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三五七章 有證據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五七章 有證據么?

第三五七章 有證據么?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30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你剛才說,國內如今有很多打著皇商旗號,實際上卻不是真的皇商,只是花錢買了皇家認證跟皇家旗幟的偽皇商?”

“是的陛下,正是如此。”沈世明雖然只是跟李永吉通電話,并沒有親自見到皇帝本人,但依舊站的筆挺,然后拿著電話小心的回話道,“根據調查,這些偽皇商很多跟您的家族一點關系也沒有,八竿子也打不著,就是花錢買了個名號,然后打著皇家的旗號免交各種賦稅而已。

如果人數少的話,還沒什么,我們也不會察覺,但現在皇商已經遍布全國各地,到處都有所謂的皇商……當然,只是這樣也沒什么,但關鍵這些人良莠不齊,嚴重影響了帝國的稅收與治安,很多偽皇商都有自己的武裝,說是當地一霸也不為過!

這些人的存在,不但有損皇家的臉面,嚴重影響了國家的稅收與當地治安,甚至他們還敢公然殺害朝廷命官,并把掛著朝廷命官的尸體示眾的地步,明顯已經視朝廷為無物,長此以往,那還怎么得了?我們也是不得已才……”

“行了。”李永吉打斷他的喋喋不休,“你剛才還說,這一切的幕后主使者,是我老媽?有證據么?”

“證據當然有,而且很多很充分,物證人證俱在,尤其是人證,有太多人可以證明這件事跟太后有關了,里面甚至有很多人都親自見過太后的面。總之,太后她老人家恐怕……恐怕真的跟這件事脫不了關系。”沈世明故意放低了聲音,“不過陛下放心,暫時我已經把這些證據都壓了下來。還沒有暴露出去,所以外人還并不知道,太后與倒賣皇家旗號之間有什么關系。”

的確,沈世明這次做事很有分寸,只查到該查的。并沒有真正的一查到底。

事實上,太后與倒賣皇家旗號這件事,就算不去對王天二一家搞嚴刑逼供,也是很容易就能查到的,甚至在沈世明發動聯合調查行動之前,他就已經知道幕后主使者是太后了。

沒辦法。誰讓太后做事太簡單粗暴了,都不會講究點策略,比如推個代理人什么的,以至于很多賣皇家旗號的人直接就把太后給搬出來,以增加所賣皇家旗號的正統性跟可靠性。

當然。反過來說,由于皇家旗號十分敏感,一般人是不敢買的,沒有太后做后盾,哪怕明知道皇家旗號的好處,大家也不敢亂搞,甚至連假冒都不敢,畢竟根據帝國法律。褻瀆皇室,包括皇家旗號,那都是重罪。屬于大不敬,嚴重的,要槍斃的!因此要不是太后派人出馬,誰也不敢去買什么皇家旗號。

然而,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真相如何不重要。關鍵是如何處理。太后不管做事怎么有欠考慮,但她的身份是擺在那的。她畢竟是皇帝的生母,是當朝太后。所以就算沈世明,也不敢隨意攀扯太后,只敢對下面的小蝦米下手。

“嗯。”李永吉隨意應付了下,接著就開始了沉默。

說實在的,他最近一直是順風順水,一直沒有遇到什么挫折,忽然聽到后方出現這種事情,而且背后主腦還是自己的母親,這讓他心中十分的別扭。

很明顯,自己老媽搞的那一套,跟賣官賣爵其實沒什么兩樣,換到后世,那就是一頭典型的大老虎,是廣大人民群眾恨不能除之而后快的人物。

李永吉別看穿越了,還當了皇帝,但他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其實還是以前打下的底子,是他在現代社會慢慢成長起來的,就算穿越到現在,他雖然有些改變,但只是一些小改,骨子里是不會變的。

換言之,在內心深處,李永吉對貪腐跟賣弄權勢這些事情,都是十分痛恨的,這也是為什么他建立精武軍的時候,就搞了個軍法處,去監督各級軍官,以后登基建國了,更是成立了多個監督部門,尤其是搞了一個直屬內務府的,專門審查貪污*等事情的皇家廉政總局。

這個皇家廉政總局不但可以審查任何人,必要時還可以得到中央情報局的配合,搞聯合檢查,是一個權力相當大的執法部門。

成立之后,李永吉就不斷的對這個部門強調,要他們大膽的做,只要查出一個貪污*分子,只要證據確鑿,那么不管官位高低,不管資歷如何,統統嚴懲不貸!

在李永吉的心目中,只要一直從上而下的從嚴治理,絕不姑息任何一點貪污*,再給官員的薪水弄的稍微高一點,讓他們不至于為生活所愁,那么應該就不會有問題。

后世這樣的英明獨裁政府有很多,很多政府明明是獨裁,但政府依舊高效廉潔,比如新加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而且,李永吉建立帝國的時候,因為手下的行政人員人數不足,雖然處理國政的時候多少有些生澀,但也正因為人手不足,所以相對好管理,因此只要從一開始就定下基調,相信以后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原本,李永吉十分相信他搞的那套系統,不止是相信皇家廉政總局,也相信中央情報局,因為在他的要求里面,中央情報局的人不止是要負責對外對內的軍事情報之類的,還要關心當地官員的情況,一旦發現有什么貪污*的證據,一定要上報廉政總局,千萬不能因為不在分內就知情不報。

皇家廉政總局成立之后,的確辦了不少案子,不但效率很高,證據也很充分,讓李永吉相當滿意,認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

但是,現在看來,如果那個沈世明說的是真的,那么這個皇家廉政總局,恐怕有失職的職責。

剛想到這,李永吉就用手敲了下腦袋。

是啊。皇家廉政總局并沒有失職,他們之所以對自己隱瞞不報,最關鍵的一點就在于,這件事的幕后主使者是自己的老媽,也就是太后。而太后理論上說,也是內務府的主子,皇家廉政總局又是內務府的下屬部門,這廉政總局不敢調查,或者不敢上報,也就情有可原。

再者說。皇家廉政總局主要是負責調查官員,而太后搞的這一套,嚴格的說只是商業行為,最多是賣了自家的皇家旗號而已,因此很難對這種行為進行定性。

事實上。如果不是打著皇家旗號的商家,擁有免交營業稅等諸多特權,單純這種發賣自家旗號,發賣皇家認證的行為,最多就是個商業行為,跟搞連鎖賣代理權招商沒什么區別。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廉政總局才沒有上報,情報局的人也沒有匯報。一直等自己的首相沈世明告訴自己,自己才知道這件事,知道自己的那個便宜老媽究竟都干了些什么。

發覺電話里的李永吉長期不出聲。沈世明的額頭冒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畢竟他這么做本身就是承受著一種壓力。

要知道,沈世明這么做,其實就是在算計皇帝,別看他說的輕描淡寫,甚至處處為皇帝考慮。但實際上他就是在欺騙皇帝。

沈世明從小就會察言觀色,并靠這個長到現在。換言之,他的智商先不說。但情商是絕對夠格的,要不然,當初李永吉缺人時期提拔的人多了,也不會最終讓他當了首相。

正因為有這樣的性格,所以沈世明做事總喜歡三思而后行,喜歡謀定而動,不過呢,因為還夠年輕,所以必要的決斷力還是很不錯的。

對一般人來說,算計皇帝是相當可怕的事情,可對沈世明來說,這不算什么事兒,無非把皇帝當成一個更強力的東家而已,而他以前給沈家做事的時候,也沒少算計過對方。

不過,皇帝畢竟是皇帝,且李永吉還不是一般的皇帝,而是一個大權獨攬的開國皇帝,一旦有個差錯,身家性命立刻就會不保。

然而,越是在這種重壓之下,其實下面的人就越是不敢什么都對上面說,真那樣的話,那大家什么也別干了。

所以說,欺上瞞下這種事情,越是獨裁的厲害,情況就越是嚴重,反倒是那些三權分立下的寬松政權,因為有反對派監督,欺上瞞下的事情反倒比較少。

總之,皇帝不說話,這反倒給了內心有鬼的沈世明很大的壓力,如果不是他為人老道,說不定就頂不住了。

“咳咳,陛下。”沈世明開始主動說話道,“這件事因為牽扯到太后,所以您看,微臣接下來究竟該如何是好呢?”

“那些皇,不對,是打著皇家旗號的偽皇商。”李永吉忽然道,“真的像你所說,很多都是無惡不作的惡徒么?”

“一點也沒錯,陛下。”沈世明立刻接口,“比如那個王天二,在當地無法無天,連官府都不放在眼里,要不然也不會做到公然殺害我們派去的稅務人員這種事,要知道他們可都是真正的朝廷命官。

此外,他們殺了人,光天化日之下還把尸體挑在竹竿上示眾,當地警察前去抓捕,竟然敢公然抗法,當場打死了多名警察,甚至連警察局長也給打死了。

可以這么說,陛下,這些打著皇室旗號的家伙,他們就是一群毒瘤!他們不但仗著皇家的身份作威作福,拒不繳納賦稅,而且擁兵自重,已經是豪強一般的存在了。

根據目前的調查,這些打著皇室旗號,實際卻不是皇親的家伙總數已經超過五萬,且基本都擁有自己的武裝,說擁兵自重也毫不為過,這些人的存在,已經對當地造成了惡劣的影響,甚至很多人因此對皇室也頗有微詞。

另外,就目前的情報來看,這些人的財產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初步估計,那些跟偽皇親的財產加起來,恐怕會超過兩億華元,這還只是初步估計,實際數字只會多,不會少!”

“兩億華元?”聽到這個數字,李永吉也開始動容了,“沒搞錯吧?”

要知道,此時的華元,本質上是銀本位制度,一華元含銀37克,是名副其實的貴金屬貨幣。

而帝國建立時間很短,哪怕李永吉狂開金手指,但國家的底子在那里,整體上還是國困民窮,很多小地主,一年也賺不了一千華元。

可以這么說,如果你能有一萬華元,成為萬元戶,在中華帝國就算是令人羨慕的中產階級了,所以兩億華元,這絕對不是個小數字,而是能觸動國民經濟的大數字,說震動國體也不為過。

發覺李永吉被這個數字震動,沈世明立刻接著道:“絕對沒錯,正如微臣所說,這還只是初步估計,畢竟時間太短,如果全面清查,數字肯定會更多。”

“怎么會有這么多?”李永吉皺眉。

“是晉商,陛下。”沈世明道,“根據調查,購買皇室旗號的人,大多數都是晉商,這些人手里有錢,卻又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獲得特權,再加上山西還是自治區,所以他們為了行事方便,很多都購買了皇旗,偽裝成皇產,這樣做事能方便點。”

“原來如此。”聽他這么說,李永吉理解的點點頭。

的確,如果晉商,那就完全有可能了,因為在清末時期,晉商才是真正的豪商團體,相比而言,什么徽商浙商之類的,還根本就沒法與之相比。

只不過,李永吉起家的地方是上海,是江南,所以他成事之后,理所當然的扶植了本地的商人,努力讓他們變成新一代的資產階級。

事實證明,李永吉做的還算不錯,在直轄區的商家,就算不能獲得一些特殊商品的專賣權,但通過倒買倒賣,或者直接走出國門,去朝鮮、日本甚至北美洲經商,利潤還是相當豐厚的,比晉商的票號生意有過之而無不及。

另外,由于李永吉扶持了一大批銀行家,搞了個銀聯機構,所以江南銀行家的實力也是急速擴張,整體實力早就超過了晉商,再加上直轄區跟自治區的差異化,導致直轄區的商家在自治區擁有更多特權,這就讓落戶山西自治區的本地晉商感到壓力重重。

一些實力一般的晉商,還可以跳槽,跳出山西,直接把全家戶口移去直轄區生活,變成直轄區的商號,從而擁有同樣的待遇,可對那些擁有大量土地跟資產的大商家,卻不能隨便走人了,或者說,他們就算走,山陜一帶的官僚也不會輕易放他們離開。

走又不能走,面對外來的競爭對手又各種憋屈,這就讓這些大晉商左右為難,正好,這個時候太后居然開始倒賣皇家旗號,這就讓晉商看到了機會,所以哪怕明知道這里面恐怕有問題,但因為有太后做后臺,還是義無反顧的去做了。

毫無疑問,要不是看到這里,沈世明也不會這么上心,說白了,沈世明就是盯上了晉商的肥肉,想要借著這個機會,把晉商都給抄了,以此緩解一下財政缺口。

別的不說,光是那兩億華元的巨額財產,就夠讓沈世明流口水的了,更不用說,做了這件事之后,他的威信也可以建立起來,今后再推行什么政策,就再也不會有人阻撓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