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掌光明頂088章 天下蒼生孰為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執掌光明頂 >>執掌光明頂最新章節列表 >> 088章 天下蒼生孰為重

088章 天下蒼生孰為重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30日  作者:低調椰子  分類: 武俠 | 浪子異俠 | 低調椰子 | 執掌光明頂 
搜小說:


晨曦微薄時,李家莊園已經全被占據,守軍或投降或四散逃命。

一夜廝殺,五行旗眾人都已疲累難當,可是看到幾個大倉裝得滿滿當當的軍糧,疲態一掃而空,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

除了糧食之外,還有足以武裝數千人的甲衣兵戈,牛皮帳篷箭矢之類。

此次襲營,五行旗折損二百余人,卻殺潰了千余守軍,可稱得上大獲全勝,一掃潁州兵敗的頹勢。

面對琳瑯滿目堆積如山的軍用物資,饒是趙禹都算機智,此時也覺頭疼無比,只有一個盡數裝車的念頭。這時候,常遇chūn豐富的作亂經驗又派上用場,眾人在他指揮下,有條不紊的忙碌起來,數十騾馬大車區區幾個時辰就裝滿停當。

隨軍來的胡青牛忙得腳不沾地救治傷員,算他半個徒弟的張無忌也前后奔走滿頭大汗。這大病初愈的少年何曾見過如此血腥的修羅場,滿頭滿臉的汗水更多是駭出的冷汗。

趙禹拖著傷體一路尋找常遇chūn,探問下一步的動作,轉了大半圈才看到常遇chūn正從一間大屋中志得意滿的走出來,他身后幾名五行旗士兵抬了兩口大大的箱子。

瞅見趙禹,常遇chūn的大嘴登時咧到耳根,指著身后大箱子大笑道:“有了這些東西,可抵十萬大軍!”

趙禹心下好奇,湊過去一看,只見箱子中皆是圖冊書籍之類,隨手拿起一卷圖冊展開來望,卻是精細無比的皖北軍防圖,其余也皆是此類。

常遇chūn愛惜地撫摸著這些圖冊,振奮道:“趙兄弟,有了這些東西,咱們要去哪里要做什么,皆能有的放矢,不會如無頭蒼蠅一般亂闖亂撞。尤其清楚了韃子們軍防布局的底細,咱們大可來去如風,無人可擋!”

趙禹對行軍打仗可稱得上一竅不通,聞言后好奇道:“韃子朝廷若知泄露,難道不會重新換防?軍隊是活的,兩條腿一抬,哪里去不得?”

常遇chūn耐心解釋道:“正因軍隊是活的,也要吃喝拉撒,要在何處駐軍,要在何時換防,皆有章法在其中。尤其要借助山川險固,駐守要塞,富地養軍,平地行營,這些東西短時間可改換不了。往常咱們明教吃虧,未必就是不堪一擊,只是不知這些軍情,往往以弱擊強,要以人命教訓來換,往往琢磨透了,義軍的銳氣也失了……”

趙禹一邊聽一邊點頭,才知行軍打仗不是頭腦一熱拉起隊伍左突右沖就可以,其中精妙復雜處,可比武功繁復了無數倍,一時間哪能盡數掌握。

他看到幾份公文,拆開閱讀,才發現是汝陽王李察罕給此處領軍之將的命令。這手令中講到元廷因汝陽王鎮守河南致使大亂,已奪其領軍之職,另派大將統率天下軍馬,三十萬大軍不rì便要南下平亂,此處軍資封庫自守,以待大軍取用。

趙禹先是驚了一驚,又實在拿捏不清此事到底是好是壞,便將之遞給常遇chūn。

常遇chūn看過后,沉吟道:“臨陣換將最能鬧得人心惶惶,是大忌。眼下看似兵煙四起,卻還動搖不了韃子朝廷的根基,最正確該以雷霆之勢掃滅叛亂。韃子皇帝弄這一出,且不說統兵之將人人自危,單單大軍集結發動,糧草召集運輸,便要個小半年。到那時,各路義軍都扎下根來,哪會輕易被剿滅!”

他又說道:“趙兄弟,咱們今次大勝雖然可喜,卻還未脫離險境,該當及早離去才是。”

趙禹點頭道:“常大哥提醒的是,只是我眼下也無個成熟主張,無論北上南下,都牽扯到幾千個生死相隨的兄弟,實在難抉擇。”

若將沖鋒陷陣,常遇chūn還能有些建議,講到此事也只是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

五行旗押送糧草輜重返回,武安城頓成歡樂海洋。裝滿糧食的麻袋,比任何華麗的辭藻更有說服力。一時間,趙禹在明教徒眾心中的聲望直線陡升。炊煙升起,米香四溢,當看到眾人歡欣鼓舞的樣子,唐洋等人臉上終于露出久違的喜色。

幾名頭領湊起來商議去路,趙禹首先表示道:“我雖蒙眾位兄弟看重,忝任總旗使,但自知年輕智淺,難有萬全之策。大家各抒己見,為武安數千兄弟謀劃一條活路。”

首先開口的是潁州分壇另一名香主杜遵道,他說道:“原本最好的去路,莫過于再回潁州。此地韓壇主傳教rì久,雖因劉福通之禍損失慘重,但總還有深厚根基。總旗使為總壇親任,要壓住劉福通是簡單至極!”

此言一出,有幾人紛紛附和,都是遠潁州分壇之人,顯然對潁州還未盡數死心。

趙禹不置可否點點頭,而后對唐洋說道:“唐旗使,你向來多智,可有什么看法?”

唐洋起身道:“誠然潁州傳道多年,本教信眾光多。只是已被劉福通竊據,我們再返回雖無理虧,但落入旁人眼里,卻是兄弟鬩墻,徒惹話柄。而今我們糧草充足,兵甲齊備,大可北上山東。此地民風彪悍,又水患連年,武備松弛,該當很快能夠打開一個新局面,自成格局!”

唐洋的話,代表了大部分五行旗的心聲。他們在教中地位尚在各分壇之上,卻因無一駐地據點而寄人籬下,飽嘗苦果,而今有了資本哪還肯重蹈覆轍。

趙禹心中其實傾向五行旗多一些,別的不說單只他總旗使的身份,便要在大義不失的前提下為五行旗謀劃。之所以難以抉擇,只是拿捏不準山東是否最佳選擇。

他猶記得當年初離家門客居李純府上,李純曾斷然拒絕前去拜訪的明教人,可見山東之地明教無甚基礎,唐洋的計劃還顯太樂觀。尤其山東距離京畿之地太近,元廷未必就能容忍他們安睡臥榻之側。

見趙禹遲遲難以抉擇,已經升任洪水旗副旗使的常遇chūn當即表示道:“去向何方,總旗使一言可決!咱們兄弟奉你為主,便是唯馬首是瞻的意思!”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正議論之際,門外兄弟來報有客來訪。

而今親近五行旗之人皆在武安,能有什么訪客?趙禹懷著疑惑,請來人入內。

首先走進來的是許久未見的劉伯溫,他已經換了常服不再做道士打扮,望見趙禹之后先是含笑點點頭,而后避到一邊。在劉伯溫身后又走出一個相貌清癯的道士,他帶著鐵冠,雙眼神光湛湛,走進房來便直視著趙禹。

見到來人,厚土旗掌旗使顏垣首先跳出來,指著道士說道:“張中道兄,你可是來看咱們五行旗笑話?這一次你可失算了,咱們五行旗有了一位英雄了得的總旗使,剛帶著兄弟們打了一場大大勝仗!咱們現在富足得緊,你若過的艱苦,臨走時可背上幾袋子糧食。”

他這話講得刻薄,旁人還只敢強忍笑意,另幾位掌旗使卻無顧忌的笑了起來。

趙禹才知來人乃是五散人中的鐵冠道人張中,他站起來遙遙拱手道:“未知張中道長造訪,有失遠迎。”

張中橫了顏垣一眼,而后對趙禹作道揖,說道:“小魔君,你很好。真不錯,竟能讓楊逍那眼高于頂的狂妄之輩都對你另眼相看。五行旗有了你,是福氣。”

趙禹笑道:“甚么福氣不福氣!大家一心都為本教,楊左使為人孤傲了一些,總還拎得清輕重,沒有為難我。不知道長此來有何見教?”

張中臉色變了一變,冷聲道:“楊逍拎得清輕重?哼,你是說我們五散人無事生非,故意讓本教落得四分五裂?”

趙禹聽張中只因自己隨口一句話便這般大的反應,顯然對楊逍怨忿至極,他正色道:“你們爭執什么,我不想置喙。我們五行旗眼下境況不妙,沒心思搭理什么閑事。不拘那個做教主,也只有遙尊之。孰是孰非,又哪里是我能評定的!”

莊錚也站起身,面對張中說道:“道兄,總旗使的話,便是咱們五行旗的態度。你若以為五行旗是靠向楊左使,才換來總旗使的任命,你可就想岔了。本教那些爭執,五行旗已經糾纏厭了,眼下只想做些真正事業。這般說,你可滿意了?”

張中眼光閃爍不定,先是深深望了趙禹一眼,又轉眼看了幾位掌旗使一周,才開口道:“這么說,你們五行旗是打算學殷鷹王一般自立門戶?若不然,本教的大統怎么成了你們口中的閑事?你們這般做,對得起陽教主?對得起本教千千萬萬教眾?”

辛然陡然一拍桌子,憤聲道:“張中,你不要含血噴人!五行旗是明教的五行旗,總旗使是明教的總旗使!我們不是殷派,不是韋派,也不做楊派!你們自爭你們的教主,我們五行旗卻要解救蒼生!大家話不投機,半句都嫌多!往常大家老死不相往來,我們五行旗自選一個總旗使,竟要勞動你的大駕來指手畫腳!”

趙禹示意眾人稍安勿躁,而后說道:“張中道長,意氣之爭最傷和氣。我是旁觀者清,接掌五行旗后從未想過要憑之在教中興風作浪。大家芥蒂已深,但望能求同存異。君子立世,不求身外三尺。我們眼下殫精竭慮只求一個活路,遠在昆侖山的光明頂之爭太遠了,不去想也不敢想,這話你還滿意?”

張中眉頭微皺,回頭看看弟子劉伯溫,劉伯溫正垂著頭老神在在盯著自己的腳尖。他嘆一口氣,突然問向趙禹:“那么,你是要爭天下還是要救蒼生?”


上一章  |  執掌光明頂目錄  |  下一章