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一百六十五章 繼續盜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五章 繼續盜墓

第一百六十五章 繼續盜墓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7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選擇字號:

選擇背景顏色:

正文

本章節來自于

李弘離開大明宮,回到東宮,就有兩人已經等候拜訪他,第一個人自然是宰相樂彥瑋,他被李弘任命為負責查處朝中官員中的劉舉叛賊,職責大,權柄重,他特意來見李弘,就是想聽聽太子殿下的意思,說白了他來拜見李弘,就是想告訴李弘,這次審查的過程中,他會以李弘馬首是瞻。

至于第二個人,就是李弘跟高宗提到要建立道君,要做第一任教君的李淳風了。李淳風今天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詢問李弘,建立的國教的決策是否開始執行,他已經練習了道教的數名高人,這些人已經在來長安城的路上,因此這里還這邊一確定,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跟這些人討論建立國教的各項事宜了。

兩人本來沒有交易,而且李淳風的官職跟樂彥瑋相比,低的不能再低了。可是當李弘走進崇教殿時,發現兩人相談甚歡,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兩人正在聊的起勁,突然看到李弘走進崇教殿,就忙起身躬身施禮,“參見太子殿下!”

“兩位愛卿不用多禮,孤剛從大明宮回來,要不我們去書房詳談吧!”李弘很客氣的說道。隨即,他就就大步離開了崇教殿。李淳風跟樂彥瑋應答道,就緊緊跟上李弘來到了的書房。李弘讓侍女端上茶水,讓兩人先在書房等他,他則是回到寢宮換上了一身輕松的便服,這才姍姍然來到了書房。

“樂相,你今天來見孤,是不是因為想要問孤關于這次查案的事情?”李弘走到椅子上坐下,就率先開口說道。他今天稱呼樂彥瑋為樂相,這不僅僅只是稱呼上的尊重,更是對樂彥瑋的一種尊重和看重。

樂彥瑋倒是第一聽聽到太子這么稱呼自己,他被李弘的一聲“樂相”給驚的忙起身說道,“是,太子殿下,臣這次來拜見你,就是想問問對于這次查案殿下可否有什么指示?”

說實話,這件事情既然由李弘負責,他又讓樂彥瑋主抓。李弘要是想借機弄死幾個不是位高權重的政敵的話很容易。樂彥瑋這么說,就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太想弄死誰,他就準備幫太子弄死誰。

“大慈恩寺主持皆能的書信不就在你的手上嗎?你按照上面的明查詳查就行了,而且孤還會讓大理寺和長安縣衙的人協助你查案,只是有一點孤要交待你,就是這次查案你一定要秉公處理,不能夾雜任何的私情。”李弘義正言辭的說道。

他明白樂彥瑋的意思,只要他愿意,樂彥瑋就愿意幫他對付他的敵人,可作為大唐的太子,他的格局沒有那么小,他要弄死一個人很簡單,沒必要借助這樣的手段。

見樂彥瑋聽了自己的話還一臉的茫然樣子,李弘也不多做解釋,而是繼續說道,“至于大理寺丞狄仁杰還有長安縣衙的駱賓王和范履冰,他們都是孤的人,你放心的跟他合作就是了,他們不會對你陰奉陽違的。對了,孤覺得狄仁杰大理寺丞的這個職位不便于他跟你查案,回去之后你給父皇上個書,建議將他任命為大理寺少卿吧!”

樂彥瑋是宰相,他有察舉官吏之權,他要建議任命狄仁杰為大理寺少卿確實比李弘更為合適。畢竟,狄仁杰跟李弘的關系眾人周知,李弘就是再怎么了解狄仁杰的能力,可有些地方還是要避嫌的,尤其是在官吏任命方面,他必須要慎重,要不被人說成結黨營私就麻煩了。

“微臣明白該怎么做了!”樂彥瑋得到了李弘的答復,他就已經知道太子對于這次事件的行事作風是什么了,再看了一眼李淳風,見李淳風還有事情要跟李弘稟報,他知道自己不該再等下去,就向李弘告辭離開了。

而就在樂彥瑋告辭離開,他正要走出書房的門檻時剛,突然被李弘給喊住了。

“樂相,父皇和母后不日就要離開長安,而你是他們留下來協助孤監國的重臣,以后的事情孤就要多仰仗你了。”

樂彥瑋身形一震,他不傻,一下子就聽明白了太子話語中要重用自己的意思,便忙猛的轉身,向李弘躬身施禮道,“多謝殿下!”

一個謝字就表達了樂彥瑋對李弘的感激,一個謝字就表達了樂彥瑋對李弘的忠心。

“你下去吧!”李弘淡淡的擺手說道。

“臣告退!”樂彥瑋躬身離開了書房。

待到樂彥瑋的身影消失在書房里,不待李淳風開口,李弘就開口說道,“父皇已經答應了孤建立國教的請求,而且他還說要全力支持我們,因此,李郎中,這次可要看你們的了。”

李淳風聽完李弘的話,心中一喜,臉上露出了興奮之色,可隨即他又擔憂的問道,“殿下,娘娘的意思是?”

因為武后現在的權勢已經凌駕于高宗之上了,即便是高宗答應了,李淳風還是很擔心武后的態度。其次是武后信佛,這是眾人皆知的,而現在李弘和李淳風要大力抑佛而扶持道教,更武后的初衷相悖,李淳風豈能不擔心?再說,武后為什么信佛,李弘又為什么要建立國教,其中的彎彎道道他一清二楚。因為抑佛揚道對武后的氣運影響很大,他也很想知道武后對此的態度。

“母后沒說什么,似乎默認了孤的提議。”李弘納悶的道,剛才在紫宸殿,他倒是沒有在意武后為什么會這么輕易妥協了,現在再想想就覺得很奇怪,以他對武后的了解,這件事情涉及到了武后的氣運問題她應該不這么輕易妥協才對啊!

見李弘一臉疑惑的樣子,李淳風就是知道了武后沒有反對建立國教的事情他也開心不起來了。武后的權謀和手段他是再清楚不過了,而她這次對建立國教這事情竟然表現的這么淡定,這里面肯定有問題。只是以李淳風現在的身份,他倒是也不敢冒然揣測武后的意思,就只能沉默不語了。

“李郎中,你怎么看?以母后的個性她不應該表現的這么淡定啊!”李弘既然將李淳風視為了心腹,就不會再隱瞞他什么,而是說出了心里的疑惑。

李淳風沒立即回答李弘的問題,他沉思了片刻,這才小心謹慎的問道,“殿下,不知道娘娘對于將長安城的僧侶趕出城一事是什么態度,對于拆毀大慈恩寺、大莊嚴寺等廟宇一事她又是什么態度?”

“很不滿意,可也沒有太過激烈的反對,畢竟涉及到了大唐的長治久安,母后還是分得清輕重的。”李弘淡淡的說道,“還有一點可能跟李績有關吧——”

說著,他就將李績被氣暈吐血一事跟李淳風簡單的說了一下。

李淳風聽完之后臉色變得更加陰沉了,半響他才開口說道,“臣估計娘娘早已想出了對策才會這么淡然。”

“什么對策?”李弘開口問道。

李淳風謹慎的措辭道,“我們在長安城拆,娘娘回到洛陽可以蓋,我們將僧侶趕出長安城,娘娘在洛陽修完寺廟之后可以再招納他們。這樣殿下的氣運在長安,娘娘的氣運在洛陽,即便殿下成立了國教,助長了自己的道家氣運,娘娘依然可以憑借洛陽的佛教氣運跟殿下分庭抗衡。微臣想,這可能就是娘娘的對策。”

李弘大吃一驚,要是武后真這么做了,他還真沒有辦法。畢竟熟悉歷史的他知道,自從這次封禪之后武后就跟高宗常年居住在洛陽,真正的權力中心就轉移到了洛陽,而長安城便成了大唐名不副實的國都。

當然,這是以前。

現在,高宗給了他莫大的權力,即便高宗和武后離開長安,久居洛陽,長安城也不會成為大唐名不副實的國都。可武后真要這樣做了,今后他要憑借強勢的氣運跟武后抗衡的想法算是泡湯了。他很清楚,只要武后坐鎮洛陽,而且修建寺廟的話,那么他即便是建立的國教,今后國教的傳播在洛陽以東地方也會受到很大阻礙。

“沒有解決的辦法?”李弘向李淳風問道。

“現在暫時還沒有,只能靜觀其變了!”李淳風搖頭說道。

“現在也只能這樣了,當務之急還是盡快籌措建立國教的事宜吧!”李弘說道,“不過,父皇誰在錢財方面會全力支持我們,可是你也清楚現在大唐跟高麗、新羅和百濟開戰,國庫空虛,恐怕給不了我們多少錢。而孤這邊也急需要錢,不能給你太多的銀錢。國教建立的前期籌備中,可能會因為錢財而困難重重,這點你要有個心理準備。”

李淳風微微點頭道,“這點臣能理解。不過關于錢財方面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只要殿下同意,不說是建立國教的錢財,就是殿下你自己今后所需要的銀錢,你想要多少就能有多少。”

李弘自然清楚李淳風的解決辦法是什么,不就是他上次提到的盜墓嗎?

(泊星石書院)

(快捷鍵:)

(快捷鍵:→)

僅代表作家本人的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內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內容來源于互聯網或由網友上傳。版權歸作者七月初三所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我們將支付稿酬或者刪除。謝謝!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