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十一章 春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春天

第十一章 春天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4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用戶名:密碼:記住

/蕙心/

陳文蕙在鐵壁關的漫天大雪中和趙崇義過了一個美麗熱鬧的春節。

春節一過,陳文蕙就開始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前一段時間,特別是進入冬天以后,陳文蕙的身子老是生病,可能是水土不服,還有氣候太寒冷的原因。過年之后,雖然鐵壁關還是一片寒冷,不過,春天的氣息已經來了,陳文蕙的身體也好了許多。

身體好了之后,她就開始全力協助趙崇義建設鐵壁關。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城里的工坊需要擴大,去城外草原上行的貿易需要人帶隊進行。關里三省的春耕工作需要和每個省的刺史協調。

陳文蕙在三個省里面開始推廣新種子,新的紡織種植技術,拿皇帝撥過來的錢,重金雇傭黑家子弟,特別是煉藥堂的大師們,勘察礦產,測量各地的土質,以方便做出整體規劃。

趙崇義現在顧不得管理這些瑣事。這些事情都交給了陳文蕙和嚴叔鵬來帶領官員們辦理。他則是帶領西北軍,開始制定戰爭計劃,等到雪已融化,草開始發芽,他就要指揮西北軍,對那些不聽話的部落進行打擊。

時間就在這樣忙碌中過去了。當江南已經是一片春光的時候,西北才開始化凍,不過,從冰凍大河的第一個冰塊開始裂縫開始,鐵壁關的春天已經來了。

隨著天氣漸漸和暖。城里已經停頓的各種建設又都開始了。

陳文蕙修建的府邸還在繼續施工,城里各個工坊也開始繼續擴大,再建設。還有城里各種作坊也都如雨后春筍一般的冒了出來。隨著小作坊的增多,鐵壁關的百姓發現,招聘越來越多了,城里大部分居民都有了活干。當然了,春天來了,更重要的是城外那些廣袤的田地,要開始種植了。

漸漸的,鐵壁關竟然要出現用工不足的現象了。

陳文蕙卻一點都不著急。因為,她和趙崇義在去年來的時候,就已經和三省的刺史談好,讓他們組織一些百姓遷徙到鐵壁關。這里有大量的工作等著他們。

除了這三個屬于他們管轄的省份之外,陳文蕙還和從京城到西北一路上那些平困,人口多,壓力大的官府都打好了招呼,讓當地的官員配合她把百姓遷徙一部分過來。

這些官員當然不會白白的聽陳文蕙夫妻的話。可是。陳文蕙這個人精,早就在去年來的路上,就已經通過一步步的交接官員,和這些官員都達成了私下的協議,只要他們送人過來,必然能得到西北鐵壁關給的好處。

這些平困地區的地方官們,見了好處,自然賣力。所以,一開春,鐵壁關剛剛出現招聘困難的時候。各地送來的百姓已經出現在了來鐵壁關的大路上了。

陳文蕙等到第一批外地百姓踏入鐵壁關開始,就大量的招募百姓,給他們提供住處,提供飯食,每個月發放月錢,讓他們開始修繕城墻,修城內的道路。還有城外聯通各個鎮子,小城市的道路。等到這些做好之后,又開始修建聯通三省的道路。這個工程一下子就進行了近十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當然了。用的錢都是皇帝下撥的。用的人,就是這些外地來的百姓。

這些百姓都是西北三省,或者是京城到西北沿途那些特別窮困的地方的沒有土地的窮困百姓。他們雖然在老家就是一無所有,但是。故土難離,他們也不想去更加窮困的西北,鐵壁關。

在他們的印象中,鐵壁關是個充滿的戰爭,蠻橫,兇險。貧困的地方。還不如他們的家鄉呢。雖然他們不想來。可是,小胳膊拗不過大腿,地方官員的威風很大,一聲令下,這些百姓只能收拾簡單的包袱上路。

本來,這一路肯定要死傷不少的。可是,他們發現,從他們踏上去西北的道路開始,沿途就有很好的接待措施。這些可不是那些地方官干的。這些是鐵壁關的西北公夫妻派來的。這些接待措施很周到。有給百姓看病的大夫,有免費發放的食物。這食物可是比他們在家里吃的好多了。不但有白面饅頭吃,有大米飯吃,還有小菜,甚至還有肉食。這讓幾乎一輩子沒有吃過肉的窮苦百姓,一下子就打消了心里的怨氣。很多人說,沖著這天天能有肉吃的生活,就是叫他們去死也值得了。

當然了,鐵壁關招募他們過去,可不是叫他們去死的。這一點,這些百姓都能清楚的認識到。因為鐵壁關給的待遇實在是太好了,給了他們御寒的棉衣穿,后來,天氣轉熱了之后,又給發了夾衣,再后來還給發了單衣。這還沒有到達鐵壁關呢,已經每人得了幾套衣服了。要知道,這些窮苦的百姓,有人甚至一輩子沒有穿過新衣服。現在一下子又了幾套新衣服。

各地往鐵壁關去的路上,匆匆忙忙的商人們,絡繹不絕,有往那里送糧食的,有往那里送百姓的,有往販賣東西的。還有把鐵壁關的出產給運送出來的。

整個鐵壁關一片熱鬧的景象,每天都有大量的人進出城門。

在鐵壁關外面本來是一片山巒,越過那些山巒,才是一片一望無際的草原。鐵壁關建設在這里,本意就是要借助這里的天險守衛大楚的。可是,現在蠻族沒有了。

陳文蕙就在鐵壁關外面山的那邊,草原上建起來一座雄城。反正皇帝給的錢很多,不怕花費,再說了,皇帝也清楚,這城市雖然投資巨大,可是建成之后,收益也是巨大的。

這個城市,陳文蕙請皇帝賜了名字。雖然城墻還沒有修建好,但是,城市內部的道路,下水道工程,種植樹木已經在進行了。

還有各種興建的房屋,店鋪也在建設中。

在這里建設的工頭們都是在南洋有這豐富建城經驗的那些包工頭。陳文蕙把這些該官府做的事情,都分段承包給了一個個的商人。有大楚的商人,有西北的商人,有江南的商人,有鐵壁關的商人,也有夷洲島,南洋的商人。

特別是夷洲島和南洋的商人們,他們都有經驗,所以建設的很快。有的負責建設道路,有的負責建設下水道,有的負責建設店鋪,有的負責建設住宅小區。

鐵壁關在建設,鐵壁關外面皇帝已經賜下來名稱的雄城山海城也在建設中。

這么多在建設的工程,進度之所以這么快,一來是從各地招募的百姓多。這招募百姓可是不同于南洋,夷洲島招募百姓。南洋,夷洲島招募百姓,是從大楚往小陳家的地盤上遷徙,皇帝和先皇都是不情不愿的。可是,這個遷徙,只是大楚內部的遷徙,皇帝當然十分上心。

有了皇帝的支持,再加上,提前,陳文蕙夫妻就已經和這些遷徙地的地方官們打好了關系,能遷徙的不快嗎?

除了百姓多,干活的人多,還有就是鐵壁關外面的山里面,建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坊,水泥廠。這個水泥廠的建成,意義重大,出產的水泥對于修路,建造城墻都有很大的幫助。

西北可不同于南方,這里山少,產石頭也少,木材也不多,要是想建設的快,沒有水泥的大量供應還真是不行。

不過,前世陳文蕙就知道,水泥對環境的污染太大了,所以,她沒有把水泥廠設在城里面,而是深深的藏在一個山坳里面,還嚴格控制污水和廢氣物等的排放,想了很多辦法。目的就是盡量的不破壞這么美的自然環境。

這樣一個春天就在這個忙碌的發展中渡過。

山海城還在建設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發揮了作用。這個城市,是陳文蕙用來穩定西北的重要一步棋子,這個山海城是用來和西北的草原各個部族進行交易的。

眼下春天,各個部族都結束了貓冬,趕著牛羊馬來到了山海城,用牛羊馬,還有一些牲畜皮毛來換取各種大楚的商品。鹽巴糧食茶葉,綢緞,棉布,棉被,瓷器最受歡迎。當然了,各種美麗的成衣也很受歡迎。

交易了幾次之后,部族們都意識到山海城的重要性,以后,這里恐怕是要長期來的,畢竟以后自己部族的東西要拿來交易,就要來這個地方。所以,一些大部族,比如說五大部族羌族,榮族,乃蠻族,沙曼族,興族本來部落就比較富裕,交易量也比較巨大。所以,他們五個部族都找到了趙崇義在山海城買了族人聚居的地方。

這些大部族的行動,自然引起一些附庸的小部族的效仿,一時間,小部族在山海城買地方的也多了起來。

除了這些部族之外,大楚的商人們也都開始在這里買房子,鋪面。其中,江南瓷器曹家最先在這里置辦鋪面和宅院。還有文家,席家,曾家,馬家,鐵壁關的一些小家族們都在這里買房產,鋪面。

所以,山海城的房子,鋪面還沒有建設好,就已經賣出去一半了。未完待續。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