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庭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伙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庭 >>唐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伙伴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伙伴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18日  作者:金山時雨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金山時雨 | 唐庭 
正文

家里錢太多也不是好事,那些銅板要是不花出去,說白就是一堆等著生銹的金屬,毫無意義。必須讓錢流通起來,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蕭庭找牛老漢等等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大家一致得出結論,買地。

男爵該有多少封地多少食邑,這是朝廷的規制變不得,可自己掏錢買地又是兩碼事,你要是有錢,賣家也愿意,愛買多少買多少沒人管你。

一大筆錢花了出去,在離著蕭家莊子幾十里外的地方,買了片比蕭家莊子還大的地,據說以前是哪個國公家封地的一部分。老國公死了之后,只給兒子留下了幾個仆人和百來貫能維持基本生活的錢,剩下的遺產包括封地在內,全都還給了國家,完美的詮釋了什么叫做高風亮節。

當然世上就沒這樣純良的人,每個人的行為背后總隱藏著各種不足為外人道的緣故。至于老國公為啥這么做,也許就是另外一段故事了,非蕭庭現在所關心。

他關心的是人口!

人是一切生產力的來源,尤其是農業社會里人口就意味這一切,種田、做工、打仗等等一切都要靠著人來實現,買來的地皮上,倒是稀稀落落的有些人家,稍稍緩解了一下幾個作坊人手不足的局面。不過也僅僅是稍稍≡,..緩解而已,新手能派上的用場不大,何況數量也很少。

“上次朝廷給的一百戶食邑怎么樣了?到底啥時候能到?”蕭庭倒是想起來,朝廷還欠著他一百戶呢,一百戶少說也有三四百人,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有七八百。就算是五中取一,也能大大的充實蕭家各種作坊人手。

這事得著落在長安縣上,可長安縣最近亂糟糟的,上一任的長安縣令長孫詮倒臺灰溜溜的回了陜州,新任的長安令還沒到任,整個衙門里大事小情全部淤積在一起。毫無頭緒。

作為天下第一縣,直接關系著京城的衙門,長安縣令不能久懸,朝廷討論之后,很快的定下了新的人選。

“兄弟初來乍到,日后還望蕭蘭陵多多照拂。”

眼前這位長著兩撇小胡子,笑起來像一只人面狐貍的家伙就是新的長安令。說起來也算是老熟人了,李義府。

李義府本身是有爵位的,還在中書省有官職。做這個長安縣令,是以上官行下官事,好像是降了官。但寧為雞頭不為鳳尾,他在中書省里就是個二流甚至是三流的人物,除了在朝廷上和趙國公打打嘴仗過癮之外,基本沒什么話語權和決策權,這下兼長安縣令,百里地面上就是他最大。

作為天下第一縣。長安縣令和其他縣令的重要性和意義都截然不同,向來是朝廷重視的官員。快速升遷的一條必經之路。一般來說,朝廷對某個資歷不太夠的官員有重任之前,都會送到長安縣這個位置上歷練歷練,鍍個金,一年半載之后再賦予要職。像是后世的重點培養干部,去基層鍛煉。

所以李義府同志對這份‘雞/頭’的工作很是滿意。

當然。既然是鍛煉嘛,就有煉成鋼的,比如裴行儉,在長安縣令的位子上混了一年,就搖身一變。領了一個上府。

上府不嚇人,天下的上府少說有一百多,可裴行儉帶著的那個上府卻不同一般,扼守長安城,說得好聽點,是陛下放在枕邊的利劍,說的難聽點,就是李治陛下的褲襠拉鏈,重要性不言而喻;

也有煉成廢鐵的,比如長孫詮,兢兢業業干了半年,使出渾身解數,最后回家關了禁閉。

李義府也是個愛琢磨事的人,得知他接任長安縣之后,細細的研究了兩位前輩的經歷,最后得出一個結論:想在長安縣的位置上干的好,千萬別得罪蕭蘭陵,非但別得罪,還得搞好關系。所以他一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來拜訪蕭庭。

“好說好說。”蕭庭也跟著呵呵一笑,抱拳還禮。

李義府這人哪怕又萬般不好,但有一個難得的好處,這家伙的一張狐貍臉長得帥不說,而且相當的喜慶,見著他跟他說話,忍不住的心情就會變好,忍不住想要笑。

“哎實在是失禮了,衙門公事壓積的太多,我這來的又匆忙,你瞧瞧,居然忘了禮數空手上門,實在是過意不去。”李義府羞澀道。

這是李兄的老毛病了,搞不懂他是真窮還是太摳門,反正以前他不忙閑著來串門的時候,也沒見他帶什么禮物,偶然拎盒桂花糕還搞得跟天大的人情似得。

和魏華不一樣,魏華也從不帶禮物上門。可魏華擺明了就是一副我不搞私交的架勢,吝嗇的光明正大。而李義府偏偏每次都要特意強調一下,他是懂禮數的,只不過因為種種意外,所以這次沒帶禮物。

林子一大,什么鳥都有,難怪當年連李世民都笑話他。

禮物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百戶的食邑。李義府到任之后倒是特別關注了一下這件事。

說來也奇怪,之前長孫詮在任的時候,九成九的公事都拖著沒辦,偏偏把蕭家食邑的事情給落實了。一百戶人,人選已經確定,戶籍也初步注冊,報過了三省審批,調令發往各地,人正在從大唐各處趕來的路上。

不過這一百戶人的成員結構有點復雜。主要包括:外國‘移民’、流民、逃人、戰俘和無業無產者……總而言之,跟一般印象中老實巴交的的莊戶農民半點邊都不沾。

再看看他們的來源,蕭庭就有點傻眼了。這些人來自五湖四海。嶺南隴右的這都算是好的,畢竟都是祖國親人,南越的勉強也能算是大唐人,至于那些吐谷渾南越突厥吐蕃的。也算是離著不遠,耳熟能詳的地方來的。

有高句麗新羅人絲毫不稀奇,反正那個半島是個神奇的地方,全世界的文明都是從他們那嘎達發展起來的。可還有幾個據說是從扶桑也就是日本那地方來的,這就未免有點夸張了,難為他們在日本還是半開化的時候。漂洋過海的來到大唐支援蕭家建設。

夸張的還在后面,天竺的大食的就不說了,蕭庭接著朝下看著名冊,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居然還有吐火羅人?真是難為長孫大胖一片苦心,連阿富汗人民都不放過?

至于看到還有幾個來自遙遠西方的不明身份人士,蕭庭已經麻木了,那是幾個傳教士,經歷千難萬險。不遠萬里的跑東方來傳播上帝的福音了。

“人才啊。”蕭庭和上戶籍本子,長長的吁了口氣,心想長孫大胖絕對是有才的,換成自己,短短幾個月絕對沒法子從全國挑出這一百戶稀奇古怪的人來。他要是把這份心思放在政務上,未必不是一代能臣。

這下好了,三省已經批復過,人也開始朝這邊調。想要改恐怕難度很大,等到明年人到齊的時候。蕭家莊子就等著變成萬國圓吧。從這也能看出來,趙國公雖然沒明著對付過蘭陵莊子,可同樣也不希望蕭蘭陵崛起,這份戶籍調動最后的審批就是長孫無忌本人。

“雖說都在大唐生活了些時日,可畢竟是來自不同疆域,風俗習性不同。連言語都未必能通達,聚在一起可不好管。”

蕭庭還沒說什么,李義府首先急人之所急,幫蕭庭考慮到了,一臉憂心愁愁的樣子說:“多了這一百戶人。您莊子上只怕要起亂子啊。”

最后一個‘啊’字……拖了一個長音,然后若有深意的望著蕭庭。

“那李兄的意思是?”蕭庭順著他的話茬朝下接。

“蕭蘭陵若是有心,這一百戶人,未必不能換一換。”李義府露出個如同大海般深邃的笑容:“雖說難免要觸犯些唐律,但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倒也是勉強行得通的,無非是我多費些心思,擔些干系。”

“李兄一片好心,在下心領了。不過常言道飯歹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既然李兄為難,還會觸犯唐律,這戶籍名單不改也罷,更不能讓李兄擔干系了。”

李義府這人還是少沾為妙,雖說現在看起來是同一陣營的,可蕭庭卻不想欠他什么人情。一盒桂花糕都當成天大人情來看的家伙,今天欠了他一百戶戶籍的人情,將來指不定要怎么還他,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怕是都不夠,得把自己這個涇河龍王管轄的整條涇河都給了他才成。

李義府倒是個明白人,聽蕭庭回絕的干脆,先是一愣,隨即便笑道:“蕭蘭陵果然高義,在下佩服。”

“嘿嘿,李兄也瞧見了,我這莊子上,整天搞什么拍案驚奇普法活動,我當家主的,總不好帶頭違法不是。何況這長安縣現在歸李兄管著,我更不能給你添亂了,今后我們兩家,還得相互照拂才是。”蕭庭道。

“蕭蘭陵說的在點子上,今后正要和衷共濟才是。”

李義府拿著戶籍笑呵呵的走了,雖說沒達到和蕭家結下共犯罪的深厚情誼,可這次來雙方的目的也都初步完成,相互之間見了個面,按照后世的說法,結下了‘合作伙伴’關系。

所謂的合作伙伴,就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互不干涉,我保證不在背后搞你,你也不在背后搞我,要搞咱們就在桌面上來明的;不搞的時候,有機會大家又都樂意的話,就聯手搞搞別人。

從當前的局面來說,和當地的父母官李義府同志維持這種不遠不近的關系,蕭庭和朝廷都是比較滿意的。至于李義府同志滿不滿意不用多考慮,朝廷滿意了,他就一定滿意。

朝廷最近相當滿意。攪屎棍長孫詮被踢走之后,兩大國事進展都相當順利。工部的將作監的播種機已經進展神速,按照當前的勢頭,年前必然可以完工。

而一直以來陷入停滯狀態的西征大軍也傳來了捷報。

梁建方蘇定方兵分兩路,徹底蕩平處月殘部,打殘了賀魯部最忠誠的狗腿子歌邏部,共殲敵三萬余人。

戰報讓人頭皮發麻,沒提到俘虜的事,這三萬多人全是‘斬首’。

歌邏部處月殘部基本就在這個世界消失了。

除此之外,出身千牛衛的小將薛禮薛仁貴帶著四萬烏合之眾,三千玄甲軍,阻擊賀魯前來救援的八萬精騎賀魯整整十一天,為梁建方和蘇定方的疲憊之師贏得了撤軍保存實力的寶貴時機。

不過這一戰打的有點慘,四萬義從,最后回來的,不到六千,三千玄甲軍斷后,回來一百二十八騎。(未完待續……)

pS:感謝‘c.peterson’打賞支持!

閱讀提示:


上一章  |  唐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