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質春蘭第九章 砍柴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蕙心>> 蕙質春蘭 >>蕙質春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砍柴人

第九章 砍柴人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3日  作者:蕙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蕙心 | 蕙質春蘭 
古言


鐵壁關里一片火熱的景象。第一批進工坊工作的工人已經領了工錢了。接著,陸陸續續的,很多工人都領到了工錢。得了工錢的工人,首先第一個想的就是給家里人買糧食,買棉衣,置辦東西。

市面開始繁榮起來了,更多的百姓向往能去工坊做工。

這個時候,他們發現,除了官府開辦的工坊,還多了一些私人開辦的工坊,比如說玻璃工坊。比如說一些本地的小家族,本來就從事成衣制作等方面的,也開始擴大生產。因為翠錦樓給了他們一部分訂單。比如說給翠錦樓的成衣訂單們制作盤扣,比如說制作鞋面。除了這些成衣作坊,還有棉衣作坊,棉被作坊,還有賣棉花的商人那里都開始擴大招募。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木工作坊,鐵器作坊也都相繼擴大生產。黑家人也在這里開辦了一些作坊。這些作坊里大部分都是黑家的弟子,可是也需要一些干雜活的人。這也從百姓中招募了一部分人。

最讓鐵壁關百姓高興的是,這些工坊招收的百姓中,雖然主力是壯漢們,可是,會漿洗的婆子,會做飯的廚娘,會做針線的婆娘也是很受歡迎的。

現在鐵壁關的百姓,閑著沒有事,就喜歡去官府貼告示的那個地方去看看,有沒有新的招募啟事在那里貼著。

因為這一點,那些私人作坊貼招人告示的時候,也是在這里發布。官府特意給私人作坊制作了一塊牌子,專門讓他們在那里貼。

以往鐵壁關的百姓冬天都過的緊巴巴的,不敢取暖,或者是只是在臨睡覺時才取暖。可是。現在呢,很多家庭,因為家里的勞動力不在家里吃飯,取暖,剩下一筆嚼用,還得了工錢。有了工錢的百姓,首要選擇就是買糧食。其次就是置辦棉衣。棉被,還有就是多買些柴火好生火取暖。

鐵壁關附近的山林中有砍柴是不愁的。可是,氣候太寒冷了。致使砍柴也困難起來。這樣柴也變得貴了起來。可是,因為總的需求量增加了,所以,柴還是很好賣的。這就催生出很多砍柴人。

那些沒有被工坊招募到的百姓。就去砍柴去了。畢竟這個是不用本錢的,只要有力氣就行了。

鑒于這種情況。陳文蕙開始讓手下的官府組織起來這些人,給他們劃定區域砍柴,而且,要他們交切結書。保證明年春天的時候,一定要在砍柴的位置種植多少樹木才行。還專門設置了監督的官員。

陳文蕙可不想因為城市的發展,使得鐵壁關周圍的山變成荒山。這環境保護工作就要從一開就做。

這天鐵壁關胡小二剛從官府出來。他已經被立了切結書,保證明年要在自己劃分的那個區域種植樹木。其實。種植樹木到了春天也不難。春天,多的是樹苗發出來,只要肯花費力氣,刨坑栽樹就行了。而且,剛剛他在官府還接受了教育。官府的官員們用圖畫給他們這些砍柴人看了,要是光砍伐,不栽樹的嚴重后果。

胡小二很害怕將來自己生活的這個地方變成那樣荒涼的景象,所以,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在春天的時候,多種一些樹木。

正在他要走出官府的時候,一個官員突然拉住他,對他說:“你們這些砍材人再等等,還有一些事情忘記和你們說了,你們再回來一下,一會兒就能說完。”

這些砍柴人,只能再次回到溫暖的屋里。只見,過來一個官員,對大家說:“剛剛還有一個事情忘記和大家說了。有一句話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說完,他發現大家迷茫的眼神。這才想起來,這些窮苦百姓哪里讀過書,怎么能聽得懂呢?可見,自己要把這個掉書袋的毛病給去掉才行。

他頓了頓,接著說:“意思就是,砍柴,要先磨刀,這樣砍的才快。”

這句話,大家聽懂了,都笑了起來。這個道理每個砍柴人都懂得。所以,他們每天砍柴回來,賣了之后,也不肯休息,還要在家里吧刀磨的鋒利才行。這樣才能不耽誤第二天的工作。

那個官員看到自己的話,大家聽懂了,暗暗下了決心,以后一定都這樣說話:“所以,你們要是想砍柴快一些,就應該有知識,也就是有學問,有鋒利的工具。比如說,現在我們山林里有很多大樹。你們光是砍那些小樹,或者是小枝椏,也賺不了多少錢。要是能有一套好工具,再幾個人一起配合起來。砍伐那些大樹。這樣大樹的主干可以賣錢,枝椏你們可以收集起來賣柴禾,不是賺錢多一些?”

那些砍材人都點點頭。這個誰不懂的啊?可是,大家都是苦哈哈出身,哪里有那么多的工具?

那個官員接著說:“黑家那里有很好的工具,你們可以去買。當然了,我還知道你們現在可能還買不起。不過,現在,官府有個便利條件。就是只要家里有在工坊做工的人擔保,就可以向銀行借貸一筆小額的錢,用這個錢,就可以購買先進的工具。黑家人不但出售工具,還辦了免費的夜間學習班,你們每天可以去免費學習半個時辰。但是,前提條件是,你們要把砍下來的木材賣給黑家。”

這下子大家可激動了,紛紛交頭接耳起來。胡小二也心動了。他家里正好有人在工坊里工作。還有兩個之多。一個是他的母親,被招到翠錦樓的工坊里去做針線。后來,她母親又把他的大妹妹也介紹進去做針線。他的大妹妹很有做針線的天份,以前自己琢磨著,都能做出很好看的花樣來。現在一到翠錦樓,她的天份展現出來,就被翠錦樓的師傅相中了,收做了徒弟。現在一個月的工錢,已經是五百個大錢了。自己的這套斧子就是妹妹第一個月的工錢給買回來的。很是鋒利,比一般的砍材人用的好多了。

要是照著這個官員說的,他叫母親,妹妹給擔保,貸款以后,買上幾套好工具,然后,自己和父親,哥哥兩個人能一起來砍柴,可以伐樹了。

還有那個黑家的免費夜間學堂,他也很是心動,可以讓父親,哥哥和他一起去學習。現在,家里男孩中的老三,還有兩個小妹妹都被送到了學堂讀書。每天都在學堂吃兩頓飯,給家里省下很多口糧,還有,母親和妹妹在作坊里做活,也給家里省下了很多口糧,所以,現在真正在家里吃飯的就是父親,自己,哥哥三個了。

本來,像他這樣的家庭,孩子多,口糧是絕對不夠吃的。他的父母本來都做好了準備,今天冬天,要是過不去了,就送最小的妹妹出去,賣給大戶人家去做丫鬟之類的,大概能夠口糧的。

現在不用了,因為西北公來了之后,這個鐵壁關發生了這么多變化,自己家里也一天天的好起來。

唯一遺憾的是,自己的父親和哥哥,還有自己多次去應聘都沒有應聘上,倒是母親和大妹妹應聘上了。沒有法子,自己就去砍柴,父親和哥哥在家里照顧家,編藤條筐。這些藤條都是春夏期間積存下來的,就是為了在冬天的時候,能有個活兒干,能給家里帶來一點收入。

父親和哥哥的手藝很好,往年要不是靠著這個手藝,他們家恐怕早就揭不開鍋了。不過,隨著孩子的增多,這些收入已經不夠用了。就在父母想要賣兒女的時候,幸好,家里發生了好的轉機。

胡小二一邊想,一邊走回了家。家還是那個低矮破舊的小茅屋,土坯墻,只有小小的三間房子,一家人擠著,確實很困難。不過,自己家里已經算是好的了。因為祖上是士兵出身,靠著軍功,在城外置辦了十來畝的田地。到了他們這一代雖然窮困,但是有這些土地,好歹家里的口糧還是能保證的。

再加上父親和哥哥有編筐的才藝還能彌補家用,所以,家里還算是可以。此刻,胡小二回到家里,看到父親和哥哥正在編筐子。雖然他自己是砍材人,可是家里也舍不得生火,所以,十分寒冷。胡小二看到父親和哥哥的手都凍爛了。其實,他自己的手也是凍爛了。窮人家都是這樣,胡小二也沒有在意。

胡老漢看到二兒子回來,忙放下手里的活計問:“官府怎么說啊?”

胡小二說:“沒什么,就是要保證明年要把劃給我的那個地方的樹補種回來。這個好辦。”

胡老漢點點頭。

胡小二猶豫了一下,還是把之前官員說的關于貸款的事情說了出來。

胡大和胡老漢呆愣了起來。

胡老漢虎著臉說:“我們祖宗可是有遺訓的,我們家的人,不能賭博,不能借高利貸。”

胡小二哭笑不得,對胡老漢說:“這不是借高利貸,雖然也有利息,但是并不是很高。那個官員都跟我們算了帳了。”

說完把學到的東西,用個小樹枝在地上比劃著講解了一遍。這樣一來,胡大和胡老漢算是明白過來了。(未完待續)

ps:感謝兔兒乖乖的兩張月票。


上一章  |  蕙質春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