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治理江東第一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二章 治理江東第一詔

第四百六十二章 治理江東第一詔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22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


目錄:

作者:

網站:

臉上帶著微笑,語氣中卻透露著幾許鋒芒,敖烈對站到右手邊的十幾位江東大臣們說道:“說出你們的理由。如果能讓孤接受,孤絕不會為難你們。”

在站到反對這一邊的江東眾人中,步騭是最有才能,也是最出名的大臣了。在敖烈發出詢問之后,步騭踏前一步,大聲說道:“稟攝政王,江東的風土人情、地域文化和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在江東境內,還有著大量的山越人存在,攝政王可曾考慮過如何妥善處理他們與漢人之間的對立嗎?如果攝政王強行將江東納入北漢,那么請問攝政王,是否容許江東現有制度的繼續存在?若不能,勢必會引起江東的嘩變,恐怕到時候,攝政王非但得不到江東,反而會弄得焦頭爛額!”

敖烈不置可否的轉頭看向其他人,繼續問道:“其他人呢?說出你們的理由。”和步騭站在一起的十幾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帶著幾分不安,先后開口說道:“如攝政王能允許不廢除江東士族特權的話,我等愿真心實意歸順攝政王。”這些人知道敖烈治國的理念,就是人人平等,凡是歸納到北漢的大州,無論是北邊窮困落后的光、明等州,還是河北地區富饒的冀州,無論是西南沃土千里的益州,還是南邊幅員遼闊的荊州,無不被取消了士族特權制度,如果歸順北漢的話,那么江東的士族特權制度勢必就將保存不住了,這才是不少人不愿意歸順北漢的根本原因,這些已經習慣吸食老百姓血汗的士族世家,是不能接受士族制度永遠的被取締的。

當這十幾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張昭和張纮等有遠見卓識的人,立刻向他們投去了如同看待死人一般的目光。張昭他們也都是士族大家出身,可是在大勢所趨的局勢下,他們選擇了犧牲家族的士族特權。來獲得讓家族傳承下去的機會,也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所在的家族,在北漢的統治下繼續繁衍生息,因為敖烈是絕不會因為少數人的意愿,而改變根本的治國理念的,那顯然是和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不符的,在少數人和多數人之間做選擇,敖烈肯定會選擇多數人了,更遑論取締士族特權制度。本來就是敖烈第一個倡導的!這些提出保留士族特權的人,竟然愚蠢到自己撞到了敖烈的刀口上猶然不自知,當真是愚蠢的可以。

果然,在聽到這十幾個人的理由之后,敖烈的臉色逐漸變得冰冷了起來,語氣也變得更加威嚴了:“國家國家,先有國,后有家。個人得失比之國家榮辱,實在是微不足道的。豈可讓自家的私利凌駕于整個國家之上?你們的理由不能說服孤。至于步騭步子山。你是從大局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的,其中并沒有摻雜個人私利,現在孤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伯符與仲謀治理江東的理念。與孤的理念乃是一脈相承的,十年之內,如無特殊的變化,江東的現有政策將不會改變。現在,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步騭因為是后來才加入江東集團中的,并不清楚孫策和孫權的治國理念。是從敖烈處學習和借鑒來的,再被敖烈點破之后,步騭立刻向敖烈一拱手,恭敬的說道:“若如此,臣再無異議。”說著,步騭邁動腳步,從右邊的陣營中轉到了左邊的陣營內。

等步騭的腳步完全停止之后,敖烈朗聲說道:“現在,孤下治理江東第一詔,左側隊列中的眾人,除必要的人事變動之外,其余人等原職不變,俸祿增加一成。步騭敢于直言進諫,故官升一級,俸祿增加兩成;中間隊列中的人,罷黜一切官職,永不錄用。我大漢,不需要搖擺不定、沒有主張的庸碌之流;站在右側隊列中的人,以私利而罔顧江山社稷,已經不配在繼續留存于世了,來人,把他們拿下,即刻斬首示眾!其家產全部充公,家人貶為庶民,流放光州!”

敖烈的詔令一下,站在他身后的百戰血殺立刻分出兩支人馬來,一支十幾人的小隊策馬前沖,齊刷刷的抽出背后的計都斬馬刀,冰冷的刀鋒閃爍著寒光,在右側十幾名江東官員的脖子上抹過,帶起了一股股噴涌而出的血泉,把他們的生命終結于此;另一支則是由五百余人組成,他們在暗影成員的帶領下,分散成十幾股小隊,向著剛剛被斬殺的十幾個江東官員的府邸奔去!

胡蘿卜加大棒政策,是后世流行的領導手法,敖烈很是靈動的把這種手段使用了出來。在給與愿意歸降的江東眾人以保障的同時,還采取了血腥鎮壓的手段,徹底將那些潛藏的寄生蟲們徹底抹殺!一獎一罰之間,層次分明,秩序井然,敖烈用這樣恩威并施的手法,對江東眾位文武官員完成了初步的整合。

經過這一段風波之后,敖烈無視地上十余具斷頭尸體和斑斑血跡,面帶微笑的對孫策說道:“伯符,你不打算帶孤到建業城中坐坐嗎?”

孫策連忙翻身上馬,然后對著敖烈拱手說道:“臣孫策領命!請燕王進城!”孫權等文武官員立刻齊聲高呼道:“臣等恭迎燕王進城。”稱呼上的細微變化足以說明一切,對敖烈的稱呼從攝政王變成了燕王,就等于是江東自孫策以下,已經正式承認歸順到了北漢的治下!至此,繼荊州之后,江東也兵不血刃的納入了北漢的版圖,敖烈計劃中對曹操的大包圍局勢,便已構建完成。

進入建業城中之后,敖烈一呆就是一個月之久。在這期間,敖烈對江東的人事進行了一些調整,他在毒士賈詡和暗影統領李儒的建議下,對江東土生土長的世家進行了分割,比如說同樣是出身張家的張昭、張纮兄弟,張昭沒有調動,依舊留在江東幫助孫權治理內政,而張纮卻被調到了燕京,成為了朝中大臣,而不再是地方官員。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進行權力分割,避免日后會出現一個世家在江東權力過大的現象出現,說白了就是敖烈在規避風險。像這樣的調動,一直進行了二十多天才結束,敖烈對江東八大家族都或多或少的做了一些調動,將接近五分之一的人調到了北漢的各個大州或是擢升到朝中任職。與此同時,敖烈還在其他各州抽調對位的官員來江東任職。在調動的過程中,敖烈也考慮到了這些世家的實際情況,一切的人員調動,既不會引起這些世家的人才流失。又對權力進行了分割,有效的保證了江東地區的穩定,同時在一系列的調動中,又把江東的大權切實的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對人事調整完畢之后,敖烈又把目光放在了軍事上。不管怎么說,敖烈從骨子里還是一名武人,因此無論是到哪里,他對將士們的戰斗力都是極為重視的。在江東這個多湖泊、水流的地區,丹陽是極為少見的騎兵盛產地。而且江東境內的山越人,也都是優良的戰斗兵種。敖烈可沒理由將這些精銳的騎兵就此埋沒。另外,江東水軍的綜合素質也是全天下的水軍中指標最高的水軍了,敖烈麾下的麒麟水軍雖然精銳。但畢竟只有兩萬人,在大規模的水戰中,還遠不能起到左右戰局的作用,因此。吸收江東水軍中的精銳之士,對麒麟水軍補充新鮮的血液,也是敖烈亟待解決的事情。

其實不單是麒麟水軍。在歷經連番的大戰之后,敖烈麾下的四支精銳都出現了一些折損,沒有一支精銳部隊還能保持著完整的編制,對這些精銳部隊進行擴充,讓他們的戰斗力更上一層樓,對以后征討曹操將有著巨大的助力作用。

在建業停留的最后十天中,敖烈把全部的心神都投放到了擴充精銳部隊上來了。首先進行擴充的,就是麒麟水軍了。江東和荊州的特殊地形,決定了這兩個大州的水軍素質,從這兩個大州的水軍中挑選精銳,對麒麟水軍進行擴充,實在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敖烈讓龐統和孫策在自己主管的大州內,各自挑選出五萬精銳水軍,送到甘寧的駐地,由甘寧再進行一輪篩選,然后挑選出三萬多的精銳,使麒麟軍的總人數達到五萬之眾。至于比麒麟軍的選擇標準稍微差一些的人,他們也都是精兵悍將,敖烈可沒有棄用他們的理由,而是讓周瑜對他們進行了重組,組建出一支七萬人的水軍戰隊,日夜操練,并在甘寧的駐地百里之外構建防御工事,和甘寧所部形成掎角之勢,將整個長江的江面完全封鎖,杜絕了曹操發起偷襲的任何可能。

同時,敖烈還召集起了近十萬的丹陽騎兵和山越精騎以及一部分荊州的騎兵,由趙云率人進行甄別挑選,本著寧缺毋濫的宗旨,秉承著戰斗力和忠誠度相輔相成的原則,最終在這十萬人中挑選出了三萬戰斗力強悍的鐵騎,編入了血殺軍之中,使得血殺軍的總人數也達到了五萬之眾,成為了第二支完成擴軍的精銳部隊。那些淘汰下來的精騎,則是一分為二,一半劃歸到了龐統的麾下,另一半則是劃歸到了孫策的麾下,對荊州和江東的軍事力量,也起到了補充的作用。

虎賁軍因為是重裝步軍的原因,而且對每一名成員的身體素質要求極高,一時之間還不能完成擴軍,敖烈只能讓益州牧徐庶在益州境內,先挑選出符合虎賁力士條件的精銳,等待馬超親自去進行篩選了。畢竟益州因多山的地理環境,使得境內步卒的軍事素質還是很強悍的。當然,益州南部的南中,是敖烈不能忘記的地方,孟獲所部的蠻兵蠻將中,可有的是身強力壯的大漢,時至今日,敖烈對兀突骨手下的那數萬名藤甲兵還念念不忘呢。雖然受限于文化修養,導致很多蠻兵空有一身蠻力,卻無法理解戰術的運用,但絕不代表所有的蠻兵都做不到這一點,在諸葛亮收服孟獲之后,南中將成為虎賁力士擴軍的一個重要節點。

至于呂布統領的龍驤軍,就只能回到燕京之后在進行擴軍了。光、明、通三州境內生活著大量的漢化匈奴人、烏桓人和鮮卑人,那里可是騎兵的搖籃,即便要召集百萬騎兵也不是什么難事,呂布所要做的,只是優中選優,精益求精罷了,選出三萬重裝騎兵補充到龍驤重騎中,對呂布而言,沒有任何的難度。

等四只精銳全部擴軍完成,彼此之間的默契度和軍魂的培養,達到敖烈要求的時候,就將是敖烈率軍四面出擊,圍剿曹操之日了。(未完待續。。)u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