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一百六十四章 怎么延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怎么延續

第一百六十四章 怎么延續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6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搜小說

正文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弘兒還有什么事情要說嗎?”高宗見李弘沒有離開的意思,就開口問道。最新章節閱讀他這個時候雖然已經累了,可因為李弘有事情要說,他怎么也準備堅持一下。

“父皇,佛教被趕出長安城之后,兒臣想以道教為基礎,創立一門附和大唐的國教,不知道父皇能否答應?”李弘開口說道。他很清楚在以皆能為主的大慈恩寺眾僧反叛大唐的這個點上,他要以道教為主建立國教,高宗一點不會反對。

只是,李弘的話剛說完,高宗還沒有表態,武后就嚴厲的斥責道,“太子,你這是胡鬧,你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嗎?你知道自己這樣的后果是什么嗎?”

其實,武后很清楚,李弘真的在長安城建立符合大唐利益的國教,而且以道教為基礎。那么她在長安的氣運勢必要衰落到最低點。也就是說,以后只要她還在長安,就永遠都壓不住李弘。

雖然說她要跟高宗去洛陽,以后長住洛陽的時間要比長安多,可長安畢竟是大唐名正言順的國都,大唐的氣運都聚集在長安城。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她還是想跟李弘爭一爭。

“母后,這件事情做起來確實不容易,可對大唐的長治久安很有好處,尤其是在劉舉叛賊死心不改,想要篡謀我李氏江山的時候,建立國教是很有必要的。”李弘也反駁道。

他說話時將鞏固李氏江山的話說的很重,就是想告訴武后,你要阻撓,就等于阻撓李氏江山的穩固,同樣也在告誡高宗,想要讓大唐長治久安,建立國教勢在必行。

“你有具體的想法嗎?”高宗突然開口說道,李弘的話顯然讓他很動心,他也很清楚沒有長久不衰的王朝,可要是能在他手里建立國教,延續大唐的國禎,他即便沒有高祖一樣的建國偉業,沒有太宗一樣的治國才能,同樣也會比肩于兩位先祖。對于一位帝王來說,他想要的現在都有了,能奢望的是什么?還不是在史書上留下堯舜禹湯的美名?

李弘聽高宗這么問,忙將關于建立國教的奏折呈給了高宗。

武后見李弘反駁自己不說,就連高宗也忽視了自己的反對意見,她有點憤怒,不過還是強自忍住了沒有發作,只是眼神犀利的盯著李弘。

高宗看李弘的折子看的很認真和仔細,一邊看他一邊問道,“教君要在國教中選取,不過還需要國君任命才能有效,這個想法不錯。”

“嗯!讓國教拓展西域版圖,讓他們在西域和西域以西的地方傳教,朕覺得可行。”高宗又滿意的說道。

武后聽到高宗對李弘的奏折上的評價很高,她的臉色就更加陰沉了。因為聽高宗的口音,他似乎已經同意了李弘的建議。

建立以道教為基礎的國教,這對武后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啊!

當然,同樣是李弘的話,倒是給了她一個驚喜。就是李弘能在長安城建立國教,難道自己就不能在洛陽建立寺院嗎?

對,李氏的根基在太遠,國都在長安,自己在長安城難以撼動他們。可是自己到了洛陽,建立自己的寺院,再培養自己的氣運,以便跟長安城的李弘抗衡,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想到這里,武后的臉色就不再難看了,她也沒有心思再關注李弘和高宗談論關于國教建立的問題了,因為她的心思已經放在了怎么將高宗長久的留在洛陽,又怎么在洛陽修建寺廟,招納得到高僧,再怎么經營好洛陽。

“父皇覺得怎么樣?”就在高宗將奏折看完時李弘開口問道。

“想法確實不錯,很大膽,很新穎。要是真建立這樣的國教,大唐的統治必將千秋萬代。”高宗唏噓道,“只是,想要建立國教,似乎困難重重啊。朕可以在錢財和人力方面支持你,但是有些地方還得你自己想辦法。讓李淳風辦這件事情朕很放心,就怕他一個人,力所不逮啊!”

高宗的意思是,建立國教硬件方面他會權力支撐,包括政策方面。但是國教的教典、教義和其他的軟實力就等李弘自己想辦法了。

而李弘也很清楚,建立國教并非一日兩日就能完成的,因此他也不急。

他覺得當務之急是解決佛教在長安城的殘留問題,其次便是建立國教學院,培養國教良才,再建立國教大教堂。

“弘兒,你為什么要讓李淳風做第一任教君?”突然,高宗開口問道。

李弘笑道,“父皇,因為李淳風他姓李啊!”

“你的意思是?”高宗有點茫然不解的問道。

“李淳風做第一任教君之后,國教的第二人教君就在我們李氏子弟中選吧,只要國教前三人教君都姓李,國教以后的教君還能有其他姓嗎?”李弘淡淡的說道。

高宗一聽,眼睛都亮了。

他最擔心的就是國教做大,以至于朝廷控制不了國教。

現在李弘的辦法解決了他的擔憂,只要國教的教君姓李,而且還是皇族子弟。

那么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突然,就在這一刻,高宗的心思已經轉到了國教第二人教君的身上,以李淳風現在的年紀,做二十年教君沒問題,二十年之后的教君要在李氏皇族子弟中選一個,那何不在自己的兒子中選一個人呢?不過二十年之后能做教君,還能在年齡上占優勢的,恐怕就只有不到四歲的李旦了吧?

想到這里,高宗很興奮。

李弘是以后的大唐國教,李旦是以后的國教教君,大唐和國教的最高統治者都是歷史皇族子弟,而且還是他的兒子,這江山能不穩固嗎?

“行,這件事情朕答應了,你就放心大膽的去做吧。”高宗大手一揮說道,“還有,再過幾日朕就要跟你母后離開長安城去洛陽,你要獨自一個人留下來監國,關于西北軍務和政務,你自己能處理就全部處理吧,不用過問朕。”

高宗這么說,就是徹底將長安以西的政務和軍務交給了李弘的意思。

以往監國,李弘只能處理一些小事情,大事情還需要向高宗和武后匯報才行。很多情況下,他即便有權處理大事情但也得通過高宗和武后的同意才行。

現在,高宗即便沒有全部放權,可依然將長安以西的地方的全部政務和軍務交給了他,就等于將半個大唐的軍務和政務都交給了李弘,讓李弘全權處理,不必過問他,這就很讓李弘吃驚了,高宗今天的決定也太有魄力了吧?即便大唐在精銳大軍都在東北戰場上,可大唐在西北和西南防御的地方很多,再加上西域的兵力也有不少。讓自己全權管理這么多大軍的調遣,管理大唐一般多土地的政務,西域十數個國教的邦交。

李弘被震的自己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不說李弘,就是一向沉穩冷靜的武后,也被高宗的大手筆給震住了。

半響,回過神的武后忙開口勸阻道,“陛下,太子年級還小,你這樣安排似乎不妥吧?”

武后的話說的很委婉,可她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不同意高宗的決定。

“皇后,從弘兒現在的做法來說,他不但已經長大了,而且還成熟了,他擔得起這份責任。”高宗語氣淡淡,但不同武后質疑的說道,“再說,我們離開長安城去洛陽,還要去泰山封禪,這一來一回少說也得有一年的時間,西北和西南情況復雜,要是發生什么大事,弘兒能夠不浪費太多的時間就能將事情解決了,豈不更好嗎?”

“封禪路上,我們舟馬勞累,處理長安以動的軍務和政務就已經受不了了,西北和西南的政務、軍務就交給弘兒為我們分擔吧!”高宗再次強調道。

見高宗鐵了心的要扶持李弘,要讓李弘接受這半步天子的權力,武后也不敢再忤逆高宗的意思了,畢竟太子和皇帝已經聯手了,她要是再不識趣估計又要吃癟,就只能微微點了點頭。

“太子,既然你父皇決定了要將大唐一半的政務和軍務交給你處理,你可不要再讓他失望啊!”武后語氣嚴厲的對李弘說道。

她看似是在教導李弘,實則李弘自己很清楚,武后是在敲打他,即便他接受了這么大權力,有半步天子的權力了也不要囂張。

李弘自然聽得懂武后話里的意思,忙躬身謙卑的說道,“請父皇和母后放心,兒臣絕對不會辜負你們對兒臣的期望。”

“你下去吧,朕累了,想休息會兒!”高宗一臉疲憊的說道。

“諾!”李弘領命,躬身退出了紫宸殿。

待李弘離開,武后又向高宗問道,“陛下,你確定真要這么做?畢竟弘兒現在的年紀還小,恐怕沒有能力承擔這么大的責任。”

武后始終還是有點不甘心。

“皇后,以前弘兒身體孱弱,朕才沒有給你過大的政務壓力,現在他的身體好了,而且又變現的這么突出,我們是該要好好培養他了。”高宗很欣慰的說道,他現在覺得當初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李弘就是他千挑萬選的大唐儲君。然而就在高宗說完這句話,閉上眼睛的時候,他萬萬沒有注意到這時的武后臉色早已變得很難看了。而且眼中還是閃過一抹陰霾之色…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玄幻小說,提供在線閱讀。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友知曉。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