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一百六十三章 王朝延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三章 王朝延續

第一百六十三章 王朝延續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5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選擇字號:

選擇背景顏色:

正文

本章節來自于

清晨,當李弘來到紫宸殿的御書房,發現各位宰相我們都在。因為高宗和武后即將要離開長安去洛陽,但凡跟隨他們一同前行的宰相們都很忙。大家的議題也很簡單明了,沒有再像以往一樣拖拖拉拉。等到國事商議完畢,就聽到李績出列說道,“昨晚大慈恩寺被血洗,似乎是殿下所為,還請殿下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

李績第一個跳出來就質問李弘,完全不將李弘放在眼里,這讓李弘很憤怒。因為他覺得即便是質問自己的不是,也該是高宗或者武后,而不是你理解啊!

李弘冷笑一聲,沒有理會李績,既然李績不給他面子,他也懶得給李績面子,而是向高宗和武后說道,“父皇、武后,昨晚兒臣發現了大慈恩寺潛藏了劉舉叛賊,才會前去誅殺,因為當時已經到了深夜,又能以跟父皇匯報情況,不能調動大軍,兒臣值得動用了東宮的戍衛。還請父皇和母后責罰!”

李弘的態度很誠懇,說完話他就從袖子里掏出幾封信件,將他們雙手遞給了高宗和武后。

這是他在皆能身上、禪房里搜出來的關于皆能跟劉舉互通的信件,還有皆能記載的關于潛藏在長安大慈恩寺中劉舉叛賊的幾個釘子。

高宗接過信件仔細看了一眼,臉色就變得非常難看,對于他來說最為忌諱的就是劉舉兩個字,而他最擔心的就是劉舉的強大勢必消弱李弘的運星的力量,這對大唐的社稷是不理的。

高宗將信件交給武后,面對李弘時臉色緩和了很多,“既然查出了劉舉叛賊,太子你這么做是應該的,你何罪之有啊!”

高宗這么說,完全是在力挺李弘,根本就沒有再給李績面子。

李績既然已經完全的倒向了武后,高宗也就沒必要再向以前一樣看重他了。因為大唐不止有一個李績,蘇定方、劉仁貴和裴行儉等武將,即便是資歷或者威望不夠,可要說到打仗方面,他們也不遜于李績啊!

武后在看完信件上的內容時臉色也有點難看,因為上面的內容不是很多,可暴露了很多問題,就是大唐的左右金吾衛中也有兩名中級將領是劉舉的人,而且左右金吾衛又是南衙大都督府管轄的,這就不得不讓武后鬧心了。

因為這封信一旦公開,李績作為南衙大都督,就不能不做出檢討了。

一般人檢討自己的過失或許沒什么,可像李績這樣的權臣檢討自己的問題,這問題就大了,會打擊李績的威望,會將李績的威望直線下降。

這對武后是非常不利的。

想到這里,李績的臉色的陰晴不定,不知道該將信件是否給宰相們過目。

“娘娘,這信件是否可以讓臣等閱覽?”就在武后猶豫不決的時候,李績卻開口說道。今天,他好不容易逮到一個打擊李弘的把柄,又豈能就這么輕易的放棄了,因此這封信他必須要看。

李績不要還好,武后覺得自己不給宰相們,宰相們也沒辦法。而現在李績這么一要,武后就不能不給宰相們看了。就將信件遞給了李績,李績對著李弘冷哼了一聲,就結果武后手里的信件看是閱覽。然而,當他看信件上的內容時,他越看臉色越陰沉,看到最后一份名單時,他再也受不了打擊,“噗”的一聲,一口老血噴在了信紙上,隨即氣昏過去了。

這不是立即承受不了信件上的內容的打擊,而是他承受不住到了這個年紀,自己辛辛苦苦積攢的聲譽威望就這么沒了。

“英國公——”許敬宗和竇徳玄等忙上前扶住李績驚呼道。

武后也騰的一下起身,神色凝重的問道,“李愛卿你沒事吧?”

只有高宗臉色陰晴不定的注視著李績,又注視了李弘一眼,沒有說話。

很快,御醫被傳到了紫宸殿,李績被扶到偏殿治療,剩下的宰相們看完信件上的內容就再也不敢說話了,這里面不止左右金吾衛出了兩名叛賊,就連御史臺也出了一名,還有其他寺監也有幾個人,這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已經威脅到國家的統治了。

“說說吧,這件事情該怎么辦?”高宗神色冷峻的問道。

“這——”

許敬宗一行人不知道該說什么,因為涉及到了李績,要是嚴查,李績脫不了干系,要不查,這件事情能不查嗎?他們便將目光移向了一旁的武后,查不查李績,出不處罰李績,這還得武后說了算。

武后臉色有點難看,這個問題她難以讓他抉擇了。因為她現在還不能失去李績,不然她到洛陽之后怎么站穩腳跟?可要是不查李績,這件事情就不能明查,這樣的決定她不敢做,畢竟這件事情已經威脅到了大唐的統治。

“太子,這件事情你發現的,你怎么看?”武后開口問李弘,準備將選擇權交給李弘,以便她能夠從旁為李績開脫罪名。

“父皇,母后,兒臣的意思是,小查即可,關鍵還是要看怎么處理現在在長安城弘揚佛法的僧侶們。”李弘說道,這是他早就想好的對策,不然沒有高宗和武后的點頭,他敢放肆到拆了長安城的寺廟,將寺廟里的僧侶全部趕出城?

“恩!”聽到李弘說小查,武后忙點頭附和他,這樣就能避免李績被降罪了。

高宗臉上露出了笑意,他知道李弘話里的重點就在這里,既然武后被李弘逼迫的答應了,他也順勢問道,“關于處理長安城的僧侶,你怎么看?”

“他們敢在長安城窩藏叛賊,效忠劉舉,還敢將手伸到朝廷中,必須要嚴懲。”李弘冷冷的說道,“兒臣的意思是,拆了所以的寺廟,將所有的僧侶趕出長安城。”

寂靜!

李弘這句話說完,大殿里靜的可怕。

因為大家都從李弘這句話里聽出了另一層意思,太子這是要斷佛教的根啊!然而,現在他們也不敢反駁,因為沒有反駁的理由,高宗很明顯是支持李弘的,而武后因為李績的緣故態度也不會太強硬。既然皇帝和皇后還有太子的態度一致,他們還反駁什么。

“這樣動靜是不是太大了?”武后說道,明顯她因為李績的問題,氣勢已經沒有剛才凜冽了。

“母后,長安城大唐的國都,長安城出現這類問題,是要動搖大唐國本的,絕對不能姑息。”李弘語氣強硬的說道。

見李弘這么說,武后不說話了,因為李弘的理由足夠強大,要是她再反對,就似乎像是跟劉舉一伙同謀了。

“就這么定了吧!”高宗見武后不再反對了,就向李弘說道,“這件事情就交給太子全權處理,你們協助他就行。”

“諾!”宰相們領命。

現在,他們是看出來了,皇帝陛下已經在刻意的培養太子早點接他的班了。

(天津小說網)

(快捷鍵:)

(快捷鍵:→)

僅代表作家本人的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內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內容來源于互聯網或由網友上傳。版權歸作者七月初三所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我們將支付稿酬或者刪除。謝謝!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