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三十六章 爭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爭議

第三十六章 爭議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07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正文

57小說網無彈窗廣告在線閱讀全站小說,本站網址:,獲取免費書架。

就兵力而言,左骨都侯的兵力還稍遜色于義渠部落,堪堪一萬五千人,只不過,左右大當戶各有兩萬大軍,又與左骨都侯交好,雖然許多人認為義渠洪可以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上,義渠洪卻小心翼翼掩飾了自己的野心。``

匈奴主要部落的兵力如下:左右賢王,各四萬人;左右谷蠡王,各三萬五千人;左右大將,各三萬人;左右大都尉,各兩萬五千人。加上附屬的小部落,整個匈奴的兵力在四十萬以上。其中,單于部落的精兵戰力最強,所以,單于才能保證自己的號令被其他部落的人遵守!

秦國這些年在韓國的打壓下屢戰屢敗,原本八十多萬的大軍戰到現在,堪堪只有三十多萬!自己又依附匈奴,手握重兵,隱忍許久的義渠洪意識到,自己報仇的機會到了!

雖然秦昭王已死,宣太后亦死,但所謂父債子還,自己和秦國的恩怨可以了解!為了先王的仇,為了積累戰功,擴大實力,義渠洪極力慫恿單于答應了此事。不過,答應了并不意味著就要立刻出兵。

如今的義渠洪已然不是五年前那么單純,勾心斗角的生活過了五年,每走錯一步可能都導致部落淪為魚肉,義渠洪已經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價拿下最大的成果!

只要韓國不透露匈奴出兵的消息,秦國是決計不會意識到,黑壓壓的匈奴大軍正在長城以北的塞外草原集結!因為對秦國的了解,或者說是匈奴單于有意讓義渠洪報仇雪恨,義渠洪和麾下的一萬大軍被任命為先鋒!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如果突破秦國的長城防線,先入關的大軍自然可以劫掠更多的財帛;但這也是壞事,如果被秦軍發現,義渠洪面臨的就會是一場苦戰!犧牲必然大。而這樣的后果就是義渠部落會被其他部落吞并,義渠洪這樣的梟雄能夠落一個全尸已經是幸運至極了!

不止如此,因為對彼此的提防,或者說留一條后路,這次出兵的匈奴部落,在單于的要求下。各自出兵一半!以二十萬大軍南下,也算是匈奴少有的大手筆了!以前匈奴進入中原的花花世界打草谷,要么是三五萬,要么是七八萬,從來不會超過十萬!二十萬大軍讓每個匈奴兵的自信心極度膨脹,他們不擔心失敗,而是擔心秦國會不會太窮,財帛不夠分!

這個時候,義渠洪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義渠洪不惜夸大其詞。讓匈奴的貴人們相信,關中是多么富饒,關中的女子是多么婀娜多姿,咸陽附近的糧倉是多么眾多!

匈奴向來沒有攜帶糧草的習慣,他們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劫掠為生,難得多帶出馬匹也是為了多裝一些財帛!這樣的軍隊最擅長的就是打順風仗,一旦遇到久攻不下的城池,士氣就會下降!所以。義渠洪知道,自己攻下咸陽的可能并不大。但把關中搞得一塌糊涂,也算是一種復仇,不是嗎?!

作為先鋒,也作為深受中原文明影響的國家,義渠自然攜帶了糧草,即使只是少許的糧草!義渠洪之所以這么做。自然是有著充足的底氣。韓國傳來情報,稱自己主動放棄了河水防線,引誘秦國名將白起進入河東,在河東戰場上,秦國至少損失了五萬大軍。剩余的十萬則忙著和韓軍對峙。咸陽方面,稱得上是兵力空虛。韓國希望匈奴可以抓住這次機會,重創秦國。

韓國是真的主動放棄還是一時不察被秦國攻入河東,義渠洪并不關心。他關心的是帶領大軍把自己從故土趕到長城塞外的白起和自己最嫉恨的秦王分割兩地,這就給了自己各個擊破的機會!

上郡的秦軍至少有兩三萬,隴西郡則有三五萬,咸陽三百里以內的大軍最多只有二十萬!而且是分散到十幾個城邑!有韓軍的牽制,秦國面對二十萬來去自由的匈奴騎兵,除了束手無策還是束手無策!

得知這個消息后,義渠洪求見了單于,建議發兵南下。臘月初六,二十萬匈奴兵南下,臘月十八日,先鋒抵達秦國精心設置的長城防線!這座防線因為兵力空虛,完全無法應付提前偵查了情況的匈奴大軍,只不過半個時辰,防線就宣告失守!秦軍只來得及把匈奴進犯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傳到咸陽!

原本對河東戰事充滿憧憬的的秦國君臣在得知二十萬匈奴大軍南下的消息后,完全呆住了!論距離,趙國的云中、雁門更該遭受匈奴的攻打而不是遠隔千里的關中!從河南(非現在的河南省)到咸陽,沿途有一多半的路都稱得上是荒無人煙,這么明顯不符合匈奴利益的事情,匈奴的貴人們腦袋都被驢踢了嗎?!

不過,在得知匈奴的先鋒乃是義渠部落,其首領義渠洪更是在五年后成為匈奴的右骨都侯,秦國君臣就隱約知道了其中的緣由。實在的打虎不死反遭虎噬,趙武靈王北擊匈奴,將林胡、婁煩趕到塞外,想來是震懾了匈奴!秦國一直沒有敲打匈奴,加上秦國這些年實力大減,匈奴自然會認為秦國是軟柿子好捏!而且,說不定,匈奴很想把關中作為新的養馬地。

自己是軟柿子么?!秦國君臣捫心自問。雖然心里不愿意承認,但秦國君臣不得不承認,在大好的形勢下,秦國還真是外強中干!首先是糧草的匱乏,其次的兵力的緊張。是河東損失了五萬大軍后,秦國的精銳只有四十萬,其中,十萬在河東,一時之間難以抽調出來。剩下的三十萬要鎮守方圓上千里的國土,顯得頗為力不從心。尤其是韓國在武關、漢中、函谷關方向肯定盯著關中的動靜呢!能夠抽調出來和匈奴決戰的秦國精銳絕對不超過二十萬。以二十萬車步卒對抗二十萬來去如風、弓馬嫻熟的匈奴騎兵,勝算有多大,一個粗通軍事的人都會知道!

“眾愛卿,匈奴在環縣突破長城防線,距離咸陽不過九百里的距離!我們秦國該如何應對,需要速做決定啊!”秦王著急的說道。(未完待續。。)

ps:馬上改過來!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57小說網只是為了宣傳《》讓更多書友知曉。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