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為中華所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為中華所獵

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為中華所獵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30日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幾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 
國務會議廳里,軍方的代表們沉吟稍許,都沒有著急開口。(比奇屋逼qiwu的拼音)

這是一個軍方勢力擴充的好時機,沒有人有理由反對。武將們希望自己手底下的兵馬多多益善,文官們則想到了幾個軍工工坊,他們都將因此受益,獲得大筆訂單。這意味著樞密院話語權的增加。更何況,還是皇帝陛下金口玉言說了的。

唯有國務內閣上的諸位大臣們多有疑慮。

這一位,罕見的就連李邦華臉上也露出了猶疑不確定,并不贊同的表情。

“陛下,此事萬請慎重。”李邦華沉吟很久,這才開口說:“開放民間武備,此事開時容易,收起來,可就難了。而今大明國內人口超過千萬戶,按照最近三年的勢頭,不出二十年,在冊人數就可能過萬萬。以萬萬人口之國,若人人持有武備,甚至地方亦是有一支兵馬可用。那可真是……旦有禍患,必將烈焰滔滔,難以制衡。”

而今朝廷的戶籍管理,主要還是統計戶數為主。而朱慈烺則要求將人丁統計到人口實數之上。

一千萬戶戶籍,換算成人口,大約在五六千萬人上。

李邦華說不到二十年的時間翻倍到一個億的人口,聽起來似乎十分匪夷所思。但仔細算算,并不足為奇。

朱慈烺后世看過一本穿越文,論及人口精確到個位數。但一個五萬人口的國家,發展二十年,依靠著每年源源不斷移民入內,人口卻只有十幾萬人。人口的增長幾乎機械地依賴于外來移民。

這顯然是被后世天朝特有的計劃生育給迷住了眼睛。

人口的增長,其實是可以很快的。

中國從四億人口到十億人口,也只不過用了區區三十年不到的時間罷了。

更何況,雖然在冊戶籍有一千萬戶,但隱瞞的戶口呢?不是刻意隱瞞,而是流落于山川村落,沒有被統計到的人口呢?

從前,正是因為大明各級官府的基層治理能力過于欠缺,這才使得人口統計只能以戶作為單位。

當然,伴隨著這些年各項改革推進,朝廷的治理級別延伸到了鄉鎮,人口的統計也可以以丁口作為單位了。特別是此前在人口統計之中幾乎完全被忽略的婦女。

“萬萬人口,若是出了騷亂,要平定恐怕就更難了。”

“從前,逆賊動輒高喊人馬百萬。往后,卻說不定要喊出人馬千萬的口號了。”

“首相大人所言,是實情。況且,以刑部這些年統計來看。不管是兇殺案,還是普通的小案件,這些年都是驟然升高。經濟雖然發達了,生活也越來越好了。但城市的治理難度卻越來越高了。以京師為例,而今在京師常駐的人口已經高達千萬,曾經還只是偏遠地區的外城城郭更是成了京師的核心區域,地價飛漲,人口稠密。來自鄉下的、外省的、外國的乃至于在地下過著灰色生活,沒有戶籍,沒有來歷的。形形色色,種類不同的人都匯聚到京師里。這樣一個龐大的城市,去年立案的案件,已經突破一萬份。”

“嘶……怎生如此多?”

“簡直駭人聽聞,京師治安不是一向良好么?”

“聽起來怎生比起十年前還要差?”

朱慈烺心中微微嘆了口氣,這就是他親自站出來的緣故了。若非是預料到注定會讓朝臣們抵觸,他也不會赤膊上場。

畢竟,不管是哪一位朱慈烺中意的年輕一代為朱慈烺的這個政策站臺,都壓不住腳。實在是這一回要做的事情,注定會深遠地影響整個國家的未來。同時,又過于顯得超前,朝臣們大多都是會理解不了的。

也唯有是朱慈烺親自開口,才能鎮住場面,讓原本許多會變得很激烈的話語被迫壓抑住情緒。

比如剛剛捅出京師報案數的刑部尚書張忻。這一位是典型的老官僚,老派官員。

當然了,朱慈烺是站出來親自站臺,但不意味著每一次都需要他沖鋒陷陣。

果不其然,沒多久就有列席的刑部主事俞行健開口。

俞行健也是跟著朱慈烺的老臣了,當年在南京監國時就就任南京警署署長,負責當地治安事務。后來入京,也進了刑部警署司擔任主事,負責全國各地的警署搭建。

這一位,無疑是皇帝陛下的年輕一代親信。

俞行健昂然出列,說:“諸位大人稍安勿躁。過往,京師其實是沒有報案統計的。以那些上縣衙、府衙報案之例,其實算不得數。畢竟,從前盛傳的都是衙門口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但后來各地警署制推行以后,百姓可以方便保安。不僅是重大案件諸如殺人、搶劫、墻間嚴重刑事案件會立案,一些打架斗毆、偷竊等罪行稍小的治安案件也會得到立案處理。故而,這才顯得京師而今的保安總數較高。實則,以過往推測。每年京師實際上發生的案件不會低于三萬起,只是大部分案件當事人都不會察覺到。同樣……大部分的案件,也不會被處理。”

張忻的臉色頓時就黑了下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他那點小心思,外行或許看不出來。但俞行健這個內鬼在,一下子就拆穿了。一萬個案子,聽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并不算嚴重。總體而言,治安是隨著警務部門的建立與高效運行后被不斷改善的。

眾人恍然大悟,看向張忻的表情也有了些不對勁。

被自己人戳穿了小心思,張忻有些下不來臺。

顧炎武此刻也開口說:“當然,人口不斷流入,定然是會加大治安壓力。警務部門雖然很努力,但終究會有人力有時窮盡之感。”

張忻低聲說:“不敢,都是一心為公而已。”

這是一個臺階。

張忻收了下來。

朱慈烺也恰到好處地開口說:“這是一個鮮活的事例啊。京師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六年了,一個殘破、日暮的城市變化成今日繁盛的大城。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肯定,也沒有人會愿意因此放棄。更不可能,因為人口流入而增大的治安壓力而選擇讓京師變得蕭條、變得落寞。”

“事實上,治安壓力上升,但不代表治安情勢會惡劣。只有經濟不斷發展了,才能讓選擇犯罪的人越來越少了。固然,是有些村里的流氓,外國的地痞來京師作惡。但是,如果在京師能夠找到一份正常的工作。他們還是會洗心革面的。而全國、全世界的治安豈不是好了一分?當然,一旦有作奸犯科植被,我相信我們的警務部門時刻忠于職守,不會放過一個犯罪分子。”

“諸位愛卿呀,必須睜大眼睛看清楚,比如仔細摸摸腦袋想明白。我們的國家,未來的發展一定是日新月異的。她會不斷繁榮昌盛,也會不斷出現各種各樣的新情況,新情勢,新困難,新挑戰。這些新的所有問題,我們都要面對。掩蓋,解決不了問題。逃避,只能讓帝國的發展淪為妄想。而我們,都會因為自己的瀆職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試想一下吧。十年后,當你的孫子問起。你是愿意驕傲地回憶自己:我在為帝國服務的崗位上,忠誠職守,勤于任職,不甘落后,功勛卓著。還是羞愧地打個哈哈,用接下來的余生來懺悔自己的懶惰、無能以及怯懦。”

會議廳里,一片寂靜。

但這并非是死寂。

而是一種大徹大悟,一種被激勵的心潮澎湃,一種渴望,一種感動。

是呀,當官到一定境界。已經超脫了物質需要了。

他們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訴求。物質上的追求已經相當少,他們要考慮自己的身后名。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在朝政之上做出一番事業,青史流傳,萬古流芳。

“也許,這樣一條道路是會很辛苦。”俞行健感慨著,又是無限地期許著:“但是,一想到從今往后,我們的中華兒女,終于勇敢地站起來,成為一個堅韌頑強、又勇于反抗、勇于進取的民族,我就感覺前所未有的驕傲。各位同僚,各位官長。我們處在的,就仿佛炎黃之時的中華一樣。先祖們要的,是披荊斬棘,開拓遠方。而不是要一個溫良恭謙讓的君子。我們面臨的時代,就是這樣一個,需要我們所有兒郎同胞去拼搏、去搶、去追趕、去爭奪的世界。而不是馴化一群順民,任由我們魚肉的世界。”

“如果真的要魚肉,我卻寧愿選擇那些外邦蠻夷。”陳子龍這時插了一話。

“所以,諸位同僚官長。請與陛下一起,讓我們中華兒郎,如神龍一樣騰飛,亦如虎狼一樣,讓寰宇為中華所獵!”俞行健目光灼灼,鏗鏘有力。

“也許,我真的老了。”看著眼前這樣一個年輕、朝氣蓬勃的男子,張忻感慨地說著。

“臥子……今天的名字又要被陛下記住一回了。也許是好事吧,舊黨的未來……在臥子手中,會是對的嗎?”黃道周也感覺到了一陣子有心無力的感覺。

的確,老人們更希望一個更有秩序的世界。哪怕,為此變得陳腐。

一陣靜謐之后,就到了該下決斷的關頭了。

“我贊同。”李邦華開了口:“也許,臣是老了一些。”

說完這句話,傅淑訓這個并不涉及此事的人也感慨說:“也許,是臣跟不上腳步了。”

“大明需要活力與朝氣呀。陛下說得對、幾位同僚也說得不錯。”倪元璐說:“未來的情況,必然是更加復雜的。而朝廷,是應該體現更高的水準,為陛下,為大明治理。改革將是不斷深入的,也許暫時面對一些問題我們無法解決。但看了幾位同僚的想法以后,我充滿希望。”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朝臣們全票通過。

朱慈烺露出了笑容,也很是贊賞地朝著方才發言的俞行健、陳子龍以及顧炎武點頭致意。不愧是他帶出來的新生代,已經漸漸撐得起朝政了。

“那么,此事就以此開頭吧。朕要為大明要重構尚武之風。此前,京師不是辦過一個馬拉嵩運動會么?朕看就很好。可以再搞一個逐鹿運動會。逐鹿,并非是九州之鹿。而是那海外,藏著無盡的寶藏,無盡的土地、財富。讓大明兒郎康健有力,積極進取。才是逐鹿之詞,應有之義!”朱慈烺又爆出猛料:“朕決定,就從朕的私房錢里,拿出一百萬元作為懸賞。定出二十個分類的狀元、榜眼以及探花。讓天下中華兒郎,以拼搏進取、勇為敢闖為念!”

這一回,大臣們卻不再反對了。

不僅是朱慈烺這個創意很好,也是朱慈烺這一回的大方,讓人找不出反對的心思。

一百萬元,在過去,也許崇禎皇帝一年收入的私房錢就全部是這個數字了。

但以當今皇帝陛下的豪富,一百萬元雖多,卻也只是毛毛雨而已。畢竟,希望公司、恒信商行以及各個控股公司每年貢獻的利潤都是數千萬的。

更何況,作為穿越客,別人不知道體育行業蘊含的利潤,朱慈烺還不知道么?

以蹴鞠為例,隨便來一個狀元球隊做廣告,還不得讓企業賺翻?至于其他玩法,那就是更多了。朱慈烺總之是不會對自己的枕邊人皇后娘娘藏私的。

逐鹿運動會,自然又是全票通過。

眾人對此毫無異議。

“至于這一回臺灣之事,就先將臺灣的府兵搞出來。當然,駐軍也要第一時間派上去。另外,兩大艦隊都去臺灣海峽清場。朕,要給我大明兒郎一個公平復仇的機會。”朱慈烺笑了,這個笑容落在朝臣眼里,有著極佳的感染力。

大家都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意思。

這就好比,自家孩子被熊孩子欺負了。大人回去走揍家一頓當然很好,但朱慈烺為了教導孩子,顯然給了一個更高明的辦法。

他過去清場,讓熊孩子的幫兇插不上手。然后扒了對面熊孩子的衣服,搶了人家的棍子。然后給自家孩子一身盔甲與長劍。

這個時候,朱慈烺說:去吧,讓他們公平決斗吧!

手機用戶請訪問:ne


上一章  |  大明最后一個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