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第一一八章 鐵了心的坑美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走私1859 >>時空走私185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一八章 鐵了心的坑美國

第一一八章 鐵了心的坑美國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6日  作者:莊不易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莊不易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書名: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莊不易←→

,高速全文字在線閱讀!

雖然中間有了個小插曲,不過跟美國人的談判總體上還是相當愉快的,主要是李永吉給的誠意太足了。

毫無疑問,李永吉說的這些如果真的實現,那么美國人在中國,至少在蘇南地區,地位將會大大提高,絕對要超過英法兩國,所獲得的利潤也將更高。

要知道,那個變相的中美自由貿易區就不提了,根本就是個變相的新租界,更重要的是,到現在為止,能在中國修鐵路的就他們美國人一家,英法兩國連提都沒敢提呢。

而且,李永吉還跟霍華德談了其他附加條款,比如想高薪招募大量的美國土木工程師,要在中國大興土木,主要是修橋鋪路,還要蓋房子建碼頭,工程師過來可以帶家眷,女人孩子都可以,李永吉提供住房跟馬車。

此外,為了方便這些工程師家屬的學習,也為了中美兩國的文化交流,李永吉還希望招募大量的美國的醫生、美國的中小學教師來這邊的自由貿易區生活,李永吉負責提供醫院、學校以及相關設備,同時來華的醫生與教師也都給包分配住房,薪水絕對是原本薪水的一兩倍。

按照李永吉的話說,他希望把那個私人所有的東方小世界建設成一個具有美國田園風格的港口小鎮,吸引更多美國人來這里定居,讓中美之間能夠有更多直觀的接觸與交流,只要加深了彼此的認識。誤會自然就少了,誤會少了,敵意就少。做生意自然就更方便。

至于為什么要搞成私人領地,這個也很好理解,目前的情況下,還不宜跟朝廷正面沖突,而且大多數的清國人對洋人還很反感,所以就搞成私人領地,這樣一來。去貿易自由區的美國人就是李永吉請的客人,自然跟朝廷體制無關了。

當然這是借口。李永吉之所以要變成私人領地的主要目的,是想把自由貿易區這個生金蛋的鵝養在自己家,獨吞其中的高額利潤,畢竟這才是剛開始起步。等以后李永吉徹底掌握整個國家的統治權之后,必然要把私人財產與國家財產分開,因此如果此時不先一步分清楚,到時候還有的麻煩。

而且私人領地要變更政策什么的要更靈活方便,受掣肘比較少,畢竟不關你是總務府也罷,什么法院也好,甚至免稅政策之類的,歸根到底都是李永吉這個主人自己說了算。領地內本質上實行的是一種家法。只不過為了他個人的威信,他不可能輕易那么任性的變更政策而已,但那只是他不想。不是不能,這是本質區別。

如果說私人的自由貿易區還算是雙方互惠的話,那么之后跟幾個美國人開的那個用武器換糧食的協議,就純粹是滿懷惡意了。

很簡單,那兩個跟李永吉簽訂武器換糧食的商人,都是來自弗吉尼亞州與阿肯色州的商人。都是南方蓄奴州的商人。

這幾個人過去都是雙手沾滿血腥的奴隸販子,以前走的主要是非洲與大西洋航線。后來這行利潤少了,競爭力太大,他們就改行去亞洲淘金。現在他們的航線變成了從美國帶棉花去英國,再從英國購入工業品去印度,在印度購買鴉片后來中國,在中國購買茶葉與綢緞后,直接回美國,這么一趟下來,雖然要走近一年,但賺的比販賣黑奴要高好幾倍。

這一次,他們本來是想照常購買高檔的茶葉跟綢緞,但聽到李永吉可以出售廉價的后裝線膛夏普斯步槍,在試用過之后,他們都是大加贊嘆,又聽到售價只有區區的20美元之后,而柯爾特左輪手槍也只要15美元之后,立刻就動心了。

作為前奴隸販子,如今的鴉片販子,這幾個美國商人很了解世界先進武器的行情,夏普斯步槍跟柯爾特左輪自然也多有接觸。就算在美國的原廠的出廠價,夏普斯步槍也不會少于30美元一支,柯爾特手槍不會少于25美元,就算加上運費,如果大量運去美國,也不過在原價基礎上增加一到兩美元的運費,所以說差價還是很多的。

雖然這個差價不如走英國——印度——中國這個航行賺的多,但在李永吉已經明確提出他會在自己的控制區內對鴉片貿易征收高額的交易稅后,這個利潤已經明顯下降。

而且,李永吉還提出,他可以用高價收購黃金、糧食還有牲畜,這樣的話,從中國販賣武器跟絲綢、瓷器、阿里美泥之類的奢侈品回美國,再從美國收購黃金、糧食還有牲畜過來,一來一回,那利潤也相當可觀,不比走英國印度航行差,甚至還要高。

最重要的是,走太平洋航行距離更短,用飛剪船,一來一回用不了三個月,可如果走英國印度中國這條航行,那走一趟得大半年,再加上中國這里已經可以出產更高附加值的東西,比如阿里美泥(鋁制品),比如秘銀制品(不銹鋼)比如歐泊等寶石,算起來還是走中國美國的航行劃算的多。

另外,這幾個人也對目前美國南北沖突的事情比較清楚,知道南部各州正在積蓄武器,所以南部的武器市場相當好賣,甚至這幾個南方州的商人自己就在南部有大量農場跟奴隸,所以他們也很需要添置更多的武器。這樣一來,購買李永吉這里的廉價武器,就不僅僅是賺錢那么簡單了。

其實呢,李永吉并不是很缺美國的糧食跟牲畜,黃金問題也不是很急,因為日本的黃金很便宜,找機會去日本換黃金并不是難事兒,李永吉之所以要跟美國談這個貿易,主要目的就是給南方各州輸入武器。

李永吉對照歷史。知道實際上早在1857年開始,布坎南總統上臺的時候,北方的廢奴主義者跟南方的蓄奴主義者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不可調和。雙方無論在經濟水平、政治理念、價值觀還是其他方面都分歧嚴重,已經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族群,戰爭的陰云早就開始籠罩,稍微有點政治敏感的人,都能察覺其中的危險。

現任民主黨總統布坎南代表了南方蓄奴者的利益,但廣大的北方人,特別是工業資產階級都是廢奴主義者。布坎南總統只是兩邊搖擺,盡量維持。但這種妥協已經到了尾聲,因為最終他兩邊都沒有討好。

也就是說,無論下一任總統是不是共和黨的林肯執政,哪怕再次讓民主黨獲勝。那么戰爭也要爆發,因為南方人早就受夠了北方人,北方人也受夠了南方人,誰上臺當總統都一樣,只要分歧依舊存在,戰爭早晚要爆發。

在美國當時的情況下,除了進行一場戰爭,用拳頭來決一勝負外,已經沒有第二條出路。

那么。李永吉現在就趁機買南方人的農產品,并向南方人賣武器,其實就是在給南方人輸血。增強美國南方人的力量,提前一年就這么搞,如果能給美國的南方人提供幾萬只閹割版夏普斯,幾千門閹割版拿破侖炮,嘿嘿,賺錢多少先不說。到時候就有好戲看了。

要知道,這個世界雖然已經開啟了蒸汽機時代。但由于工藝等其他問題,真正的大工業時代還沒有到來,哪怕工業最強的英國,其實也是手工業為主,說白了就是大點的手工作坊。

因此,單純從武器產量來說,李永吉如果下狠心,讓張信達全力生產夏普斯以及拿破侖炮,那邊一個月的產量就可以完爆英國全年的武器產量。

美國內戰中,夏普斯步槍早就出現了,南北雙方對這款步槍都不陌生,之所以沒有大規模裝備,主要問題是兩個,一個是產量,第二個就是價格。

夏普斯步槍在歷史上,還是一款手工制作的步槍,機構復雜,全手工制作,與后世用模具與生產線生產完全不是一回事兒。正因為機構復雜,產量有限,所以價格昂貴,一把夏普斯步槍在美國要賣30美元以上,而一把春田式前裝步槍只要12美元,差距太大。

不過,只要李永吉不斷降低這種夏普斯步槍的價格,以至于賣給南方人的時候也能到12美元一把,到那時候,美國南方嘗到甜頭,就會大規模購買這種步槍。

等他們裝備個一兩萬全部裝備了夏普斯步槍的部隊,再購買個幾千門12磅拿破侖炮,那時候戰役規模將會更龐大,戰爭也會更殘酷,就算南方最后失敗了,也能大傷元氣。

更何況,真到了他們開打的時候,李永吉肯定還要繼續插手,務必要讓美國元氣大傷,最好是能分裂成兩個國家。

實際上,李永吉這么做,是鐵了心的要坑美國,要盡最大的努力讓美國分裂成兩個國家。因為在他看來,未來恐怕只有美國是中國的最大敵人,至于蘇俄,由于陸地接壤,更容易收拾,他相信并不是什么大問題,只有美國,隔著太平洋,實在是太難辦了。

要想讓地大物博,地理位置又太好的美國不成為未來中國的威脅,就必須讓這個國家變的不那么大,讓他分裂成兩個國家是最好的主意。

盡管客觀的看,美國的北方無論是人口、工業、經濟還是道義,他們都占據了相當大的優勢,不過在這個時代,這種優勢還不是那么絕對化,只要南方能在戰略戰術上取得成功,能打的北方承受不起繼續作戰的損失,那么分裂就是必然。

“賣武器,潛艇戰,毒氣戰,再加上英法支援……嗯?好像巴拿馬運河還沒開通啊,這有點難辦,不如現在我就嘗試去開通巴拿馬運河?”李永吉盯著世界地圖上的美洲部分搖搖頭,“算了,巴拿馬運河哪兒是那么容易開通的,船運的話,走合恩角其實也沒有大問題,好像就算巴拿馬運河開通了,很長一段時間內,對那個合恩角也沒有太大影響。更何況我現在這邊的事兒還沒弄好呢。操那個心有些過了。不過這樣一來,我這邊也得加快進度了,最起碼要把江蘇、浙江還有安徽這幾個地盤統和起來。不能老這么拖著了。”

說到這,李永吉又看向中國地圖:“嗯,商業暫時沒問題,不過江蘇缺資源,特別是缺鋼鐵,要發展重工業,還是得先把安徽拿下來才是啊。起碼像馬鞍山那塊兒總是要拿到手的。到時候馬鞍山的鐵,再加上廣德縣的煤。一個煤鐵復合體不就成了么。

說到這,李秀成太沒誠意了,到現在還霸著常州不給我,真當我好說話啊?還有英國人與法國人。哼,當時說的好好的,說只要我不打太平軍,大家和平相處,他們就怎么怎么給好處,可到現在也不給我正式的答復,還偷偷的越過我給太平軍輸送武器!就這德行,跟美國人一比差遠了,看來還是想著偷雞啊。”

剛說到這。忽然響起一陣悅耳的鈴聲,緊接著,李永吉掏出一臺手機。一看號碼,是青浦軍校的第一任校長俞鴻瑞的電話。

這種電話其實跟現代社會那種數字蜂窩電話略有不同,而是軍用無線電系統,簡單點說其實就是調頻報話機,只不過增加了中繼功放臺,加高了發射與接收天線。讓通信距離能夠更遠罷了。

也就是說,這種無線電系統只能遠距離通話。也可以發送短信,但卻沒有其他的上網功能,跟現代社會那種數字蜂窩電話不是一回事兒,倒是跟調頻電臺是一個類型的。

“鴻瑞啊,什么事這么急,要用直通電話找我啊?”李永吉笑道。

“大人,是這樣的,有個事情我得向您匯報一下。”俞鴻瑞也不廢話,迅速就在電話里對李永吉把薛煥、趙不群等人去軍校登門拜訪的事情說了一遍,并且還把圣旨的內容也說了出來。

等通話結束,李永吉摸了摸下巴,微微笑了笑:“有意思,這個薛煥倒是會不走尋常路,只可惜找錯了人,真以為找個什么以前的小學老師就能讓我改主意?是他太幼稚呢,還是真的沒了辦法,只能死馬當活馬醫?

不過也好,英國人法國人還有太平軍最近都不太聽話,要跟我玩拖延戰術,我早就想教訓他們一下了。現在朝廷向我發了圣旨,賞賜我雙眼花翎跟黃馬褂,那我就勉為其難的動一動吧,正好,也檢驗一下新部隊的威力。”

做出了決定后,李永吉感到有些困,剛想回去睡個午覺的時候,卻聽到王韜在外面求見,想了想,還是讓他進來了。

一進門,王韜就急著道:“東主,談的怎么樣了?都談了什么?”

雖然他這么問有些唐突,不過李永吉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有些憤青,然后以這個時代士的標準,在為自家的主公考慮而已。

在一起相處了一段時間,李永吉自認也算看明白他了,在王韜的心目當中,只要是全心全意為了自家的主公好,士都為知己者死了,小節啥的就不需要在意了,甚至他還可能故意搞的很不客氣,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存在。

因此,從某種程度說,王韜別看多么精通洋務,多么看不起科舉,算是大清朝中少有的能最先開眼看世界的人物,但其內心的道德標準還是一個士的標準,而且還是一個民族主義,或者說皇漢主義者,要算的話,應該就是這個時代的憤青吧。

想到這里,李永吉干脆一邊讓人給他上了杯冰紅茶,一邊把跟霍華德他們談妥的協議說了出來。

“東主,這樣做不妥啊。”聽完之后,王韜皺起眉道,“跟洋人做生意也就罷了,可您自己圈一大片地皮,然后搞這個什么自由貿易區,不收洋人的稅不說,還允許洋人在當地當官,這……這跟租界有什么區別?東主,您真要這么做,這二鬼子的罪名可就真的坐實了!”

“二鬼子就二鬼子吧。”李永吉不在乎的道,“喊幾下又不疼不癢,怕什么。”

“不能這么說。”王韜接著道,“東主將來是要問鼎天下的,名聲也是相當重要的。更何況美國人也沒安好心,我們這么做太吃虧了,將來會被人詬病的。”

“這個事情我自有主意,你就不要操心了。”李永吉擺擺手,忽然想起一件事,“對了,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接下來我們可能要派遣一支商務代表團去美國,更大范圍的推銷我們的各類產品,并在當地招募更多有才能的美國人過來我們這邊……你有沒有興趣當這個代表團的團長,赴美進行這種商務談判活動?”

“這個……”王韜從心理上其實是不樂意的,因為他覺得在李永吉身邊才能發揮他更大的才能,所以就道,“東主,別看我也會說洋文,但我從來沒出過國,也沒去過美國,所以我怕讓我當這個代表團團長的話,會出問題。”

“嗯,這樣啊。”李永吉點點頭,“這么說你是不想去?”

“如果您非讓我去,我當然是當仁不讓,我只是怕萬一做不好,讓東主失望,畢竟遠隔萬里的,稍微一個不好,就是巨大的損失。”王韜接著道,“不過東主您別擔心,我可以給您推薦一個人,這個人在美國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還曾經拿過美國耶魯大學的文憑,如果是他帶隊的話,應該就不會被美國人坑了。”

“哦,是誰?”

“此人名叫容閎,是我之前在上海認識的一個朋友,目前在寶順洋行當買辦,要是您有興趣,我有信心把他說過來為大人效力。”

“容閎?”李永吉眨眨眼,“臥槽,怎么早沒有想到!你確定他是容閎?耶魯大學畢業的?”

“是,當然確定。”王韜點點頭,“怎么,有什么問題么?”

“沒問題,完全沒問題!”李永吉打了個響指,“那就這么定了,你趕緊去把這個容閎找來,算你再立一功。嗯,還有啊,我說老王,你要還有什么懂洋務的朋友之類的,都一并請來吧,別再這么藏著掖著了,你請來的人才越多,你在我這里的地位就越穩固啊,怎么看,他們來了,也應該是你的助力才是。所以,為人為己,你都要想辦法給我招徠大量懂得洋務的人才。這樣,我等下就任命你為我的外交部部長,你下一步的具體工作,除了跟洋人打交道外,就是想法子給我拉人,拉各種懂洋務的中國人到我這工作。你每拉一個我認為有用的人,我就給你一份獎勵,你拉的人越多,我給你的獎勵就越高,同樣的,你以后在我這里的地位也就越高,聽明白了么?”(未完待續)

的鄰居:、


上一章  |  時空走私185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