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

第十九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29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正文

類別:玄幻小說

作者:

書名:__

秦國,咸陽。全文字閱讀

對于山東的亂局,秦國君臣是抱著極大的興趣圍觀看熱鬧。道理很簡單,山東各國消耗地越厲害,越是水火不能相容,秦國越是可以渾水摸魚。無數秦國說客打著各種各樣的旗號,往來于臨淄、邯鄲、大梁、新鄭之間,行挑撥離間之事,試圖讓這場戰事愈演愈烈。

事情的發展也正符合秦國的心意,在得知魏國終于對楚國動手后,秦王撫掌大笑,顧左右而言:“大事成矣!”

天下七國已有五國卷入這場戰事,只有秦、韓兩國置身事外。但根據秦國君臣的揣測,韓國不可能任由這場混亂持續多久。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楚國緊鄰韓國,韓國如果任由魏國向南拓展勢力的話,韓國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這絕對不是韓國會容許的。

朝會結束后,秦王把太子柱、丞相魏冉、客卿蔡澤、武安君白起、衛尉王翦、郎中令麃公留下,商議軍國大事。有心人自然會猜出,秦國君臣商議的肯定是隱秘的軍國大事,否則,大可在朝會上堂而皇之的提出,讓群臣共議。(以下章節今晚修改明日可看)

望著魏軍漸漸合攏的方陣,暴鳶眼角閃過一絲期待之色!眼下足足有近七千秦軍被魏軍困住,只要擋住秦軍的幾次突圍,形勢將大利于魏軍!剩下的八千秦軍想要救出袍澤的話,只能行險猛攻一點!可魏軍還有兩萬主力躍躍欲試,明顯希望秦軍這么做!秦軍這個時候無疑是進退維谷!

晉鄙也是這么想的。秦軍對自己的攻擊力太過自信了,卻忽略了己方厚實的防御!雖然短短一個時辰的鏖戰己方已經損失了五千大軍,但卻成功困住了七千秦軍,順帶斬殺了三千秦軍!眼下,觀望的秦軍后撤也好。前進也罷,自己都有足夠的信心留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馬!

秦軍面對如此困局,卻是揮舞起了黑色的大旗!隆隆的戰鼓急促地響起,伴隨而來的是異變突生!足足一萬秦軍從封陵西門涌出,朝著魏軍側翼的軟肋席卷而去!仔細看去,當先打頭的居然是三千精騎!精騎的身后是百余輛戰車。然后是全力沖刺的步卒!

步卒沖鋒?在面對長距離的時候,這種不愛惜體力的辦法無疑是找死的行為!但眼下,雙方交戰的地方距離封陵不過是十里的距離!對戰馬是須臾之間的距離,對步卒來說也不過是一刻鐘的光景!

秦軍敢把戰場設置在距離城墻如此近的距離,無疑是吃定了魏軍受不住這樣的誘惑!也是桓齮苦思半夜,利用魏軍的“弱點”專門為魏軍設下的大餐!在桓齮看來,自己這種明目張膽的做法,一定會讓魏軍覺得自己是想要在城下挫敗他們。這也無疑是在羞辱他們!人在惱怒后就會失去理智。魏軍在意識到自己即使兵敗后,也可以在城頭弓箭手的掩護下退入封陵的算計后。肯定會不計后果地纏住自己!而自己,最想要的就是這種情況!

事實也正如桓齮所預料的,基于秦軍總兵力只不過兩萬的“事實”,晉鄙自以為哪怕秦軍用上陰謀詭計,自己也可以用堂堂之兵,用陽謀來打敗秦軍!何況,秦軍一旦敗退,自己完全可以尾隨攻破封陵!所以。晉鄙才敢距離城頭這么近的距離上,和秦軍交戰!

不過。在發現秦軍的兵力遠不是細作所說的“兩萬”,而是憑空多出了一萬大軍后,晉鄙卻是一下子覺得慌了!第一反應是細作誤我!第二反應是該死的上當了!秦軍的鐵騎在向著自己的本陣急速沖鋒,十里的距離轉瞬即到。晉鄙知道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有絲毫的猶豫,也不能有一步后退!否則必將是一場大亂,大亂意味著全軍覆滅!所以。他的第一個軍令不是下令結陣抵抗,而是宣布后退一步者,立斬之!執法隊最是無情,當即游走在方陣之中,將面色惶恐忍不住退卻的士卒斬殺當場!鮮血和頭顱的刺激讓魏軍冷靜下來。這個時候,秦軍的第一波箭矢已經射了過來!

金屬制作的箭矢和血肉的碰撞,受傷的總是血肉之軀!死在第一輪箭雨下的魏軍達到了四百多人!但魏軍顯然沒有時間悲傷了!若是被三千秦軍鐵騎撞開方陣,失去了方陣保護的魏軍不過是待宰的羔羊,他們的死法會更加慘不忍睹。強忍著心中的懼意,魏軍用大盾和長槍迎接著秦軍鐵騎的撞擊。這樣的場景像極了飛蛾撲火,只不過飛蛾是本能,魏軍卻是不得已,是死中求生!

又斬殺了八百名魏軍,秦軍鐵騎的沖擊速度終于慢了下來。失去了速度的騎兵只不過是騎在馬上的步卒,魏軍可不會放過這樣的良機,有的那長戈去鉤戰馬的腿腳,有的用長槍去刺戰馬的心窩,有的則是將弩箭對準了馬上的步卒。后面的秦軍還沒有完全陷入和魏軍步卒的“泥潭”,主動退出了這場膠著,因為身后袍澤的殺喊聲越來越大,越來越近。騎兵終究是需要速度的,和步卒死纏爛打?這不是騎兵的意義所在!

當一萬名秦軍突然從封陵西門蜂擁而出的時候,暴鳶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秦軍什么時候往封陵增兵的?為什么己方沒有收到一絲一毫的消息?暴鳶不禁自責這個情報可是害苦了魏國!現在秦軍和魏軍的兵力已經達到了1:2的比例,這樣的兵力對比下魏國可沒占據什么優勢!

而且,考慮到魏國一直是占據上風的情況,現在突然冒出來一萬秦軍,形勢大變,對雙方的心理絕對是一個重大的影響。簡單來說,秦軍可以發揮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實力,魏軍缺只能發揮出會百分之九十甚至百分之八十的水準!一上一下之間,魏軍的形勢更為糟糕!

“將軍!要不末將帶人前去支援下魏軍把?!”身旁的副將躍躍欲試地說道。

眼下這個情況,魏軍頗有些猝不及防的感覺!在經歷了三千騎兵、百輛戰車的摧殘后,魏軍的方陣勉強還能看出原本的樣子。不過,在面對后面的六千步卒后。占據數量上優勢的魏軍居然只是堪堪守住了防線,沒讓秦軍再進幾步而已!而且,幸存的秦軍鐵騎開始繞著巨大的戰團游走支援袍澤,魏軍僅有的一千騎兵在三千秦軍鐵騎的追殺下,僅僅堅持了兩刻鐘的時間!魏軍的士氣幾乎是以可見的速度迅速低迷起來!

“唔!”暴鳶并不答話,只是示意遠處的趙軍還在虎視眈眈!三萬趙軍可是有一萬騎兵的!韓、趙雙方若是打出了火花。韓國的壓力不見得比魏軍小多少!牽一發而動全身,暴鳶現在還不想刺激趙國!韓、趙大戰的結果無論勝敗,勝利者都不會好受!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死一傷!大家和和美美的相處,豈不是挺好的嗎?

若是讓副將知道了暴鳶心里這樣的小九九,肯定會被嚇死!所幸副將忠心耿耿,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是下意識地關懷道:“將軍!可如果我們不去救魏軍的話,魏軍擋不住多久啊!現在只要有一個魏軍乞降。魏軍肯定聞風而降!我們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盟軍慘敗吧!魏軍敗了,我們就要被秦、趙兩國夾擊了!”

暴鳶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贊許道:“這個道理我懂!不過,你想怎么救魏軍,不妨先和我說說!”

副將臉色一喜,迫不及待地說道:“將軍!末將愿率三千精騎劫殺秦軍騎兵!只要沒有了秦軍騎兵的騷擾,憑借著魏軍的實力,還是可以穩操勝券的!”

“是嗎?你看!”暴鳶往東面遙遙指了下。

副將凝神一看。面色大驚。一直沒有出動的秦軍中軍居然動手了,足足八千大軍沖向了魏軍方陣!而且。他們并不是直接沖到了眼前的魏軍方陣正面,而是繞到了側翼,并且正在幫助一萬秦軍逐步地困住了魏軍的中軍!

原本的局勢中,七千秦軍被近三萬魏軍困住了,形勢極為不利;一萬秦軍則是壓著兩萬魏軍中軍猛攻!按照常人的想法,秦軍的中軍。也就是桓齮所在的八千大軍應該是火速支援被困的秦軍。但桓齮卻是兵出奇招,任由七千秦軍越殺越少,反而幫助應付自如的一萬秦軍!不過,這樣的做法也透露了桓齮自己的目標那就是迅速殺敗魏軍主將晉鄙所在的中軍,只要晉鄙人頭落地。魏軍勢必大亂!七千秦軍的被圍也就迎刃而解了!

暴鳶面色沉重地指著秦、魏交戰的戰場說道:“本將現在給你三千大軍前去支援魏軍!但目標卻不是那里,而是…….”暴鳶頓了頓,指著戰場后方的封陵城說道:“那里!”

副將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道:“末將懂了!”說完,略一抱拳就匆匆而去了!現在這種局勢下,想要扭轉局勢,那就要出其不意。秦軍不是在和魏軍鏖戰嗎,繼續增兵魏軍的話只不過是杯水車薪,除非動用超過一萬的兵力,但趙軍絕對不會韓軍這么做的!想要用少數的精銳解圍,那就需要攻其不備、聲東擊西!封陵現在守備空虛,如果韓國猛攻封陵的話,絕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秦軍發現后路有被斷絕的威脅,一定以自保為上!更重要的是,趙軍受到的刺激肯定小之又小!

很快,三千車步卒徑自朝封陵沖去!發現韓軍接近戰場后,秦軍心下就是一緊。現在這種緊要關頭,秦軍最怕的就是打擾。當即有一千秦軍騎兵分了出來,想要驅散韓軍!韓軍卻是壓根沒有和秦軍接觸的意思,繞過了戰場,直奔封陵!

桓齮臉色頓變,現在封陵的守軍只有不到兩千人!看韓軍又是云梯又是攻城弩,一副興師動眾進城“犒勞”的樣子,桓齮就知道了韓軍的主意。可即使知道了又有什么用,一樣的沒辦法!秦軍兵力缺乏,總不能再分出兩三千大軍去圍堵吧!何況,這未嘗不是韓軍的一個信號,若是秦軍識趣地退兵,韓軍可能是做作樣子,如果秦軍堅持不退。執意阻撓的話,那韓軍少不得要加兵!反正韓軍有五萬大軍,比三萬趙軍要多出兩萬呢!

桓齮當然不愿意多分兵死死攔住韓軍,尤其是韓軍打定了主意采取添油戰術后。這個時候,自己能夠指望的也就只剩下趙軍了。只要趙奢肯派出一萬鐵騎游走在韓軍方陣附近,韓軍絕對不再敢輕舉妄動。只要給自己爭取兩個多時辰。一場大勝就近在咫尺了!

高唐以西三十里,一支趙軍正在全速前進著。自從三天前,邯鄲方面接到來自高唐的八百里急報,得知十三萬齊、魏聯軍兵犯高唐,趙國就意識到大事不妙。高唐只有區區四千兵力,能在齊魏聯軍的強攻下堅持多久,用腳指頭也想得到。可以預見,高唐的失守已經是必然。趙國上下也早就有了這個思想準備。

不過,明知道高唐兇多吉少。趙國還是要派出大軍前去支援。理由很簡單,十三萬齊魏聯軍信誓旦旦地,挑在這個河東、武關戰亂不休的節骨眼上對趙國大打出手,其背后的意義不言而喻。分散趙國的注意力還在其次,趙國擔心的是齊國在魏國的攛掇下,會不會野心膨脹,對高唐周邊的靈丘、平原垂涎三尺。

所以,趙國在接到高唐求援后。一方面嚴令靈丘、平原堅壁清野,收攏征召士卒。一方面調集八萬大軍,以丞相趙勝為主將,火速趕往增援。等援軍抵達,高唐若是尚未失守,援軍自然會在高唐城下與齊魏聯軍周旋,力保高唐不失;若是高唐已經失守。援軍則務必不再使齊魏聯軍再進一步趙國的想法很簡單,高唐丟了就丟了,畢竟原本它就是齊國的陪都,但平原、靈丘就不同,一直是趙國的土地。若是丟了,臉面就丟大發了。

何況,小不忍則亂大謀。眼下齊魏聯軍合兵十數萬,趙軍不宜與之硬拼。待得齊魏大軍退卻,趙軍再出其不意地奪回高唐,要比失去后的立刻強攻要好的多!對趙國來說,武關戰事的勝負還有封陵之戰的結局,是眼下最關心的事情。高唐方面,也只好隱忍一下。不過,齊國這次敢拂了趙國的臉面,這份“大禮”趙國是記下了。

“報!啟稟丞相!魏軍主力距離我軍不過十五里!”

“報!啟稟丞相!高唐已經失守!”

一個接一個的趙軍斥候不斷地將最新的軍情傳遞給主將平原君趙勝。雖然在軍中,但趙勝更喜歡別人稱呼他為丞相。將軍的稱呼多了去了,可趙國的丞相只有他一人。這樣的想法趙勝手下的屬官自然清楚,就連斥候也是一口一個丞相地叫著。

趙勝得知高唐失守的消息后,眉頭不禁一皺。雖然在臨出征前自己就有了這個最壞的打算,但真的面對了,心里面一時還是接受不了。仔細算起來,除了五年前趙國被秦國奪取了幾座城邑,趙國已經有很多年沒在其他國家身上吃過虧了。沒成想,這次居然在齊國身上栽了一個大跟頭。

“燕副將,接下來如何應對,本相想聽一下你的意見!”趙勝朝著東方瞥了一眼,對身旁的一名中年將領說道。

中年將領既是此次趙國大軍的副將燕周。五年前,就是他帶領大軍先取昌城,再克高唐,功績斐然。若不是因為不善于鉆營,又和廉頗不和,他絕對不會是在校尉一職上坐了五年而不動。

燕周并沒有立即作答,而是對還未離開的斥候說道:“我來問你,前方十五里處魏軍有多少兵馬,齊軍主力在哪?高唐是什么時候失守的,敵軍的損失大不大?魏軍是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還是扎營固守的姿態?”

趙勝頓時就不高興了,不過面上卻是不動聲色。怪不得燕周一直不受提拔重用,就這個目無上官的態度,有幾個人受得了。他或許是一名合格的軍人,但絕不是一個合格的官員。除了行軍打仗,燕周怕是一無是處啊!

斥候則是一臉肅然地回道:“魏軍是結營固守,觀其兵馬,當在三萬以上。再往里才是齊軍的大營,人數在五萬上下。高唐則是在一日前失守,屬下冒險抵近高唐觀察了下,發現齊軍在大力修繕城墻。據附近的百姓說,攻城的乃是齊軍,損失頗大。但這個話也做不了數,百姓們只聽到殺聲早晚沒有停歇,又不敢靠近城墻,全是一廂情愿的說法。”

(實在不好意思,剛剛回家,下午四點坐車,奔波千里!準備今晚熬夜修改章節吧!明天更新恢復正常吧!雖然事情依然很多。大家見諒了。)(未完待續。。)

請明日刷新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玄幻小說,提供在線閱讀。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