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三十七章 來自楚國的求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 來自楚國的求援

第三十七章 來自楚國的求援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08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齊國,臨淄。

信陵君抵達臨淄后,并沒有直接求見君王后,而是向上大夫貂勃遞上了拜帖。自從田單辭官隱居東海,齊國朝堂之上,談的是明智的官員已然不多,能夠在君王后身邊說得上話的,就更少了!貂勃就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且地位最高!

雖然信陵君清楚,貂勃最開始是反對齊國介入這場戰事的,但如今木已成舟,明智如貂勃者,自該清楚,如果齊國二十萬大軍繼續逡巡不前,會給齊國造成多么惡劣的影響。

在后勝領兵在外后,貂勃身為臨淄城地位最高的官員,信陵君相信,如果有貂勃的支持,此行達成目的無疑會更加容易一些!

貂勃在得知信陵君不遠千里來臨淄后,就預感和前方的戰事有關系。道理很簡單,信陵君的最大心愿是光復魏國,迎接魏王返回大梁。雖然是四國伐韓,但東郡、碭郡是被齊國攬了下來。如今,齊國大軍沒能占據兩郡的任何一座城邑,魏國復國遙遙無期,信陵君多半是著急了!

兩人分賓主之位入席,信陵君率先出言,表明來意:“趙國三十萬大軍與韓軍鏖戰,每日軍士的傷亡上千人;秦國損兵五萬,得占河東半郡之地!楚國也有數萬人的傷亡,牽制了大批韓軍!為何齊國二十萬大軍出兵近兩月,卻逡巡不前,一城未得呢?!”

貂勃報以苦笑,為難道:“領兵的乃是丞相后勝,(貂)勃實在不知道前線戰事為何沒有進展!不過,以(貂)勃之見,多半是對面的韓軍數量太多,實力太強吧!”

信陵君當即搖頭。指責道:“我們趙國至少牽制了二十萬韓軍,河東也有十五萬韓軍先后投入,為秦國牽制,楚國方面,也牽制了二十多萬韓軍!再除去韓國各地要塞的駐軍,貴國對面的大軍不過十多萬而已!”

貂勃只是笑而不語。對這個問題,自己又有什么好說的呢!領兵的后勝根本就不了解軍事,雖然有老練的副將給他出謀劃策,但跟后勝對位的乃是赫赫有名的李牧,在這樣的名將面前,嚴防死守雖然消極被動了些,但總歸不會露出太大的破綻,若是積極主動的話,一旦被李牧抓住破綻。也許就會落得一場大敗!后勝這是太過小心翼翼、過度求穩,如果領兵的是田單,結果大不一樣了!

信陵君一看貂勃的苦澀表情就清楚了其中的大概內幕,也不點破,只是唏噓長嘆道:“上大夫還記得當初我們魏國允諾給齊國兩百里土地嗎?”

貂勃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自然記得!”

“如果貴國愿意馬上出兵攻打李牧大軍,無忌私下做主,追加一百里的土地!”信陵君緊盯著貂勃的眼睛。一臉嚴肅地說道。

“這件事,(貂)勃會在太后面前全力爭取。不過,有些事情,勃也不能給君上保證啊!”貂勃說的頗為無奈。

信陵君點了點頭,停止了試探,言道:“上大夫是明白人,無忌也就不藏著掖著了!對于齊國大軍一無所獲。沒有牽制住李牧大軍,秦國、趙國非常不滿,無忌私下以為,楚國也極為不滿!”

貂勃默然,三國對齊國不滿也是情有可原!如果齊國但凡有一個類似趙國廉頗、秦國白起、韓國李牧、楚國景陽這樣的名將領兵。雖說不一定現在已經擊敗韓軍了,至少也會大占上風,甚至可能攻下半個東郡、碭郡。

“無忌也知道齊國的難處,如今秦、趙兩國希望齊國大軍和趙國大軍匯合在一起,攻打東郡!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齊國大軍都表現很差的話,恐怕會被天下小覷啊!”信陵君感慨道。

貂勃當然知道這是信陵君的好意,也聽出了這里面的潛臺詞,如果齊國有趙國大軍在一旁撐腰都不堪重用的話,那真的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了!等趙、楚兩國緩過勁來,說不定就會聯合燕國滅掉虛弱不堪的齊國!

“如果趙國大軍肯策應我們齊軍的話,勃以為此事可行!”貂勃很快表明了立場。

很明顯,信陵君這次是來向齊國施壓的,楚國因為較遠的關系,并沒有參與其中!但很明顯,齊國再這樣下去的話,只會徹底得罪三國,最終眾叛親離。眼下還有挽回的余地!

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貂勃也很不滿意齊國如今試圖左右逢源,撿便宜的行為。齊國既然決定要趁著這次機會和秦、趙、楚瓜分利益,就不能再畏首畏尾了!適當的展示實力,杜絕他國的不懷好意很重要!

對貂勃的態度,信陵君很是滿意。信陵君的語氣也一改方才的嚴肅,而是推心置腹道:“韓國咄咄逼人,有魏國作為緩沖,對齊國有百里而無一害!燕、楚兩國畢竟和齊國有恩怨,到時齊、魏結盟,無論是對楚還是對燕,齊國的勝算都頗大啊!”

貂勃只是笑了笑,說道:“這件事還是等光復魏國再說!不過,韓、趙強,楚國大,齊國也確實需要一個盟友!”言外之意卻是認可了信陵君的說法。

兩人盤桓了一番,就決議一起入宮求見君王后。齊王畢竟年幼,齊國是君王后主事,趙、齊大軍若是合兵一處,牽扯的方方面面的事情眾多,能夠拍板的人也只有君王后了。

只不過,兩人尚未出門,王宮中就來了人,說君王后急招貂勃入宮商議國事!

“太后可曾說是什么大事?”貂勃神色不變地問道。

“這個,小的委實不知啊!小的只知太后下令,朝中兩千石以上的官員悉數要入宮!”小太監如實回道。

貂勃望了眼信陵君,用商量的語氣說道:“信陵君,對不住了,不如你在我府上稍作,(貂)勃先去趟王宮?”

信陵君心里則想得更多,這個時候。齊國能有什么大事呢?!總不至于是后勝大軍大敗而歸了吧?!雖然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很小,但沒準后勝心血來潮中了韓軍的埋伏呢?!一想到這里,信陵君當然不愿意待在貂勃府上等消息。

“無忌在這里也是無事,索性就和上大夫一起前去王宮如何?”信陵君說道,見貂勃面露為難之意,又補充道:“無忌先在王宮外等候。等議完事,還有什么猶疑不決的地方,無忌說不定還能幫忙參謀參謀!”

“也罷!”貂勃下了決心,道:“只能委屈信陵君在馬車上稍候了!”

信陵君恰到好處地微微一笑,對貂勃對自己的“怠慢”不以為意,如今對信陵君而言,最快地知道齊國發生了什么大事才是最重要的!

半個時辰后,齊王宮,整個齊國兩千石以上的高官。除了遠在前線的丞相后勝,系數到齊。大臣到齊后,君王后才牽著齊王的手,不疾不徐地步入殿中。

“臣等見過王上!見過太后!”群臣齊聲行禮道。

“諸位愛卿請起!”君王后的聲音極其平淡,一旁的齊王好奇地打量著底下的大臣,但隨著君王后漫不經心的一眼,年幼的希望很快變得嚴肅起來,不敢再東張西望。

“方才楚國派出使者向我們齊國求援。說至少五萬韓國大軍包圍了楚國的藍田縣,兵鋒距離郢都不過兩百里!楚國希望我們立刻攻打李牧部大軍。緩解他們的壓力!”君王后將這個震驚的消息告訴了群臣。

貂勃雖然面色不變,心里面卻是掀起了滔天巨浪!沒有人比貂勃更清楚,這意味著什么。李牧麾下有四十萬大軍,齊、楚兩國合起來的兵力則有四十五萬。如今,齊、楚兩國之所以和韓國斗了個旗鼓相當,原因在于楚國大軍的積極主動。吸引了韓軍的大部分注意力。現在,韓國來了一個聲東擊西,調集大軍攻打郢都,楚國肯定會調集不少軍隊回師郢都。這樣一來,淮泗地區楚軍的數量就減少了。韓軍的壓力大減,說不定就會把目標瞄準齊國。

“太后,丞相和李牧大軍對峙已經超過兩個月,這兩個月,戰事可是一天都沒有停止啊!楚國的這個要求很是無理啊!何況,楚國在郢都附近好歹有十數萬大軍,韓軍不過區區五萬人,何足為慮?!”有大臣很是不滿的說道。

“東越國派遣五萬大軍為亂九江郡,郢都如今兵力空虛,楚國如今既然提防巴蜀的韓軍,又要救援藍田,兵力確實匱乏!”君王后淡淡地說道。

最先開口說話的大臣頓時臉紅了,如果真的如此,楚國如此驚慌失措求援也是情有可原。畢竟,郢都可是比汝南郡重要多了。楚國應該是鐵了心要從淮泗調集大軍回師郢都了,如此一來,齊國的壓力將變得很大。像如今這般每天和韓軍爆發小規模沖突的“美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敢問太后,楚國可曾有說會調集多少大軍回師郢都?”貂勃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

“不多,區區五萬!”君王后心里暗嘆還是貂勃問到最核心的問題。如果楚國要調集十萬大軍回師郢都,那基本上只能是處于守勢了。這個時候,齊國能做的除了后撤向趙國求援,也不能做什么了!主動攻打韓國?除非齊國嫌自己的命不夠長!當然,如果起用田單,也許還能和韓軍一戰!

貂勃大松了一口氣,自己估摸著楚國這些時日的戰損和調撥的五萬大軍,尚能有十五萬大軍,雖然齊、楚聯軍在兵力上略處于劣勢,但貂勃打賭,因為河東戰場秦國取得的重大突破,李牧絕對不敢調集全部大軍作戰。何況,如今趙國提出要和齊國合兵一處,齊國就更加沒有后顧之憂了!

貂勃不得不感慨,這也許是天意!否則,為何秦、趙兩國剛剛派遣信陵君為使,游說自己同意趙、齊合兵就接著發生楚國求援的事情呢!說到底,楚國如今有難,齊國于情于理都需要救援!救援即真心出力伐韓!這和秦、趙兩國的期許不謀而合!答應下來,可以討好秦、趙、楚三國,齊國也能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何樂而不為?!

“臣以為,齊、楚唇齒相依!如今,楚國有難,我們齊國當救援!如此,楚國承了我們齊國的情,對于恢復我們齊國的威望有莫大的好處!”

“可韓國勢大,單憑我們齊國怕是難以為敵吧!”有大臣擔憂的說道。

“我們齊國何時孤身作戰了?秦、趙兩國不一樣在大張旗鼓地伐韓嗎?何況,楚國在淮泗尚有十五萬大軍,郢都有難,楚國比我們還著急,合四國之力,難道還不能打敗韓國?!若是不能,臣以為我們還不如早點向韓國投降好了!”貂勃不悅地說道。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韓國雖然可戰勝,但傷亡若大就有些得不償失!”有人反駁道。

這明顯就是有意保全實力,希望楚國和韓國拼個你死我活的想法了!如果韓、楚、齊三國實力相差無幾,貂勃自然認為這是一個絕好的主意。但如今楚國兵力分散,貂勃聽后連連搖頭,說道:“楚國若是不支,向韓國割地投降,我們齊國就有被韓、楚夾擊的風險,這樣的風險,誰敢打包票沒有?!”

君王后聽后就笑了,楚國的使者還真是這么說的。楚王寫給自己的書信里也明白無誤的表示,楚國前些日子屢敗屢戰,齊國卻是按兵不動,楚國對齊國已然很是不滿。如今郢都兵力空虛,如果齊國任由楚國被韓國攻擊,楚國不排除割地和韓國結盟的可能,到時候,莫要怪楚國無情無義,倒打一耙!

大臣們不知道君王后為何莫名其妙的笑,因此很是納悶。君王后一改方才的笑容,嚴肅地說道:“楚國自然是要救的!不救則是不仁不義,恐為天下恥笑,他國輕視!只是如何救,眾愛卿拿出一個章程!”

反對出兵,希望保全實力的人頓時面面相覷,很明顯,君王后一開始就下定了決心要救援楚國,這么一對比,自己剛才豈不是成了跳梁小丑?!

“啟稟太后,趙國遣信陵君為使,愿意和我們齊國大軍合兵一處,攻打東郡!”貂勃的一句話讓大殿瞬時安靜了下來!(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