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十八章 混亂的時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混亂的時局

第十八章 混亂的時局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28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正文

類別:玄幻小說

作者:

書名:__

一月下旬的時候,天下的局勢變得越來越復雜。無彈窗趙國撕破了臉皮,向燕軍占據的河西攻去。燕國雖然做了充足的準備,但終究抵不過趙國的猛攻。誰也沒想到,趙國一上來什么計策都不講,只是認準了河西,一味猛攻。傷亡什么的全成了無關緊要的數字。

似乎對趙國來說,只想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要么悲壯的死去,要么驕傲地活下來,沒有第三種選擇。有過從軍經驗的人都知道,最怕的一種敵人不是多么訓練有素的或者多么堅韌不屈的,而是失去了理智的敵人。因為沒了理智,對方只想要你的命,即使你可以殺死對方,他也會從你身上咬下一塊肉。因此一時之間,燕國所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向齊國求援成了必然。

齊國當然不肯怠慢,眼下是燕、齊兩國第一次進行合作,所欠缺的就是信任,如果齊國對于燕國的求援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話,燕國完全可以倒戈,投入趙國的懷抱。齊王命令上大夫貂勃領軍五萬,急救河西,穩固河西防線。

趙國的大軍勇則勇矣,但畢竟只有八萬人,趙軍又是處于攻擊的一方,貂勃自信,就算燕、齊兩國合力,耗也能耗死趙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擺在眼前,齊、燕聯軍需要的不是反擊,而是耐心地等待趙軍力竭的時候。到時候,一場大捷就易如反掌般可以取得。

一月發生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在魏、楚邊境屯兵已久的魏國終于動手了,魏將晉鄙領兵十萬,南下伐楚。楚國雖然做了一些準備,但在占據絕對數量優勢的魏軍面前。些許的準備顯得不夠用。僅僅過了七日,曾經短暫作為楚國都城的陳縣易主,天下震驚。(明日請刷新)

整個大殿,唯一可以讓楚王稱呼為先生的自然只有蘇厲一人。雖然和自己的預期有些出入,但經歷了“聯魏伐齊”這一番動蕩的蘇厲已然慶幸可以達成眼下的目標。當然是恭敬地回道:“愿為王上效犬馬之勞!”

接下來發生情節可以用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來形容。后世的史學家在研究公元前267年的史料時,只能將其歸咎于歷史的必然性。這一年的火花四射給了無數歷史愛好者無限的遐想,歷史在這一年完全流向了一個不可控制的方向,并不可逆轉!原始奴隸主

一月十日,屯兵在中山的趙國越發失去了耐心。燕國遲遲不給趙國想要的答復,相反用增兵、修繕城墻來回擊著趙國施加的壓力。為了不讓剛剛“倒戈”的齊國大失所望。為了齊國許諾的百里之地,為了趙國的尊嚴,趙國決定教訓一下自己北面的鄰居燕國。忙于等待燕、趙開戰看熱鬧的列國,包括當事人趙國,誰也沒意識到。齊國河西的最后一座堅城扶柳在一個幾天前的夜里突然開城納降。河水(黃河)、漳水中間的燕軍悄悄地撤退到漳水對岸,齊軍悄悄地越過河水,占領了燕軍撤離的地方。一切顯得風平浪靜,一切顯得默契至極。

一月十一日,趙奢奉命領兵八萬討伐河西的燕軍。士氣高昂的趙軍雄赳赳,氣昂昂,想著如何追亡逐北,大展身手。趙奢也是意氣風發。有齊國在腹背牽制燕軍,燕軍勢必東西不能兼顧,一場大勝絕對是手到擒來。

可這個時候。游走在齊國的細作卻告訴了一個令趙奢怎么也接受不了的事實——齊、燕兩國的國君在兩國的邊境上歃血為盟,原本應該是生死仇敵的兩國一笑泯恩仇,原本應該是幫助趙國的齊軍轉眼成了敵人——燕軍的盟軍!

這樣的劇本再天才的編劇也想不出,但卻硬生生在趙國,在天下人面前眼前上演。趙國無疑成為了最好的背景!這就好比一個自己喜歡的女人遭受了別人的侵害,自己勇敢地站出來了。想要打抱不平,好好教訓一下那個流氓。所有的人都期待著英雄救美的上演。在觀眾看來,流氓必然被趕跑。英雄則收獲美人心。這是多么動人的結局,多么美好的結局!可現實卻十分狗血,美人居然從了流氓,兩人勾搭在一起,并指責英雄是多管閑事!趙國無疑就扮演了英雄的角色,齊國則是那個美人,燕國則是那個流氓。

這也就足以解釋趙奢在聽聞這個消息后,久久不語的失望之情還有憤怒的表現。進軍是不能了,前面可不是單單八萬燕軍那么簡單,還有本土作戰、源源不斷的齊國大軍。這樣的變故顯然超過了趙奢所能決定的范圍,所以趙奢命人快馬加鞭,將這個消息傳遞到邯鄲,交由趙王決定。念破星空

趙王一聽這個消息就慌了,心想這還得了,自己一直垂涎的齊國和北方兵強馬壯的燕國勾搭在了一起,趙國還有好日子過?!隨即就是憤怒,魯仲連這個片子,居然欺騙寡人的感情,說好的游說齊國割地呢?!齊國倒是割地了,卻是給了燕國,換來了兩國結束了長達數十年的對峙。

將一干親信大臣以最快的速度召集到宮中,趙王毫不避諱地說起了趙國目前的窘境。是進,擊敗燕、齊聯盟;還是退,暫時避讓燕、齊聯盟。怎么看,這都是一個很需要魄力的決定。趙王不缺乏魄力,但卻缺乏準確分析利弊的能力。趙王希望,趁著燕、齊結盟的消息還沒有傳遍天下,趙國做出最有利的決定。

平陽君趙豹在軍中鍛煉了許久,變得越發成熟穩重,因為有名師的指點,看問題也是越發地直指要害。身為王室人員,眼見自己的兄長平原君趙勝沉默不語,當即說道:“王上!臣以為燕、齊兩國剛剛會盟,氣勢正盛,此時伐之不易。不如行欲擒故縱之計,待燕、齊不察,一舉而克之,或伐燕或伐齊,逼迫燕、齊兩國之盟消散!”

趙王眉頭下意識地皺了皺,這和自己的初衷有所不同,但也有一定的道理。燕、齊兩國既然敢大大方方地會盟,想來已經做好了和趙國交戰的準備。有齊國的協助,趙國想要攻下燕國的河西之地,怕是不容易啊!而且,自己最怕的就是齊國兵分數路,趁勢攪亂趙國的南部。到時趙國也要分兵,燕、齊兩國以兩國之兵馬,完全可以戲耍趙國,令趙國疲于奔命。

燕周卻是搖了搖頭,反對道:“世人皆知我們趙國要為齊國出頭討伐燕國,可如今齊國背趙而親燕,此趙國之恥也!王上若是不發兵攻打齊國,恐傷趙國士卒之士氣、百姓之心,天下也必嘲笑趙國被齊國戲耍,王上的聲威受到影響,所謂君辱臣死,天下又有什么人會來投奔王上呢?!故臣以為,無論傷亡多大,我們趙國都要立即反擊燕、齊,尤其是齊國。王上若是信任微臣,臣愿意提兵殺進臨淄,以雪王上之恨!”說完立即下跪請命![重生]七年癢,帶球跑

趙王很是感動,這才是自己喜歡的忠臣。君辱臣死,自己被齊國的魯仲連戲耍就等于趙國被齊國戲耍。若是齊閔王在世時,齊國國力堪比秦國,趙國自然忌憚齊國,姑且忍讓。可如今趙國國力遠勝齊國,自己又何須忍讓呢?!處處忍讓只會讓人覺得趙國君臣怯懦,讓天下輕視趙國!

親自將燕周扶起來,趙王感慨地說道:“寡人知道愛卿的忠心,但此事事關天下大勢,不可不察,還是從長計議!”

燕周還想爭辯什么,卻是被趙王阻止了。趙王看向藺相如,真切地說道:“藺上卿,你覺得我們趙國該如何應對?”

藺相如嘆了口氣,作揖道:“此事甚為棘手!如今整個天下都知曉趙欲助齊而伐燕,王上令人向燕國陳說厲害,可燕國依然不肯向趙國請服,自然是已有不臣之心。為了我們趙國后方的穩定,即使沒有齊國許諾的百里之地,打壓燕國已是必然。齊國的所作所為更是將我們趙國推到了風口浪尖,不伐之無以彰顯趙國之威,無以維護王上和趙國的尊嚴,無以震懾宵小!但臣也知,燕、齊初盟,我們趙國伐之越急,燕齊之盟越是堅定。相反,我們若是對燕齊之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甚至派人離間燕、齊兩國的關系,不需要多久,燕、齊兩國必然貌合神離。到時,王上再遣一老成之人,將兵不過十萬,足以令燕國臣服,齊國請朝。”

平原君聽后心里暗自點頭,藺相如說得字字屬實,可也正因為字字屬實,才更加難以下決斷。從表面來看,立即出兵和晚一些時間出兵的好處和壞處一樣明顯,任誰也挑不出毛病來。(未完待續)

ps:記得刪除再刷新啊!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玄幻小說,提供在線閱讀。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