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掌光明頂089章 王氣在南我據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執掌光明頂 >>執掌光明頂最新章節列表 >> 089章 王氣在南我據之

089章 王氣在南我據之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30日  作者:低調椰子  分類: 武俠 | 浪子異俠 | 低調椰子 | 執掌光明頂 

大文學推薦各位書友閱讀:

這問題著實讓人感到莫名其妙,他們新敗之軍惶惶之眾,剛有一口吃食落腹,眼下還在商議著去路,哪有心思理會什么蒼生天下!

然而聽到這個問題后,眾人的表情卻忽然古怪起來,原本似有若無的一些心思忽然鮮明起來,全都轉眼望向趙禹,期待他的回答。大文學

趙禹原本還覺得張中這個問題無趣至極,待察覺到氣氛悄然變化,心情才變得凝重起來。他望著一臉認真的張中,沉默許久,才同樣認真回答道:“當仁不讓!”

“當仁不讓?還是當仁不讓?”

張中又問了一句,聽似無意義的一個問題,第二個當仁不讓的“仁”字卻加重了語氣。不過,未等到趙禹回答,他便轉身往外走去,同時還說道:“劉伯溫已經與你說過船山那村莊吧?有時間可以來看一看。”

話音剛落,他已飄然遠去。

房間中氣氛沉凝,眾人似乎都還在咂摸趙禹方才所說那句“當仁不讓”。這時候,趙禹才有余暇向劉伯溫打個招呼,笑道:“劉先生這位師傅,當真厲害得很。”

劉伯溫輕笑道:“張師有些不平靜,船山的村莊有些艱難。我不好留在那里繼續蹭食,想來趙公子這里尋口吃食,不知能否如愿?”

趙禹大喜過望,連忙點頭道:“大家同甘共苦!”

他拍拍手,朗聲道:“牛鼻子最會壞人心緒。大家莫再想那些無用事,眼下還要討論接下來的去向。爭天下抑或救蒼生,總要先救了自己性命才好再思量。”

聽到趙禹的話,眾人紛紛回過神來,才重拾起方才被張中打亂的思緒。

趙禹則將方才的話題對劉伯溫講了一遍,并問道:“劉先生見識深遠,可有什么見教?”

劉伯溫坐在了最下手,對莊錚等人點頭致意,笑道:“諸位這是當局者迷,我只問你們一句,為何要奉趙公子為主?”

見眾人仍是一副疑惑模樣,劉伯溫站起身來,探手在桌上地圖劃了一圈,說道:“王氣在南!”

趙禹探頭望去,只見他指尖所指,正是集慶。大文學

車輪轆轆,人頭涌動。

五行旗每營四百余人,以銳金、烈火兩旗開路,厚土等三旗殿后,輜重居中。其余教眾另編一營,離開武安小城,緩緩向南行去。

若無李家莊園繳獲的地圖指引,此舉無異于自殺。哪怕廣布斥候,以五行旗微薄兵力并沉重負擔,也不敢轉戰千里。而如今正是良機,各地駐軍盡被蜂擁而起的義軍吸引住,而元廷的平叛大軍卻還未集結起來。他們這一行穿州過府,除了少許地方署衛阻攔,可稱得上暢通無阻。

五行旗各地鋪設的情報網也再次運作起來,許多消息沿路送來。彭和尚、徐壽輝合兵一處,聲望大增。而劉福通也逼退赤禿之兵,開始了他橫斷豫南的征程。余者種種,無不顯示出元廷日薄西山,再不復百年前橫掃天下四野八荒的威勢。

與此同時,五行旗也以其獨有的聯絡方式,將散落在各處的教眾召集起來。這些分散在各處的人,才是五行旗真正的精英,他們各自擁有不同的精湛技藝,加入五行旗最短的時間都在五年以上。他們平時分散在各處,為五行旗傳遞收集消息,不只負責聯絡事宜,同時還負有收集銀錢物資,維持五行旗運作的責任。

趙禹既然已經全面接掌五行旗,這些隱在暗處的力量自然也被莊錚等人完整的交到他的手上。隨著了解的深入,他才清楚原來自己所掌握的五行旗原來是這樣一股龐大的力量,同時對前路越發有了信心。大文學

按照莊錚等人的說法,明教最初是沒有五行旗的,隨著教徒增多,同時與官府劣紳斗爭經驗的累積,漸漸將擁有一技之長的教眾匯聚起來,形成了教主直接統轄的五行旗。五行旗各有驚人手段,如銳金旗金戈之陣,洪水旗水龍之陣,若形成陣勢,區區百人都可迎戰元兵千人的大隊伍。只是最近十余年來,五行旗老人分散各處,原本的盛況已不復再。

聽了幾位掌旗使的介紹,趙禹忍不住心旌搖曳。若能重現五行旗全勝風貌,有這一支精兵在手,何愁前路艱辛!只是打聽過操練之法及用度之后,他的熱情才稍微冷卻一些。按照莊錚的說法,金戈之陣中每一名教眾都要配備少則數件多則十余件的精鐵兵刃,單單這個花費便已駭人之極。同時陣中教眾的武功及配合都有極高要求,最少要有三年時間的刻苦訓練。

原本潁州五行旗營地中的士兵已經訓練的頗具火候,經過潁上一役大半心血付之東流。說不心痛,那是假的。李家莊園一役雖然收獲頗豐,但要供養數千五行旗軍士和沿路收攏將近萬人的明教眾,仍是捉襟見肘。

所以當下第一要務還是謀取一個棲身之所。

集慶路是元廷在江南布局的幾大重鎮之一,以趙禹如今手中的力量,若想占據,無異于癡人說夢。劉伯溫的提議也僅僅只是一個設想,與眾人商議后,趙禹最終將目的地定為集慶以北,濠州以南的滁州。此地偏近淮西,既可以借助明教在淮西之地的深厚影響力,亦能發揮出趙禹身份的優勢,招攬江南地方士人,正是最適合五行旗現下狀況的地方。

隊伍行過固鎮,便到了濠州地域。

濠州現下為明教郭子興占據,五行旗入境的消息很快就傳入濠州城。

濠州府衙被臨時充作帥府,原本明教濠州分壇壇主、現今稱作元帥的郭子興一身甲胄坐在帥案后,在他旁邊則是他的兒子郭天敘以及已經升任鎮撫的朱元璋并一干親信。

朱元璋的頭發已經留長了,若不撩開頭發顯出頭頂的戒疤,再看不出他曾做過和尚。

郭子興年約五十歲許,須發已經灰白,精神卻矍鑠。他面前的案幾上攤著五行旗過境的情報,兩眉之間蹙起一個深深的川字,將這份情報反復看了數遍,才抬起頭來,沉聲道:“五行旗竟到濠州來,想不到,著實想不到!這件事,你們怎么看?”

郭天敘走上前,揮著手臂振奮道:“這自然是一件好事!五行旗在本教名聲大、地位高、實力也強,往常他們在潁州咱們不好結交,現在那劉福通自己犯傻得罪了他們,正是我們的機會來哩!爹你攻下濠州,在本教已經是大功一件,現在趁著五行旗落難結交招攬過來,憑這幾項,一舉登頂做個教主都無不可!到時候登高一呼,全天下明教兄弟都要聽咱們號令!這件事,大可做得!”

郭子興不置可否,又望向垂手而立的朱元璋。

雖然低著頭,朱元璋卻能感覺到郭子興的視線在自己身上游弋而過,他益發恭敬的躬身說道:“少元帥的想法,大有道理。只是細節處,還有待商榷。”

“哦,怎么說?”郭子興直起腰,頗感興趣的問道,旋即又想起一事,說道:“是了,五行旗新任的總旗使趙無傷與你頗有交情吧?有什么想法,大可以講出來。”

朱元璋一邊沉吟一邊謹慎說道:“屬下和小魔君趙無傷私交的確不錯,但蒙元帥賞識不敢因私廢公。竊以為,咱們既然已經起兵反元,過往那些江湖習氣都要改一改……”

郭子興聽著,大點其頭。前段時間他還是聽到部下中流傳這朱元璋與小魔君交情頗深,好奇下將此人招來,一番深談才知其是個難得人才,有謀略有膽識,且知進退。而今他雖已自號元帥,手下人卻還管用壇主稱呼,只有這朱元璋口必稱元帥,令郭子興有深得吾心的感慨。他擺擺手,示意朱元璋繼續講來。

“五行旗在本教地位是高過諸分壇的,若以往來訪,咱們必定掃榻相迎不敢有二話。可是現今既然起兵,軍中最緊要是令出一門,最忌眾說紛紜。咱們濠州紅巾軍眼中只得元帥,未免就冷落了幾位掌旗使,若舉措不當,大違元帥的善意初衷不說,只怕雙方還會因此產生誤會……”朱元璋講完后,拱拱手退回去。

郭子興眉頭緊蹙,顯然朱元璋這番話講到了他的心坎里。但凡亂世起兵者,哪個沒有雄心壯志。他雖不是劉福通那種別有懷抱之人,但養移體居移氣,如今重兵在握,哪肯頭上再生出幾尊太上皇。可是五行旗過境,于情于理他都無法淡然處之。

五行旗的精悍,早在他還是尋常一個明教徒時便已如雷貫耳,這番有機會,自然想招攬到自己麾下。可是幾位掌旗使并新冒出的總旗使,哪個在教中地位都要高過他。一方面垂涎五行旗的實力,另一方面則怕失去權柄。這就是郭子興眼下心情的糾結之處。

這一番心計,卻不好宣之于口。郭子興擺擺手令眾將退下,只單單留下朱元璋一人,才說道:“我看你方才說話,似乎有未盡之意?”

朱元璋眸中精光一閃,躬身道:“元帥明鑒,五行旗是本教精銳,這強大臂助正是我們需要的。小魔君趙無傷乃前朝帝裔,大義所趨,我們也要爭取過來。這兩者合二為一,卻是一個大大麻煩。但若能將之拆解開,自然可得其利去其弊,元帥大業可期!”

郭子興興致陡增,湊到朱元璋面前,沉聲道:“計將安出?”

請到m.閱讀。大文學


上一章  |  執掌光明頂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