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國第276章 算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周氏三國 >>周氏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6章 算計

第276章 算計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05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周氏三國 
搜小說

汝南,三萬大軍集結已經半個多月了,曹操依舊沒有要出兵的意思。全文字閱讀

夏侯惇實在憋不住了,便來中軍大帳問曹操,“孟德,我軍何時出兵?”

曹操道:“元讓休急,現在還不到時候。”

夏侯惇握拳擊掌,嘿的一聲道:“可是大軍集結待命半月有余,日耗錢糧無算,遲遲不見軍令下達,軍中將校心生疑惑,又不能將實情告之,拖的久了對士氣不利。”

曹操蹙眉道:“急什么,劉備不出兵,我軍哪有機會襲破宛城?”

“這……”

夏侯惇怔了怔,即而恍然道:“某明白了,孟德是在等劉備將宛城大軍引開。”

曹操道:“知道就好,元讓還是去穩定軍心吧!”

夏侯惇遲疑道:“可是,劉備也不是傻子,會為我軍打頭陣嗎?”

曹操笑呵呵地道:“劉備不出兵,那就等著張魯投降,周堅進占漢中吧!”

夏侯惇心中大定,這才離帳而去,前往穩定軍心。

武關。

劉備在賈詡、張飛地陪同下肅立城頭,遙望滾滾南下的丹水,出神了一陣,才扭頭向賈詡道:“軍師敢確定,曹操肯定會出兵偷襲宛城?”

賈詡笑道:“詡只是根據當前局勢及曹操此人喜性推斷,雖然不敢曹操肯定出兵,但也有七成把握。而且曹軍雖然沒有什么動靜,但三萬大軍卻駐在汝南。足以說明問題。”

劉備點點頭,“七成把握也夠了,只是,曹操按兵不動,我軍若是率先出兵,難免會為曹操作了嫁衣,實非備之所愿吶!”

賈詡道:“不管曹操是否出兵,主公也要出兵南陽,阻止周堅進占漢中,而且眼下我軍也無力攻略荊州。就算為曹操作了嫁衣。讓曹操攻下南陽,也是利大于弊。至少還可以讓曹操幫主公分擔荊州軍的壓力,正所謂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主公不必憂心。”

劉備點點頭。這才對張飛道:“翼德速去整點兵馬。明日三更造飯,五更出兵。”

“遵命。”

張飛大聲應命,隨即奔下城頭去了。

中平九年四月初。

就在袁術氣勢洶洶。兵分兩路下荊州不久,占據關中的劉備也隨后出兵,親率兩萬大軍出武關殺進南陽境內,兵逼南陽北部軍事重鎮南鄉。

自劉備襲破武關后,為防劉備軍出武關襲擾南陽,周暉就調譴了三千步卒進駐南鄉。

劉備此番出兵南陽,目的很明確,就是逼周堅從漢中退兵,大軍并非隱匿形跡,荊州軍斥侯早就探得動靜,飛馬報到宛城。

三戶亭以北十里處,官道上揚塵滾滾,張飛率領五千先鋒鐵騎正向南疾行。

官道西側的小山包上,一處密林里。

周瑜按劍而立,正居高臨下地俯視著官道上疾行的五千騎兵。

王猛持刀站在周瑜身邊,望著五千氣勢洶洶的騎兵,忍不住舔了舔嘴唇,要是能滅掉劉備的這五千騎兵,也是大功一件,不由扭頭問周瑜,“少將軍,要不要掘開河堤?”

“不用,放他們過去。”

周瑜灑然一笑,道:“釣魚就要釣大的,此乃漁翁皆知之理,我等身為統兵將校,豈能連漁翁也不如。要是淹了張飛地這五千騎兵,豈不是要放過劉備的本部大軍。”

“少將軍說的是。”

王猛嘿嘿一笑,又有些擔心地道:“我軍筑壩攔河,這一帶水位上漲的厲害,要是被劉備軍斥侯發現水位異常就遭了,末將還是覺得不如先淹了張飛的五千騎兵好。”

周瑜問道:“劉備和賈詡會想到我軍會在這里伏擊他們嗎?”

王猛想也不想便搖頭道:“不會,周暉大人大軍未動,少將軍初次引軍,劉備和賈詡又沒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哪會想到我軍在這里伏擊他們。”

“那不就是了。”

周瑜道:“既然劉備想不到我軍會在這里伏擊他們,必然毫無防備,等到大軍進入了我軍的伏擊地點,就算他發現水位有異常,也來不及撤軍了。”

王猛道:“就算劉備想不到少將軍會在這里伏擊他,但這里距南鄉僅有數十里,張飛趕到牧羊渡后,發現水位有異,肯定會報于劉備軍中。”

周瑜道:“無妨,這里距武關也不遠,劉備大軍與張飛五千先鋒輕騎同時出兵,最多也就差上一個時辰的路程。只要我軍在此期間攔殺張飛掉張飛派往劉備軍中的斥侯即可,等到劉備等不到按時傳訊的斥侯,發覺有異時,也該進入我軍的伏擊地了。”

王猛想想也是,點點頭,沒有再說什么。

等了快一個時辰,眼看日正中天。

官道上一騎飛馳而來,到了密林邊,斥侯兵才翻下馬背,疾步沖進密林,單膝及地對周瑜拱手大聲道:“啟稟少將軍,劉備大軍已到二十里外。”

“好,傳令周通將軍按計劃行事。”

周瑜精神一振,不疾不徐地吩咐身后的傳令兵。

“遵命。”

傳令兵領了箭令,當即奔出密林去了。

三戶亭是丹水以北的一處渡口,北往關中或者是從關中來南陽交易貨物的商人大多都從這里渡河,也是南陽北部一處比較繁華的鎮集。

沒有戰征的時候,這里客商不絕,十分熱鬧。

不過三戶亭一帶的丹水雖然河面不寬,但水深卻足有五六丈。雖有不少船只,但也只能勉強供商人漁民使用,根本不足以支撐軍隊渡河。

因此,若有戰事發生,軍隊一般都從南鄉以北的牧羊渡口渡河。

牧羊渡口一帶地勢開闊,而且河面極寬,只要從上游筑壩攔河,軍隊就可以直接趟著河水渡過丹水,并且不用擔心會被敵軍伏擊。

最近半個多月來,三戶亭蕭條了許多。

自從劉備大軍在武關集結,對戰征十分敏感的百姓和商人就紛紛避走他鄉,昔日繁盛熱鬧的三戶亭立刻人畜絕跡,只有路過的飛鳥偶爾在上空盤旋。

官道上,旌旗遮天,揚塵彌漫。

劉備親率一萬五千大軍往南疾行,大軍剛過三戶亭,賈詡忽然皺了皺眉頭。

“主公且慢。”

賈詡縱馬上前,連忙向劉備叫了一聲。

劉備勒住戰馬,回頭問道:“怎么了,軍師?”

賈詡不答,叫過值令官問道:“三將軍斥侯可有軍情傳回?”

值令官答道:“回軍師,還沒有。”

賈詡又問,“逾時多久了?”

值令官復答道:“還不到半個時辰。”

賈詡剎時眉頭一蹙,張飛的五千先鋒輕騎和劉備大軍每一個時辰,便會派出斥侯兵互傳訊息,此乃用兵行軍之道,為的就是妨止一外發生,以便遇到變故能及時做出決定。

按照軍規,如果超過規定互傳軍情時間半個時辰,還接不到斥侯兵傳訊,值令官就要上報負責軍情的主官,再由領軍主將做出相應的部署。

賈詡也是互然想起已經超過一個時辰沒接到張飛斥侯傳訊,是以才有此一問。

按理說黃忠大軍尚在宛城,南鄉雖有三千守軍,但也不敢主動出擊,劉備軍中的細作和斥侯探子一直死死的盯著南鄉和宛城的大軍呢。

若是宛城和南鄉的大軍有什么動靜,賈詡早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三戶亭距離南鄉尚有數十里,這里并無荊州大軍,但張飛的斥侯探馬卻已經一個多時辰了也沒有按時傳訊,這就不得不令賈詡懷疑是不是哪里出了問題。

劉備聽到值令官的回答,也是眼神一緊,向賈詡問道:“軍師,可是出了事情?”

賈詡道:“大軍自出武關以來,三將軍斥侯傳訊從未逾時,但現在卻超過了規定時間已近半個時辰,若詡所料不差,定是荊州軍暗中攔劫所致。”

劉備眼神一凝,道:“宛城、南鄉大軍并未輕動,荊州軍在這里攔截我軍斥侯作甚?”

賈詡搖搖頭,道:“此事頗為蹊蹺,詡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荊州軍攔劫我軍斥侯,肯定是要掩蓋什么,或者說,應該是三將軍的五千先鋒大軍會發現什么,荊州軍不欲讓三將軍將消息傳回主公軍中。但宛城、南鄉大軍未動,詡也想不出荊州軍要干什么。”

劉備聞言現露憂色,道:“眼下該如何是好?”

賈詡道:“主公勿憂,南陽只有萬余軍卒,就算周暉和黃忠想要伏擊我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軍又豈會如其所愿。我軍只需放緩行軍速度,再派愉馬侯前往尋找三千將的五千先鋒輕騎,看看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再作決定。”

“也只能如此了。”

劉備無奈,只得派出數十騎快馬,順著官道迅速南下,前往尋找張飛先鋒大軍。

大軍放緩行軍速度,又行了兩里路,附近的地勢越來越低。

賈詡放眼四顧,望見官道西側的山丘密林,若是沒有張飛斥侯逾時未傳訊那檔事,或許不會太過小心謹慎,但眼下張飛先鋒大軍動向不知,斥侯逾時未傳回消息,立刻就變的謹慎了起來,當即加派了數十騎斥侯兵,沿途遍索附近的山林。

“啊……”

就在此時,前方一里外的密林中響起一聲慘叫,在曠野上顯的格外清晰。(。。)


上一章  |  周氏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