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十章 好過的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好過的冬

第十章 好過的冬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3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快捷翻頁→鍵



熱門、、、、、、、、、

胡老漢腦子還算是靈光,他說:“這可是個好事。這樣我們三個能一起去砍樹。賣木材,還能賣柴禾。這賺的錢可是要多一些了。”

胡小二笑著說:“是啊,不過,人家官府有規定,砍伐只能砍伐三年以上的樹,或者是死樹。小樹不能砍。還有,砍多少,明年就要補種多少。要是被官府巡視的官員抓到了,不按規定辦事,可是處罰很重的。”

胡老漢笑著說:“這個自然。要是我們都砍完了,還不種,那以后怎么辦?后代子孫就沒有樹可砍了。”

一家人正在商議期間,胡婆子和胡大姐已經回來了。胡大姐現在去了工坊,成了正式的學徒,師傅給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胡春兒。這樣,她的兩個在學堂的妹妹,就順著起了胡夏兒和胡秋兒。

胡婆子和胡大姐回來之后,胡婆子笑著問,家里有什么事情,怎么父子幾個這么高興?

胡老漢就把事情說了一遍。一旁的胡大姐早就手腳麻利的去做飯了。一會兒,晚飯做好了,這個時候,在學堂里的胡小三,胡夏兒,胡秋兒也回來了。胡小三一會來就說:“爹爹,娘,學堂里的老師給我起了新的名字了。叫胡鵬。起還請老師給大哥,二哥也起了名字,大哥的是胡鯤,二哥的是胡豹。這名字好吧?”

胡豹笑著說:“我正想和爹爹,大哥一起去黑家的夜校學堂讀書呢,你們老師就給我們起了名字,真是巧了。”

胡婆子忙問怎么回事。胡豹說了一遍。

胡老漢說:“我們都已經商議好了,回頭,你和春兒一起去給我們做擔保。在銀行貸錢出來,去黑家買了工具,今后我們就能砍大樹回來了。這樣,我們一家子都有正經活兒干,賺的錢能多起來。說不定明年能有錢重新修建房子,給老大娶個媳婦呢。”

這話一說,胡鯤臉紅了。

胡婆子心里一動說:“這倒是個好事。我們明天就去辦把。不過。不要耽誤我們上工。對了。說起來,我們工坊可多像春兒一樣大的小丫頭了。都是聰明伶俐的。學東西也快,長的也好。我們要是能蓋上房子。手里攢上幾個錢,就說一個那樣的兒媳婦多好。來了我們家還能給我們家賺錢。”

胡老漢哈哈一笑說:“你想的倒是美。”

正說著,胡春兒已經做好了飯,大家一起吃飯。胡春兒笑著說:“對了。今天,我得了一些賞錢。有一百個大錢呢。”

說著從身上拿出來一個小錢袋子,放在了桌子上。

胡老漢忙問因為什么。

胡春兒還沒有說話,胡婆子已經說:“今天,她們那一組的提前把任務完成了。所以,按照工坊的規矩,組里每個人得一百個賞錢。”

胡老漢笑了說:“是這樣啊。你們工坊還真是好。不過,前幾天。你們剛剛發下來的工錢,你的五百個大錢,你娘的三百個大錢,我給你二哥置辦了把斧子,讓他去砍柴。剩下的錢,還買了一些糧食。如今我們家的糧食,都夠吃這個冬天的了。這個錢,春兒你就自己收著吧。回頭買花兒戴。”

胡春兒忙說:“什么花兒能用一百個大錢啊?再說了,我們也不用買花戴。我們組上的姐妹有人會有碎布料做花兒的,我跟著她們學,已經快做好了,今后,我和妹妹們都不用買花戴了,我自己做的保證,又好看,又不花錢。這錢還是爹爹收著吧。家里的糧食有了,可是我們蓋的棉被還沒有。我們上工的,上學的都有棉衣穿。可是,爹爹,大哥,二哥還沒有棉衣。這置辦下來,可是要花費不少錢的。”

胡老漢一想也是,就不再推遲了。把錢袋子交給胡婆子。對胡婆子說:“你先攢著。等到你們下個月的月錢發了,去鋪子里買一些棉花,再扯了步,給老大和老二做身棉衣,我的就不用了。”

胡婆子笑著說:“今天的冬天,好過多了。現是家里孩子都上了學堂,省下一筆嚼用。再來我和春兒都有了活兒干,不但省了嚼用,還賺了工錢。再加上你和老大編筐子,老二砍柴,這一冬天,吃飯是不愁了。”

“所以,我盤算著,以后,我們再發了工錢,還有你們三個去砍柴,伐木,先把銀行的錢給還了,然后,再攢錢,先買上棉花,扯了布,給家里做棉被,多做一些,家里人多。起碼也要三床。還有就是給你們三個都做上棉衣。再有的錢,就都要攢著,明年春天,好買上好工具。我聽說,黑家的工具好,有了那個工具,再買上耕牛,我們家十幾畝的田,一個人就能耕完。這樣明年,春天,你耕田,讓老大和老二繼續去伐樹,種樹。不是能賺更多的錢。這樣不上幾年,我們家說不定就能賺的錢夠蓋房子,給老大娶媳婦的了。”

聽著妻子的美好藍圖,胡老漢笑開了,胡鯤羞紅了臉,不過卻充滿了希望。

第二天,果然一家子去銀行貸了款,買了黑家的工具。這下子可是好,胡家人一家子都有了活兒干,伐木,砍柴,果然比編筐賺錢。一個冬天,家里就把欠銀行的錢都還清了。胡鯤,胡老漢,胡豹也都在學堂里學了一些簡單的知識,識得了一些簡單的字。

城里像這樣的人家很多,大家的日子漸漸的好過起來。市面上漸漸的也繁榮起來了。就是那些家里實在是困難的,鰥寡孤獨的人家,自然有養善堂出面照管,也都能安然過冬。冬天出生的孩子也都有政府送上來糧食,布匹和銀子。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百姓生育孩子的興趣。讓城里百姓高興的事情還有,就是醫院正式成立了。這個醫院是專門給居民開放的。百姓可以免費看病。當然了,要是沒有病來裝病,騙藥吃,那大夫可是不客氣的,可能要下泄藥的。

所以,城里那些百姓都很高興,都開始稱贊西北公夫妻,自從她們來了之后,鐵壁關孩子有學上,生病能看病。這是多么好的生活啊。

在這種祥和的氣氛中,趙崇義正開心的對陳文蕙說:“我們派出的西北軍,已經聯系上好些部落。其中,這個單子上的是愿意和我們交易的部落,還請西北軍給我們送來了禮物。也有三四個小部落,不愿意依附我們,還出言不遜。”

陳文蕙說:“那你打算怎么辦?”

趙崇義沉下臉說:“當然了是要打他們了。正好,在前一段時間的土地買賣中,馬家也出了不少的力氣,我們到時候就把這些部落的俘虜轉賣給他們了好了。讓他們賺一遍錢,再轉賣給我們南洋去。”

陳文蕙說:“當初先皇讓馬家從事戰俘買賣的生意,是因為沒有人在做這個事情。我們南洋和夷洲島又有大量的需求。我們自己也不可能來西北做生意,所以,我們和馬家一直合作都很好。現在,沒有想到,我和你居然來到西北了。還要在這里待上很多年。本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人手來組織戰俘的販賣。沒有必要再讓馬家來賺這個錢。可是,我們的人手實在是有限。西北這一攤子要用人。南洋四個城要用人,還有一些在京城留守。在南疆的貿易也需要人手。哎,真是分身乏術啊。”

“前一段時間,在西北的馬家子弟,就是馬明松的弟弟,來見我,提出來,把戰俘買賣的生意歸還給我們官府。他們只要西北的鹽引就行了,光是這個,就是一大筆收入。可能比他們在江南賣鹽還賺錢。畢竟,江南光是揚州一地,鹽商就有十三家,可是,西北這么廣大的地域,他一家獨大啊。”

“我就沒有答應。我們合作的好好的,我也不在乎這一點錢,還是讓他們繼續做著吧。我們真的沒有人手來干這個事情了。”

趙崇義笑了說:“那好吧,就還交給他們買賣去。我們花點錢,但是少做一些事情,節約一些人手。”

陳文蕙說:“我的醫院現在運行很好。不過,資金還是不夠,光是現在的這些產業的產出,還真是不行,我們還要投入資金才好。”

“還有一個好消息,我的那個毛紡織工坊,已經出產很好的毛呢產品了,我已經交給了文家帶回去銷售,當然了,第一個就是在鐵壁關銷售。這個我要在鐵壁關找一個好的總經銷商。還有我還要找一個專門把這些毛呢銷售到草原上的部落中去的經銷商。到時候,我們的產量上去了,有了這三個經銷商,一定能賺更多的錢。”

趙崇義笑了說:“你是最會賺錢的高手了。現在,我們手里有皇上給的建設西北的錢,還有我們自己賺的錢。當然了,我們的錢只用于我們自己花費,置辦產業,還有捐給慈善機構,不往西北建設上投,畢竟,這個地盤又不是我們的。其實,皇上給的錢就很夠花了。”

“時間過的很快,我們已經來了幾個月了,鐵壁關的百姓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市面上也繁榮起來了。我們是不是好好籌備一下怎么過這個年?”

陳文蕙一聽來了興致說:“我好像一直都是在外面過的年。我手下的水蓮她們,每年在南洋過年,都是她們參與籌備的。我們叫了她們一起來商議。恩,還有嚴叔鵬夫妻也過來一起商議可好?”

趙崇義忙答應。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