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行第358章 請君入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明末行 >>明末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8章 請君入甕

第358章 請君入甕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7日  作者:紅色可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紅色可樂 | 明末行 
剛剛更新的小說:

第358章

作者:

更新:20151027

看到孫元化驚愕的表情,李巖轉了轉身子,沉吟了一會,說道:“起先我在河南聽說了孫大人的大明,又見了您身邊那些精銳的外籍參謀,高看了您手下兵將的戰斗力,但是今日一觀,可見我當日的觀點,全都是錯的。

我起先以為經過了義縣之戰之后,黃臺吉命不久矣,那么他活著就要整頓后金的各方勢力,他能投放自己的勢力放到中原來已經讓我吃驚了,但是通過這幾日得到的情報來看,多爾袞非常強。

而在反觀我們這一方,兵將之間不和諧是一點,另一點便是軍紀的問題非常嚴重,今天觀察,大人的軍營之中,有賭博者,有昏昏大睡者,有奔走嬉笑者。

僅僅憑借這兩點來看,我們很難是他們的對手,再有一點,便是大人身上恐怕陛下的圣旨吧,我家將軍雖然有心祛除韃虜,但是卻也不愿意再次受那牢獄之災。”

孫元化的眼睛開闔之間神情閃爍,看的出來這個家伙非常吃驚,他以為秘密的事情在人家眼里,簡直是不值一提的事情。

陛下的圣旨到了自己這里才多久,人家就知道了。還有就是軍隊的紀律問題,孫元化不是不知道,但是知道卻也管不了。

“本館奏折已經上了八百里加急,想來用不了多久,陛下就會收到的奏折,大明畢竟是不是當年的大明了,想繼續抑制藩鎮已經成了不可能事情。所以你不用擔心。

至于后金的勢力,我們大明朝的錦衣衛和六扇門還不是吃醋的,他們已經緊急調查他們到底藏匿在哪里了。

李巖點點頭說道:“還有一件事情是關乎大人安全的關鍵,那就是韃子到底收買了誰?據我猜測,韃子既然知道了山東這里早有準備,他們還敢來,那么原因無非有兩個,一個是有恃無恐,但是如今后金早就非昨日之后金,有恃無恐不太可能,另一個則是他們買通了大人的手下,但是大人手下的將領,我都不認識,所以我也不能給大人太多的建議,免得讓人家說我離間大人和手下的感情,所以這個時候我能幫助大人您的事情不是很多,您一切都需要小心為上。”

“你可愿意幫我。”孫元化恭敬的給李巖施禮。

卻被李巖轉身躲開,李巖開口說道:“卻不是幫你,我總要向我家侯爺證明,我李巖可不是幼稚的家伙,我先回大營一趟,跟侯爺說說我在您這里的所見所聞,再由他做定奪。”

說完不等孫元化反對,施了一個晚輩的禮,轉身離去。

目送自己辛辛苦苦綁架來的李巖,騎著戰馬離去,孫元化拿著硯臺狠狠的敲了敲自己的腦袋,最不喜歡的事情便是有人在自己面前裝出一副高大的樣子,尤其是李巖那悲天憫人的表情,讓自己很不喜歡。

自己真的有你們想的那么不堪嗎?自己好歹也是一方封疆大吏,怎么在他們眼里想成事就那么難呢?

都是該死的東虜搞破壞,讓自己無法好好的替天子治理一方土地,于謙那種人自己是做不了的,王守仁自己也是做不了的,但是自己不能做王振吧。

想到這里,孫元化的手握的更加緊了一些,我雖然話就是大明朝的文天祥,本事雖然算不上最大的,氣節一定要做最強大。

如果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自己一定要讓那些黎民百姓知道,什么叫做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遼東的韃子,你們要是真的把本大人惹急了,本大人拼著官位不保,也要來個炮轟四方,殺你個片甲不留。

想到這里,孫元化儒雅的臉上多出了幾分猙獰之色,吩咐孔有德和耿忠明按照從陜西哪里學來的方子趕制火藥,制作紅衣大炮,紅衣大炮做最大口徑的,就算是火銃打不死你們,用火炮也要把你們炸死。

李巖回到軍營的時候,看見炊事排正在忙碌,侯爺正拿著菜刀在哪里剁菜,那好好的土豆剁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又放了些雞蛋和肉,便作為鹵菜。

高排長拿著菜刀先是拍了一下蒜頭,然后扔進罐子里,感覺有些辣眼,又放了些咸鹽。

幾個放哨的士兵正在談嘻嘻哈哈的談論著。

“哈哈,侯爺親自下廚做面條,有口福了。”

“是啊,有口福了啊。”

“可跟你們沒關系,聽說咱們的夜不收跟韃子交了手,互有勝負,有個騎兵受了傷高燒不退,什么都不吃,就是想吃頓面條,侯爺才下廚的。”

看到李棟忙碌,又聽說已經與韃子交手了,李巖心里多少有些緊張,又為在這個時候李棟任憑孫元化將自己弄走而李棟卻沒有任何反應而感覺到不喜。

李巖一臉哀怨的看著李棟,以為他真的要把自己一直留在炊事班,或者說真的準備看著孫元化送死。

不然他知道自己的計謀千般不好,為什么不提醒孫元化呢?雖然他感覺孫元化那個老頭子千般無恥,竟然用蒙汗藥把自己弄到,但是看著孫元化這種固執的老頭子慘死,真的不是他能做到的。

他可以自己無恥,但是見不得高尚的人無辜的死去。

明知道自己帶領的是一群烏合之眾,仍然不惜性命去與敵人對抗,明知自己手下有敵人的奸細,依然不要命的準備作戰,這或許就是高尚吧。

雖然這種高尚有點傻,有點天真,但是真的讓人感覺很崇敬的樣子。

“不是我不準備幫他,而是陛下那里打算在坑我一把,所以我也有些猶豫了,不能幫他打韃子,他卻總是想著要我命吧。我李棟雖然心里有這個國家,但是還沒有到了生命與忠誠傻傻分不清楚的地步。”

對于李巖這種年紀輕輕,心里還沒有將高尚的目標隱藏起來的年輕人來說,很多東西,自己如果不解釋,他或許很長時間無法理解自己這樣做的目的。

他能被孫元化給帶走之后,這么短時間就回來,這已經非常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自己如果在過分的輕視他,多半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如今自己這次冷落他,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卻也讓他見識到了兩邊軍隊之間的差別,看著李巖的表情,李棟知道,那個自信的李巖又回來了,而且多了一份成熟。

“崇禎不足為慮,若是京都一代的生氣沒了,崇禎王朝覆滅之后,北方邊少了抵抗韃子的力量,搞不好北魏的故事會上演。”

李巖憂慮的說道。

不過在此看到鎮定自若的在哪里做面條的李棟,李巖又興奮的說道:“不過若是你出手,就算是黃臺吉來了也多半不是對手,韃子不是最喜歡用騎兵虐殺對手嗎?這一次我們就用騎兵打敗他們,想來會是一件很暢快的事情,侯爺不是經常說,殺人者,人恒殺之嗎?多爾袞來到中原造了那么多的殺孽,就要有被侯爺了結的覺悟。”

“那是自然,就算陛下猜忌我,我也要對多爾袞動手的,他們現在太猖獗了,真的以為華夏沒人了,這一次必須好好教訓他們一次。”

李棟笑了笑,李巖這小子骨子里果然還是有著年輕人的熱血和信仰。

“你不恨我冷落了你?”李棟問道。

“做錯了事情該罰不是嗎?”李巖反問道。

“不錯,你在炊事班在好好磨練磨練,把這個面條好好學學,真的是夠了,做個面條還要老子親自出手。”

沂蒙山區位于山東和江蘇區域,是一個相對落后的區域,但是就是這么個地方,培育了諸葛孔明、蒙恬等一些列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

巍巍八百里沂蒙山由沂、蒙等等山口海拔都超過千米,這便是李棟給多爾袞選擇的墳場。一旦孫元化不能夠抵擋多爾袞,那么殘存的孫元化殘存的兵力,起碼可以依存沂蒙山區進行防御,逼迫他們不繼續深入。

一旦踏入蘇淮區域,那么不用李棟自己說,孫元化自己就可以上吊安慰崇禎皇帝了。

但是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堅壁清野。

李棟在山東的威望很明顯比不過在陜西,不過袁老爺子還是比較給力的,在聽了李棟的建議之后,親自出山,勸諫當地的大戶,遵從李棟的安排。

主動安排鄉親們后撤,排查奸細,能帶走的東西全都帶走,帶不走的全部燒掉,沿途的東西全都帶進大城市去,鄉村基本上一點重要的東西都不給他留下。

作為后金的老對手,李棟很清楚,留下百姓給多爾袞是一件多么不明智的事情,自從范文程這條老狗給他們建議用老百姓開城門之后。

這個辦法后金使用起來可是越發的順手了,要是在打的最激烈的時候,突然帶著一大堆百姓來到你面前,讓你讓開,你該怎么辦。你能看著他們送死嗎?

很明顯,不能啊。

看著老百姓死,是一件非常明智,但是卻考驗道德和心靈的事情。

李棟希望孫元化能好好的配合自己,自己對山東一無所知,對于沂蒙山也是一知半解,想要打好這一仗就要依靠孫元化,而孫元化想要打好這一仗,需要依靠的也是自己。

還有就是對于軍中的奸細問題了,孫元化軍中遼東舊將不少,想要抓捕和搜集有用的信息非常困難。

這一天,李棟邀請孫元化和他手下的遼東諸將來軍中飲酒,孫元化聽了上一次李巖說的事情,知道子軍中多半有奸細,在自己這里處理,容易引起嘩變。

不如將他們都帶到李棟哪里,到了李棟的兵營,任他們再強,他們也是無根之草,還不是任憑自己處置。

不過想想,往日里,自己對他們也不薄啊,他們為什么要背叛自己,最好李巖的判斷是錯誤的,如果李巖的判斷是真的,那么自己這么多年的努力和信任就全都百分了。

聽聞李棟宴請大家,耿忠明和孔有德不疑有他,畢竟當年李棟的父輩也是在皮帥手下賣命的人。

現在李棟發達了,宴請當年的老人也是應該的事情,況且耿忠明已經把李棟也在山東的消息送了出去,要多爾袞早作準備。

今日得了李棟宴請眾人的消息之后,孔有德便來找耿忠明議事。

孫元化萬萬想不到,自己倚重的二位將軍,其實早就叛變了國家,成為了多爾袞的馬前卒。

孔有德來的有些匆忙,見耿忠明正在更換衣服,焦急的說道:“我的好兄弟,都這個時候了,你還有心思換衣服,李棟這小子賊精賊精的,這個節骨眼上邀請我們喝酒,怕是有詐啊。”

“這。”

聽了孔有德的話,耿忠明就感覺心里咯噔一下子,他說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李棟有心思陷害他們的話,到了李棟的軍營里那豈不是麻煩了。

“不會。”耿忠明思慮再三說道:“昨日我剛剛收到了主子的信,信里說他們安插在李棟身邊的探子送回消息,李棟還沒有對咱們起疑心。”

“信可否給兄弟看看。”孔有德起身說道。

“自然可以。”耿忠明打開信封,掏出一張寫滿了漢文的信,孔有德從頭到文看了一個遍,又從身上拿出一張紙對照著看了半天,點點頭說道:“沒錯,是主子的字,看來李棟沒有發現。不過俗話說宴無好宴,想當初他們李家離開皮島,那也跟咱們多少有點關系,如今他們請咱們喝酒,會不會趁機羞辱咱們,畢竟如今人家是侯爵了。”

耿忠明說道:“成大事者,忍辱負重乃是常事,咱們如今效忠了主子,將來也算是從龍功臣了,現在受點委屈又有什么,倒是如果我們不去,反而可能引起孫元化這老貨的懷疑,去就去,想來當年之所以起爭執,無非是為了些許黃白之物,他李棟也不至于為過去的事情羞辱咱們兄弟,相反咱們掌握著山東的兵權,他李棟心里若是想著為難主子,那么就得重用咱們,咱們沒準還可以趁機要點好處。”

“要不要叫著九城?”孔有德問道。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他還年輕這一次就不帶他了,咱們倆去就好。”

說完二人騎上戰馬,孫元化早就在大營外等待了,二人告罪,然后帶著少許兵馬去了李棟的大營。

到了大營之后,見到李棟親自在大營外迎接,孫元化在心里頗為感激,但是在戰馬上的他卻裝出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

耿忠明在心里暗道:“這老貨也太不自知了,不怪咱們兄弟們出賣他,實在是他平常管得太緊,又看不起咱們這些武人,咱們在他手底下拿不到軍餉不說,還不讓搶劫百姓,這日子可沒法過了,想想主子,出手就是十幾萬良白銀,這才是痛快呢。”

李棟下馬迎接,笑著說道:“老大人,您里面請。”

孫元化笑著說道:“侯爺,你這陜西的酒我喝著舒坦,這不才喝了沒多久,聽聞您要請遼東的往日的老兄弟喝酒,我也厚著臉皮跟著來了,您不會不歡迎吧。”

李棟搖搖頭說道:“孫大人,您說這話可就見笑了,里面請。”

孫元化帶著耿忠明他們幾個人進了李棟的大營,早就有大廚準備好了酒菜。

軍中,也沒有什么歌舞,就是一大群男人開懷暢飲,孫元化雖然不是軍人,但是酒量不錯,跟著喝了不少。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棟突然把手中的筷子放下了。

看了孫元化一眼,見孫元化點點頭,李棟拍拍手掌說道:“諸位,李某有話要講。”

“侯爺,你說,我們都聽著呢?”盡管覺得這句侯爺叫出去很不舒服,但是沒辦法,誰讓在人家李棟的軍營之中,耿忠明心里暗暗的決定,只要自己將來飛黃騰達了,肯定要讓李棟好過不了。

“侯爺請講,我們聽著呢。”耿忠明說道。

李棟毫不避諱的說道:“此次根據最新的情報,黃臺吉身邊有總共兵將一萬五千人,配合豪格的五千人,現在已經達到了兩萬人的兵力,這其中以騎兵為主。還有少量的精銳的火銃兵和炮兵,這些都是很麻煩的事情。再者便是多爾袞進入山東之中,竟然神奇的消失了,這證明我們的情報工作做的很不到位。

還有就是自身的問題,我們陜西的騎兵來到山東多少有些水土不服,戰斗力下降的厲害,當地的百姓又拿捏著我們,買東西故意提高物價,讓我們很多事情都不好做。

如果遇到韃子的話,勝負可能連五五之數都達不到,所以我想跟二位借點東西用用。

其他的遼東將官都是一臉茫然的看著李棟,就連孔有德都沒有意識到李棟話中的意思,到底是耿忠明心思細膩一些,聽到借點東西用用,再看李棟的表情,便知道李棟動了殺機。

“侯爺現在要是殺了我們兄弟二人,豈不是打草驚蛇。那多爾袞本來就不知道藏匿在哪里,您這樣一做,肯定會嚇跑他們。”

“無妨,陜西的暗探找到了你么與多爾袞來往的信件,從信件間隔的日期來看,起碼有三四天的路程,而這三天足夠多爾袞趕到這里來了,到時候你就看著本侯爺華麗的表演吧。

“你無恥。”孔有德噌棱棱一下子把寶劍拔了出來。

“侯爺,我也是朝廷命官,您沒有資格為難我們。”

作品本身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如因而由此導致任何法律問題或后果,本站均不負任何責任。

熱門小說


上一章  |  明末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