

3、無德:無法體現真正的德。

[引語]

這一章是《德經》的開頭。有人認為,上篇以“道”開始,所以叫做《道經》;下篇以“德”字開始,所以叫《德經》。本章在《道德經》里比較難于理解。老子認為,“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因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并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于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

[評析]

《道德經》一方面是談“道”,一方面是論“德”。老子認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寫道:“孔德之客,唯道是從”;二十八章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五十一章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以上所講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這里所講的“上德”。從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謂“上德”,我們認為它不同于儒家所講的“德政”。老子批評儒家“德政”不顧客觀實際情況,僅憑人的主觀意志加以推行,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則是“無以為”、“無為”,它不脫離客觀的自然規律,施政者沒有功利的意圖,不單憑主觀意愿辦事,這樣做的結果當然是無為而無不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體現在人間,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為”的“無為”,但卻抱著功利的目的,任著主觀意志辦事。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成了兩個類型、五個層次。兩個類型即“無為”和“有為”。“道”和“德”屬于“無為”的類型;仁、義、禮屬“有為”的類型。五個層次是道、德、仁、義、禮。這五個層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標準,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后德,這是在無為的類型內部說的,失道則淪為下德,那就與上仁相差無幾了。失德而后仁,這是指離開了“無為”的類型才有了仁。仁已經是“有為”、“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就是在“有為”范圍內所顯示出來的不同層次。在本章里,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詞,是全書唯一使用的名詞,過去有人將此解釋為“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約相同于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剛毅的內容。老子感受到人際關系愈來愈難以相處,所以在十分激動的情緒下使用了“大丈夫”這個詞,并說“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本章使用了一些具體的規范把人的思想行為定著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執行澆薄的禮。所以老子對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華”,恢復“厚”和“實”。

[原文]

昔之得一1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2;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一正3。其致之也④,謂⑤天無以清6,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⑦;神無以靈,將恐歇⑧;谷無以盈,將恐竭⑨;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正⑩,將恐蹶⑾。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12孤、寡、不谷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⒁。是故不欲琭琭如玉⒂,珞珞如石⒃。

[譯文]

往昔曾得到過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寧靜;神(人)得到道而英靈;河谷得到道而充盈;萬物得到道而生長;侯王得到道而成為天下的領。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寧,恐怕要震潰;人不能保持靈性,恐怕要滅絕;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萬物不能保持生長,恐怕要消滅;侯王不能保持天下領的地位,恐怕要傾覆。所以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因此侯王們自稱為“孤”、“寡”、“不谷”,這不就是以賤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須贊美稱譽。不要求琭琭晶瑩像寶玉,而寧愿珞珞堅硬像山石。

[注釋]

1、得一:即得道。

2、神得一以靈:神或指人。靈:靈性或靈妙。

3、正:一本作“貞”。意為領。

4、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5、謂:假如說。帛書作“胃”。

6、天無以清:天離開道,就得不到清明。

7、廢:荒廢。

8、歇:消失、絕滅、停止。

9、竭:干涸、枯竭。

1o、正:一本作“高貴”,一本作“貞”。

11、蹶:跌倒、失敗、挫折。

12、自稱:一本作“自謂”。

13、孤、寡、不谷:古代帝王自稱為“孤”、“寡人”、“不谷”。不谷即不善的意思。

14、至譽無譽:最高的榮譽是無須稱譽贊美的。

15、琭琭:形容玉美的樣子。

16、珞珞:形容石堅的樣子。

[引語]

這一章講“道”的普遍意義。前半段段論述“道”的作用,天地萬物都來源于“道”,或者說,“道”是構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萬物就不能存在下去。后半段由此推及到人間,告誡統治者從“道”的原則出,并常要能“處下”、“居后”、“謙卑”,即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沒有老百姓為根本和基礎,就沒有高貴的侯王。因而在本章的內容中,同樣包含有辯證法的因素。

[評析]

在《道德經》里,老子經常以“一”來代稱“道”,如二十二章的“圣人抱一為天下式”。本章中,老子連續七次使用“一”字,其含義是相當深刻的。楊興順說:“一切在流動著,一切在變化著,但老子認為,變化的基礎是統一而不是矛盾的斗爭。‘天得一以清’……老子揭露了客觀世界的矛盾,企圖削弱矛盾,遏阻矛盾的尖銳化,為著這一目的,他把統一看成萬物的基礎而把它絕對化。”(《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及其學說》)事實上,老子認為宇宙的本原只有一個,宇宙的總規律也只有一個,因而他突出“一”,即宇宙起源的一元論,而且是物質的。在世界的自然萬事萬物之中,老子列舉了許多相互矛盾的對立體,并認為對立物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最終歸于統一。所以,他一再使用“一”,也表明他認為矛盾和對立總要歸于統一。在人類社會而言,老子也強調統一,認為侯王也要注重唯一的“道”,才能使天下有個準繩。這個準繩是什么?老子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侯王應該認識到“賤”、“下”是自己的根基。有道的人無須光華如玉,還是質樸更好一些。總而言之,本章開頭就是講道的普通性、重要性、不論是天、地、神、谷、萬物、侯王,都是來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一切都不會再存在下去。(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韓娛超新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