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娛超新星第一百三十三章 這個人是我安排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韓娛超新星 >>韓娛超新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這個人是我安排的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這個人是我安排的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1日  作者:舊夢御歌  分類: 都市 | 職場 | 娛樂明星 | 舊夢御歌 | 韓娛超新星 


如果你看到了這段話,說明你正在閱讀。請前往起點主站訂閱本書,謝謝。如果誤訂了,請重新下載,給各位添麻煩了,抱歉。

[譯文]

能了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注釋]

1、強:剛強、果決。

2、強行: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3、死而不亡:身雖死而“道”猶存。

[引語]

本章講個人修養與自我設計的問題,主張人們要豐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觀點。在老子看來,“知人”、“勝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勝”更加重要。本章與第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的寫法比較類似,側重于探討人生哲理。老子在本章,全部用的正面直言的文字,與前面幾章不同。十章用問話的形式出現,二十章以反話形式表達。他認為,一個人倘若能省視自己、堅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實推行,就能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滿飽的精神風貌。

[評析]

中國有一句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說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對待自己,這才是最聰明的,最難能可貴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養的問題。任繼愈說,這一章“宣傳了一系列消極、保守、反省的精神修養觀點”,“還宣傳精神勝利法,說什么死而不亡是長壽,這些都是唯心主義的思想。”(任繼愈《老子新譯》)對于這種觀點,有學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張松如認為,老子所說的這種觀點“為什么是唯心主義呢,難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論’嗎?”他認為,這是見仁見智,人各有心。他認為個人的精神修養,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強、富、志、久、壽這些品格和素質,這些都具有積極的意義。老子極力宣傳“死而不亡”,這是他一貫的思想主張,體現“無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傳“有鬼論”,不是在宣揚“靈魂不滅”,而是說,人的身體雖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這當然可以算做長壽了。

清末民初對《道德經》也有研究的著名學者梁啟超,他曾說,人的**壽命不過區區數十載,人不可能長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則可以永垂不朽,因為他的**雖然消失了,而他的學說、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卻會長期影響當代及后代的人們,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梁啟超的這種觀點,應該講主要所受的不是佛學的影響,而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

[原文]

大道汜兮1,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2,功成而不有3。衣養4萬物而不為主5,常無欲6,可名于小7;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8。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譯文]

大道廣泛流行,左右上下無所不到。萬物依賴它生長而不推辭,完成了功業,辦妥了事業,而不占有名譽。它養育萬物而不自以為主,可以稱它為“小”,萬物歸附而不自以為主宰,可以稱它為“大”。正因為他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偉大、完成它的偉大。

[注釋]

1、汜:同泛,廣泛或泛濫。

2、辭:言詞,稱說。不辭,意為不說三道四,不推辭、不辭讓。

3、不有:不自以為有功。

4、衣養:一本作“衣被”,意為覆蓋。

5、不為主:不自以為主宰。

6、常無欲:一本無此二字,認為此乃衍文。

7、小:渺小。

8、大:偉大。

[引語]

這一章說明“道”的作用,這是老子在《道德經》書中再次談到“道”的問題。他認為,“道”生長萬物,養育萬物,使萬物各得所需,而“道”又不主宰萬物,完全順任自然。這些觀點,老子在前面某些章節中已經做過論述。這一章是繼續闡發三十二章的道理,講“道”可以名為“小”,也可名為“大”,雖然沒有明確指出“圣人”、“侯王”,實際是在期望統治者們應該像“道”那樣起“樸”的作用。此章內容從另一角度看,又是在談作為“圣”、“侯王”所應該具備的素質。

[評析]

在學術界,關于老子的“道”的屬性,有幾種不同觀點,最典型的主要是唯物論和唯心論截然對立的觀點。持“唯心論”觀點的學者認為“老子的‘道’是一個超時空的無差別的絕對靜止的精神本體”。對此,張松如認為,“我們不這樣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怎么能是‘絕對靜止的精神本體’呢?而且,就它覆育萬物,而不自以為是主宰這方面看,‘則恒無欲也,可名小于’;就萬物歸附它,而不知道誰是主宰這方面看:‘則恒無名也,可名于大’。無欲、無名、可小、可大,這個‘道’又怎么能是‘超時空的無差別’呢?”許多學者認為,“道”作為抽象概念,它既不表現物質現實事物的本身,也不能離開形式推論或理論假設的思想,它只是由思維形式表述的一些東西,并不直接適用于對待客觀現實的事物和現象(張松如《老子校讀》第206頁)。我們同意張松如的觀點,“道”是一個物質性的概念,它雖然是耳、目、觸、嗅諸感覺器官都不能感受到的,但它卻實實在在地存在于自然界,而不是僅憑人們的主觀臆想存在的精神性概念。這一點是我們準確理解《道德經》中有關“道”的問題的關鍵所在。此外,老子在本章里發揮的“不辭”、“不有”、“不為主”的精神,可以消解占有欲、支配欲,從“衣養萬物”中,使人們感受到愛與溫暖的氛圍。

[原文]

執大象1,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2。樂與餌3,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4。

[譯文]

誰掌握了那偉大的“道”,普天下的人們便都來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寧靜。音樂和美好的食物,使過路的人都為之停步,用言語來表述大道,是平淡而無味兒的,看它,看也看不見,聽它,聽也聽不見,而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無限制的。

[注釋]

1、大象:大道之象。

2、安平太:安,乃,則,于是。太,同“泰”,平和、安寧的意思。

3、樂與餌:音樂和美食。

4、既:盡的意思。

[引語]

這一章,述說了“道”的作用和影響,但本章和上一章,都不完全是前面各章論“道”的重復,而是隱寓著言外之意。“道”的作用和影響不可低估,它可以使天下的人們都向它投靠而不相妨害,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因而可以這樣說,本章實為“道”的頌歌。在《道德經》中,“道”已經被多次論及,但從來沒有重復,而是層層深入、逐漸展開,使人切實感受“道”的偉大力量。

[評析]

“樂與餌”指流行的仁義禮法之治,“過客”指一般的執政者,但還不是指最高統治者。老子在本章里警誡那些執政的官員們不要沉湎于聲色美食之中,應該歸附于自然質樸的大道,才能保持社會的安定與發展。統治集團縱情聲色,不理政事,這是在春秋末年帶有普遍性的現象。諸侯國之間的戰爭,使人民群眾遭受嚴重的痛苦。而在日常生活中,統治者荒于朝政,根本不關心人民群眾的死活。老子對于當時這種狀況極為清楚,他這章里所說的話,表明他為老百姓的安危生存而憂慮的史責任感。

[原文]

將欲歙之1,必固張之2;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3,必固與之4。是謂微明5,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6,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7。

[譯文]

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做雖然微妙而又顯明,柔弱戰勝剛強。魚的生存不可以脫離池淵,國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輕易用來嚇唬人。

[注釋]

1、歙:斂,合。

2、固:暫且。

3、取:一本作“奪”。

4、與:給,同“予”字。

5、微明:微妙的先兆。

6、脫:離開、脫離。

7、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指國家的刑法等政教制度。示人,給人看,向人炫耀。

[引語]

有人認為這一章也是講用兵的道理,不過我們認為這主要描述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本章談到若干對矛盾雙方互相轉化的問題。例如,“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等都可以說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規律,同時以自然界的辯證法比喻社會現象,以引起人們的警覺注意。這種觀點貫穿于《道德經》全書。

[評析]

從這一章的內容看,主要講了事物的兩重性和矛盾轉化辯證關系,同時以自然界的辯證法比喻社會現象,引起某些人的警覺注意。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都會走到某一個極限,此時,它必然會向相反的方向變化,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對于事態發展的具體分析,貫穿了老子所謂“物極必反”的辯證法思想。在以上所講“合”與“張”、“弱”與“強”、“廢”與“興”、“取”與“與”這四對矛盾的對立統一體中,老子寧可居于柔弱的一面。在對于人與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觀察研究之后,他認識到,柔弱的東西里面蘊含著內斂,往往富于韌性,生命力旺盛,發展的余地極大。相反,看起來似乎強大剛強的東西,由于它的顯揚外露,往往失去發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在柔弱與剛強的對立之中,老子斷言柔弱的呈現勝于剛強的外表。(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韓娛超新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