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第五十二章 因為前夫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烈明 >>烈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二章 因為前夫哥

第五十二章 因為前夫哥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3日  作者:睿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睿士 | 烈明 
用戶名:密碼:記住

/睿士/

崇禎十六年九月二十,歷經將近一個月的緩慢行軍,李自成大軍終于抵達山海關左近。↗頂點小說,在此期間,吳三桂早已得到滿門被誅的噩耗,也清楚投奔大順的去路已被斷絕,遂開始大規模的招募鄉勇士卒,分兵駐守山海關一線的東西羅城,尤其是以主力據守西羅城,阻止李自成直接攻擊山海關城池。

此時,加上招募的兩萬鄉勇,吳三桂麾下共計有兵力六萬之眾。李自成則令賀人龍、唐通、白廣恩等降將統兵三萬繞道關外一片石,截斷吳三桂的退路。而他自己則率領主力八萬猛攻東西羅城。

山海關為歷代遼東督師經營數十載,北依角山、南傍渤海,城高墻堅,外邊修筑羅城、翼城以為犄角,地區是易守難攻。再加上配置的大量火炮和火器,因此給攻城的大順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西羅城外五里之地,李自成的中軍御營就駐扎在名為鳳凰坡的高地上,看著麾下各部相繼無功而返,最近兩年習慣了順風順水的李自成頓時有些焦躁起來。

宋獻策卻是有些不安,以大順精銳正面猛攻城高墻堅的羅城和翼城,這樣的傷亡未免有些太大。早在行軍路上的時候,第七營已經相繼送回不少消息,矛頭直指吳三桂和滿清之間的頻繁往來,雖然沒有什么確實的證據證明吳三桂就要投靠滿清,而且滿清也正處于兩王爭位的要緊時刻,但兩者之間的眉來眼去還是讓宋獻策和李巖無比擔心。

在這一個月之內,宋獻策已經當面勸諫李自成十余次,東征大軍既然已經出發,便不妨調動山陜的兵馬隨后趕來,合兵一處對山海關一線發動總攻。就算滿清派兵增援吳三桂,順軍眾多的兵馬也完全可以阻擋住他們兩家的聯合攻勢。

但李自成卻是完全沒有將他的建議放在心上,或許是直到現在,李自成也沒有意識到最終將和他逐鹿天下的對手到底是誰。

想到這里,宋獻策不禁看了看不遠處仗劍而立的李巖,但李巖卻是反常的一句話也沒有說。滿臉凝重之色,宋獻策不由得暗自嘆息一聲。

自從李自成登基之后,原先對于李巖的倚重已經不復存在,相反,對于李巖的猜疑和不滿卻在與日俱增。還有最近在軍中忽然冒出來的流言,說是“十八孩兒主神器”卻是另有其人,這樣的流言傳到李自成的耳朵中,他會有什么反應?想必第一個想到的,便非李巖莫屬。

也難怪李巖從北京出發之后。整個人都變得沉默了許多。

攻城戰持續了大半天的光景,吳軍雖然炮火猛烈,但跟隨李自成而來的大順軍卻畢竟都是縱橫天下的精銳,雖然傷亡頗大,但還是咬緊牙關將山海關的北翼城拿了下來。東羅城目前也是搖搖欲墜,吳軍士卒開始成建制的倒向大順軍。

李自成和宋獻策等人總算松了一口氣,照眼下的形勢發展,估計最遲后天便可以完全拿下山海關。

“差不多了!”李自成自言自語道:“讓田見秀的兵馬撤下來休整一下吧。劉宗敏部發動總攻,天黑之前務必要拿下東羅城!”

話音剛落。一騎卻是疾奔而至,到了高坡翻身下馬,“稟陛下,東兵忽然出現在一片石,魯國公所部猝然受襲,兵馬潰退下來!”

“什么?”李自成大吃一驚。“東兵何來?”

聽到這個消息,眾將都是為之一驚,雖然宋獻策和李巖曾經多次言及要提防滿清支援吳三桂,但眾人卻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吳三桂和滿清鏖戰二十余年。他們兩者怎么會勾結在一起呢?

就在眾人驚愕之際,李巖卻是突然問道:“東兵人馬幾何?”

送信的士卒略一猶豫,隨即回答道:“鋪天蓋地,俱是騎兵,觀之至少有三萬之眾!”

“后續可有援兵?”

“這個……!”

“東兵所掌旗號為何?”

“俱是白旗,其中還有鑲紅邊白旗,但上面俱是韃子文字,實在是不清楚是東兵哪一部!”

“是正白旗和鑲白旗勁旅!”李巖嘆口氣,“看來多爾袞已經執掌滿清朝政了,要不然,也不會傾兩白旗兵馬南下!”

“林泉!”李自成一時之間也有些慌亂,“東兵此來目的未明,咱么要不要派人過去和他們聯絡一下,也好平息干戈!”

李巖苦笑著搖搖頭。清兵此來絕非偶然,中原混戰,像是多爾袞這等雄杰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滿清自皇太極開始便對中原之地覬覦已久,多爾袞是無論如何不會錯過這樣的天賜良機的。

“沒有必要了!陛下容稟,清軍既然在此時出現,定是吳三桂已經投降報效,兩軍已然聯手,接下來,咱們便要面對的就是他們的聯軍。賀人龍兵敗,錯不在他,陛下也不必過于糾葛,咱們還有十萬精銳在手,足可以與之周旋啊!”

李自成畢竟也是一時梟雄,仔細想了片刻,自信的表情便又重回臉上,當即哈哈一笑。“林泉所言甚是!”

李巖的臉色卻是沒有絲毫的輕松,“話雖如此說,咱們也還要以策萬全,還是請陛下速速下詔,調集山陜之軍進入京畿一帶駐防,萬一……,也好有所準備!”

李自成故作輕松的擺擺手,“林泉過慮了,朕乃天命所歸,萬民景,從以席卷天下之師攻略一隅,哪里需要百萬之兵衛護京畿。豈不是殺雞用牛刀了!”

劉宗敏等人隨聲附和,狂妄大笑。“陛下放心,有臣等麾下虎賁之師在,定能一舉殲滅韃子和吳三桂那背宗忘祖之徒!”

宋獻策本想再堅持一下,但李巖卻投來了意味深長的一瞥,讓他也不自禁的閉上了嘴巴。

山海關以東威遠堡,清軍八旗主力已經駐扎完畢,打探消息的探子如同走馬燈一般來來往往,將大順軍與吳軍之間的戰況不停的送到多爾袞的中軍大營。

九月初的時候,皇太極的皇后哲哲因為夙夜悲痛,引發舊疾病故,使得多爾袞和豪格之間的爭位之戰得以暫時緩解。滿清舉國上下開始為皇太極和哲哲發喪。

在這樣的時機之下,八旗貴族終于確定了立儲的條件,便是堅持擁立皇太極的子嗣為帝。當然,這也是在私下里與多爾袞、豪格兩人商議之后才決定的,得到了兩人的首肯之后,以禮親王代善為首的八旗貴族開始計議新君的人選。

皇太極的子嗣不少,但皇后哲哲卻是只有三個女兒,并無生下男丁。眾多子嗣之中,庶出的倒占了大半,只有豪格、福臨、博果兒三個嫡子。豪格的生母是皇太極的第二任福晉烏喇納喇氏,如今早已病故。福臨是莊妃所出,博果兒則是懿貴妃娜木鐘所出。

多爾袞之所以答應代善等人提出的建議,一方面是因為八旗中反對他的勢力大有人在,目前的他還不具備一統八旗的實力,所以不得不暫時妥協。另一方面,則是代善等人已經表示,豪格也將剔除在備選名單之外。

換句話說,新君的人選將在福臨和博果兒兩人之間選擇。

莊妃大玉兒和娜木鐘都是來自于蒙古草原的實力部落。大玉兒隸屬于科爾沁部,其兄長吳克善目前執掌部落,麾下的蒙古騎兵為滿清征戰屢立功勛,是滿蒙聯姻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娜木鐘則是阿巴亥君王齊格諾顏的女兒。娜木鐘入宮之后,入主麟趾宮,是僅次于皇后哲哲的后宮嬪妃,地位還在莊妃之上。

但代善等人到了最后,選擇的卻是莊妃的兒子福臨來繼位。

究其原因,便是因為八旗貴族清楚的知道,娜木鐘的身份實在是太特殊了。博果兒有可能即位的消息一傳出,蒙古草原各部落,還有八旗中傳出來大批的反對聲。

因為,娜木鐘還有著另外一個身份,在皇太極之前,她還有一任丈夫,便是蒙古草原上的一代梟雄察哈爾部之主林丹汗。

娜木鐘十三歲的時候嫁給林丹汗,被封為多羅大福晉,意為正宮福晉,位列林丹汗的八大福晉之首。

從努爾哈赤時代開始,林丹汗便謀劃著一統蒙古草原,與女真人抗衡。期間,林丹汗與大明多次聯手興兵,給女真人制造了不少的麻煩。直到皇太極登基,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將林丹汗擊敗。

天聰六年的時候,林丹汗病故之后,蒙古各部分崩離析。娜木鐘無奈之下,帶領部眾向皇太極投降。正是有了她的帶動,才有了后來林丹汗的諸位福晉以及繼承人額哲相繼歸附,也將大元的傳國玉璽送到了皇太極的手中。

也因此,皇太極在大喜之下,宣布將娜木鐘納入后宮,位列后宮第二位。

可以說,娜木鐘的地位尊崇無比,但也是因為她的這種地位,還有她的那位前夫,林丹汗,才使得她的兒子博果兒失去了追逐皇位的機會。

娜木鐘在蒙古草原諸部中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察哈爾部落當中更是一呼百應。但就是以為如此,才引起了與滿清關系密切的科爾沁部以及八旗貴族的忌憚。

一旦博果兒上位,不僅科爾沁部的地位將受到挑戰,察哈爾部落的勢力也將逐步滲透到八旗之中,要知道,林丹汗在察哈爾部落中的影響力可是非比尋常,難保不會有野心勃勃的人以此來大做文章。到時候,八旗可是要面對巨大的威脅的。

也因此,八旗貴族在權衡利弊之下,迅速的做出了由福臨來繼承帝位的決定。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烈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