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娛超新星第一百三十章 能不能別說了?我一點都不想回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韓娛超新星 >>韓娛超新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章 能不能別說了?我一點都不想回憶

第一百三十章 能不能別說了?我一點都不想回憶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1日  作者:舊夢御歌  分類: 都市 | 職場 | 娛樂明星 | 舊夢御歌 | 韓娛超新星 


[引語]

本章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它的直接內容,即指出由于君上失德,大道廢棄,需要提倡仁義以挽頹風。老子對當時病態社會的種種現象加以描述。二是表現了相反相成的辯證法思想,老子把辯證法思想應用于社會,分析了智慧與虛偽、孝慈與家庭糾紛、國家混亂與忠臣等,都存在著對立統一的關系。國家大治、六親和順,就顯不出忠臣孝子;只有六親不和、國家昏亂,才需要提倡孝和忠,這也是相互依屬的關系。這是說,社會對某種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于社會特別欠缺這種德行的緣故。

[評析]

本章接著上一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認為社會上出現的仁義、大偽、孝慈、忠臣等,都是由于君上失德所致。至德之世,大道興隆,仁義行于其中,人皆有仁義,所以仁義看不出來;也就有倡導仁義的必要。及至大道廢棄,人們開始崇尚仁義,試圖以仁義挽頹風,此時,社會已經是不純厚了。在這里,老子把辯證法運用于社會治理,他指出:仁義與大道廢、大偽與智慧出、孝慈與六親不和、忠臣與國家昏亂,形似相反,實則相成,老子揭示了它們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表達了相當豐富的辯證思想。

[引語]

上一章敘述了大道廢棄后社會病態的種種表現,本章則針對社會病態,提出治理的方案。在前一章里,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因而主張拋棄這種聰明智巧。他認為“圣”、“智”產生法制巧詐,用法制巧詐治國,便成為擾民的“有為”之政。拋棄這種擾民的政舉,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實的利益。本章中,許多本子引到“少私寡欲”結束,把“絕學無憂”作為下一章的開端。本書主張把此句放在本章的觀點,“絕學無憂”正可以與前句“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并列。

[評析]

前蘇聯學者楊興順認為,“作為人民利益的真誠捍衛者,老子反對中國古代統治階級的一切文化。他認為這種文化是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下德’的圣人借此建立各種虛偽的道德概念,而只有‘朝甚除’的人們才能享用這種文化的物質財富。不寧唯是,這一切產生虛偽的文化還腐蝕了淳樸的人民,激了他們對‘奇物’的**。這種文化乃是‘亂之’。從這些表白中,可以明顯地看出,老子斥責統治階級的文化,在他看來,這種文化和具有規律性的社會現象是矛盾的,即和‘天之道’是矛盾的。必須拋棄這種文化。它對人民毫無益處。由此可風,老子反對統治階級的文化,否認它對人民的意義,并提出一種烏托邦思想——使人民同這種文化隔絕。”(《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及其學說》)老子的政治主張雖不可取,但他提出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恢復人的自然本性的觀點,并非是沒有意義的。

此外,對于“絕學無憂”一句,在學術界有三種不同的理解。一種認為,“絕學無憂”指棄絕學習就沒有憂慮了。這種解釋認為老子要毀滅一切文化,當然也就不要學習了。這種意義認為,老子是愚民政策的創始人,是倡導愚民思想和政策的鼓吹者。另一種意見認為,“絕學”,指拋棄那此講圣智、仁義、巧利的學問,將其置于身外,免去權欲的誘惑,作到無憂無患。還有一種意見認為,老子所說的“絕”,其實就是絕招的“絕”,是指至深、獨到的學問,老子認為只有取得不同于世俗的獨到學問,才能獲得對私欲無所沖動的自由。這種意見認為老子正是這樣的具有絕學獨到的人,表明了他的學習態度。

[引語]

老子從辯證法的原理認為,貴賤善惡、是非美丑種種價值判斷都是相對形成的,而且隨環境的差異而變動。在本章里,老子將世俗之人的心態與自己的心態作了對比描述。它揭露社會上層追逐物欲的貪婪之態,并以相反的形象夸張地描述自己。文中的“我”指老子本人,但又不僅僅是指他個人,而是一種有抱負、有期望的人。“眾人”、“俗人”指社會上層。這些人對是非、善惡、美丑的判斷,并無嚴格標準,甚至是混淆的、任意而行。他說“我”是“愚人之心”,這當然是正話反說。世俗之人縱情于聲色貨利,而“我”卻甘守淡泊樸素,以求精神的升華,而不愿隨波逐流。

[評析]

任繼愈在《老子新譯》中說,“老子對當時許多現象看不慣,把眾人看得卑鄙庸俗,把自己看得比誰都高明。而在表面上卻故意說了些貶低自己的話,說自己低能、糊涂、沒有本領,其實是從反面抬高自己,貶低社會上的一般人。他在自我吹噓、自我欣賞,最后一句,說出他的正面意見,他和別人不同之處,在于得到了‘道’。”在老子看來,善惡美丑貴賤是非,都是相對形成的,人們對于價值判斷,經常隨著時代的不同而變換,隨著環境的差異而更改。世俗的價值判斷極為混淆,眾人所戒忌的,也正是自己不必觸犯的。在這里,老子也說了一些牢騷話,使人感到憤世疾俗的意味,其中不乏深入的哲理。他說明自己在價值觀上,在生活態度上,不同于那些世俗之人,他們熙熙攘攘,縱情于聲色貨利,而老子自己則甘愿清貧淡泊,并且顯示出自己與眾人的疏離和相異之處。

[引語]

從本書第一章起,老子就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但這個本原“道”,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呢?對此問題,學術界的解釋不同,就出現“道”是唯心主義的和“道”是唯物主義這兩種觀點。本章中,老子進一步揮第十四章關于“道”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的觀點,明確地提出“道”由極其微粘的物質所組成,雖然看不見,無形無象,但確實存在,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在本章里,老子還提出“德”的內容是由“道”決定的,“道”的屬性表現為“德”的觀點,集中地描述了“道”的一些特點。一章、四章、十四章、本章和二十五章,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道的性質問題的重要篇章。

[評析]

學術界一派觀點認為老子的“道”不是物質實體,而是絕對精神之類的東西,這種觀點有待商榷。我們的觀點是傾向于“道”具有物質性的這種意見。因為老子說了“道之為物”,又說“道”中有物、有象、有精,這顯然不屬于觀念性,而是屬于物質性的東西。在以后的章節里,還將遇到此類問題。

此外,關于道與德的關系問題,老子的意見是:“道”是無形的,它必須作用于物,透過物的媒介,而得以顯現它的功能。這里,“道”之所顯現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稱為“德”,“道”產生了萬事萬物,而且內在于萬事萬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也就是表現了它的“德”,在人生現實問題上,“道”體現為“德”。

[引語]

這一章,老子從生活經驗的角度,進一步深化了第二章所闡釋的辯證法思想。第二章重點講的是矛盾的轉化。本章一開頭,老子就用了六句古代成語,講述事物由正面向反面變化所包含的辯證法思想,即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滿和盈溢、陳舊和新生、缺少和獲得、貪多和迷惑。他用辯證法思想作用觀察和處理社會生活的原則,最后他得出的結論是“不爭”。

[評析]

普通人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實質。老子從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帶有智慧的思想,給人們以深深的啟迪。生活在現實社會的人們,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風順,極有可能遇到各種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老子告訴人們,可以先采取退讓的辦法,等待,靜觀以待變,然后再采取行動,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在《莊子·天下》篇中,莊子說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獨曲全。曰,‘茍免于咎’。”這里說的“曲全”,便是“茍免于咎”。老子認為,事物常在對立的關系中產生,人們對事物的兩端都應當觀察,從正面去透視負面的狀況,對于負面的把握,更能顯現出正面的內涵。事實上,正面與負面,并非截然不同的東西,而是經常儲存的關系。普通人只知道貪圖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誡人們,要開闊視野,要虛懷若谷,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但是如果不考慮客觀情況,一味蠻干,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

在“曲”里存在“全”的道理,在“枉”里存在著“直”的道理,在“洼”里存在著“盈”的道理,在“敝”里存在著“新”的道理,因而把握了其中的奧秘,就可以做到“不爭”。事實當然并非完全如此,有些事不爭也可以取得成功,有些事不爭就不能取得成功。

[譯文]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洼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

[譯文]

不言政令不擾民是合乎于自然的。狂風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人呢?所以,從事于道的就同于道,從事于德的就同于德,從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樂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樂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樂于得到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就會有人不信任。(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韓娛超新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