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四百六十三章 擴軍備戰(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三章 擴軍備戰(一)

第四百六十三章 擴軍備戰(一)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23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第463章擴軍備戰(一)

作者:下載:

在江東停留了一個月之后,敖烈做出了班師回朝的決定。麒麟軍精銳在甘寧的統率下留守在荊州,其余的三支精銳將跟隨著敖烈一起返回燕京。雖然除龍驤重騎之外的其余三支精銳都完成了擴軍,單兵作戰能力也并不差,但是舊有的精銳和新增添的精銳之間,還不能做到完全的契合,彼此之間的默契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培養。因此,敖烈把這三支精銳全部帶回燕京的目的,也是為了能讓他們在徐榮、高順等練兵行家的手中,得到進一步的錘煉,使擴軍之后的精銳部隊能夠被完全捏合成一個整體。這一點,在日后討伐曹操的戰斗中,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至于麒麟軍和新成立的北漢水軍,敖烈絲毫不擔心他們的前景,甘寧和周瑜可都是水戰的頂級高手,如果連他們都不能把這兩支水軍打造成型的話,那天下間也就沒人可以做到這一點了。

臨行之前,敖烈還下達了兩道詔書,一道是對孫權的任命狀,正式任命孫權為北漢第一任的揚州牧,坐鎮建業,把控整個江東。本來敖烈是有意繼續讓孫策來擔任這個角色的,但孫策卻執意要跟在敖烈身邊征戰沙場,敖烈權衡再三之下,認為由孫權來做新一任的揚州確實比孫策更合適,畢竟孫策的長處是要在戰場上才能完全體現出來的,治理內政并非他的長項,與其留在江東無所事事,倒不如讓他跟在自己身邊,反正日后還要和曹操開戰,身邊多這么一員虎將,也是不小的助力。

第二道詔書,則是對兩個人員的調動。這兩個人。一個是曾經頂撞過敖烈的步騭,此人敢于直言進諫,同時也是內政的一把好手,敖烈有意將其帶回燕京加以培養。假以時日。敖烈相信步騭必定會成長為有一名棟梁之才,為北漢這座參天大廈再次添磚加瓦。另一個人。則是年僅十四歲的陸遜。別看陸遜現在年紀小,還未能真正的顯山露水,可敖烈卻清楚地知道,這小子長大成人之后。可是一個出將入相的超級人才,屬于那種極為罕見的,能內政外政一把抓的人物,這樣的人,敖烈是一定不會錯過的。而且以陸遜的年紀而言,他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敖烈也不想拔苗助長。讓他現在便進入北漢權力的高層,把他帶回燕京,敖烈是想讓他進入燕京學府繼續深造幾年,相信在燕京學府中。陸遜一定會學到很多的東西,等到他真正成長起來了,再把他召回軍中也不遲。

在敖烈班師回朝的這一天,新任的揚州牧孫權帶著以張昭、呂蒙為首的文武官員近百人,來到江邊給敖烈送行。為了盡快回到燕京,敖烈自然而然的選擇了走水路,從江東出發,順著長江駛入大海,然后迂回到膠州灣,再從膠州灣登陸,取道遼東,最后折返回燕京。

當敖烈率領眾人登上戰船的時候,立在岸邊的孫權忽然跨前幾步,腳上的靴子甚至都已經踏進了冰冷的江水中,可是孫權卻恍若未知一般,向著敖烈和孫策的方向揮手大喊道:“師尊——保重啊!大哥——記得常回來看看——”

敖烈沒有說話,只是灑然的向著孫權擺了擺手,他知道,分離是最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在分離之際,他想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孫策,讓他和自己的兄弟做個短暫的告別。

孫策大踏步來到船舷邊上,向著孫權使勁的揮動著右臂,同時高聲呼喊著:“仲謀!好生治理江東,切勿辜負了師尊對你的厚望!記住,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你我兄弟,終究還會有相聚的一日的,保重了——”

當敖烈所部的戰船逐漸遠去,最終在海平面上變成一點微不可察的小黑點時,孫權雙眼中的淚水奪眶而出,視線瞬間變得模糊了起來。從小到大,孫策對他照拂有加,兄弟二人從來沒有發生過激烈的爭執,在孫策的背影后,孫權會感到十分的心安,然而,現在孫策卻暫時離開了他,他再也不能時時刻刻都依靠著自己的兄長了,在這一刻,在孫權的心中,在感到巨大的失落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信念,只有把江東治理好,才是他對敖烈、對孫策最大的回饋。

“師尊,大哥,你們放心吧,權一定不負所望,一定會把江東治理的蒸蒸日上的。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大哥,這句話權弟一定牢記在心,不敢或忘……”孫權向著敖烈和孫策遠去的方向,堅定地低聲自語著。

由長江駛入大海,然后在波濤浩淼的海面上不知行駛了多久,承載著敖烈等人的戰船終于靠了岸,來到了中轉站膠州灣。當敖烈走下戰船,腳踏實地的那一刻,他不禁由衷的發出一聲感慨:“腳踏實地的感覺真好啊!”不單是敖烈,往昔在陸地上所向無敵的北漢精銳們,現在全都成了霜打的茄子,一個個無精打采的。連續近一個月的航行,早已把他們折騰的筋疲力盡了,北方人不擅水戰,這可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無法改變的地理環境造就的,若不是這些精銳們身體素質超強,換成普通的北方將士的話,恐怕早就有人支持不住了。

在膠州灣的水軍基地休整了兩日之后,敖烈感覺到麾下的將士們已經從疲勞中完全恢復過來了,便下達了向燕京進發的命令。相比海上的行程,從膠州灣到燕京的這段路,簡直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了,十余萬精銳,僅僅用了五日的時間,便一路疾馳回到了燕京。

在留守的文武官員的歡迎下,敖烈等人在歷經半年多的征戰后,終于回到了家鄉。顧不得沐浴更衣,敖烈帶著一身的風塵,便宣布召開緊急會議。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到場,在趙云的講述下,開始對漢軍半年多以來的四處征戰進行總結和歸納。這是敖烈在這次回來的路上想到的,他想用總結和歸納的方式,把麾下將士們的優缺點理順出來,并在接下來的操練中,有針對性的進行操演,以揚長補短。這樣就可以讓麾下的大軍盡一步成熟,真正的做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擴充后的精銳部隊,以及即將進行擴軍的普通部隊,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趙云講述的同時,其他的人不時插言發表自己的意見,對各處戰場上的具體戰例進行剖析,一些經典的戰例,還引起了眾人的激烈討論,并進行反復推敲,淬煉其中的精華,而取締其中的不盡人意之處。

這一討論,一直持續了四個多時辰,包括敖烈在內,沒有一個人中途離場,就連午飯都是在會議上吃的。直到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眾人才結束了討論,將一系列戰斗中的優缺點條理分明的羅列了出來,由賈詡記錄在案。

當討論結束的時候,敖烈作出了總結性的發言:“眾卿,此次我軍三線作戰,對我軍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事實證明,我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不管敵人是誰,有多厲害,在我大漢精兵面前,他們最后的結果,只能是接受失敗!但是,我軍不能因此而驕傲自滿,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軍的將士不是無敵的,我們剛才總結歸納出來的那些缺陷,還需要盡快糾正過來,以應對接下來的戰爭。”

說到這里,敖烈忽然站起了身來,目光堅定且銳利,語氣也變得激昂了起來:“現在,我們的面前還有最后一個敵人,那就是盤踞中原的曹操。想要完成大一統的偉業,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我們就必須要擊敗曹操,將中原各州重新收歸大漢。古法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曹操雖然屢屢敗于我軍手中,可他的實力卻不容小覷,堪稱是我軍最為強硬的對手。所以,我們在糾正軍中將士們缺陷的同時,還要進行擴軍,而且是大規模的擴軍!爭取一舉擊潰曹操所部,平定天下!”

敖烈的話,說的在座的所有人都心潮澎拜。沒錯!從董卓亂政開始,大漢便就此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先后稱霸一方的割據軍閥數不勝數,甚至還有袁術等人公然僭越稱帝,自敖烈橫空出世以來,討董卓、滅張舉、殺李傕、斬郭汜、誅袁術、破袁紹、收服北疆異族,平定羌人之亂,這才使得天下格局逐漸趨于明朗。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舊漢的最后一個帝王劉協卻不幸死于劉備之手,使得天下震動,劉備、曹操乘勢而起,一個盤踞東西兩川、荊襄之地,進位漢中王;一個雄踞中原四州,虎嘯天下,登頂魏王寶座。掀起了天下間最大的一場爭權之戰,關鍵時刻,又是敖烈挺身而出,以攝政王的名義建立北漢,延續了漢人的正統。現在,劉備勢力已經被徹底剿滅了,只要能再戰勝曹操,那么,北漢將延續東、西兩漢的輝煌,成為又一個超級強國!

舉報:/

**作者:大琨翼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