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第五十一章 權柄的誘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烈明 >>烈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 權柄的誘惑

第五十一章 權柄的誘惑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1日  作者:睿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睿士 | 烈明 
用戶名:密碼:記住

/睿士/

八月底的時候,關于北京城中的李闖大軍出動進攻山海關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南京。南京也因此變得沸沸揚揚,山海關已經是大明在北方僅有的據點,吳三桂孤軍守衛的事實在民間和朝中也有不錯的風評。此次大順軍十余萬向山海關緊逼,讓南京的朝野民眾更增添了一絲悲壯的情緒。

東林黨人不失時機的在民間推動北伐的事宜,也爭取到了大量的士子、百姓聲援,相比較之下,朝中卻是并沒有多大的反應。朱慈烺盡管是一力主張,但支持的朝臣寥寥無幾。

義興朝的幾大鎮將,回到山東的朱平安卻是甚為積極,已經上表言明,一旦朝廷決意北伐,那山東之軍將立刻向西展開攻勢。不過,他的表章卻是被朱慈烺留中,并沒有任何的回音。

其余人等,鄭芝龍雖是也上表附和,但其人遠在福建,遠水不解近渴;劉良佐和黃得功因為輔佐福王登基的事情,現在都是小心翼翼,不敢妄動;左良玉回到武昌抱病不出,其想法外人不得而知。

在這紛亂之中,原先參與福王登位的一眾人等卻是被人摒除在了視線之外。義興皇帝登基之后,朝臣中有人建議,新朝甫立,應以寬大為懷,當初馬士英等人擁立福王,不過是擔心大明國嗣后繼無人,從立意之本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如今朝中正局已立,再因此而多造殺孽。于皇帝本身并無益處。更何況姜曰廣、張慎言、高弘圖等人都是主政南京的老臣,于國于社稷多有建樹,因為此事而將他們處死。卻是顯得義興皇帝并無容人之量了。

因此,朱慈烺特意下詔,將姜曰廣、張慎言和高弘圖等人赦免,打發到廣西、云貴等地去做地方官。但是對于馬士英、劉孔昭、阮大鋮等首要之人,卻還是將其拘押南京的錦衣衛詔獄之中,并無半點寬宥之意。福王朱由崧,也依舊被關押在宗人府中。他畢竟是朱慈烺的叔父輩,雖沒有性命之虞。但這輩子卻是別想重見天日了。

如今南京的錦衣衛指揮使,是崇禎朝時,代掌錦衣衛事的東司房提督吳孟明的兒子吳邦輔。周延儒倒臺后,駱養性也隨即被免官。接替他的正是吳孟明。京師陷落時,吳孟明在王承恩麾下守衛內城,戰死于亂軍之中。朱慈烺念其忠義,便以他的兒子吳邦輔為繼任錦衣衛指揮使。

現在的吳邦輔卻完全沒有新官上任的春風得意,有的只是無窮無盡的頭痛欲裂。

與崇禎皇帝不同,義興帝朱慈烺明顯也吸收了自己父親當年執政時的一些不足之處,著意以錦衣衛和東廠加強對朝局的控制。可是,他卻沒有思慮到,如今的廠衛怎么能和以前相提并論呢?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不是將錦衣衛和吳邦輔架在火上去烤嗎?

南京歷來便處在勛貴和文臣們的掌控之下,錦衣衛衙門不過是虛有其表,一直受京師錦衣衛節制。并沒有太多的作為。驟然間,重擔一股腦的壓下來,還要立竿見影的收到成效,也難怪吳邦輔力不從心。

更令人窩火的是,所謂錦衣衛的詔獄中如今還關押著幾尊“大佛”,宮里面到現在也沒說關于這些人的處理辦法。只能是積壓在吳邦輔這里。

馬士英、阮大鋮、劉孔昭這三個人,都是南京城里只手遮天的人物。腳步一沉,整個南京城都要晃上一晃,如今雖然在獄中,但錦衣衛這個掛了名號的所謂詔獄就真能關得住他們嗎?

這些人到了現在,已經無所顧忌,可吳邦輔卻沒有膽子和他們玉石俱焚。進入詔獄的這些天以來,不少人透過明里暗里的渠道來看望馬士英等人,吳邦輔便清楚的知道,這些人所圖謀的事情,不是他這個名不副實的錦衣衛指揮使可以控制的。

這不一大早,馬士英的公子馬鸞便早早的登門了。加入福王朱由崧成功登位,眼前的這位馬公子便是如今的錦衣衛指揮使了。馬家在江南樹大根深,別的而不說,但是在這錦衣衛衙門中,他們的影響力便不是吳邦輔這各從京師而來的外來戶可以比擬的。

馬鸞的態度還算恭謹,看到吳邦輔就在官廳中就座,并沒有直接的向后院的詔獄而去,而是客客氣氣的請見,說了兩句不咸不淡的閑話,接著便將一份禮單隨手放在吳邦輔的公案上,,這才施施然的告辭向詔獄而去。

現實就是這樣,錦衣衛指揮使不過是個好看些的擺設而已。吳邦輔對于自己的定位心知肚明,盤算著這些天掙下的錢財,吳邦輔暗自打定了主意,反正如今世道正亂,等過些日子,便徑直掛冠而去,到山東貿易區去找些生意來做,既安穩、又自在,又何必在南京做這兩頭受氣的官呢?

錦衣衛的詔獄,遠不如京師鎮撫司衙門來的氣派,不過是南京錦衣衛衙門后面的一排磚房而已。馬士英三人便被關押在其中,雖是欽犯,但卻占了其中最好的三間房,為避免與外界接觸,錦衣衛衙門還砌起一堵院墻,將三人的房間牢牢的封在其中。如此一來,倒是讓三人有了**的空間。

詔獄全天都有人守候,但這些南京土生土長的錦衣衛軍戶卻都是些八面玲瓏的人物,全是被馬士英等人用銀子喂飽了的,因此形同虛設,吳邦輔對此也是有心無力,加上也收了馬鸞不少銀子,于是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反正如果皇帝想要殺他們,只需一道詔旨即可,現在卻這樣不痛不癢的關押在這里,天知道他究竟是個什么意思,所以,吳邦輔也樂得不去管那些閑事。

隨手拋出兩個銀錠,馬鸞便在幾名看守獄卒的恭維聲中信步走進院內。馬士英等三人都是一身待罪的白衣,天氣漸漸轉涼,里面卻都是夾了薄薄的暖裘,看到馬鸞進來,馬士英則一轉身,邁步走回自己的牢室。阮大鋮和劉孔昭也心領神會的一前一后跟了進來。

“朝中和宮里有什么消息?”沒等馬鸞行禮問安,馬士英便問道。

“回父親的話,前日里朝議,圣上卻是又提起了北征的事情,還對孫傳庭大加封賞,許了五省督師的位置,并由其節制諸路兵馬,總管北征事宜。”

“節制諸路?”馬士英很是好奇,“左良玉也在其中?”

馬鸞點點頭,“正是!目前有實力的鎮將都在其中,包括山東的朱平安和福建的鄭芝龍!”

馬士英不禁搖搖頭,“到底是年輕啊!兵權集于一人,而且此人還是外戚,這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嗎?”

“父親說的極是!李士淳那些腐儒能出什么好主意!一心只想著建功立業,可全然不想想,這中興大明便是那般容易嗎?父親籌謀這么多年,在江南打下了這么好的底子,尚且不敢言及畢其功于一役,更何況他們呢!”

“鎮將們都是什么反應?”馬士英追問道。

“朱平安倒是響應積極,不過圣上卻是沒給他什么好臉色,左良玉稱病不出,至今沒對此有所回應!劉良佐和黃得功兩位卻是托人帶了口信,說是如今刀已經架在了脖子上,一切全憑父親定奪,他們唯父親馬首是瞻!”

馬士英不動聲色的微微頷首,卻并沒有說什么。一旁的劉孔昭卻是心焦不已。“瑤公,不能再猶豫了。當今圣上能夠登位,不過是憑借山東朱平安手中的數萬雄師,還有兩淮等地的支持。可如今他登位之后,卻是刻意遠離了朱平安、路振飛等人,等于是自毀長城。咱們便要當機立斷,先下手為強啊!如今孫傳庭手中不過區區兩萬人馬,僅是劉良佐便可以輕易的壓制住他。咱們如果再猶豫下去,遲則生變啊!”

劉孔昭的話,馬士英恍若未聞,但一旁的阮大鋮卻是極為了解自己的這位老友。阮大鋮和劉孔昭兩個人,都屬于不在乎名聲只注重實惠的類型,在朝野之中名聲已經壞到了極點,可馬士英不同,真要再次將朝局顛覆過來,這要承擔的后果和惡名委實是難以估量。

歷經東林、閹黨多次浮沉的阮大鋮思量了片刻,緩緩說道:“瑤公難道忘記了當日的王之明一案嗎?”

這句話讓馬士英的身子劇烈的顫抖起來。王之明一案說來也不復雜,便是當日擁立福王計議已定的時候,忽然有一少年前來南京,聲稱自己乃是太子殿下,從京師流亡到南京。

由于當時已經確定了擁立福王的事情,馬士英為免旁生枝節,便將這自稱為“王之明”的少年偷偷關押起來。為辨明真偽,還暗中召集一批曾在京師中的就職的朝臣和內官前來辨認,但眾人卻是眾說紛紜,一直沒有一個準主意。

為了確保福王順利登基和自己的定策之功,馬士英和福王便一咬牙,派人將那少年暗中殺害,以絕后患。

此時,阮大鋮再度提起這件事情,目的便是為了提醒馬士英。當日里不知道那王之明的身份真偽,便痛下殺手。所為的不是什么真相,而純粹是為了切身的利益而已。

眼下亦是如此,為了能夠活下去,重新走上權力的巔峰,有些事情,不得不做了!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烈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