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二八五章 戰斗中的林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八五章 戰斗中的林肯

第二八五章 戰斗中的林肯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19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如果是和平時期,林肯的這種獨斷專行肯定無法順利通過,但問題是,現在是戰爭時期!

美利堅合眾國雖然實行三權分立,但相對而言,身為政府首腦與三軍總司令的總統職務,卻是權力最大的一個,其他的像議會,法院之類的,都不過是為了能限制這個總統的權力而已。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之路就是起于戰爭,而戰爭時期需要的是果決與集權,需要的是效率,因此才誕生了集行政與軍事于一身的總統職務,本意就是為了集合全部力量贏得戰爭的勝利。

因此,在和平時期,總統或許有這樣那樣的限制,可一旦處于戰爭時期,那總統的權力就會加大,且形式越惡劣,總統的權力也就越大。

其實,在林肯的這三個新法案中,解放奴隸宣言以及強制兵役法都不是太大問題,畢竟大家不是傻子,都知道這兩個法案的好處,而且對自身利益的沖擊也不太大,畢竟北方這里還是工業資產階級更強。

但是,貨幣法案,或者說紙幣改革法,那對大家的觸動就有些大了,尤其是那些銀行家。

銀行家雖然也是資本家,但跟工業資本家不同的是,他們一般沒有工廠,玩的主要是金融,或者說是一種服務性行業。

在后世,金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這個時代。銀行家雖然依舊重要,但口碑卻并不好,這一點,不管歐洲,亞洲還是美洲,都是通行一致的。

而在美利堅合眾國,要說最強最有錢的銀行家是誰,毫無疑問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這倒不是什么陰謀論,純粹是現實情況使然。

要知道。美利堅合眾國在這個時期實際上還不能算多牛逼的列強,也不是一個橫跨太平洋與大西洋的超級大國,充其量,核心領土還是北美十三州。

在1862年,雖然美利堅合眾國早就通過美墨戰爭獲得了西部的大量土地,但實際上那些通過戰爭獲勝的土地,大都是沒有人煙的荒地,頂多算美國的殖民地,大都并不是美國的合法州。比如新墨西哥跟亞利桑那,現在就還不是美國的合法州,這片地區現在還只是被叫做新墨西哥地區。

總之,美國其實是一個還比較弱的國家。真正的核心地域也就是東部十三州。

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美國開始了大建設時期,換言之也就是大修基建,比如道路房屋工廠等等。而要做到這些,毫無疑問需要大量資金。

可當時的美國嚴重缺錢,不管是黃金儲量還是白銀儲量。都少的可憐,根本沒錢搞這些。

就在這時,歐洲的銀行家發現了商機,開始把觸角伸了過來,在這其中,最強的銀行家毫無疑問的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

也就是說,現在的美利堅合眾國,不但是很多工廠都欠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錢,甚至連美國政府都借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錢,以應付龐大的軍事開支。

這個借錢,自然不是借紙幣,而是借黃金,因為此時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正是最鼎盛的時期,只是他們家族的銀行中,黃金儲備就達到16億美元,約合2000多噸黃金,而當時美國的黃金儲備不過才不足一千萬美元,約合13噸黃金,由此就可以看出差距有多大。

當然了,與后世那些陰謀論不同的是,羅斯柴爾德家族雖然有錢,又是債主,不過他們只是銀行家,必須生活在一個講規矩的環境中,如果你不講規矩,或者說你掌握了槍桿子,羅斯柴爾德家族也未必好用。

換句話說,羅斯柴爾德家族看似強大,但充其量就是為各國權貴服務的一個金融家族,大家看中他,只不過是因為這個家族很會賺錢,另外也比較聽話而已,并不是真的怕他。

像之前的美國第一銀行與第二銀行,都是中央銀行的性質,但卻是私人銀行,可執照卻由美國政府與國會說了算,政府說讓你開,讓你開,你才能開,說不讓你開,你就得關門大吉。

美國政府現在之所以沒有搞出一個中央銀行,不是不能,而是不想,因為有中央銀行,就要付出更多責任,但如果沒有一個國家性質的中央銀行,那賴賬的成本就更低一些,一旦出問題,隨時可以讓這個私人銀行倒閉了事,之前的第一銀行與第二銀行倒閉,本質上都是這種賴賬行為。

在1862年,美國政府根本就沒有一個中央銀行,而是采取放任自流態度,也就是什么銀行都可以開,政府只管著管理與收稅,只拿好處不要壞處。

就好比現在的林肯政府,他們的確跟羅斯柴爾德家族借了不少錢,但都是拿一些土地啊,招標項目之類的當抵押,的確是借錢的一方,但要說到害怕,那就絕對不可能。

也就是說,羅斯柴爾德家族對美國金融以及工業領域的控制,只是通過金融手段在控制,但不管是工廠、工人還是基建項目,都是在美國本土,要受到美國政府的管理跟制約,因此從控制力度來說,羅斯柴爾德家族也好,其他金融家也好,壓根沒法跟掌握了暴力機關的美國政府比。

過去,美國政府跟人講信用,那不過是因為講信用更有好處,畢竟你一個國家都不講信用了,就算能獲得一時好處,從長遠來說卻是最糟糕的局面,會讓其他人不再過來投資。

但是,現在美國最大的幾個貿易伙伴,中國與英國都已經對美國宣戰了,法國也對合眾國很不友好,在這種情況下。再指望他們那邊的銀行家大力投資美國是不太可能了。

既然最大的幾個投資者都反目成仇,加上那些都是長遠好處,而美利堅合眾國現在的危機迫在眉睫,因此與長期好處比,林肯政府更希望獲得短期利益。

金融家的財富就是貨幣,所以他們不怕戰爭,甚至喜歡戰爭,因為政府垮臺了,他們換一個主子就行,萬一面臨戰火。他們收拾收拾黃金細軟,隨時就可以跑路,算是機動靈活,躲避風險的能力很高。

但是工業資本家不同,工業資本家最大的財富不是貨幣,而是工廠、原材料以及工人,他們是生產環節。

所以,一旦戰爭來臨,受創最重的都是工業資本家。因為他們的廠房也好,原材料也罷,都很難輕易轉移,所以他們的抵抗心思也最強。是最不支持遷都的一伙人。

原因很簡單,目前的華盛頓實際上是一個工業跟基建中心,一旦華盛頓陷落,這些東西都要落在敵人手上。他們的損失就太慘重了。

因此,合眾國的工廠主大都支持抵抗,而且也認同貨幣改革。因為一旦這個改革通過,他們就可以用美利堅合眾國新發用的紙幣,去償還那些銀行家的真金白銀。

沒錯,為了拉攏北方的工廠主跟農場主,林肯已經承諾,他會盡快成立一個美國第三銀行,然后由美國第三銀行發行新的美元紙幣,然后呢,這個銀行可以用無息貸款的形勢,為這些工廠主償還貸款。

具體而言,就是這些工廠主以前跟那些歐洲銀行間借的錢,都由美國第三銀行還了,這樣一來,這些工廠主的債權就轉移到了美國第三銀行,美國第三銀行成了他們最大的債主。

好處是,債權轉移之后,這些工廠主與資本家不需要額外付利息,到時候只需要歸還本金就可以,而且還款期限也有所放寬,這對工廠主而言當然是好事兒。

但是,這么做也有條件,條件就是這些工廠必須接受美國第三銀行發行的紙幣,同意用紙幣來結算。

美利堅合眾國的這些工廠,通常占據了一些主要的大宗貨物生產領域,包括鋼鐵制造、糧食加工、制鹽、水泥等物,雖然還沒形成壟斷行業,但也已經相對比較集中了。

一旦這些大型企業全都用紙幣來結算,那就等于把紙幣與這些大宗貨物相互捆綁,到時候老百姓接受起新紙幣也就容易的多了,這比強制在市面推行要更有效一些。

可以想象,除了有錢人,大多數老百姓還是用不到金幣的,比如一美元的金幣,很多底層普通美國人可能一輩子也用不到,他們一般是用美分銅幣。

那么,如果用紙幣就可以買到衣食住行的必備品,大家也就容易接受了,反正在老百姓看來,紙幣也好,銅幣也罷,只要能換到生活必需品,那就足夠了。

其實,由于美利堅合眾國一直缺乏黃金白銀,紙幣和改革的想法早就有了,但在過去的時候,那些占據了上游的大工廠主以及大資本家都不同意,所以紙幣改革才沒法推行,因此這里的阻力不是底層老百姓,關鍵是那些上層權貴。

但是現在,由于戰爭的影響,政府缺錢,工業資本家也面臨虧損甚至倒閉的風險,那么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如一起聯合起來,從那些銀行家手中掠奪財富。

為什么說是向銀行家掠奪財富呢?因為根據林肯的意思,當這些工業資本家把債權轉移到美國第三銀行以后,會由這個美國第三銀行跟那些原來的銀行家談判,而第三銀行也不賴賬,只不過把還款方式從金屬貨幣變成了紙幣!

沒錯,工業資本家也好,美國政府也罷,之前借錢都是真金白銀,可他們換錢的時候,卻只是想付出自己印刷的紙幣!

不樂意?沒關系,那還可以換一個東西,你不要紙幣,就要美國國債好了,國債也可以當作等價貨幣來還款。如果都不要,那就沒辦法了,反正咱美國現在就這樣,真金白銀是一點也沒有,你看著辦吧。

說白了,美國政府這就是要賴賬了。只不過林肯倒是有擔當,他把這個責任都由自己扛了,當了這個惡人,那么以后萬一戰爭結束,美國需要跟其他關系正常化的時候,還可以再反悔,重新回到金本位的這個世界大家庭里去。

也就是說,這個紙幣化改革,只是為了應付目前的危機,并不是美國政府就想以后真的全部玩紙幣化。這不是不想,而是如果其他國家還是只認黃金白銀,不認你的紙幣,那你除非閉關鎖國,否則還是得儲備黃金白銀。

毫無疑問,就深遠意義及其現實意義來看,林肯以獨裁手段公布的這三個法案中,這個貨幣化改革才是真正的重頭戲,也是一個比什么解放奴隸宣言更最重要的舉措。

要知道。解放奴隸宣言最多是道德上占據了制高點,另外就是能多一點兵員,并且給這場戰爭為自己增加正義性,可就解決實際問題方面。比紙幣化改革要差太多了。

畢竟在這個殖民主義時代,正義性的多少,從來都不是勝利的決定性砝碼,歸根到底還是要看誰的實力更強。誰能贏的勝利,只有勝利者才有權利決定自己的行為正義與非正義,所以實力才是最根本的一切。林肯先生也一直都是實力至上的現實主義者。

在林肯總統看來,目前的美利堅合眾國雖然遭受了不少的挫折,不管是軍事上還是外交上,但美利堅合眾國還沒到無可收拾的地步,畢竟合眾國的工業實力、人口基數等等,還是遠超南方叛軍。

在華盛頓,在匹茲堡,在芝加哥等,他們有大量的工廠,可以自己生產所有的軍械武器以及其他軍事物資,也就是說無論武器裝備還是糧食產量,他們都可以自給自足。

而再看看南方那個聯盟國,他們不但人口遠遠超于自己,也沒有像樣的工業,武器全部靠進口,唯一能交換的,不過是一些農產品而已。

到現在,別的不說,合眾國的軍隊已經超過了六十萬,而南方的軍隊全加起來也不超過三十萬,且自己的后備軍還在源源不斷的出現,可南方的后備軍已經慢慢枯竭了,無法再征召更多士兵了。

所以,正如林肯一開始認為的那樣,失敗不過是暫時的,挫折也不過是短暫的,只要合眾國政府上下一心,頂住壓力,并且慢慢適應戰爭之后,最終的勝利一定是合眾國!

至于中國與英國的軍事干涉,林肯雖然也有所憂慮,但卻并不認為有多重要,因為在他看來,只要自己實力夠強,這幾個國家不過是趁火打劫,一旦自己打敗了南方叛軍,勝利在望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會重新轉變口風。

因此,目前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最重要的事情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打敗南方佬,贏得最后的勝利!

只要贏了,一切全部都不是問題!

正是抱著這個心態,明明羅伯特.李的軍團離華盛頓已經不足一百英里,但林肯依舊不肯撤退,反而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工作中。

法案已經公布了,剩下的,就是林肯以總統的身份,不停的去落實這些法案。

為了讓貨幣法案通過,林肯舉辦了一個私人酒會,酒會上召集了華盛頓的大量工廠主,苦口婆心的說明這個法案的好處,尤其是對工廠主的好處有多大。

在這個大資本家為主的酒會上,林肯反復強調一點,那就是一旦華盛頓陷落,北方合眾國失敗,那么南方佬必然要收回這些工廠企業,必然要繼續推行免關稅的自由貿易政策,必然要大量進口中國與英國的廉價工業品,以有利于他們的農場主經濟。

也就是說,一旦南方獲勝,或者說暫時獲勝,那么南方佬以及他們背后的中國人英國人等侵略者就會如餓狼一般撲過來,搶走你們的一切,那就沒你們什么事兒了。

真到了那個時候,銀行家還有退路,你們這些工廠主的退路又在哪兒?

貨幣改革就不同了,政府要求的,只是讓你們暫時同意用紙幣來結算貨物,也就是說你們并沒有損失什么,因為紙幣是美國政府發行的,由美國政府的稅收做擔保,所以信用方面是無可爭議的,可以說只要美國政府還在。哪怕總統換了,你們的紙幣也是一樣有用的。

等戰爭結束了,你們隨時可以用紙幣來跟美國政府換回真金白銀,當然,也可以用紙幣來換土地以及其他政府能夠給予的物資、政策,好比繳納給國家的稅收,你們就可以用紙幣來支付。

換言之,支持合眾國政府的紙幣改革,就是保家,就是衛國。就是抵抗侵略,就是為了正義而戰!

不得不說,林肯的這些話還是挺有用的,尤其是他請的這些人中還有不少三十來歲的年輕人,而在這個時代,美國也還沒有徹底被金錢物欲所淹沒,什么正義啊,理想啊,國家完整與獨立啊。甚至抵抗外侮啊,都是這些上層精英所關心的問題。

而且,中國與英國的適時宣戰,雖然讓美利堅合眾國的形勢更嚴峻了。壓力更大了,但也同樣讓戰爭性質改變了,把一個單純的平叛戰爭,變成了一個衛國戰爭。激發了很多合眾國中上層民眾的愛國熱情。

所以,再考慮再三之后,這些工廠主大都同意加入林肯的貨幣改革計劃。只不過有個要求,那就是新成立的第三國家銀行,他們也必須要參一股,對這一點,林肯自然是拍胸脯保證,甚至還求之不得。

搞定了這些工廠主,林肯一邊讓人趕緊籌備心的國家銀行,并且籌備紙幣發行的事情,一邊到處演說,用飽滿的熱情號召大家參軍,反復的提出,目前的戰爭是一場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一場反侵略戰爭,是為了自由的正義戰爭。

總而言之,林肯的意思就是要告訴大家,現在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不關你是什么人,不管你以前做過什么,在這個偉大的時刻,都應該無條件的站出來,為了這個偉大的國家付出自己的生命與熱情,保衛自己來之不易的財產與自由。

林肯不但在工人群眾里演說,在市民中演說,也去招兵處的軍營里演說,可以說整個華盛頓的人口聚集區,林肯都走了個遍,幾乎走到哪兒,就說到哪兒,用他獨特的方式,去不停的戰斗。

林肯的演說不但飽含熱情,而且條理清楚,會根據不同的人群以及不同的接受能力,用不同的方法去說明為什么要打這場戰爭,以及他宣布實行那三個法案的原因是什么,當然,原因都是挑好的說,總之就是一片偉光正。

別說,在林肯的這種不停演說下,華盛頓的氣氛居然立刻就變了,已經從原先的惴惴不安,變成了慷慨激昂。

是啊,總統那么金貴的身份都不怕,都不跑,而且他們這里有近十萬軍隊,有大量的武器裝備,后續援軍也源源不斷,而敵人最多不過六萬人,怕什么?跑什么?

這里要說的是,華盛頓雖然是合眾國的首府,但實際上在內戰前只是一個幾千人的小城,是個純粹的政治中心。但隨著戰爭進行,這里成了總指揮中心,所以人口數目急劇攀升,已經瞬間突破三十萬人的大關,但數目最多的還是官兵以及隨行而來的工商業資本家。

因此,其實就算華盛頓失陷,對合眾國也不傷根本,畢竟工業基礎都在紐約,匹茲堡等地方,華盛頓最多就是個政治中心以及國家象征而已。

也就是說,雖然在葛底斯堡的波托馬克軍團實力很弱,不到三萬人,但華盛頓這里已經是個大軍營,還有超過十萬人的后備軍,只不過這些人目前還在在軍營里訓練,沒有開赴戰場罷了。

所以說,面對羅伯特.李的北弗吉尼亞軍團,華盛頓并非沒有一戰之力,而是實力相當強悍,如果再加上后方匹茲堡以及紐約等的大量援軍,時間實際上是站在合眾國這一邊的。

等發現激勵起了華盛頓的士氣后,林肯還親自帶領五萬人的援軍,前去葛底斯堡,在視察敵人情況的同時,也在軍營里發表了熱情激昂的演說,要求士兵們為了家園與親人而戰,為了正義與自由而戰。

由于在葛底斯堡相持的這段期間里,羅伯特.李的軍團因為軍械不足,加上人數也不夠,所以一直沒有發動大規模進攻,而是只進行了一些小規模的戰斗,基本上還是老老實實等待援軍與補給,這也給了林肯充足的應對時間。

就這樣,到了1862年12月21日的時候,雙方都做好了充足準備。

對合眾國而言,經過林肯的不懈努力,葛底斯堡的守軍——波托馬克軍團,很快就補充到了十三萬大軍的規模,已經恢復了戰斗力,且援軍還在源源不斷。

另外一方面,羅伯特.李所帶領的北弗吉尼亞軍團也上升到了九萬人的規模,且軍械補給也已經補充到位,雙方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大戰,一觸即發!(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