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第十四章 函谷關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函谷關破

第十四章 函谷關破


更新時間:2014年08月30日  作者:螞蚱不吃魚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螞蚱不吃魚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衛慶明白了暴鳶的意思,留守函谷關的秦軍一定謹慎異常,但自己一方完全可以用血淋淋的事實來證明自己確實是“李瑤”一行。無彈窗()畢竟,這個時代,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支軍隊會犧牲數千人來誘惑敵人,更何況,這數千人還都會死在自己人手中。

正因為明白了,所以衛慶沉默了。用數千人的性命來換一個可能的機會,這樣的冒險到底值不值得。暴鳶知道,衛慶心里面一定在做著艱難而痛苦的抉擇。一面是巨大的軍功、榮譽、利益,另一面是人性、道義、尊嚴。

雖然在后世,這樣的手段屢見不鮮,為了讓國家獲得名正言順出兵、瓜分利益的機會,少數人的生命在政客眼里不值一提。無論是緬因號事件還是珍珠港事件,背后都有著一個個驚天的陰謀。但就戰國這個時代而言,這樣的計策依舊太過陰險。

該如何向手下的士卒解釋,如何讓他們相信他們付出的代價是值得的而且必須的,如何說服他們向袍澤動手,而且是下死手,這對一個將軍不啻與一次煎熬。如果換做暴鳶來選擇,他更愿意帶著手下的士兵前赴后繼,用人命來拿下函谷關,而不是被逼得硬生生兄弟反目,斗個你死我活!

短暫而漫長的沉默后,衛慶長長吸了口氣,又緩緩吐出,口里艱難地說道:“暴太尉,你覺得大概需要多少兵力?”

暴鳶當然知道衛慶的意思,稍微沉吟了一下。暴鳶回道:“至少兩千大軍!算上追擊的,還有后面隨時要追上的。應該在一萬大軍左右!”

衛慶狠狠咬了下嘴唇,說道:“好!那就依暴太尉所言!我這就下去讓人準備!”

暴鳶點了點頭,沒有再言語。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也實在不好再說些什么。

不一會,暴鳶聽到了外面傳來的騷動聲,有充滿驚訝、憤怒的怒吼聲,有急切傷心的質疑聲,有氣急敗壞的理論聲。但很快,所有的聲音消失不見,只有天天中文的沉默!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后,雙目通紅的衛慶回來了,他臉上的痛苦之色早已換做了坦然和平靜,在告之了暴鳶一切就緒后,暴鳶也回復稱可以開始了。于是。一場大戲開始上演。

最先看到這場大戲的無疑是函谷關的秦軍,事實上他們是這場大戲的唯一的觀眾,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這場血腥而真實的大戲。

“都尉!都尉!大事不好了!將軍正在被魏軍追殺!”函谷關城守府,一名秦軍親兵告之了李毅這個驚人的消息。

李毅是李瑤的族弟,雖然軍中很多人都知道李毅跟李瑤一樣。都是隴西郡人,但少有人知道他們的關系遠比表面上可以查詢到的密切。

對于漸漸興起的名門望族而言,如何保證家族的源遠流長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一個家族可以綁定一個王朝,但王朝若是猝然崩塌,家族必須可以保證不被殉葬!這個時候。悄悄布置在民間不予幫助的旁支或者隱支就顯得格外重要!沒有萬年的富貴,只有不斷正確的投資。就算整個家族被迫和腐朽的王朝下葬。照樣有慢慢累積的財富為這些隱支所用,用不了多久,他們又會重回歷史舞臺的中央!將家族的血脈代代流傳下去!

李毅正是來自李氏宗族的一個隱支,論輩分而言,正是李瑤的族弟。李瑤不遺余力地培養鍛煉李毅,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但李毅卻是把這個當作兄長的友愛!所謂兄友弟恭,對于這個高看自己處處提攜自己的兄長,李毅是發自內心的敬愛。

函谷關的秦軍都知道,軍中只有一個將軍,那就是李瑤本人。因此,李毅第一時間意識到,親衛說自己的兄長、主將李瑤兵敗被追殺!這怎么可能!兄長明明還令人傳信說會在這幾日退回函谷關,戰無不勝的兄長怎么會兵敗呢!

“怎么會?!你確定是將軍!?”李毅死死盯住親衛的眼睛,想要看到對方的一絲猶豫。

但令李毅失望的是,親衛沒有一絲猶豫,有的只是焦慮和激動,回答他的是:“都尉!不會錯!是將軍的大旗!兄弟們反復確認了三遍才敢過來稟報!剛才守門的二五百主已經吊下去了幾名士兵抵近查看!”

李毅來不及應聲,急匆匆地上馬,朝著七里外的城門策馬狂奔而去。登上城頭后,映入李毅眼簾的是“秦魏”雙方混戰的場景。打著“秦”字和“李”字大旗的黑色軍隊且戰且退,軍隊的中央是層層守衛下的馬車,更遠處的魏軍一臉猙獰地想要往馬車方向沖去,目的不言而喻,馬車里肯定有他們想要的大人物。

雙方完全是以命搏命的打法,一方要保住馬車,一方要搶下馬車,這是沒有妥協無法退讓的戰爭,要么你死要么我亡。就在李毅死盯著戰場的片刻,至少十余名“秦”、魏雙方的士兵戰死。更遠處,煙塵已經揚起,看樣子應該是大批魏軍主力即將到來。

仔細看時,被追殺的“秦”軍足足有近兩千人,但追擊的魏軍更多,足有五千多人。如果放在往常,秦軍自然可以堂堂與之一戰,但魏軍身后越來越近的煙塵給了魏軍無盡的勇氣,他們的眼里完全被那輛馬車所吸引。而且,魏軍變得格外不惜命,隱隱有斷絕這支“秦軍”退路的可能。

李毅清楚,這支“秦軍”再往前幾百步就可以進入到狹窄到僅容兩車通行的窄道,但這數百步就是生與死的距離!秦軍印象里一向貪生怕死的魏軍居然甘愿冒著巨大的傷亡,硬生生地將這支“秦軍”包圍起來。

在魏軍包圍圈合攏的那一刻,李毅慌了。看旗幟,分明就是自己兄長的大軍啊!兄長的大軍怎么只剩下兩千人呢!怎么會輸給那個魏國呢!

這個時候。早先被派出去查探消息的斥候回來了,他們甚至帶回來一個渾身是血的“秦軍”。這名“秦軍”勉強地睜開眼睛,滿臉渴求地艱難說道:“將軍重傷昏迷!救救他啊!”說完就昏死過去。

嘶啞的嗓音讓人完全聽不出對方的口音,但看對方一副如釋重負的模樣,所有的秦軍都意識到,他們的將軍一定中了魏軍的埋伏!至于怎么中的埋伏,敵軍的數量是多少,這些都不重要!秦軍只知道。他們的袍澤正在被無恥的魏軍圍殺,他們必須立即、馬上出去救援他們!

“都尉!我們殺出去!”一名二五百主憤怒的吼道。李瑤平日里待他們不薄,魏軍居然膽大到追殺到函谷關城下,擺明了是不把秦軍放在眼里。若是傳言出去,自己這些人羞也要羞死了!

“是啊!都尉!看煙塵,魏軍的主力快要來了!我們若是再猶豫片刻就來不及救將軍了!”

李毅又望了眼越來越逼近的煙塵,咬牙說道:“留下一千人守關!其余人跟我殺出去。救將軍!”

“喏!”秦軍齊聲怒吼道。

很快,函谷關的東門打開了,四千殺意盎然的秦軍涌了出來。東門往東兩里地是寬不過兩車并行的山路,然后就是一馬平川的開闊地。秦軍深信,在魏軍主力殺到之前,他們完全可以沖開魏軍寬幾百步的包圍圈。將“李瑤”救出來!等進了山路,魏軍又再多的兵力也發揮不出來!到時候就是秦軍從然退卻的機會!

對于秦軍的舉動,魏軍顯得很是措手不及。原本渾圓無缺的陣勢被秦軍硬生生撕開了一道口子。但魏軍主將很快反應過來,戰鼓擂擂,令旗揮舞。魏軍只不過后退了十步就再也不肯退讓,哪怕局部戰場上秦軍已經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哪怕不退讓意味著死亡。

瘋狂的魏軍甚至分出了部分兵力,想要將李毅的軍隊拖延住甚至包圍。在李毅看來,魏軍完全就是不知死活。要知道,現在戰場上的秦軍足足有五千多人,和魏軍的數量不相上下。在野戰中,除了魏武卒可以和秦軍堂堂一戰,秦軍從沒有把數量在自己兩倍以下的魏軍放在眼里。

心里面雖然蔑視魏軍,但李毅卻也清楚,對秦軍來說,過多的和魏軍糾纏總歸要付出些許代價。主將李瑤生死不知,急需帶回函谷關施救,這些跳梁小丑般的魏軍就權且放過,等咸陽的援軍一到,自己一定親自領兵,大他們一個丟盔棄甲。

“吩咐下去,不要戀戰,先救將軍要緊。”李毅神色沉穩地說道。

“喏!”手下的二五百主紛紛應道。

秦軍的紀律性得到了再一次體現,原本肆意殺戮的秦軍生生止住了往魏軍兩翼沖擊的沖動。轉而固守通道,讓身后的袍澤可以安心鉆進魏軍厚實的大陣。

衛慶在第一時間察覺到了秦軍的目的,他一方面指揮手下的士卒加強了對馬車附近的攻勢,另一方面則是針對性的火速調撥了七百精銳,意圖阻擋住秦軍的攻勢。

看到“援軍”在即,深陷重圍的“秦軍”迸發出極大的戰意,原本有些搖搖欲墜的防線堪堪穩住,他們拼了命一樣往李毅的大軍靠攏。他們臉上的那股欣喜,那抹激動,讓李毅覺得自己的冒險完全值得。

策馬狂奔的魏軍援軍越來越近,而李毅率領的秦軍也越來越接近馬車,終于,隨著間最后一名魏軍被射殺,兩軍成功匯合在了一起。

形勢危急,被迫開的魏軍發了瘋一般,亡命沖擊秦軍的兩翼。來不及查看主將李瑤的傷勢,李毅只顧著帶領主力,掩護所剩無幾的“李瑤秦軍”往函谷關方向退卻。

只要入了函谷關,魏軍只能望關興嘆,主將“李瑤”也就安全了。當然,為了不把魏軍帶回函谷關,需要留下數百死士斷路,但為了救下“李瑤”,哪怕需要犧牲數百名斷路的秦軍,也是值得的。

被留下斷后的五百主當然知道自己的命運,但一想到他們的犧牲可以換來主將李瑤的獲救。也就無所謂犧牲。當然,為了給自己留下些種子。五百名秦軍是且戰且退,如果老天仁慈的話,魏軍理智的話,是不會沖進秦軍函谷關上弓箭手的射程的。

近了,更近了,這個時候秦軍只覺得一陣放松,等入了關,一定加倍羞辱身后那些狗皮膏藥般的魏軍。城頭上的袍澤已做了完全的準備。數百名弓箭手已經準備妥當,只要魏軍敢來就休想全身而退!

可就在這個時候,異變突生,原本應該是友軍的袍澤發了瘋一樣地殺向自己,他們的位置正好在城門口,頭頂的弓箭手射不到他們。而且,隨著吊橋的被毀。秦軍也來不及關閉城門。無獨有偶,后面的魏軍殺喊聲越來越大,趁著秦軍驚慌失措的空當,魏軍完全不顧忌傷亡,發了瘋的猛沖。如果不是狹窄的谷道限制了魏軍可以動用的人數,這一曲秦軍肯定掀不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如果這個時候李毅還不知道他上當了。那就真是蠢到家了。李毅顯然沒有蠢到家,所以在第一時間他下令奪回失手的城門。如果不能在魏軍殺到城門口沖進函谷關,李毅明白自己這五千人會是什么樣的下場。

于是奇怪的一幕上演了,從函谷關長五里的谷道,依次分布著秦軍。魏軍,秦軍。魏軍,秦軍想要躲進函谷關,魏軍想要拿下函谷關,這是和時間的賽跑。雙方都很清楚,被夾在中間的魏軍和秦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哪一方先抵擋不住,哪一方就會失敗,再無翻盤的機會。

魏軍犧牲了兩千多人才換來這樣的機會,他們自是不肯放過,尤其是那些為了演戲騙過秦軍、忍痛殺害自己袍澤的魏軍,更是咬牙切齒,不顧一切地殺向秦軍。

秦軍也有著自己的驕傲,也想活下去。根本不用李毅動員,秦軍知道自己被騙了,自己拼著命去救的“袍澤”,壓根就是敵人假冒的。為了救他們,自己這一方為此還搭上了兩千多生死與共的兄弟。秦軍只覺得自己仿佛被打了一個耳光,深感恥辱和悔恨。魏軍擺明了是想將自己趕盡殺絕,自己除了以命搏命,以血還血,不能洗刷自己的屈辱!

雙方都殺出了血性,很快,狹長的古道上倒下了無數的尸體,他們的鮮血將腳下的土地染成了血紅色。這是鋼與鐵的碰撞,擦出死亡的火花,死神盡情地收割著人命。

那一曲斷后的五百秦軍還沒等到李毅的援軍就全軍覆沒了,魏軍付出的代價是超過一千人戰死或者瀕死。在這混亂的戰場,受傷尤其是重傷往往就意味著死亡,如果你倒下了,后面只顧著前進的袍澤也會生生把你踏做肉泥!

隨著斷后的五百秦軍戰死,秦軍算是被咬到尾巴,局面顯得更加被動。李毅被迫分兵一千,好延緩身后魏軍主力的逼近。

望著城門口越殺越少但苦苦硬撐的數百魏軍,李毅的怒火就氣不打一處來。明明自己是兩面夾擊,明明他們的一開始的人數不過是一千出頭,怎么可以堅持這么久。今天自己這一方即使僥幸守住了函谷關,傷亡肯定也會十分慘重,后續的魏軍源源不斷,完全沒有盡頭,時間拖得越久,秦軍的犧牲就越大。

“不能再僵持了,哪怕用人命堆也要把魏軍擠出去。”李毅暗暗想道。

“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刻鐘你若是還拿不下城門,你就給我提頭來見!”李毅叫傳令兵喊過主攻的二五百主,吼道。

收到都尉這樣命令,胡更也是火大,當即帶著手下的一千人再次殺向城門口的魏軍。一刻鐘后,秦軍終于砍翻了最后一名魏軍,但秦人也悲催地發現,他們的城門被破壞得差不多,已經關閉不上。

李毅得知這個消息后知道事情再無轉機,他有些悲壯地說道:“都退到城門口阻擊魏軍!只要我們還有一個人還沒戰死,魏軍就休想踏進函谷關。”

李毅的命令得到了最快的執行,僅余不到三千人的魏軍就在函谷關東門口架設了一條簡易但堅固的防線,魏軍總算成功地避開了一直不擅長的攻城戰,迫使秦軍回到地面上,跟魏軍來一場陣地戰。

兩個時辰,整整兩個時辰后,一切歸于平靜。偌大的函谷關再無一個活著的秦軍,長長的谷道堆滿了兩軍的尸體,有秦軍的,更多的是魏軍的。

在整個漫長的歷史上,只有項羽帶兵攻克過軍心渙散的函谷關,自建關伊始,函谷關就屢屢令山東各國的軍隊鎩羽而歸,函谷關也成為了見證秦國欺凌山東諸侯的鐵證。魏國是勝利了不假,但為了這個奇跡,魏國付出的代價有些大了足足兩萬三千名魏軍傷亡,其中死于自己人手下的有三千多人,被秦軍所殺得有一萬三千人,重傷者四千人,輕傷者三千。

魏國笑到了最后,函谷關的戰況在第一時間被衛慶百里加急傳回了大梁!(未完待續。)

PS:求訂閱,求推薦,求安慰,五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回來了(更新快、無彈窗廣告閱讀就到天天中文)


上一章  |  戰國風云之韓國再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