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國第275章 周堅手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周氏三國 >>周氏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5章 周堅手諭

第275章 周堅手諭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04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周氏三國 
搜小說



上一章:

下一章:

“什么?”

周暉聞言一怔,愕然道:“你想領軍出擊?”

也不怪他會有這副表情,實在是周瑜的這個請求實在有點大出意料之外。

兵者,國之大事也,又豈能當作兒戲。

別說周瑜只是個從沒上過戰場的新丁,就算是沙場宿將,也不敢把戰場視為兒戲,況且對手又是劉備和曹操這樣的梟雄,豈是那么容易對付的。

就算周堅親自領軍,也得謹慎小心,以免陰溝里翻船。

畢竟戰征不是兒戲,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有可能釀成不可挽回的惡果。

周瑜連個新丁都算不上,就算讀了些兵書,也不過是紙上談兵,就想引軍出征,委實有些兒戲了,周暉性沉穩,在他看來,周瑜未免有些浮燥。

“請三兄成全。”

周瑜拱了拱手,臉色淡定自如,似是并不知道周暉在想什么。

“不行。”

周暉想也不想,便斷然道:“軍國之事,非同小可,豈能視同兒戲。瑜弟就算想要建功立業,也當在軍中鍛煉兩年,豈事為兄萬萬不能答應。”

周瑜早料到周暉不會答應,當下也不在意,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交給周暉道:“三兄先別急,小弟有兄長手諭在此,請三兄過目。”

周暉又是一怔,接過書信拆開視之,不禁愣住了。

果真是周堅的親筆手諭無誤,內容很簡單,若荊州有戰事發生,可授從弟周瑜以便宜行事之事,并加封周瑜為護軍校尉,可獨自領軍。

周暉唯恐手諭人假,仔細看了好幾遍。筆跡沒錯,印簽也無誤,確是周堅手諭。

然而讓他難以理解的是。周堅為何會給周瑜這樣的一封手諭。

在他看來,讓周瑜這樣從來沒上過戰場的菜鳥領軍。那是極其不靠譜的。

畢竟讀再多的兵書,也未必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將軍,歷史上紙上談兵例子不少,趙括就是一個典型,真正的統兵將領,都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

讓周瑜這樣一個毛頭小子領軍,那不是開玩笑么?

然而即有周堅手諭在此。卻讓他無法拒絕。

周瑜面帶微笑,絲毫不擔心周暉拒絕。

周堅身為主君,任何事情一旦作出了決定,是容不得半點質疑的。不是周暉不敢。而是不能。若是連周暉這樣的宗族親信都帶頭質疑周堅的決定,讓外姓的文臣武將怎么看?

公然質疑周堅的決定,就等于是在挑釁周堅這個主君的權威,后果會很嚴重。

那怕周堅的決定是錯誤的,一旦命令下達。周暉也得毫不猶豫地堅決執行,維護周堅的威嚴和聲望,進而牢牢穩固周氏宗族在這個軍事集團中的統治地位。

周暉善政,對這些得失自然看的十分清楚。

況且就算賠掉個數千上萬軍隊,也不會動搖根本。

周暉合上書信。問道:“給你兵馬可以,但你老實告訴為兄,主公怎么會給你這樣的一份手諭。還有,你是如何討得這份手諭的?”

周瑜灑然笑道:“讓三兄見笑了,向兄長討得這份手諭,小弟也是取了些巧,只是想在軍中立些功勛,求了兄長好多次,才求得這份手諭。”

這話到是不假,只是其中的一些細節,他并沒有說出來。

早在去歲周堅兵圍臨江時,周瑜曾給周堅去過一份家信,表露了想要從軍的想法,更在書信中談及,若周堅攻下西川,天下局勢很有可能發生微妙的變化。

最有可能的,就是隨著周堅勢力的迅速膨脹,袁術、曹操等諸侯會感受到威脅,極有可能將周堅當成頭號大敵,在戰略上將荊州軍當成一致的打壓目標。

周堅對瑜有其他人難以想象的期望,當時就手諭加封周瑜為校尉,并授以周瑜臨機便宜行事之權和領軍之權,為的就是鍛煉周瑜。

在周堅看來,只要能讓周瑜盡快成長起來,就算賠掉萬把軍隊,也絕對值得。

要知道,歷史上的周瑜可是這個時代最有名的名將之一,也是一直以來他心目中最得力的臂助之力,只要能讓周瑜成長起來,付出一些小小的代價又算得了什么。

換了其他的武將也一樣,不怕你打敗仗,就怕是庸才,付出代價也成長不起來。

“罷了。”

周暉喟然一嘆,道:“即有主公手諭在此,為兄也不好說什么。不過,南陽乃是我軍北方門戶,容不得半點差遲,因此,南陽之兵要鎮守宛城,為兄不能交給你。南陽的屯田兵大營尚有萬余軍卒,為兄給你八千兵馬,望你好自為之。”

“多謝兄長!”

周瑜拱了拱手,心下暗暗松了口氣。

周暉話風一轉,又肅然道:“不過,你要牢記,戰征不是兒戲,你的一個命令,就決定著八千將士的生死存亡,而不是你一個人的安危。就算你讀了不少兵書,但戰場上的局勢千變萬化,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一些你預料不到的事情,千萬不能馬虎大意。為兄不求你能打什么勝仗,只要能將八千將士們帶回來,就已經很滿意了。”

“兄長放心,小弟理會的。”

周瑜虛心受教,雖然他有自信,但也不會傲慢自得。

南陽的屯田兵大營有兩萬屯兵田,之前黃忠征召了八千屯田兵鎮守宛城,營中還有一萬兩千軍卒,并且隨時都處于征召待命狀態,召集大軍并不麻煩。

至于武器鎧甲,這兩年毛四手下的匠人越來越多,已經有了數千人之多,南陽府庫中早就儲備了足以裝備三萬大軍的兵器鎧甲,很快就將八千大軍武裝了起來。

周暉為恐周瑜有個閃失,讓周通、王猛等周堅的四名隨從各領一營兵馬,輔助周瑜。

軍營中。

周瑜穿上了一身甲胃,身披錦袍,頭盔銀盔,顯的英姿颯爽。向周通、王猛等四名領軍將校拱手道:“瑜年輕識淺,初次領軍,若有思考不周之處。還望四位將軍多多提點。”

“不敢。”

王猛四人連忙回禮,他們可是周堅一手培養出來的絕對心腹。對周堅的忠誠從小就已經刻在了骨子里,從來都不可置疑周堅的任何決定,哪怕決定是荒謬錯誤的。

既然主公讓周瑜領軍,他們自然要絕對的服從,盡最大的努力輔助周瑜。

其他人不知道周瑜是何許人,但二十隨從卻早在周瑜早年列出的一封名單上,看到過周瑜的名字。這些年來,那份名單上的名字也一一得到了證實。

當年被周堅列在名單上的那些名字,如今無一不是厲害人物。

二十隨從不知道主公是否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但毫無疑問。被周堅列上名單的那些名字沒有一個是平凡之輩,周瑜能出現在名單人,自然不會是平凡之輩。

“四位將軍不必客氣。”

周瑜灑然笑道:“瑜雖讀了幾本兵書,但并無臨陣決斷的經驗,若兩軍交戰。難免會思慮不周。不過四位將軍都是主公心腹愛將,且久經沙場,料來就算瑜偶有思慮不周,有四位將軍在旁輔助,也不致釀成大禍。”

“少將軍客氣了。末將愧不敢當。”

周通、王猛四人連忙拱手謙虛,不過見周瑜如此謙虛客氣,心里卻是好感大增。

周瑜道:“即如此,瑜也不矯情了,請四位將軍整點兵馬,明晚出兵。”

“這……”

四人聞言一愣,周通連忙問道:“敢問少將軍,我軍欲往何處?”

周瑜道:“瑜預劉備最晚十日之內便會自武關出兵,故主動前往迎擊。四位將軍可率所部兵馬于夜間行軍,趕到順陽集結,切記不可被劉備軍細作發現我軍行跡。”

“末將遵命。”

周通四人鏗然拱手領命,雖然有些驚訝周瑜的猜測,也不怎么相信,但是卻沒有人出來質疑,而是選擇了絕對服從。

周瑜這才暗暗松了口氣,還好,一切順利。

雖然他很有自信,根本就不怕一些軍中的刺頭,但四將如此干脆,沒有絲毫猶豫地遵從了他的軍令,卻能免除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只要這些統兵將校能夠堅決執行他的每一條軍令,周瑜有信失不會吃敗仗。

南鄭,周堅八萬大軍圍城半月,絲毫也不著急。

在周堅看來,張魯就是一只被關進了籠里里的兔子,就算再怎么蹦跶,也沒有了翻身的機會,只等張魯和漢中士族認清形勢,南鄭自然會不戰而下。

就算張魯想要頑抗到底,他手下的漢中士族也絕對不會和荊州軍與石俱焚。

中軍大帳。

戲昌對周堅道:“主公,剛剛南陽傳來八百里加急,袁術五萬大軍兵分兩路,從宜春和尋陽兩路進犯,看來有些人不希望看到主公順利攻下漢中吶!”

“嗯?竟有此事?”

周堅眼神一凝,隨即就反應過來,沉聲道:“開春曹操還和袁術打的你死我活,現在袁術卻反過來兵犯荊州,看來曹阿瞞在里面也沒起什么好作用。”

戲昌點頭道:“主公英明,從眼下的局勢來看,最不想看到主公攻下漢中的,肯定是占據關中的劉備,只是沒想到曹操也是同樣的心思。至于袁術,此人少謀無斷,多半還是受了曹操的挑撥,否則又豈會輕易和曹操罷兵,反攻荊州。”

周堅的目光有些冷,“看來,劉備和曹操也極有可能會給本將軍制造些麻煩,至少不會讓本軍順順利利的進駐漢中,看來南陽要有戰事了。”

“正是如此。”

戲昌道:“在下已譴人前往南陽,提醒子安兄嚴防曹操和劉備出兵偷襲。”

周堅‘嗯’了聲,道:“子安善政而不善軍事,雖然性穩,但論陰謀詭計,比曹操和劉備這兩個玩弄陰謀的高手終究差了些,是得提醒他一下,免得被曹操和劉備所趁。不過以子安之能,守住宛城不難,但想讓南陽不遭兵災,怕是力有不逮。”

說到這里,心里卻是想起了已經十八歲的周瑜。

早在去歲兵圍臨江時,周瑜就給他寫了封家信,還說起了一些局勢變化,沒想到還真給周瑜說中了,攻下西川后,攻下西川后,曹操、袁術等人果然開始隱隱針對自己。

周堅又想起自己當時還給周瑜回了封信,不但加封周瑜為護軍校尉,并授以周瑜臨機便宜行事之權,委實有點率性了。

不過再想想,周瑜已經十八歲了,也是時候讓他進入軍伍鍛煉了。

周堅對周瑜的期望有多高,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等這次討平漢中,回到荊州后,一定要多找幾個機會,讓周瑜好好鍛煉一下,盡快成長起來。

相鄰的書:


上一章  |  周氏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